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雨遮中秋月 决战济南城

来源 :山东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是1948年的夏秋之交,雨下个不停,为躲避敌人的空袭,赵立海所在的炮兵某部接到命令,连夜从潍县(今潍坊市)出发,奔赴济南。赵立海清楚地记得当时中秋已近,因为每个战士还分得两枚小小的月饼。“晚上急行军,两头不见太阳,每天走百十里。每个人都背着自己的小背包,被褥捆在一起,很薄,背包都被雨淋了个透。”
  刚刚结束潍县战役,赵立海对潍县又高又厚的城墙依然心有余悸,“很多战友倒在那里”。他也知道,队伍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济南城,那里的城墙更高更厚。
  那是决战前夜!
  自1948年七八月开始,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开始策划即将到来的大决战。从何处着手?最终他们选择了济南。
  赵立海听连长说,这一次指挥大家作战的将是身经百战的许世友将军。赵立海17岁参军,先是加入章丘独立营,而后转入鲁中炮兵。虽然也参加过孟良崮战役,但是以往,许世友的故事只存于他听到的传奇故事里。连长还告诉他们,这次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最少要打一个月”。
  对战役时间的估算,显示出当年对解放济南的难度有足够的心理预期。今天,我们能从当年毛泽东主席亲笔写给许世友的信中找到佐证。毛泽东在信中说:“整个战役争取一个月左右打完,但是必須准备打两个月至三个月。”
  多年后,许世友将军在回忆录中写道:“敢不敢打济南这样的大城市,能不能攻克济南,成了对人民解放军敢打必胜和攻坚能力的严峻考验,在国际国内都将产生很大影响。”
  全面进攻济南城的战斗还没有打响,赵立海就立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三等功。
  “部队刚刚到济南城外,夜里的小雨淅淅沥沥,伸手不见五指。部队距离目的地已经不远,但是有些迷失方向。”赵立海回忆,他们的目标是济南城西的腊山。在敌占区失去方向的危险性不言而喻,队伍急切地需要找一名向导,而寻找向导的任务同样危险。作为队伍通信员的赵立海主动承担了这一危险任务,机警的他避开敌军的哨所,找到老乡的宅子,敲开门,说明来意,最终队伍在老乡的引领下准时抵达任务地点。
  9月16日,济南战役正式打响,解放军首先对济南周边区域展开攻击。同时,敌七十四师正在空运至济南,战斗集中在西郊飞机场。许世友传达粟裕命令:克服一切困难,直插飞机场,坚决阻敌空援。赵立海与战友们一起肩负起炮轰济南守军吴化文部主阵地腊山的任务。
  济南战役的惨烈程度已无需赘言,曾任济南军区副政委的曲继宁说:“咱们当时没有制空权,就是硬扛,敌人的炮火加飞机轰炸,伤亡很厉害,一个加强连一百七八十人,打完以后还剩差不多一个班。”
  打掉敌军制空权至关重要!
  9月18日,腊山地区吴化文的防守阵地已经全部暴露在我军炮火之下,赵立海也不记得自己的队伍到底打了多少炮。当时已打算弃暗投明的吴化文迟迟不撤出阵地,解放军随即对其簸箕山阵地实施炮击,仅20分钟全歼其一个营。最终,吴化文在19日晚率其所部两万余人起义。
  吴化文的起义,济南西部机场地区完全被解放军控制,使敌军丧失了制空权,解放军进攻内城的难度进一步降低。9月24日,济南城全部解放,济南战役宣告结束。
  那是赵立海第一次进入济南城,在他印象中的济南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繁华,“跟农村也差不多,有点儿土,道都是石板路,而且很窄。”赵立海笑谈自己当年是“土八路”没见过世面。随后,他跟随部队一道在城内整修。“国民党用飞机发传单,称三天之内让城内百姓搬出济南城三十里外,国民党军队要空军轰炸济南城。”不过,最终轰炸也没有到来,那从天而降的也只是传单。
  济南解放,开创了人民解放军夺取敌坚固设防和十万以上重兵据守的大城市的先例。取得攻占大城市时阻挡并歼灭敌人强大增援兵团经验的解放军,就此拉开解放全中国战略决战的序幕。
  多年之后,赵立海去腊山疗养,战争的痕迹早已抹去,站在腊山顶遥望济南老城区,曾经在他眼中略显土气的济南城早已沧海桑田,千年古城已获新生,一座充满生机的现代都市在明月下亮起绚丽灯火。
其他文献
秋天刚刚来临的时候,我躲避开了双休日,选择了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一,从涢水河畔出发,独自一人坐在开往钱冲的公交车里。上车后,生怕遇到认识的熟人,低着头闷闷地坐在公交车后排靠窗前的角落里,不过,途中有几个熟悉的面孔在我的眼前晃来晃去,我眯着眼睛从睫毛缝里瞟了他们几眼,然后把余光重重地落在窗外移动的树叶上,我一时寻找不出他们儿时的身影。  公交车经过王义贞镇,路过我的老家门口时,我没有呼叫司机停车,我想
期刊
终于到了这么一个时候,我送你回家。  炙热被留在屋外,室内开着空调,电风扇与空调的角度属于一种纯艺术创作,我们就在这艺术创作的氛围里度过一小段难忘的时光。  熟悉的味道,我相信我们已经相识了很久,很久。一枚土鸡蛋,来自不远的地方,可偏偏就会在这个时候,勾起人们令人难以忘怀的感动。时光咀嚼我们曾经辽阔的梦,一束冷峻而热烈的目光,仿佛逆着奔跑的时光,去追寻那一声声不知疲倦的鸡鸣。  我们也像孩童一样的
期刊
一日之中,最喜黄昏。  黄昏多么像一个空灵的梦,诱惑着,美好着,你欲走近,它却倏忽消失,于是,夜幕降临了。  记忆里最美好的黄昏,是和一群文友在仲春的乡间公路上漫步。乡间公路干净洁白,蜿蜒伸向远方,空气中弥漫着怡人的草气花香。我穿着飘逸的长裙,見有蝴蝶在身畔翩飞,便忍不住想炫舞一曲,让裙摆花一样绽放,与道旁的花儿来比比美。  天边,夕阳西沉,晚霞似火。  文友们说笑着。其实,这样美好的黄昏,有志趣
期刊
临海,一个来了让人不想走的古城。在这里,紫阳街是我每次必去的地方。它是我国保存最完好的古街之一,悟真坊、清河坊、千佛井、龙兴寺……皆有着回味无穷的故事。紫阳街最初有街无名,后来,为纪念南宗始祖张伯端,定名紫阳街。  清《临海县志》记载,张伯端“……性嗜鱼,在官办事,家送膳至,众以其所嗜鱼戏匿之梁间。……疑其婢所窃,归扑其婢,婢自经死。一日,虫自梁间下;验之,鱼烂虫出也。……乃喟然叹曰:‘积牍盈箱,
期刊
此刻,我凝视一张老照片。  照片上的中年人,仪表堂堂,英氣逼人,令我心潮起伏。我在欣赏帅哥吗?是的,帅哥是我父亲的六弟,我的六叔。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独立团政治部主任的六叔,拍照时已转业到地方任职。这张与祖父及家人的合影,他还穿着制服,戴着八角帽,正气凛然,依然一副战士的铿锵情怀。六叔浓眉大眼,鼻梁笔挺,五官完整遗传了祖父的基因。只见他嘴角自信地翘起微笑着,这样的微笑无疑发自内心。是啊,
期刊
焉支山水草丰美,是骏马的福地,每天都能看见焉支山山清水秀,马儿嘶鸣。  它是我家的一匹老马,一匹枣红色的母马,因产驹高大、俊美、健硕,在村子里非常有名,我的父母亲对它倾注了无尽的宠爱。父亲格外喜欢它,把它叫作“美人”。父亲从一个男人看女人的眼光看待一匹马,连母亲有点嫉妒,但看到一匹匹小马驹变成了真金白银时,欣喜还是占了上风,比父亲更懂得照顾起了这个“美人”。  老马和我相处很温驯,比父母亲待我温顺
期刊
本刊讯 12月8日至10日,《海外文摘》杂志社、《散文选刊·下半月》杂志社主办的“2017年度中国散文年会”在北京揭晓,评选出年度6个奖项90余篇散文作品。其中,梁晓声《故人往事》、韩静霆《妻妾成群的王家大院》、鲍尔吉·原野《耳柏》、王宗仁《柴达木的河向西流》、李旭《四麦之地》、刘庆邦《学会守时》、蒋殊《一碗饭,一条命》、周亚鹰《从刘几到刘辉》、廖静仁《山行九日》等11篇荣获单篇散文类一等奖,蔡飞
期刊
“当河仙与海神谈判的时候——那是多么悲壮的场面啊……”小时候,奶奶总是跟我唠唠叨叨着说。  奶奶说,每当农历三月底到四月初的某一天,那是豪雨和台风还没来到的时候,九洲江带着冬春两季绵雨积聚的满河浑浊的江水,流淌到我的故乡北部湾东岸的出海口,正好适逢海洋大潮,满河白浊的江水和满湾深蓝的海水就冲撞了在一起,互不相让,形成了一条明显的分界线,白浊的江水和深蓝的海水都腾起面目狰狞的巨浪,呼啸咆哮着推过来又
期刊
1989年5月,我被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海选选中。报到时,接待我的科长叫毛国葆,1950年生,江苏泰州人,入伍之初曾在白山黑水的克山农场干了8年,吃过大苦头,经受过大磨砺,后因勤奋好学、善于思考,写得一手好字,吹得一口好笛,提干后调入沈阳军区空军机关,当过干事、首长秘书,后来调入院校机关,再后来调入南空高级领率机关任职。此人看上去面善随和,个头不大,清瘦单薄,嗓门尖细响亮,精气神极足。然而,他介绍我
期刊
父亲不属牛,却像一头牛。  这个夏天的夜晚,父亲为了把那三亩多稻田犁耙完,竟然把母亲送给他的晚饭整整放了一个夜晚。后来,母亲去喊他回家休息时,才发现他的背部和大腿都给蚊蠅叮出了血迹。虽然这样,父亲仍未停下手中的农活儿,仍然是右手扶犁,左手执鞭,在田间开垦着丰收的号角。看到那碗变得冰凉的面条,母亲既感动又难过。看到父亲这样拼命地干活,考虑到父亲的年龄和身体状况,母亲劝说他早点回家休息,让他明天再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