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运动能力的策略分析

来源 :当代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tolz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对体育教学的认识经历了长期的发展,然而还是有很多人对体育育人的本质存在疑惑,也分不清体育与运动能力之间的关系。体育与运动能力之间有不同的含义,既受先天身体条件的影响,也与后天的饮食、劳动等成长环境、生活习惯和生长过程有密切联系。初中体育课程的开展除了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全强魄的体格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体育相关的意识,使学生接触和理解体育精神的内涵,然后能够应用于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而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本文将就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运动能力的策略进行分析与探讨。
  根据部分国家对于中学生身体素质的测试数据不难发现,中学生的身体运动能力和其他身体方面素质普遍下降严重,这其中部分原因是受到电子信息设备的干扰,学生对体力劳动或其他身体活动行为兴趣不高,难以坚持。初中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是初中体育素质教育的一大要务,教师需要格外重视和研究。
  1 依托教学基础内容
  体育教学的基础内容是开展中学体育教学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初中学生体育课程学习的基础要求。进行体育活动和相关身体运动锻炼需要学生拥有一定的身体基础。而要让学生能从体育课程教学中得到身体素质提升,拥有基本的竞技意识和运动思维,离不开核心的基本技能教学。例如,体育运动的思维和方式、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原理、身体的基础生理知识等一系列基础教学内容。其中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及体育课程的热爱有助于提高课程教学效率和质量,有助于培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课堂默契。教师应该尝试通过结合不同的运动方式向学生传递有关身体运动能力的信息,比如不同的奔跑姿势。除了必要和深度的传统课堂教学活动外,教师还应当有规划、有目标地进行新型课堂运动地统筹和安排,做到传统模式与新型模式相互补充,共同帮助提高身体综合运动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计划安排学生进行火车赛跑等游戏活动(所谓火车赛跑就是多人一列,以前者单手拉后者单脚方式连接进行赛跑的娱乐比赛),多人分组协助进行,相互比拼。在增进友谊的同时思考身体活动能力与实际多人协作活动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对于身体锻炼和体育素质培养的源生动力。如此一来,初中体育运动能力的发展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会有巨大的帮助。
  2 改进教学施行方案
  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也会对初中学生思想的发展和行为的变化产生积极作用,不同的教师拥有不同的教学倾向。新型社会下的思维要求教师要用新型的发展眼光看待教学方案,从而时刻注意具体方案的原理与可行性,与当下学生现状对比分析,并及时纠正错误的教学习惯,做出符合客观事实和实际环境的改进。教师要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和思维能力,锻炼学生自我适应教学过程的能力。教师也应当着力于打造适应学生学情的教学环境,如改进教学所用器械、田径项目的地面等。教师还应该及时关注学生个人状况,对于运动能力较为薄弱,与其他同学之间形成明显差距的学生,应当给予特别关注,让学生能够稳扎稳打持续进步,早日通过努力适应教学标准。教师应当注意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锻炼环境,使学生在心理上不会产生太大压力,给予他们一定的安全感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训练之中,从而增加训练效率,学生也更容易掌握技术动作。应当提醒的是,教师应当格外注意在说话语气上的把握,不能使用过于生硬的语言。比如当部分学生不能在指定时间内完成教师分配的任务时,教师应当有意识的对学生个体间的体能差异做出评估,从而更多的是在客观上认识这种差异,并对学生进行安慰和加气,以及技术上的指导,争取能够尽快完成指定目标。
  3 借助内化情绪管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格外注意学生情绪状态以及心情上的变化对运动教学质量上的影响,从而在适应情绪客观发展的基础上对教学管理做出指导性改进。教师要尽最大可能地诱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对运动项目持以上进地态度,吸引式地投入到运动锻炼之中。同时要注意不同学生要采以不同地教学管理方式,注重学生情绪地分层化管理,提升学生地团体意识和个人竞争倾向。比如,对于活泼、好胜心强烈的学生,可以进行更具竞技性的体育项目或体育游戏,完成度较好的学生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以激励他们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这种方式既符合学生心理,也有助于教师的教学。同理,一些学生更愿意从事不那么激烈的项目,尤其是大多数女性学生,生性腼腆,不喜竞争,对于这类学生,可以安排进行一些以技巧性为主,竞技强度不太高的运动,比如乒乓球或者是跳绳,或者是更具艺术性的跳舞。后者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同时让学生认识到身体的艺术性运动方式。
  4 注意健康安全防护
  初中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主要依托于户外体育项目而施行,因此保障良好的身体健康条件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该在体育课程开展的多个环节中融入健康安全方面的知识,培养体育器械及技术动作中有关安全防护的知识策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依托体育健康培养加强学生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能力,不再仅以单纯的技术动作讲解为主要内容,而应该通过体育内容的户外特征吸引学生的关注。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并帮助建立适宜的运动习惯,减小体育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当然学生的安全意识的培养不仅仅是针对于身体上的,心理方面的健康培养也尤为重要,正所谓“身心健康”,心里的健康同样是初中学生运动能力培养的重要影响因素。现今,越来越多初中学生因为家庭因素而影响在校学习生活,部分学生由于受到家庭剧变或者是家人过分关怀,而承担起不该是该年龄段应该承受的压力,容易引起心理上的不健康发展。教师应当注意对学生家庭情况的了解,以便于事先制定解决方案。同时根据现代医疗以及心理学的解释,适量的运动是能夠有利于心理的健康发展的。因此对于庞大数量的中学学生来说,对于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具有相辅相成的效果。
  5 结束语
  总之,中学阶段是学生最美好的青春时代,学生正值生理快速发育时期,智力和运动水平发展较快,不同学期反映的运动水准差异较大。中学生活泼能干,拥有无限活力与兴趣,喜好运动也是一大特点,而初中体育教学正迎合这一需求,如果拥有高质量的运动能力培养,一定能帮助学生实现更完美的人生追求。所以, 初中学生应当注意多方面综合全面发展,尤其是在体育运动能力的培养上。目前我们国家对于中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培养的实践体系并不算是完美,作为一线教育行业的初中教师更应该长期进行思考规划和实验,以期能够得出一套更加符合该年龄段的体育教育模式。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淹城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面对大学生身体素质持续下降,职业院校复合型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越具挑战,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改革迫在眉睫。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在总结体育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探究高职院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从体育育人、强身健体、文化、终身锻炼等方面提供见解和建议。  1前言  2020年5月9日,广东省教育厅发布《中共广东省教育厅党组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中心小学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的通
期刊
大豆的产量潜力和其它农艺性状取决于品种的生长习性,生长类型是由等位基因对Dt1/dt1遗传控制的,其中Dt1控制无限生长习性,dt1控制有限生长习性。有限生长习性品种主茎节数在开
足球运动是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构成,备受社会民众的广泛关注。在初中足球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方法,将其引入到各项教学活动中,有助于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足球训练的积极性,对提高学生的足球技能也有着关键作用。鉴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初中足球教学的现状,并为小组合作方法的运用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在加强学生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同时,新课标对学生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等
期刊
为适应当前校园内学生的发展变化,教育部对课程标准进行了改革,改革涵盖了学校教育中的方方面面,在体育学科上也作出了较大调整,在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培养的情况下,提高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实践能力,逐渐成为新时代体育教育中的重点发展方向。  1 变换练习法  变换练习法是指在高校体操普修教学过程中,不断变换各种因素,对体操进行反复练习的方法。在高校体育教学体系中,体操教学是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必修课程,其中变
期刊
网球这项运动在高校体育课堂中逐渐受到学生们的青睐,为了提升网球教学质量,“快易网球”理念被应用到网球教学中,对传统的网球教学方式进行了改革与创新,提升了网球这项运动的趣味性。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快易网球”的概念,分析了将“快易网球”理念运用到高校网球课堂教学中的意义,并提出了应用“快易网球”理念改革创新高校网球课堂教学的有效对策,推動我国高校网球教学改革与发展。  随着我国网球运动的迅猛发展,高校
期刊
对育种者和遗传学家而言,单倍体化很容易在单一世代用杂合性植株生产纯系,并且有显著的优点。单倍体植株也可以自然获得,但这种事件的频率极低。目前采用花药小孢子培养和胚珠一
体育走班制教学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分班式的体育教学模式,体育走班制教学就是把同一年级的体育课程安排在同一时间段,结合学生选择的体育项目开展教学,体育走班制教学形式的出现体现了体育教学的改革内涵,体育走班制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体育项目的专项练习,弥补传统体育教学形式的不足。在小学开展体育走班制教学,对培养小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推动健康中国计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