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意识形态话语权方略

来源 :学理论·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07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牢牢掌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为有效处置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保障。然而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中,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面临着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西方敌对势力及网络媒体的挑战,因此从打赢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斗争、管控好网络媒体、加强外宣等方面掌控话语权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意识形态;意识形态话语权;突发公共事件
  中图分类号:D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1)08-0035-03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加大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治理,确立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将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使意识形态领域一度被动的局面得以根本扭转。但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新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尖锐。历史和现实都警示我们,思想舆论阵地一旦被突破,其他防线就很难守得住。”[1]而在国家发生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之时,掌控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对于依靠群众之基、集中全国之力、汇聚国际之识、提升中国共产党之气又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在取得重大突发事件应对成功的同时加大宣传舆论工作力度,打赢没有硝烟的意识形态斗争。
  一、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与意识形态话语权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是衡量执政党和政府治理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能否高效地处理好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关系到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安定,关系到执政党和政府的公信力。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既需要物资、人力、医疗等物质上的保障,也需要意识形态的精神保障。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这种危机性机遇中,如果执政党能够牢牢掌控意识形态话语权,则能为事件的应对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环境,促进突发事件的有效应对。
  (一)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意识形态话语权解析
  从学理上看,意识形态话语权就是一定阶级或政党通过构建话语体系、运用一定的话语方式使其思想理论体系在社会上产生的影响力、支配力、引领力,它包括了对涉及国家发展根本方向问题的论断权、对干扰思想领域错误或敌对观念的批判权、对社会重大实践问题的解释权、对国家赢得国际地位的建构权等。执政党获得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方式有竞争性获得、发展性获得、危机性获得等。而掌控重大突发事件中的意识形态话语权是危机性话语权获得的重要方面。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一般是指突然发生、造成重大影响、危及公共安全的事件,如重大自然灾害、重大传染性疫情、重大群体性事件、重大事故灾难等。在重大突发事件中谁拥有话语权,谁就能占得先机,传播出符合己方和人民群众利益的声音,引导国内和国际舆论,为有效应对取得好的成果赢得先机。有的学者认为在突发事件中话语权表现为对突发事件的定义权和对议程的设置权[2];也有的学者提出,在当今某种意义上说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渐渐成为常态的形势下,必须要积极抢夺国际话语权,树立国家良好形象,遏制西强我弱的国际传播格局[3]。因此,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意识形态话语权是指执政党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通过构建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主动宣传应对理念、措施、进展、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等牢牢掌控国内宣传思想阵地并抢占国际舆论,以达到凝聚思想的目的。
  (二)掌控意识形态话语权为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提供强大思想武器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包括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论断权、对错误思想舆论的批判权和对赢得国际支持的建构权等。
  第一,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论断权规定着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根本方向。“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4]因此,统治阶级会从维护本阶级利益出发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现状、发展趋势等做出清晰判断,进而制定坚持什么样的应对理念、采取哪些具体举措等,确保重大突發公共事件不对其统治地位产生威胁。而且会随着事件的发展,不断分析阶段性特征及取得的成效并总结经验。“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作用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它实际掌握群众的广度和深度。一定的思想体系不论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只要能够掌握一定量的群众,就能影响社会的发展。掌握的群众越多,作用也就越大”[5]。一旦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论断得到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可,就必定会为打赢应对战奠定群众基础。
  第二,对错误思想舆论的批判权指引着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的舆论传播方向。良好的思想舆论环境是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能否取得胜利的关键。在应对中,不但要大力开展正面宣传,更要注重对错误思想舆论的坚决批判。一方面依靠代表本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的科学性引领着社会思想,另一方面凭借国家强制力控制舆论宣传阵地,占据事件应对的制高点,并运用自己的宣传工具和话语体系对影响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的错误思想观点进行批驳,不给予其扰乱民心、影响应对进程甚至对政权进行攻击的空间与时间。
  第三,对赢得国际支持的建构权汇聚着世界力量。在全球化的今天,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不是一国的事情,是对整个人类的威胁;不是依靠一国之力就可以解决的,是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应对。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应对中,积极向国际社会公开透明公布事件信息,主动宣传已经做的和未来要做的,形成共识,赢得国际舆论支持,同时也可以防止别有用心的国家和人利用话语霸权进行抹黑甚至打压攻击。
  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冲击着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
  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对过程中要十分警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危害。“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了扎扎实实的落实,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了矛盾和问题。官僚主义实质是封建残余思想作祟,根源是官本位思想严重、权力观扭曲,做官当老爷,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脱离实际。”[6]如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防控工作,始终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多次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疫情防控相关工作,派出了防疫专家、医护人员等,集中大量的物资优先保证重疫区医疗条件和人民生活。各级党委和政府、党员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公安民警、志愿者等迅速行动,以坚定的决心、顽强的意志打赢了疫情防控战。但有极少数领导干部思想认识没有统一到党中央部署要求上来,没有将重大突发事件当作一场事关党和国家政治大局的战斗;没有将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应对工作中,对事件情况了解不实、不透;多个部门向一个基层单位压担子、要数据、填表格,却不能为基层解决急需的物资。这些思想上作风上的“不作为”往往更具隐蔽性和欺骗性,但对党心民心的伤害、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造成的威胁却是极大的,必须要时刻加以警惕与防范。   (二)西方敌对势力借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破坏意识形态话语权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以后,党和政府迅速行动,本着为国家和人民负责的态度,在应对的同时及时向国际组织及相关国家通报事件应对进程、采取的措施等,如汶川地震发生后,我国及时向国际通报受灾情况;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国在第一时间向世界卫生组织及相关国家通报情况,争取得到国际社会的理解与支持。然而西方有的国家无视我国为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所付出的努力与牺牲,对我国应对工作不信任,极度抹黑我国国际形象。有的西方媒体打着学术自由的幌子行借我国正在发生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进行种族主义色彩攻击之实。这些错误言行,是典型的乘人之危,以冷战思维和西方意识形态标准来评判我国,其目的就是要干扰甚至分化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信心与决心,这不得不防,不得不主动应战。
  (三)网络舆论谣言消解着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
  各类新闻媒体按照党中央要求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如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时,绝大多数媒体都能够积极推出“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直播武汉”等专题,传播党中央的声音,反映群众的呼声,报道在一线抗击疫情的医生、志愿者等的感人事迹;在汶川地震发生时央视的《抗震救灾 众志成城》直播节目中,记者们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到灾区报道支援汶川的鲜活事例,记录下全国人民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好抗震救灾工作的点点滴滴,让人民群众真切地感受到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速度。但有少数网络媒体却成为谣言的集中地,借题发挥,影响舆论的传播导向。在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体里传播假消息。这些谣言、谎言严重冲击着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侵蚀着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战胜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信心。
  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掌控方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做好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统筹网上网下、国内国际、大事小事,更好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7]因此,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必须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阵地,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将话语权掌握在手中,向人民群众和世界发出中国声音、展示中国信心、凝聚起共同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各方力量。
  (一)打赢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斗争,巩固提升意识形态话语权
  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必须要将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统筹事件应对和经济社会发展,从而在打赢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斗争中巩固提升意识形态话语权。
  第一,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8]因此,要有效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就必须在政治上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拥护党中央对事件的战略判断、战略部署,服从党的决定;在行动上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要求,深入到群众中开展调查研究,察实情、访民意、惠民生、聚民心;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解难事的优势,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所需资源,发动一切可以发动的党员、群众,凝聚起一切可以凝聚的社会力量和国际力量,形成联防联控机制。
  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解决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群众关切。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广东大雨,要如实公开报道。全国灾情,照样公开报道,唤起人民全力抗争。一点也不要隐瞒。”[9]因此,通过各种媒体、深入基层宣讲等形式让群众及时了解事件的發展形势、党和国家及各级党委政府部门采取的措施,让专业人士解读事件中普通民众的应对策略及注意事项等。同时,针对事件中发生的舆情事件,要调查清楚及时向群众公布,还原事件原貌,对正确的要力挺,对错误的该纠正的纠正,该处理的坚决处理。及时解决在事件中受影响群众关心的医疗物资、生活物品、“米袋子”“菜篮子”等实际问题,多做暖人心、聚民心的工作。
  (二)管控好网络阵地,抢占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
  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中必须要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抓住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10],要让其成为有效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冲锋号”,而不能成为传播虚假信息、扰乱党心民心的“吹鼓手”。
  第一,主动设置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宣传议题。充分利用新华网、人民网、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体,设立专题专栏,多宣传党中央和国家关于战略部署、最新精神、应对策略、工作进展等,让正确的声音进入群众耳中;多宣传党中央心系人民,始终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牢记心中的鱼水情,让党的关怀进入群众心中;多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让人民群众增强信心;多宣传一线涌现出来的感人事迹和先进人物,讲好应对故事,让人民群众认识、学习、崇拜这些有血有肉、扎根在人民中的英雄,在全社会树立新时代正确、科学的价值导向;多宣传在事件应对中展现的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凝聚起强大力量;多宣传普通人民群众心有大局、听从指挥、自觉配合、尽职尽责为事件应对做出的牺牲与贡献。
  第二,坚决打击网络违法违规行为。网络上任何与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有关的消息,都无一例外引起大量网民高度关注、转发。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很容易发酵为网络“爆点”,一旦没有及时有效引导就会造成严重的舆情事件。因此,在事件应对中,必须要坚持并落实党管媒体这一理念,贯彻执行《党委(党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推动落实主体责任、主管责任、监管责任,绝不能让网络媒体干扰视听、造成舆论混乱。对于那些恶意编造虚假信息,制造社会恐慌,挑动群众情绪,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特别是以事件为借口对党和政府恶意攻击,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必须要依法进行严惩,不给破坏分子以生存空间。
  (三)积极加强外宣,赢得国际话语权
  在当今的世界形势下,一国发生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无论是在事件应对还是在政治、经济、道德等领域都会对其他国家产生影响。   第一,及时通报信息,占据道义有利位置。当今世界是一个各国相互依存、互联互通的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11],只有各国携手合作才能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难题。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积极主动公开透明地向世界相关组织和有关国家及时通报事件的发生情况及进展情况,让世界各国及时了解相关真实情况,以便做出相应应对。同时,也要把事件的应对经验等及时与世界相关组织和国家共享,以资借鉴。
  第二,加大外宣力度,向世界讲好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故事。要向世界讲清楚中华民族是在艰难困苦中走出来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有信心、有决心和有能力战胜一切困难,而且中国共产党有着丰富的处理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经验。要向世界讲清楚中国和中国共产党是敢担当、敢负责的,始终葆有心系全世界人民和全人类的情怀。要向世界讲清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中华民族的坚韧性,中国人民的支持力,医务工作者、党员干部、解放军和志愿者等的奉献精神、职业操守和逆风前行的精神,让世界了解真实、生动的中国精神。要向世界讲清楚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组织及人民是坚定支持中國的,任何干扰、诋毁、阻挠中国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图谋都是不得人心的。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37.
  [2]贾俊强.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的话语权控制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3]周锡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报道中的国际话语权问题[J].中国记者,2009(7).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50.
  [5]萧前,李秀林.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三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15.
  [6]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75.
  [7]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N].人民日报,2020-02-04.
  [8]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22.
  [9]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74.
  [10]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2-17.
  [1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58.
其他文献
采用句子理解任务分别探究了5~7岁的汉语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在单独提及顺序线索,提及顺序线索和重读线索共现两种条件下代词加工的表现。研究结果表明,汉语高功能自闭症儿童不像智商和工作记忆广度匹配的同龄典型发展儿童一样能够单独利用提及顺序线索加工代词,即倾向于选择首先提及的实体作为代词的指称对象,而表现为随机选择代词所指。当提及顺序线索和重读线索共现时,典型发展儿童在两条线索一致和冲突时都倾向于依靠重读线索加工代词,而汉语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对两条线索都不敏感,表现为随机选择代词所指。这表明5~7岁的汉语高功能儿童不
摘 要:在土地革命时期由于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围剿和长期的新闻封锁,中国共产党形象被动的负面建构给中共领导的革命事业造成巨大阻力。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深入苏区开展了实地采访和考察,斯诺视角下中国共产党形象更加真实、具体和客观,内涵丰富,包括中共领导人形象、苏区军民形象和中共实践形象。其视角下的中共形象也为当下我们党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以及提升执政党形象提供重要启示。新形势下我们党要坚定理想信念,永葆党的
李贽的“童心说”发源于阳明心学、王学左派和泰州学派,同时受到其他的一些思想影响.在李贽看来,童心是人的真心,而人的私欲也发源于此.宋明理学扭曲了人的童心,让人的私欲不
摘 要: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在重大疫情防控中坚守人民立场,从其理论逻辑来看,是对马克思恩格斯人民立场的坚守与遵循;从其历史逻辑来看,是对中国共产党成功历史经验的总结;从其价值逻辑来看,可以更好地解决疫情防控中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从其实践逻辑来看,需要坚持与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抗疫理念以及加强对人民群众的疫情防控教育宣传。  关键
本研究旨在考察初中生心理素质的发展轨迹以及亲子和同伴依恋对其的影响.三所中学的442名初一学生和501名初二学生参加了三轮追踪调查,初测平均年龄M=12.83,SD=0.74.结果发现
摘 要: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的陕甘宁边区是我党对敌作战的总后方。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为了摆脱边区农业经济发展落后的局面,解决军民生活需要,边区政府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实施了减租减息、兴修水利、发放农业贷款、改善农业经济结构等一系列农业政策,使得边区农村经济得到了显著发展,成为全国的模范根据地,保证了群众自给生活的需要,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也为边区政府提供了财政来源。边区政府所采取的一系列因地制
摘 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内涵丰富,从逻辑维度看,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回归和发展,是对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借鉴和吸收,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生态文明实践与国内外环境现状的现实结合;从内涵维度看,两山论、生命共同体论、生态文明兴衰论是支撑起这一思想的四梁八柱;从实践维度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高度融合。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人与自然  中图分
对511名初二年级的流动儿童(平均年龄:14.37±0.78岁)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考察累积情境风险与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自尊、心理弹性和情绪调节等个体保护因子的作用方式差异及累积效应。结果发现:(1)累积情境风险负向预测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各领域风险预测作用由大到小依次是家庭关系风险、同伴风险和学校风险,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风险预测作用不显著;(2)自尊在各领域风险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均发挥补偿效应;心理弹性在同伴、学校领域风险中发挥补偿效应,在家庭关系领域风险中发挥保护效应;情绪调节仅在同伴领域
摘 要:中國共产党在成立后的100年里,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一个又一个重大成就,获得一个又一个重大胜利,究其原因,正确地领导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所有成就和胜利不可替代的一个因素。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中,积累了许多的经验,对于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对于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都具有很强的启示和意义,因此要努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中国共产
中国共产党经历百年的奋斗历程,连续执政七十多年,谋求长期执政已经成为这个百年大党必须思考的重大课题。谋求长期执政离不开先进理论的支撑,必须明示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初心使命和崇高理想;离不开厚重的历史底蕴,以历史视野审视长期执政的坐标定位,以历史维度理性思考长期执政的客观必然性;离不开鲜活的实践开拓,在实践中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练就过硬的执政本领,谋求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执政氛围,始终恪守取信于民的执政诺言,夯实执政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