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曲替酸加UVB治疗银屑病(与安慰剂加UVB和单用依曲替酸比较)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x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是有效的。但一些顽固的病人对UVB治疗反应较慢。依曲替酯和依曲替酸治疗银屑病亦有效,但临床上对斑块状损害单独用此药治疗效果亦慢。每种药物都有副作用,一些副作用与剂量有关。本文研究UVB加依曲替酸治疗银屑病,并与UVB单独治疗进行比较,以观察是否可缩短治疗时间和减少UVB的累积量。

其他文献
为了有助于确定利福平(RFP)对麻风杆菌的标准的最小有效剂量(MED)以及贮存时间和温度对饲料中所含RFP效力的影响,应用鼠足垫技术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将99只CBA小鼠分成三组,每组33只,用管饲法喂以含0.01%、0.003%和0.001%RFP的饲料。
期刊
近年来,电镜研究发现口腔扁平苔藓(OLP)的基底膜有断裂、分支或斑状增厚等改变.为了探讨这些变化的原因及性质,作者应用免疫电镜技术对7例口腔糜烂型扁平苔藓患者及1例正常对照活检标本作了研究,观察3种基底膜成分――Ⅳ型胶原纤维(C4)、板层素(laminin)及纤维结合蛋白的分布及沉积位置.
期刊
作者联合应用大剂量碳铂(或顺铂)、环磷酰胺、鬼臼乙叉甙,继之给予自体骨髓移植(ABMT)治疗了8例睾丸肿瘤病人,其中2人发生了似射线诱发的皮炎.例1.男,20岁,因右睾丸混合畸胎癌和绒毛膜癌(疾病分期、淋巴造影和CT证实为ⅡA),行睾丸切除术后给予3个疗程鬼臼乙叉甙、顺铂、博莱霉素联合化疗,未获完全缓解,腹部肿瘤直径达8cm.剖腹行肿瘤部分切除后,给予2个疗程的表鬼臼毒噻吩糖甙、顺铂化疗,肿瘤仍迅
病例与方法:11例迟发性压力性荨麻疹(DPU)病人参与了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交叉研究。第一天病人肩部悬挂7公斤重物15分钟,在反应高峰期(6~19小时),测量其风团和皮肤发红面积。次日,随机服用Cetirizine(噻替拉嗪)10mg或安慰剂1片每8小时一次,连服1周,间歇2周,再行交叉试验。在风团表面作皮窗,将玻片置于皮窗上,16小时后取下,用甲醇固定、Giemsa染色、油镜观察并计数细胞。
综述了与人类乳头瘤病毒有关的口腔粘膜损害,根据其生物学行为,分为两类:①良性口腔损害,包括鳞状细胞乳头瘤、寻常疣、尖锐湿疣、灶性上皮增生与人类乳头瘤病毒2、4、6、11、13和32型有关;②癌前或恶性口腔损害,包括粘膜白斑和鳞状细胞癌与人类乳头瘤病毒16和18型有关。空泡化细胞是二组损害中最常见的细胞病理变化。
期刊
干扰素(IFN)具有抗增殖,免疫调节及抗病毒的特性.在体内外也能影响细胞的分化.一些临床试验已提示,IFN治疗基底细胞癌(BCC)有效.本文报道对一组172例经活检证实为结节溃疡型或浅表型BCC病人进行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多中心试验,以估价用重组的人白细胞IFNα-2b病灶内注射的疗效.
寻常型银屑病偶可发展为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银屑病皮损组织学初期主要为激活的CD4T淋巴细胞表皮浸润,表明CD4淋巴细胞为炎症与过度增生过程中的一种初期免疫反应启动因子,因此人们将治疗目标选择性地针对CD4+T淋巴细胞亚群。
淀粉样变苔藓是一种慢性顽固性难治的疾病.以往的治疗方法用皮质类固醇局部封闭,二甲基亚砜,环磷酰胺等均无明显疗效.最近的一些报道指出,依曲替酯治疗本病大有希望.
皮质类固醇制剂是有效的抗炎药物,其抗炎效力因类固醇核基团的取代而明显增加,抑制胶原合成的作用也随之增加.本文作者用新生SD大鼠研究了当给予等效抗炎剂量时,不同效价的氟化和非氟化的皮质类固醇制剂在抑制肉芽生长、胶原合成和非胶原蛋白合成方面是否效力相等.
期刊
为了解多发性骨髓瘤皮肤表现的性质及发生率,对115例已确诊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发现骨髓外浆细胞瘤5例,淀粉样变2例,坏疽性脓皮病及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各1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