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学习《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座谈会会议纪要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hvv5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进入到21世纪,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读图时代。报纸、期刊、杂志,各种媒体纷纷推出新闻含量大、思想性强、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图片。
《新闻知识》2005年第2期发表李明德的文章《传媒语言的“审美”追求》。
国外受众的偏好与国内受众不同,他们更关心的是“点”以及和他们身份相似的普通人的故事,因此我们在外宣工作中,要淡化说教和宣传色彩,要讲究传播技巧,在写作中要尽可能地动之以情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获得新闻的途径越来越多,般性的平面性的新闻报道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需要,人们不单单想获得新闻的片段和概貌,而是希望新闻报道能
名刊工程是以高校社科学报品牌建设为核心,以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为目的的国家重大出版工程。它以对期刊类群的理性认同为基础实施分类指导,匡正高校学报的发展观念,突出和激励
本文介绍了以N-甲基苄胺、氯乙醇和乙酰乙酸甲酯为原料,以浓硫酸为催化剂合成乙酰乙酸(N-苄基-N-甲基)氨基乙酯的方法。
《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二十年》是一部具有强烈学术史意识、鲜明的“学术本位”立场和为后学服务精神的比较文学学术史著作。作者以严肃扎实的学风、明快的文风、摇曳多姿的笔法
在2003年北京广播发展论坛上,国家广总局副局长胡占凡把目前广播频率的定位归为16类,新闻、新闻综合、财经、经济、交通、音乐、文艺、生活、健康、体育、戏剧、城市、国际、农
<正> 《重庆新闻界》2003第6期发表毛峰的文章《论图片新闻采编道德》。文章指出,在当今&#39;读图时代&#39;,随着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和媒体竞争的加剧,给图片的拍摄、传输、
搞好新闻舆论监督,对角度的把握显得很需要,下面仅就如何把握好新闻舆论监督的几个角度,谈一些粗浅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