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染料化工废水的物化-生化联合处理工艺研究

来源 :水处理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ar1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物化(混凝沉淀)-生化(SBR)工艺联合处理混合染料化工废水。结果表明,混合废水经过预处理、一级物化处理、SBR生化处理以及二级物化处理后,COD、NH3-N和色度去除率均达90%以上,最终出水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证明物化-生化联合工艺是一种处理混合染料化工废水的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由于保护自身的利益,适度或暂时封锁某些消息,在各国新闻发布中都是常见的现象,关键在于要有度,要有法律依据.新闻发布作为信息调控的手段,是一种软实力的展示,经常充满信息
活性炭纤维的吸附性能和其表面官能团密切相关.远程等离子体处理是活性炭纤维获得更好的表面改性的新方法.为了提高活性炭纤维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性能,本文对粘胶基活性
通过加硝化菌与未加硝化茵的对比试验,对序批式生物膜法(SBBR)中所表现出来的脱氮特性进行了试验分析,研究探讨生物膜法SND脱氮的机理:好氧情况下生物膜的吸附作用为反硝化菌
本试验采用臭氧氧化法、Fenton法和微电解法对染料模拟废水进行预处理,用经过驯化的微生物和瓦勃呼吸仪检测染料的可生化性,分析预处理对染料可生化性的影响,并通过紫外-可见
用三个长宽高各为1.0m× 1.0m× 1.2m的水缸,装15cm的底泥和85cm的富营养化污水,来模拟水/底泥系统.分别在两个水缸中布设软性填料和自制人工水草来改善水质,另一水
利用层析成像的最新成果,对研究区(28°~39°N,112°~124°E)的中强地震深部构造环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中强震位置、地表地质构造和活动构造单元的划分与上地壳速度结构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M≥6.0地震大多数分布在上地壳高速区与低速区的交接地带或高速区,低速区内的地震活动相对较少;分布在高速区的地震,主要活动在高速区内的速度变异地带。华北平原断块的边界带及其内部是研究区内主
2005年3~10月,陕西省关中东部华县毕家乡东林场农业灌溉用井群体出现强烈的翻花、冒泡、响声现象,个别井水色浑浊。其历时之长,范围之广,在陕西省内近30年来少见。我们从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编著的《地震前兆异常落实工作指南》的主导思想出发,对华县井水宏观异常现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现场取样调查、测量与分析,从化学成因的角度对这一宏观异常现象进行分析解释,所得结果得到了跨断层水准测量结果的佐证。认为该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