试论曹禺《北京人》中思懿的悲剧形象

来源 :长安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meizhujiul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戏剧评论界,曾有一种相当流行的看法,以为《北京人》是一出“凭吊往昔”的悲剧。曹禺却用明确的语言说明他写的是一出礼赞青春的喜剧。本人以为,思懿是这出喜剧之中的一个悲剧人物,主要从思懿的家庭角色及作用等方面来论述。
  关键词:思懿;悲剧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0)03-092-02
  
  在戏剧评论界,曾有一种相当流行的看法,以为《北京人》是一出“凭吊往昔”的悲剧。曹禺却用明确的语言说明他写的是一出礼赞青春的喜剧。他说:“有人曾说《北京人》是作者唱出的一首低回婉转的挽歌,是缠绵悱恻的悲剧,是对封建社会唱的一首天鹅之歌。这些说法我都不同意。我觉得《北京人》是一个喜剧……我觉得喜剧是多种多样的……我说《北京人》是喜剧,因为剧中人物该死的都死了,不该死的继续活下去,并找到了出路,这难道不是喜剧吗?”[1]那难道这是喜剧吗?
  北京城里一个大户曾家,曾老太太弥留之际,为冲喜迎娶孙媳妇瑞贞,在迎新人进门时,老太太撒手归西,全家人乱成一团,办喜事变成了办丧事。有三进大院子四合院的曾家已经家道败落,但仍挥霍维持着尴尬局面。长孙文清是个颓废、整天无所事事的大少爷。他不喜欢家里为他娶的妻子思懿,心里爱着寄居在他家的无依无靠的表妹愫方。愫方寄人篱下,忍气吞声,像女仆一样整日劳作,虽然与大表哥有共同的爱好和感情,却又不敢表露出来,就这样还得忍受表嫂的冷言冷语。孙媳妇思懿,明知丈夫另有心上人,可长房长孙媳妇的地位,使她掌管着家中的财权,她内外操持,拆东墙补西墙,硬撑着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女婿江泰住在丈人家,他空有许多新思想,但一事无成,与曾家格格不入。曾家的朋友、人类学家袁任敢带着女儿袁圆从国外归来,暂借住在曾家,为曾家带进了新的空气。曾孙曾霆还是个孩子,被迫娶了瑞贞,他与袁圆玩得很开心,根本不懂夫妻之道。最后,这个封建大家庭终于崩溃了,文清死了;愫方终于离开了这个家;曾霆与瑞贞离了婚,老太爷曾皓面对这一切,只有痛哭,他挽救不了封建家庭和封建社会灭亡的命运。这是个悲剧,特别是孙媳妇思懿的悲剧。曹禺曾说过:“思懿这个人是招人恨的;她的性格虽然奸险,她也有她的难处。绝非为人惹人嫌恶,但这个“家”是她支撑着。”[2]就是呀,这么大的家都靠她一人支撑着。她是曾家的女管家,上有老下有小,老不死而老要棺材的公公,结婚而还长不大的儿子,她的丈夫曾文清他生长在北平的书香门第,下棋,赋诗,作画,很自由的在他的生活里占了很多时间。北平的岁月是悠闲的,春天放风筝,夏夜游北海,秋天逛西山看红叶,冬天早晨在雾雪时的窗下作画。寂寞时徘徊赋诗,心境恬淡时,独坐品茗,半生都在空洞的悠忽中度过。但如今三十六岁了,却故我依然,活得是那般无能力,无魂魄,终日像落掉了什么。他风趣不凡,谈吐也好,分明是个温厚可亲的性格,然而他给予人的却是那么一种沉滞懒散之感,懒于动作,懒于思想,懒于用心,懒于说话,懒于……而且看得穿:“这只是一个生命的空壳”,虽然他是很温文有礼的,时而神采焕发,清奇飘逸。这是一个士大夫家庭的子弟,染受了过度的腐烂的北平士大夫文化的结果。他一半成了精神上的瘫痪。又守着这么无用的丈夫还做得了体贴温柔的人妻子吗?还有丈夫的表妹愫芳,姑姑文彩,她丈夫江泰,没有一个去挣钱,干点有意义的事情的。他们都恨她,有人说她阴狠,又有人说她不然。骂她阴狠的,是恨她笑里藏刀,胸怀不知多么偏狭诡秘。可是他们都不管这家,都想着自己,以为自己就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人。她却不然,她愿意承担这破家,她是个女子,却扮演着家庭顶梁柱的角色,用微薄的力量支撑着那个摇摇欲坠的没落家族。人家过来要棺材钱的时候谁出头了吗?没有,她来应付给他们20块钱的是她呀。文清自己懒洋洋的收拾而见不到陈奶妈还说思懿没留她吗。思懿确是不喜欢陈奶妈受不了她身上的味道,没文化可是她尽量对待陈奶妈。她是努力着呢。有哪个女子对无能的,不关心你的,不在乎你所在乎的丈夫不唠叨呢。“请你别做那副可怜相。我不是母夜叉!你别做得叫人以为我多么厉害,仿佛我天天欺负丈夫,我可背不起这个名誉”。[3]思懿已经平凡不过了。
  曾思懿各个方面都不幸。首先,出身士大夫家庭的大小姐嫁入了一个没落的大家族,她无法享受到良好的经济保障,还要整日忍受讨账人的嘴脸。她是管家,是家中真正的主心骨,她要绞尽脑汁为这个家庭应付一切的困难。爱情的不幸也是造成她个性的重要因素。作为一个女人,她一定渴求着一段幸福,至少是平平安安的婚姻。她一定希望有一个疼爱她的丈夫,她能够可靠的有安全感的男人。然而,她却嫁给了一个懦弱,无能,胆小怕事,没有责任感的人——曾文清。曾思懿曾忿忿地说:“他们看出我们家没有男人。”的确,老太爷已是暮年垂死之人了,儿子还只是个只顾着放风筝玩的小孩子,而正值壮年的她的丈夫,却是个连家门都不愿出的“废物”。文清的懦弱是第二个问题,他的心也并不归属于思懿。他爱着愫方 。他虽无能但是恩爱思懿的话,至少对待自己的“妻子”来看她的话,思懿会不会现在人家说的一样毒狠。恐怕不是。在一个家里,他跟愫芳“一个画画,一个题字”共有爱好,丈夫又那么护着她。他对愫芳,对思懿说话的口气,眼神都不一样。哪怕丈夫跟愫芳呆在一起一分钟哪怕是一秒,那空间的空气都不一样。天啊,几年啊!对于一个女人来说,这绝对是最大的打击和耻辱,从而也不难理解她用刻薄的言语去攻击伤害着她的人,那是一种控诉,更是一种宣泄。当她决定将愫方纳为文清的小妾时,固然是对愫方人格的侮辱,但同时也是一种成全。真正受到伤害的只有自己,因为她已失去了爱的权力。人家说愫方是曹禺笔下最美的一位女性形象,曹禺用诗一般的语言描述了愫方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见过她的人第一个印象便是她的‘哀静’。苍白的脸上恍若一片明静的秋水,里面莹然可见清深藻丽的河床,她的心灵是深深埋着丰富的宝藏的。在心地坦白人的眼前那丰富的宝藏也坦白无余地流露出来,从不加一点修饰。她时常幽郁地望着天,诗画驱不走眼底的沉滞。像整日笼罩在一片迷离的秋雾里,谁也猜不着她心底压抑着多少苦痛与哀怨。……她温厚而慷慨,时常忘却自己的幸福和健康,抚爱着和她同样不幸的人们。然而她并不懦弱,她的固执在她的无尽的耐性中时常倔强地表露出来。”愫芳她确是温厚富爱,人不错。可是那样的人就是你丈夫心中的人并且她也喜欢丈夫,她说什么毒辣的言语来攻击刺激她也不离开,默默地干活,默默地生活在她家中。太可怕了。愫芳确实挺固执的。
  让曾思懿头疼的还有她的儿子,是个长不大的,或像S.H.E的歌中唱的那样不想长大的。他在儿时便拷上婚姻的枷锁,与妻子保持着冷淡的关系。瑞贞好不容易开口说“最近身体不大舒服”还找“八卦丹”的小孩。将生儿育女放在首要地位的封建家族自然无法允许这样的情况,作为母亲的思懿自然无奈愤怒至极。
  曾思懿得不到爱情与亲情,刺伤着他人,也刺痛了自己。然而她还是不顾一切地刺着,这是她生活的方式。她是一个厉害的女人,然而,当她无助地喊着“文清,你究竟是去了哪儿啊!”时,她的脆弱,一个女人的脆弱。曾思懿并不是心底比一般人黑得多的人,她的环境变得狠,变得硬,曾浩迷恋着棺材,文清还有愫芳照顾着,虽然生活很苦闷却能去做他喜欢的事情,而且他爱的人也与他在一起,曾霆婚姻关系不好可是妻子瑞贞并不讨厌他还等着他爱她,而且袁园,瑞贞,愫芳在他身边听他心中痛苦。愫芳那么多人需要她,爱她。而曾思懿,因没有人爱她,她也不能去爱文清,同情文清。她也是需要他爱的poor lady。
  
  参考文献:
  [1]原载《剧本》1982年10月号。
  [2]田本相:《曹禺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3]曹禺:《雷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其他文献
白领一族遇到不熟悉的单词不必再“抓狂”了。近日,上海外语频道宣布与微软公司旗下的MSN携手推出新一代的“英汉通”机器人。
普希金一生共创作了八百多首抒情诗,其中将近1/4是爱情诗。他早期的爱情诗中有大量的性表现,有许多诗更是被视为淫秽诗;在后期的爱情诗中注重对女性心灵美的描写,重精神。普希金的
自毕业以来,凌一鸣教授一直在从事气体电子学、低温等离子体、气体激光及其应用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有人说科研的道路从来都是漫长而寂寞的,他却不以为然,有了科学研究的兴
摘 要:现如今,“冷笑话”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为我们忙碌而紧张的生活带来了别样的快乐。“冷笑话”虽然无聊,甚至有时并不能达到搞笑的目的,但人们依然乐此不疲地创造并传播着一个又一个的“冷笑话”。可以说,“冷笑话”已经和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但,细细思考,不难发现,无论是短文形式出现的“冷笑话”还是以谜语形式出现的“冷笑话”,其中都蕴藏着一些语言规律。  关键词:冷笑话,制冷机制,语言规律  文章编号:9
月球最高峰的高度是9840米,比珠穆朗玛峰还高出近1000米!这是中国科学家根据“嫦娥一号”的科学数据测量得出的结果。此前,1994年美国克莱门汀月球探测器曾得出月球最高点为800
它是一棵树,只是一棵树,粗不过碗口.但它很庆幸老天还算仁慈,给了它结实的体格,让它独自伫立在这片田地中,没有在任何一场风暴中夭折。
摘 要:阮籍的《咏怀》八十二首五言诗中大多数以难解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阮籍诗歌的情感倾向却有着鲜明的流露,这与阮籍诗歌的结构有着很大的关系。阮籍诗歌的结构可以分为两层:其一是表层结构,由“抒”“写”两部分构成;其二是深层结构,在逻辑上或情感上表现出一种对比性或否定性结构。  关键词:结构;表层结构;深层结构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0)03-088-02    一
林声先生是有诗意情怀的人,他的诗集《晚霞阁新吟》主要是游历成诗,回忆成诗,题画成诗,成诗原因可以总括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细加分析,其诗歌又可分为在行动中、在静止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位学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随着社会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因此,在新的课程形式下如何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教学任务和目标。  关键词: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刍议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