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车厢

来源 :海外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rvi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继墨西哥、日本、巴西之后,德国也启用了女性专用车厢。为了对付车厢内的性骚扰,采取性别隔离的办法,到底是不是个好主意呢?人们对此展开了辩论。
  3月底,德国MRB铁路公司在一条线路上启用女性专用车厢。听闻此事,公众哗然。这还是欧洲国家第一次启用女性专用车厢。近15年来,女性车厢在世界各处流行起来。比如,日本2001年就设置了女性车厢,开先例的是东京的列车,而后大阪也开始效仿,这两个城市的列车在交通高峰期都开辟女性车厢。在墨西哥,设置女性车厢的做法则更为普遍,2008年以后,墨西哥地铁和公交车都启用了女性车厢。7年前,印度在4大城市开设了仅供女性乘坐的列车。伊朗、巴西(巴西利亚、里约热内卢)、埃及(开罗)、泰国实施非混合性别车厢的措施已经很多年了。现在,德国也采取了这样的做法,却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辩论。
  
  “我们知道,人们可能会有负面的反应,但并不是针对开辟女性车厢这一做法本身。”MRB铁路公司发言人称。德国左翼党派发言人马克·伯麦对此表示愤怒:“现在不是中世纪,也不是20世纪初。现在设置了女性车厢,那下一步呢?在公共大厅、贸易中心、游泳池都实施性别隔离吗?”尽管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但这项工作仍在进行。“3月份以来,莱比锡到开姆尼茨的往返列车设置了两节女性专用车厢。这一做法并没有引起乘客的不满。”MRB发言人称。该铁路公司在采取行动前,耐心地等待了几个月,了解乘客意见。
  载着焦虑的公车
  设置女性专用车厢真的可以终结“咸猪手”以及其他形式的性骚扰吗?无论是好是坏,设置女性车厢的提议经过漫长的实践,正在走向终结。2014年,英国交通部长克莱尔·佩里建议在伦敦交通高峰期设置女性车厢,但她的提议没有获得通过。2010年,法国大区竞选候选人布鲁诺·贝茨扎提议为晚上单独出行的女性设置专用车厢,避免出现事故后再补救,引发了公众讨论。总之,一提到女性车厢的议题,就论战不断。
日本的女性专用车厢

  法国早就开始采取了与女性车厢类似的措施。例如各个拼车平台都推出了“女性拼车”的选项,乘客和车主都是女性。2011年,司机和乘客均为女性的女性出租车公司开始在巴黎营业(如今这家公司已经消失)。同年,法国国营铁路公司SNCF也推出了专为独自出行的女性准备的卧铺车厢。“在发生性骚扰案件后,我们做出这样的决定,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反对。”夜间列车值班员肖恩·克莱恩回忆道。或许是因为赫扎拉事件(1999年,嫌犯赫扎拉被指控在列车中杀害3名妇女)的阴影依然没有散去,或许是因为这个做法的确取得了成效——4/5乘坐夜间列车的女性都选择乘坐女性专用卧铺车厢,也就是说每年有16万女性乘坐女性专用卧铺车厢。“我们提供的这一服务是乘客急切需要的,也是乘客满意我们服务的三大原因之一,我们将会继续推进这项服务。”肖恩说。大批乘客需要这样的车厢,认为只有这么做,才能保障她们旅途的安全。据《观察》杂志调查,1/5的女性在出差旅途中感到不安全:口哨声、“咸猪手”、猥琐的目光……而这一结果并不意外。2015年,法国男女平等委员会对600名生活在法国埃松省和塞纳-圣德尼省的女性展开调查,所有被调查者都曾在旅途中被人纠缠过。在公共交通工具上,2/3的侮辱案件的受害人是女性,这些案件中,性骚扰的案情最多。这样的调查结果的确让人心情沉重。
  为侵害者设立隔间?
  安娜依斯·布尔代2012年建了一个微博,曝光公共场所中的性骚扰现象。4年内她收集了12000份证词,谈到德国最近设置女性车厢的新闻,她表示出坚决的反对:“这仅仅是权宜之策。为女性安全着想而开辟女性专用车厢,并没有解决问题的根本,即为什么女性会受到侵害。这不是一个好办法。如果我们对所有问题——种族歧视问题、恐同问题等都采取隔离的方法,那太危险了。”性别学者埃迪特认为:“大多数人都觉得女人应该‘保护自己’,‘当心危险’……也就是说,解决问题需要受害者个人的警觉?现在,我们不应该让女性本身去承受责任,躲避侵害。如果我们试图让女人躲避侵害,那么为什么不给侵害者开辟一节车厢呢?如果女人不去乘坐单性别车厢,那是不是意味着她们时时刻刻处于危险中呢?”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男女平等委员会否决了设置女性车厢的提议。2015年7月,政府提议打击公共交通上的性骚扰行为,该委员会决定响应号召。“我们发起了一项打击性骚扰的运动,乘务员们已经在交通运输公司的号召下进行了培训。”家庭、儿童及妇女权益部部长劳伦斯·侯赛因说。同时,法国国营铁路公司SNCF的警务部门也实施了相应措施,当乘客发现可疑情况时,可以一键报警,以便乘务员处理,该警报系统正在逐渐完善。法国南特的夜班公交车启用了“即时停车”系统。“但是乘客们对这些公交系统上的设施却了解甚少。”法国乘客协会负责人克里斯蒂安娜·杜帕尔说道,“毫无疑问,如果我们想改变这样的情况,就要让女性更多地参与到公共交通乘务政策的制定工作中来。让她们发出自己的声音。”毕竟,2/3的公交乘客是女性。
法国2/3的公交乘客是女性。

  《格塞塔》调查:法国人如何看待女性专用车厢?
  69%的女性和79%的男性反对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开设女性车厢。被调查者年龄不同,对该问题的看法也大不相同,19.5%的50岁以上被调查者赞成开设女性车厢,而只有10%的35岁以下被调查者同样持赞成态度。
  52%的女性接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的女性专用车厢,尤其是在晚上。其中法兰西岛的女性(72%)和35岁以下的女性(60%)是最有意愿搭乘有女性车厢的列车的人群。而35岁以下女性是最容易遭受性骚扰的群体。
  为什么被调查者中,大多数女性反对开设女性车厢的提议,但她们中有些人又愿意乘坐女性车厢?难道不自相矛盾吗?不,她们希望在不启用女性车厢的情况下,公共交通环境也能安全舒适,但是现实却与她们的理想相反。
  78%的女性在乘坐公交时,会采用一定技巧躲避性骚扰。其中,36%的女性在感到不自在的时候会换车厢,30%的女性会靠近司机或车门处。28%的女性为了躲避性骚扰,尽量选择保守的服饰。其他方式还包括,沉浸于阅读或戴上耳机。
  42%的法国人(其中包括47%的女性)想利用一些工具防身。那些想要骚扰女性的男人们,要当心了!
  [译自法国《格塞塔》]
其他文献
你认为自己是个比较幸运的人呢,还是个运气不好的倒霉鬼?不管你是哪一种,都请不要再盲目迷信转运符之类的东西了,因为数学家们声称,所谓的运气,其实只是一个概率的问题,而心理学家们则认为,运气只是人们的心态问题。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在他所著的《幸运的配方》一书中跟我们分享了两个真实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帕特莉西娅,年轻漂亮的她曾经是一名空中乘务员,但只要是她服务的航班,就多多
纳米比亚的布兰德山是岩画艺术的卢浮宫。一位孤独的画师在这里为后世复制了几万幅石器时代的岩画,并最终献上了自己的生命。为岩画艺术着迷我们决定进山,以一场短短的旅程追踪他的脚步,哈拉尔德·帕格尔却在这里迎接了死亡的到来。我们计划在这花岗岩构成的荒凉险峻的地方待两天,帕格尔在这里待了8年。我们想看看石器时代末期的艺术家们创作的岩画,帕格尔在无尽的艰辛工作中描绘出45000个人物,以科学的准确性找出87
在街头艺术中,可爱的小动物们也是不可或缺的主角:漫步的大鸟,上钩的大鱼,跳跃的松鼠,直立的兔子,顺着扶手滑行的狐狸,清扫落叶的青蛙……一起来看看吧!
1915年,美国博物学家阿尔斐俄斯·海特·维里尔写过一本宠物指南,痛斥了那个年代养宠物的习惯。他在书中写道:“人们不应该溺爱宠物,很多做法,毫无道理可言,比如给狗穿花哨的衣服。狗就是狗,人们应该顺从它的天性。”  一个世纪过去了,维里尔的呼吁并没有引起大众的重视,相反,美国人对宠物的溺爱更甚于往昔。他们甚至在狗屋里安了空调,给宠物喝精酿啤酒(虽然是去酒精的),为宠物设计了电子游戏,甚至还有专门的性
2012年,一只长相古怪的“喵星人”出生后不久即走红网络,并掀起了互联网“云养猫”的热潮——人们爱猫,追捧猫——人们都称它为“不爽猫”(Grumpy Cat)。4年来,这只网络红猫早已成为畅销品牌,成了全球最富名猫,除了对它关怀备至的主人塔芭莎·班德森外,它拥有自己的律师、经纪人,以及3位公关傍身。今天,让我们跟着《泰晤士报》记者,一起走进这个超级明星猫和它幸运的拥有者的奇幻世界。这是一个潮湿的夜
美国神话传说中常常提到,在海和天之间有一个宠物天堂,我们心爱的宠物猫去世后可以在那里得到安息。俄罗斯《环球》杂志今天将带大家去美国最南端的“喵星人”宠物天堂——基韦斯特,去感受那里的人对猫的喜爱之情。小城基韦斯特位于佛罗里达群岛西南端的小珊瑚岛上,由众多岛礁组成。如果交通畅通,从基韦斯特出发到最近的大城市迈阿密,需要大约3个半小时的车程。从迈阿密出发,一路沿海,42座跨海大桥将基韦斯特相隔遥远的小
文章中这组插图照片是以色列摄影师丹· 巴利提花费了几年的时间拍摄的,专题名为“宠物狗和它们最好的朋友”。“当你把宠物和它们的主人同时聚焦到闪光灯下时,”巴利提说,“你会惊讶地发现,原来他们如此相像!”  你是否曾留意,狗狗的相貌有时看起来和它的主人十分相像,正如老话所说:“我们家的狗都长得像我。”不仅如此,宠物狗和主人的性格也会越来越相似。最近,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们经调查研究后发现,
Feed Your Dog,Feed Your Soul我做心理医生40年了,看过的病人无数,丹尼尔是其中最古怪的一个。他性情孤僻、难以接近,有时简直让人恼火。十多年来,他每周都给我打电话,从不间断。他坚持说他工作太忙了,抽不开身跟我见面,尽管很多次电话诊疗的时候,他都一言不发,或者像对待一件没有生命的物体一样,跟我絮絮叨叨。他让我抓狂,给我困扰,又让我感动,有时,所有的感觉会在同一时间袭来。他找
78岁的帕特·凯恩抱着贝尔,一只安科纳鸡。这是一个对抗晚年孤独的养殖项目——“母鸡的力量”。一个周三上午,在英国西北部盖茨黑德大镇一家养老院的公共活动室中,几个男人在玩台球,女人们则在闲聊,或是吃新烤出的用草莓和掼奶油装饰的小圆面包。这些面包是琳恩·沃尔克带来的,她是由65栋小别墅组成的伍德格林养老院的负责人。所有人都因刚刚孵化出的小鸡而来。伍德格林养老院是“母鸡的力量”项目的诞生地,这个项目告诉
无论是初创企业还是大型企业都在为超级人类项目投资,他们投资上百万欧元,计划将人类的记忆输送给超级人类,打造“不死之身”。  乔希·博卡内格拉有着一张演员般俊美的脸庞,深邃的眼睛流露出忧郁的神色。我们在位于洛杉矶的好莱坞星光大道上的一家星巴克咖啡馆中碰面,这里距他的办公室只有200米。走出咖啡馆时,他提到了杰西卡·阿尔巴,说她是自己的好朋友,也是出色的企业家,接着他又提到了一些明星,例如奥森·威尔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