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分析髋关节置换后的深静脉血栓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42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对其术后预防及护理进行分析。结果: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前后,患者舒适度分别为(45.14±2.15)分和(68.64±6.21)分,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深静脉血栓,护理有效率为100%。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采取妥善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可有效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 深静脉血栓 预防
髋关节疾病在老年人群中发生率较高,临床采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显著但容易出现深静脉血栓(DVT)等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健康,這要求为患者充分做好预防措施。本文选择了2012年1月-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42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对其展开了DVT预防并作出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老年康复科收治髋关节置换术后需要康复的病人42例,其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年龄在54-75岁,平均年龄(61.21±3.75)岁。其中股骨头坏死患者1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14例,退行性改变患者16例,所有患者均未有严重合并症存在。
1.2 方法
对于髋关节疾病患者,术后应加强护理,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术后护理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病情观察:深静脉血栓临床症状主要是,患肢疼痛、肿胀、胖肠肌深压痛,而且活动受限,通常发生于术后1~4d。所以,在这一阶段,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下肢肿胀、足背动脉搏动以及患肢远端色泽、皮肤温度,还有感觉等,密切观察,并通过与患者交流,了解其目前的身体情况,必要情况下,可测量患者同一水平面下的周径,如情况异常,及时上报给主治医师,及处理做出对症处理。(2)康复锻炼: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活动方案,术后当日即可行躁关节背伸与拓屈活动,每日10次,并对患者下肢肌肉进行一定的按摩。术后第2天,可开始0臀大肌、臀中肌等长收缩训练,进而保持肌肉张力,1日4~5次,随着张力的恢复,可适当增加力度、活动范围等,1周后以主动活动为主。同时,帮助患者翻身,每日1次,翻身过程中,避免患髓内收内旋以及患侧翻身。术后6d,可选择坐位,每日2~3次,每次时间控制在30min以内。髓膝关节屈伸活动开始为被动,随着功能的恢复,可转变为主动,屈髓角度控制在90°以内。帮助患者开展屈曲、伸展训练,强度在患者的承受范围内。(3)预防用药: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积极有效开展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比如遵医嘱,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普、丹参,口服小剂量的阿司匹林,等等。(4)饮食护理:嘱咐患者多饮水,降低血液粘稠度,合理安排饮食,避免便秘等不良情况,术后尽早进食,多吃新鲜的果蔬,提高蛋白质的摄人量。(5)体位护理:术后患侧下肢保持外展中立位,抬高患肢控制在20°~25°,小腿高于膝部,膝部高于右心房,通过重力促使患者静脉回流,避免患肢受损。小腿下禁止单独垫枕,比米娜深静脉回流受到影响。此外,还需要加强出院指导,嘱咐患者多活动,强化康复训练,合理饮食,并定期复查。
1.3 护理效果判定
使用护理舒适度自评表调查护理效果,评分结果为0-100分,临界值5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舒适度越高,50-60分属较为舒适,60-70分为舒适,70分以上为很舒适。
2 结果
对比本次研究中选择的42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在手术前后的舒适度情况,术前未进行任何护理,患者舒适度为(45.14±2.15)分,之后进行妥善护理及预防措施后,患者舒适度为(68.64±6.21)分,前后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T=40.140,P<0.05)。所有患者采取妥善护理及预防措施后,均未出现深静脉血栓,护理有效率为100%。
3 讨论
临床治疗中,只有近20%深静脉血栓患者具有明显症状,主要症状有下肢肿胀、足背屈性疼痛等等。针对该病,妥善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尤为重要。
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静脉血流速度缓慢、血液凝固度较高及静脉壁损伤三方面。由于髋关节置换手术会给患者造成较大损伤,其全身血液均会呈高凝状态。术后患者因卧床休养,也会延缓静脉血流速度,引起深静脉血栓。手术前,应充分做好准备工作,明确把握手术步骤,对突发情况能够拥有较为完善的应急方案,尽量在保障手术质量的基础上提高手术效率。手术进行时应保持细心操作,避免手术损伤。手术完成后,应该合理运用垫枕调节患者体位,确保静脉回流通畅性。手术后的72h内,应帮助患者递进式进行足趾、踝关节活动,并及时锻炼下肢肌肉的舒张伸缩功能,之后则帮助患者尽快离床进行自主活动,提高血液流动畅通。此外,手术后还应当为患者采取妥善的止血措施,慎重使用止血药物以控制血液凝度
深静脉血栓的出现,一般在手术过程中开始形成,故及时有效的检查对后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考虑到超声检查较为轻便,费用较低,且不会给患者造成创伤,准确度高,可进行反复操作,故可以作为深静脉血栓检查的常规方式。若患者存在深静脉血栓,超声影像可明显观察到血栓区域及血栓大小,对该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应考虑到部分患者造影剂过敏,故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本次研究当中,对患者采取了一系列预防及护理措施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深静脉血栓症状,术后恢复情况较为良好,护理有效率为100%。且对比患者在术前与术后的舒适度也有了显著提高,具有显著参考价值。本次研究中所运用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可在临床预防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瞿春红,楼一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与护理[J].黑龙江医学,2012,36(1):75-77
[2]毛美娟.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及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32):293-124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 深静脉血栓 预防
髋关节疾病在老年人群中发生率较高,临床采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显著但容易出现深静脉血栓(DVT)等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健康,這要求为患者充分做好预防措施。本文选择了2012年1月-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42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对其展开了DVT预防并作出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老年康复科收治髋关节置换术后需要康复的病人42例,其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年龄在54-75岁,平均年龄(61.21±3.75)岁。其中股骨头坏死患者1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14例,退行性改变患者16例,所有患者均未有严重合并症存在。
1.2 方法
对于髋关节疾病患者,术后应加强护理,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术后护理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病情观察:深静脉血栓临床症状主要是,患肢疼痛、肿胀、胖肠肌深压痛,而且活动受限,通常发生于术后1~4d。所以,在这一阶段,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下肢肿胀、足背动脉搏动以及患肢远端色泽、皮肤温度,还有感觉等,密切观察,并通过与患者交流,了解其目前的身体情况,必要情况下,可测量患者同一水平面下的周径,如情况异常,及时上报给主治医师,及处理做出对症处理。(2)康复锻炼: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活动方案,术后当日即可行躁关节背伸与拓屈活动,每日10次,并对患者下肢肌肉进行一定的按摩。术后第2天,可开始0臀大肌、臀中肌等长收缩训练,进而保持肌肉张力,1日4~5次,随着张力的恢复,可适当增加力度、活动范围等,1周后以主动活动为主。同时,帮助患者翻身,每日1次,翻身过程中,避免患髓内收内旋以及患侧翻身。术后6d,可选择坐位,每日2~3次,每次时间控制在30min以内。髓膝关节屈伸活动开始为被动,随着功能的恢复,可转变为主动,屈髓角度控制在90°以内。帮助患者开展屈曲、伸展训练,强度在患者的承受范围内。(3)预防用药: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积极有效开展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比如遵医嘱,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普、丹参,口服小剂量的阿司匹林,等等。(4)饮食护理:嘱咐患者多饮水,降低血液粘稠度,合理安排饮食,避免便秘等不良情况,术后尽早进食,多吃新鲜的果蔬,提高蛋白质的摄人量。(5)体位护理:术后患侧下肢保持外展中立位,抬高患肢控制在20°~25°,小腿高于膝部,膝部高于右心房,通过重力促使患者静脉回流,避免患肢受损。小腿下禁止单独垫枕,比米娜深静脉回流受到影响。此外,还需要加强出院指导,嘱咐患者多活动,强化康复训练,合理饮食,并定期复查。
1.3 护理效果判定
使用护理舒适度自评表调查护理效果,评分结果为0-100分,临界值5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舒适度越高,50-60分属较为舒适,60-70分为舒适,70分以上为很舒适。
2 结果
对比本次研究中选择的42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在手术前后的舒适度情况,术前未进行任何护理,患者舒适度为(45.14±2.15)分,之后进行妥善护理及预防措施后,患者舒适度为(68.64±6.21)分,前后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T=40.140,P<0.05)。所有患者采取妥善护理及预防措施后,均未出现深静脉血栓,护理有效率为100%。
3 讨论
临床治疗中,只有近20%深静脉血栓患者具有明显症状,主要症状有下肢肿胀、足背屈性疼痛等等。针对该病,妥善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尤为重要。
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静脉血流速度缓慢、血液凝固度较高及静脉壁损伤三方面。由于髋关节置换手术会给患者造成较大损伤,其全身血液均会呈高凝状态。术后患者因卧床休养,也会延缓静脉血流速度,引起深静脉血栓。手术前,应充分做好准备工作,明确把握手术步骤,对突发情况能够拥有较为完善的应急方案,尽量在保障手术质量的基础上提高手术效率。手术进行时应保持细心操作,避免手术损伤。手术完成后,应该合理运用垫枕调节患者体位,确保静脉回流通畅性。手术后的72h内,应帮助患者递进式进行足趾、踝关节活动,并及时锻炼下肢肌肉的舒张伸缩功能,之后则帮助患者尽快离床进行自主活动,提高血液流动畅通。此外,手术后还应当为患者采取妥善的止血措施,慎重使用止血药物以控制血液凝度
深静脉血栓的出现,一般在手术过程中开始形成,故及时有效的检查对后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考虑到超声检查较为轻便,费用较低,且不会给患者造成创伤,准确度高,可进行反复操作,故可以作为深静脉血栓检查的常规方式。若患者存在深静脉血栓,超声影像可明显观察到血栓区域及血栓大小,对该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应考虑到部分患者造影剂过敏,故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本次研究当中,对患者采取了一系列预防及护理措施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深静脉血栓症状,术后恢复情况较为良好,护理有效率为100%。且对比患者在术前与术后的舒适度也有了显著提高,具有显著参考价值。本次研究中所运用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可在临床预防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瞿春红,楼一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与护理[J].黑龙江医学,2012,36(1):75-77
[2]毛美娟.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及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32):29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