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日本教育“走出去”的“南美战略”

来源 :世界教育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axing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将教育国际协力定位为国家外交和经济发展重点战略,通过教育国际协力实施“教育走出去”战略意图由来已久。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起,日本通过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官方发展援助(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ODA),以遍布世界各地的发展中国家为对象,长期性、战略性地推进教育国际协力,强化日本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保持与相关国家稳定的、可持续的协力和协作关系[1]。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向世界150个发展中国家提供人、财、物和智力支持,全面输出日本教育影响力。面向2030年,日本提出了以东盟(ASEAN)和中东地区为基础,以经济迅速发展的南美洲各国为主攻方向,聚焦巴西,攻克“金砖一角”的“南美洲教育国际协力发展战略”。
  一、日本“教育走出去”基本路径
  20世纪70年代,日本通过ODA,将职业教育、技能培训作为政府援建项目的配套内容,与无偿贷款、技术支持“打包”输出,向发展中国家推行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和高等教育领域的教育国际协力项目。20世纪90年代起,日本借助实现联合国全民教育和千年发展目标的世界大潮,将教育国际协力范围迅速扩展到基础教育领域。21世纪以来,日本为确保资源与市场需要,构建并加强与资源国互惠关系,将教育国际协力升格为国家发展战略,提出以“举国建制”助推教育国际协力。2010年以后,日本认为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崛起改变了国际环境,“为确保国际社会进一步和平、稳定与繁荣作出积极贡献的日本,必须强有力地主导国际社会,为解决国际社会面临的课题,进一步强化与发展中国家协同对等的伙伴关系,日本ODA到了必须进化和改变的时刻”。[2]
  日本的教育国际协力由外务省直属的独立行政法人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ap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gency,JICA)统一实施。自2001年以来, JICA在实现国际社会共同发展目标和满足不同对象国多元化需求的背景下,向受助国提供了全学段教育援助,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协力以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学校管理为重点,主要提供以改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为宗旨的综合援助与咨询指导,支持中小学STEM教育,培养科技创新人才。表1列举了2001-2015年JICA在基础教育领域开展的主要项目。
  JICA在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领域重点培养职业技术人才,在各国广泛建立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机构的国际协力项目,促进各国大学教育研究和留学生交流中的产学联合,支持产业技术人才培养,提高国家行政技能,奠定社会发展基础,培养正确理解日本、促进与日本友好关系的产业技术人才。表2列举了2001-2015年日本教育国际协力机构在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开展的主要项目。
  JICA在高等教育阶段以提高教育水平、确保教育质量、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为目标开展教育国际协力项目。重点支持工学领域各国基地大学的教育能力提高和质量保证,构建东南亚大学联盟,支持非洲高等教育发展。发挥日本工程学优势,构建大学合作研究网络,以非洲为中心,重点支持发展中国家与日本研究人员共同研究,构建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表3列举了2001-2015年JICA在高等教育领域开展的主要項目。
  二、日本“南美战略”的意图
  2013年,日本“国际协力推进会议”发布了《面向南美各国的教育国际协力审议报告》,简称“南美战略”。在分析研究日本对南美提供国际教育协力的现状、可行性课题的基础上,确立了教育国际协力的推进策略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的“南美战略”主要对象是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厄瓜多尔、圭亚那、哥伦比亚、苏里南、智利、巴拉圭、委内瑞拉、秘鲁、玻利维亚12国,南美地区居住着世界上最多的日侨。
  日本认为,虽然日本曾经对日巴农业开发项目塞拉多(曾是巴西中部荒原,现为南半球最大粮仓)地区农业开发作出过巨大贡献,包括提供开发资金、派遣指导专家,但经过20世纪80年代南美经济危机、90年代日本经济危机,日本在南美各国的政治、经济活动减少,出现了20年的空档期,在南美地区的影响力越来越薄弱。巴西虽然是新兴经济体国家,但其经济增长迅速,不久的将来便可脱离受助国行列,同时巴西是拥有近2亿人口的大国,近20年经济发展十分稳定,不断探测发现海底油田,未来经济发展值得期待。因此,日本瞄准了巴西的发展前景,抓紧有利时机将其列为重点教育协力对象国。另外,从整个中南美洲来看,巴西境内的银、铜产量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大豆占世界市场份额50%左右,作为资源和粮食供给源,对日本具有强大吸引力。
  南美的秘鲁是地震多发国,日本通过两国政府间开展“地震”领域的协力项目,由JICA向秘鲁派遣地震工程和地震学专家,开展实地考察,援建地震预防中心,增进了两国密切友好的伙伴联系。面向2030的南美教育国际协力是政-产-学协同推进,以“全日本建制”实施的日本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强化日本与南美各国的人文交流机制和友好关系,进而促进外交战略、经济战略在南美各国全面实施。
  目前,南美各国均属于日本援助国,可以此为契机推进教育国际协力项目实施。首先,南美各国在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不同程度面临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从研究开发到人才培养等各方面问题与挑战,日本的教育国际协力项目有助于解决南美国家发展面临的难题,加快其发展速度。日本建立境内大学和企业的联合培养机制,通过接收实习生等方式为受助对象国培养、培训产业技术人才。比如,设立在南美各国的日本企业离职率普遍高于日本国内企业,可通过赴日实习培训等方式改善日本企业员工早期离职状况。此外,日本高等教育机构(大学)可通过与南美各国的留学生交流、开展国际共同研究等方式,从教育与科研双方面促进日本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近年来,在政治改革和经济发展背景下,南美各国的新兴产业人才培养成为紧要课题,出现了向发达国家增派留学生的发展势头。日本的“南美战略”主要是瞄准当下南美各国都面临着国家建设中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和紧迫需求,从基础教育、职业培训到高等教育都急需日本这样的先进国家施以援手,为日本教育走向南美打开了一条通道。   三、日本“南美战略”的推进措施
  日本政府认为,开展教育国际协力的根本目标在于为社会和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人们通过教育提高自身能力,并促进社会经济发展[6]。近年来,社会发展的基础逐渐由天然资源、产业、技术、信息,转为资源使用能力的知识本身。为应对以知识为基础的发展形式转变,必须培养具备知识创造能力、有效应用知识的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日本认为本国在教育国际协力领域已经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评价[7],面向2030实施“南美战略”,首先要打破行政组织的纵向管理,发挥政-产-学协同推进国际项目来实施协力项目,充分掌握受助国的教育需求与具体国情,重点争取在当地处于指导阶层的日裔高管的协助,利用当地人才资源形成教育国际协力。
  (一)选拔重点资源,集中有效利用
  有效利用日本有限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开展国际协力,将各领域国际协力项目和可利用资源集中规划、全面筛选。例如,通盘考虑日本固有的优势学科(化学、生物学、航空学、材料工程、造船工程等)集中对受助国重点发展和急需领域,提供有效的教育援助。日本的南美国际协力并非将日本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体制直接传授给受助国,而是在总结官方发展面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协力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将此前的受助国作为协力基地相互对接,通过受助国的“现身说法”促进“南南协力”,实现一次性投入资源的“集中反复使用”。将受助国的研修、指导对象集中起来对接指导教师和指导团队,在南美各国境内开展集训和教育协力,协调和集中使用日本在地区和世界各地的同类资源。同时,在国际教育协力的实施阶段,各方当事人的信息沟通与应用能力至关重要。
  (二)争取日侨协助,构建有组织可持续的协力机制
  日本政府认为,该国历来在教育国际协力领域具有较高的国际声望,应进一步打破行政机构界限,发挥政-产-学协同的教育国际协力领导力。必须充分把握对象国的国情与需求,并准确对应需求。对南美各国的教育协力,要充分发挥当地日裔人员的指导和引领作用。在日本大学承担的教育国际协力案例中,如果仅仅是特定教师热心参与此项活动,那么当特定教师退休或者离职后往往后继无人。因此,国际教育协力不能仅仅依靠个人的力量,而是要建立有组织的传承和接续机制。在日本及南美洲各国的教育国际协力中,尽量争取当地日侨组织、同窗会组织的积极配合,通过创造大学校长、政府高官等高级别双向交流的机会,构建、维持和发展有组织的国际教育协力支援体制的做法十分有效。此外,为确保可持续性,政府及相关机构重点培养和合理配置熟悉当地情况的专业人才也是一项十分有效的措施。同时,积极表彰在推进教育国际协力过程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机构和个人,有利于构建积极主动的国际教育协力环境。
  (三)建立后ODA 时代的教育国际协力机制
  根据日本现行规定,一旦某个国家不再作为官方发展援助的对象国,就无法确保其国际协力的资金来源,也无法借用JICA的援助途径。日本希望从战略层面去评判和考虑需要向哪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政府援助,而非依据对象国经济发展水平。即便是对于即将从“政府援助对象国毕业”的南美新兴经济体国家,也应该作为后ODA对象国,建立战略性重要国别援助制度,通过不同于ODA的援助机制,全面推进“南美战略”。
  (四)推进南美地区日语教育
  历史上曾经有很多日本人移居南美地区,现在那里仍然生活着很多日裔侨民。巴西是青少年学习日语人数最多的国家,非日裔巴西人学习日语的人数也逐渐增加。根据这一特殊情况,对巴西的日语教育援助分为两种:以日侨后裔为对象的母语传承教育和以普通巴西人为对象的日语教育。通过青少年阶段开始学习日语,逐渐加深巴西人对日本的国际理解进而开阔视野,此举具有战略意义。据此,日本政府认为未来在传播日本文化和语言等方面,将采取战略性措施有机组合两种途径推进日语教育,传递文化信息。
  四、日本“南美战略”的启示
  第一,在政府援助框架下,将“教育国际协力”与“技术协力”“资金协力”打包输出,通过ODA主渠道实施“教育走出去”战略。基本做法是以“一揽子”援建项目的形式,捆绑式提供无偿资金、无息贷款、设备技术、专家指导等援助,援建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设施,向受助国派出青年志愿者、退休专家、日语教师,以及日方合作学校共同管理者。在输出日本技术的同时,开发“日本式课程”、传授日本式管理经验和教育理念,使教育国际协力成为日本输出文化与价值观、扩大国际影响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在世界各国普遍对于基础教育市场的开放心存芥蒂的情况下,日本成功向150多个国家提供国际教育协力,输出了日本教育影响力。
  第二,境外办学是“教育走出去”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却是最受质疑、最难走的一条路。单纯赴境外办学往往被视作“抢占教育市场、文化价值观输出”,尤其是基础教育事关教育主权,几乎所有WTO成员国在教育服务贸易的承诺条款中都不包括开放本国基础教育市场。日本对开放国内基础教育市场讳莫如深,也不轻易去境外直接开办学校,而是以教育国际协力的形式,协助项目的管理、参与课程开发、派遣教师、互派学生,使日本教育以ODA的名义大踏步走出国门、走进发展中国家、走向世界。
  第三,“一带一路”为我国教育走出去开辟了新途径。与沿线国家的合作开发离不开人才培养和技术支持,我国可以合作开发项目为载体,实行技术指导、员工培训、职业教育一体化服务;同时,借助沿线国家文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設项目,实行设计方案、使用方法、课程设计和教师培训相结合的综合开发项目,多种渠道促进中国教育走出去;选择重点国家设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合作基地大学”,接纳沿线国家高层次行政官员、大学管理者到基地大学接受培训,间接发挥中国教育影响力,传播先进技术,促进人文交流。
  参考文献:
  [1]文部科学省国际协议推进会议.关于与南美各国开展教育协力的审议报告[EB/OL].http://www.mext.go.jp/b_menu/shingi/chousa/kokusai/010/toushin/__icsFiles/afieldfile/2013/04/24/1333989_01.pdf,2016-07-26.
  [2]日本内阁决议.关于开发协力大纲的确定[EB/OL].http://www.mofa.go.jp/mofaj/files/000067687.pdf,2016-07-26.
  [3][4][5]独立行政法人日本国际协力机构. JICA教育协力政策宣言[EB/OL].https://www.jica.go.jp/activities/issues/education/ku57pq000011uucz-att/position_paper_ja.pdf, 2016-07-05.
  [6]独立行政法人国际协力机构.JICA的教育领域国际协力——现在与未来 [EB/OL]. https://www.jica.go.jp/activities/issues/education/ku57pq00000r11m0-att/positionpaper_past.pdf,2016-05-16.
  [7]日本国际协力推进会议.关于与南美各国的国际教育协力的审议报告[EB/OL].http://www.mext.go.jp/b_menu/shingi/chousa/kokusai/012/attach/1334989.htm, 2016-05-16.
  编辑 吕伊雯 校对 许方舟
其他文献
据日本文部科学省官网2020年4月22日消息,文部科学省发布了在日国际学生在籍状况以及日本学生赴海外留学人数的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9年5月1日,日本国际学生人数约为31.2万,较2018年增长4.4%,完成了日本政府2008年发布的“留学生30万人计划”。最多的是中国留学生(124436人),较上一年增加9486人,其次是越南(73389人)、尼泊尔(26308人)、韩国(18338
据英国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Joint Information Systems Committee,JISC)官网2020年2月17日消息,作为“教育4.0”(Education 4.0)愿景的一部分,JISC与英国各地的行业专家、组织联合发布了一份新报告——《未来评估:2025年的五项原则和五个目标》(The Future of Assessment: Five Principles,Five T
摘 要:为探索韩国创业教育研究的现状、热点及趋势,文章对1992-2019年被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1368篇韩国学术志引文索引(KCI)创业教育相关主题的文献进行标题、作者、机构、来源出版物科学知识图谱分析。结果显示,近年来韩国创业教育研究持续走热;从研究涉及的学科来看,主要集中在管理学科,依托教育学、社会学、工学与其他学科的研究正在逐步发展;跨学科研究将成为今后的常态。研究热
据斯德哥尔摩学术论坛(STAF)最新研究报告,《泰晤士高等教育》2019年世界大學排名前250名的大学分布于2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仅有12个国家的大学拥有女校长(44位),占比18%。瑞典有7所大学进入世界前250强,其中4所大学的校长为女性(57%);新西兰和南非的大学校长中女性比例次之(50%);法国和瑞士的女校长比例分别为43%和38%;芬兰和西班牙的比例均为33%。  从整体上看,瑞典全国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官网2018年11月21日报道,2018年11月19-20日,以“收获效益
据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部官网2018年12月29日报道,2018年12月28日,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部长奥莉加·瓦西里耶娃签署《国家普通教育阶段教材推荐目录》部门行政规章,该规章自12月29日公布之日起生效。新版国家中小学教材推荐目录包括三个部分内容:基础部分(910种教材);健康受限儿童的推荐教材;区域性和民族语言学校的推荐教材。  新目录删除了含有明显事实错误和陈旧内容的教科书,清理了不能培养学生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2018年11月30日报道,UNESCO與莫桑比克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Mozambique National Commission for UNESCO)密切合作,共同为正式启动全民信息计划(Information for All Programme,IFAP)作出贡献。2018年11月19-20日,为期两天的莫桑比克IFAP启动会议在马普托举行,旨在通过信息和通信技术(I
据欧洲职业培训开发中心(Cedefop)官网2020年4月23日消息,斯洛文尼亚共和国职业教育与培训学院(The Institute of the Republic of Slovenia for VET,CPI)编写了关于学徒制的第二份评估报告——《2019年学徒制评价的挑战》(The Challenges of Assessment in Apprenticeship in 2019)。  此
摘 要:亚琛工业大学是德国最负盛名的工业大学之一,以其顶尖的教育科研水平吸引着国内外的高校与之合作。文章以中国驻杜塞尔多夫总领事馆教育组对亚琛工大国际交流处的书面访谈为基础,呈现德国一流高校对中德高校交流与合作的评价、建议与期待等,供国内相关院校参考。  关键词:德国;亚琛工业大学;交流与合作  一、亚琛工业大学与中国高校交流合作基本情况  (一)亚琛工业大学简况  1870年成立的亚琛工业大学(
据澳大利亚教育研究委员会官网2019年10月18日消息,南澳大利亚教育部委托教育研究委員会评估为期两年的早期职业教师发展计划的有效性。  早期职业教师发展计划的目标是支持新教师在入职后的两年内从临时教师转为正式教师,而不是像南澳大利亚州教师注册委员会所允许的那样,在三年内才能完成正式教师的注册。教育研究委员会的重点评估对象是参加该计划的第一批早期职业教师,他们是从2017年第1学期或晚些时候开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