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电影“中间人”马平

来源 :艺术生活快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ar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建国大业》大历史下的波澜云诡;《白鹿原》中大家族50年变迁的史诗;《南京!南京!》里对历史的忠实反思。《云水谣》、《疯狂的赛车》、《大兵小将》、《建党伟业》......一部部优秀电影的背后都因同一个人的工作而变得精彩、唯美,他就是我们本期专访的职业调色师马平。提到马平就不能不提到数字中间片,数字中间片(Digital Intermediate,简称DI)是采用数字形式对已拍摄的电影素材进行编辑、色彩调整、后期合成、特效处理、字幕混合等一系列处理,由于它处于拍摄完片和放映出片之间,因此被称为数字中间片。
  马平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在同年龄段的玩伴还在读中学的时候,十四岁的马平便进入西安交大少年班学习力学,少年得志的背后隐约有着一种对自我认知的迷茫与惆怅。“因为年龄的原因,那时候还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也就没有别的选择”(马平)。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年马平找到了自己人生中的最大兴趣——影像艺术,以至大学毕业后放弃了令人羡慕的出国留学机会,开始从事自己喜欢的影像艺术创作。“出国留学其实并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很难想象去一个遥远的地方学一个根本不感兴趣的东西,所以留下来从事这个行业我觉得是一个必然的结果”(马平)。选择艺术的马平独自承担着不被家人理解的烦扰,在从事影像艺术创作多年后父亲依然认为他的生活不是“踩在地上”的。
  但马平就是这样一个追求心灵自由的舞者,对工作的投入与执着完全出自人性中最本真的热爱。他在新技术的浪潮中不断独自摸索前行,通过自己的天赋与努力为我们打造出了一幅幅唯美动人的画面,一处处深邃悠远的意境。在访谈中马平为我们介绍了数字中间片及其技术特点;讲述了与不同导演的合作经历;中国大陆几代导演与新技术的运用情况;胶片技术与数字技术的“优劣”比较,以及生活中最真实的自己;最后本刊还采访了马平的几个好友,著名导演尹力,摄影师王昱、宋晓飞,雕塑家司徒晓春,两个简单的问题从一个侧面丰富着一个真实的马平。
  和马平约在今日美术馆的咖啡厅接头,因为正值圣诞前夕,堵车严重,他在途中几次用微信告知行车地点,以免我们等待太久而产生焦虑,并对迟到表达了深深的歉意。就在望眼欲穿之际,眼前出现一位头束长发,身材挺拔、匀称的青年男士。他是如何用电影数字技术为多部著名电影“化妆”?为观众们奉上一道道视觉上的饕餮盛宴,下文将为读者一一解读。
  在采访马平先生之前,笔者与同事特地向专业人士求教了数字中间片与电影调色的相关问题,希望对这项新技术有所了解,但是得到的答案却是含糊不清、支离破碎的。在国内对于中间片技术的运用而言马平是孤独的,中间片与电影调色技术在国内还没有形成一个圈子,在中间片与调色领域马平是很有发言权的,那么首先我们就来看看马平的工作内容及其对这项技术的独到理解。
  艺:你能帮我们向读者简单介绍一下中间片的工作内容吗?中国导演对于影像技术层面的了解如何?
  马:我的工作就是给电影的每一帧画面调光、调色、美化、达到一个烘托电影气氛的目的。打个比方,调色师对于电影就像化妆师对于演员的作用。他可以给电影做出不同的神韵,可以改变电影的气质、面貌。当然这项技术刚刚兴起不久,一切还在摸索阶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
  中间片已经在国内发展了近十年,几乎没有一部影片是可以不调色的。但在中国的电影产业环境下,大多数电影工作者对电影的技术细节可以说也是了解不多的,所以电影技术在一些人看来还只是雪中送炭,完成些修修补补的功能,到此为止。
  导演是影片摄制工作的核心,与马平合作过的知名导演有很多,滕文骥、尹力、张艺谋、陈凯歌、黄建新、顾长卫、霍建起、陆川、宁浩等等,在与不同时期、不同风格导演的合作中马平与他们发生了哪些碰撞?我们将为读者一一呈现。
  艺:跟你合作过的导演有很多,那么新、老导演对新技术的看法有何不同(四、五、六代导演)?
  马:三代人都带着自己时代的烙印,他们对电影的理解,更进一步的说是对人生的看法是不一样的。他们对影像的要求与理解也是不一样的,比如第四代导演在很大程度上有写实主义的影像要求,调色对于他们来说可能只会让电影画面更匀称。第五代电影人跟他们的电影是一样的,是浓墨重彩的、唯美的,像我合作的一些导演,他们都是学美术出身,会更加注重画面质量,会把电影的每一幅画面像绘画一样进行处理。再往后的新生代导演,他们每个人都很不一样,他们也许并不了解技术手段,但是会更加明确自己想要的东西,对影像的要求。比如宁浩导演,他拍过广告、MTV,他对于影像的要求就特别明确,要有力度,像《疯狂的赛车》你会看到全片都有很多夕阳的金黄色;而另一部没有上映的电影《无人区》的调子更狠,很多场景都是在新疆拍摄,调出来的画面很像美国西部片的风格。
  艺:在与摄影出身的导演合作中又有何种不同与碰撞?
  马:摄影出身的导演往往有一个共性,就是希望在影片中把自己摄影的技巧用到最少,希望用更简单纯朴的形式完成电影表达,这也是一个正常心理,因为镜头跟故事表达是特别有关系的,我经常会遇到要求调色要像没有调过一样的影片,影像要追求自然。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新技术的发展、传播速度极大地加快,每场新技术的革新几乎在地球村里同时展开。数字中间片作为电影新技术,兴起只有十年左右,是在胶片技术日臻完善的时期出现,对于二者的关系与优劣比较,新技术下中国电影制作水平,电影人的职业精神等,马平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艺:中间片兴起只有10年左右,面对新技术是否需要从头学起?还是与传统技术有所衔接?
  马:肯定是有衔接的,柯达在2007年还在推出新的胶片,技术非常先进,在整个拍摄过程中的可以做到不用换胶片,始终使用同一感光度的胶片。可以说中间片是在胶片技术登峰造极的时候出现的。不论什么技术,归根结底都是对影像的理解,对影像的感受也是从传统胶片阶段带过来的。   艺:数字电影与传统胶片的优劣比较?
  马:据我了解在中国已经没有人再用胶片拍摄电影了,胶片技术的制作成本比较贵,在制片过程中也有诸多的不便。单纯从创作角度看,胶片技术要好太多了,胶片有着本身所独有的质感,数字技术的曝光宽容度和色彩的细腻程度都比不上胶片。但电影作为工业化、商业化的产业,在制片环节数字比胶片方便太多了。如果不去考虑艺术创作与影像的质感,拍摄现场的每个人都会喜欢使用数字技术。从大趋势看,胶片技术退出历史也只是时间问题。我认为数字技术要想赶上或者超越胶片的影像质量至少还需要5年。
  艺:随着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在技术、设备、工艺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但成品的制作水平差距似乎并没有随之缩小,问题出在哪里?
  马:从电影制作的宏观角度来讲,这个问题我认为是由于我们一些从业人员缺乏科学精神造成的。中国一直是农业社会,自身的生活充满随机性。只有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才会产生科学性的严谨。电影作为一个工业产业,要求每一个参与者都要有很高的职业素养,小到一个场工,可能只是做推摄像机轨道车的工作,但也同样要有职业精神、科学精神,如果推的匀,跟着机位随着演员走,那么拍出来的镜头一定是好看的,匀称的。电影制作是一个成百上千人共同从事的工作,影片质量取决于每一个环节的严谨与认真。我们虽然使用着国际最先进的电影制作设备,但是思维方式和工作态度还停留在农耕社会的生产观念下,很多人没有整体性,只看到自己工作的一个局部,一个环节。我可能不能准确说出具体差在哪,但是只要每个环节都有细微的瑕疵,一点一点的累积起来,最终的结果就会不成样。
  在刚过去的2012年,中国文化界最大的收获莫过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莫言在斯德哥尔摩市政厅发表获奖感言,在感言的最后讲了三个有趣的故事,一时间对三个故事的深意成为了学界热衷解读的对象。而在采访中马平也为我们讲了三个他的精彩故事。
  故事一:三个男人一台戏,《南京!南京!》起争执。
  艺:《南京!南京!》这部电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关于这部戏你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故事?
  马:《南京!南京!》的确是很有故事的一部作品,它是几个人的纠结,是导演陆川、摄影师曹郁、我三个人的大碰撞。一开始大家都在纠结影片的方向该怎么办,后来我和曹郁已经达成了共识,即一种清晰的、写实的、符合传统黑白摄影美学标准的方法,但把成片给陆川看的时候又被他完全推翻了,导演希望呈现一种有距离感的东西,是一种蒙着历史灰雾的感觉,于是三个人拧住了,还停了三天工。后来我也一直在反思当时导演的选择是不是最好的,导演想要的是一种灰灰的有着历史间离感的效果,而电影本身的拍摄手法是非常写实的,导演认为影像的风格应该为影片产生多义性,给观众传达一种更具思索空间的呈现。最终所呈现出的影像可以说是中和了我们双方的意见,这种争执的产生恰恰就是后期的便利所带来的,数字技术有着很大的可能性与自由度。
  故事二:黑白片调什么“色”?!与友人的争论。
  艺:你的朋友对《南京!南京!》的感觉如何?是否受到了极大的赞许?
  马:在被永恒的黑暗笼罩着的工作室中,我正为何平导演的新作《麦田》调色,朋友来电话,说看过了《南京南京》,聊了些关于电影的感受。然后忽然问我,你是调色师,这样一部黑白电影,你干什么了?我有些哑然,忽然间这样一个问题砸在我头上,有些不知道怎么回答了。朋友是做雕塑的,也懂得些影像与数字处理的事情,我正懵懂着,朋友又问说,色彩饱和度调到零,不就是黑白么?又不是彩色片,调色师能做什么?一时间有些思维真空,于是我回说,你个捏泥巴的懂什么。
  故事三:导演的微笑。
  艺:除了争论与“质疑”你的工作中应该还有很多温馨感人的时刻吧?
  马:是的,这次我去哈尔滨参与制作许鞍华导演的这部作品《穿越时空的爱情》我是希望全程跟下来,前期会给整个影片定下来几个色调,后期再进行比较准确的加工。
  数字摄影的制作特点是前后期可以合在一起,摄影机第一天拍摄的内容马上就可以看到,后期也就随之开始,不像过去传统的胶片摄影要等全部杀青之后才能开始。在这次拍摄结束的第一天我就把主创人员请来,大家都没想到在拍摄的第一天就能看到一个近似于电影完成时的画面,每个人都特别高兴。在第二天哈尔滨那么冷的气温下,所有主创人员的状态都是放松的,导演更是几乎一天都在笑,摄影师王昱看到画面后也是异常兴奋,因为大家都不必再担心影像质量的问题。
  演而优则导,演而优则唱成了影视圈中的风尚,对于一个职业电影幕后工作者马平,是否也有这样的创作冲动与渴求呢?在台前手捧鲜花的演员与导演风光无限之时,处于绝对幕后技术工作的马平心态如何?对于这几个“敏感”的话题,马平的回答很坦然。
  朋友说
  最后,本刊还相继采访了马平的几位好友,两个简单、平实的问题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一个最真实的马平。
  问题一,马平在朋友们的眼中是一个怎样的人?
  问题二、在新的一年里最想对马平说的一句话?
  艺:你参与的电影制作有很多,有没有想过自己独立拍摄一部影片或者纪录片?
  马:我是一个凭借自己内心动力去做选择的人,这种动力一定是纯粹的,感性的,就像我入行一样。这个问题也不是没有探讨过,但是我想只有在我对一个主题有着十足的,想表达愿望的时候,而且这个主题能够经得起思考和推敲,我才会去做这个事,否则的话不会轻易的去尝试,因为一部电影所承担的东西太多了。
  艺:一个优秀的导演、演员、甚至编剧都有可能被观众所熟知,但像你所从事的这种纯幕后工作,可能鲜有机会被大家所认知与了解,你是否存在或曾经存在一些心理上的落差?
  马:这个问题是经常在我们行里被提及的话题,有很多幕后工作非常重要与辛苦,但真正在台前挥手的基本只是知名的演员和导演,特别是演员。我也抱着好玩儿的心态受主创之邀走过红地毯,但走过一次之后我就觉得这种经历是不真实的,与我的生活无关,所以不会产生所谓的落差。   除了工作,每个人都有自己属于自己的爱好与圈子,马平也不例外。
  艺:生活中的马平是一种什么生活状态?(兴趣、朋友圈等等)
  马:能够尝试的有意思的事情我可能都会尝试,从小到大一直延续的爱好有三个,一个是足球,一个是桥牌,还有就是背包旅游。我们从一毕业就组建了一支球队,我算是其中比较小的,一起踢了十几年。虽然我是学理工科出身的,但是我的朋友圈子里纯粹做技术的很少,在中国的教育系统下培养出来的大多数理工科学生,我慢慢发现和他们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少,视角、对世界的看法都不太一样。当我进入影视后期制作之后,不敢说自己成为了一个艺术工作者,但是我学会了用艺术的角度去看待世界,在这个过程中感到视野变得更开阔,也很放松,希望追求一种心灵的自由,我想自己现在还在这条路上向前走着。
  一、马平在朋友的眼中是一个怎样的人:
  马平是一个睿智、聪明而且极端敬业的电影人,马平作为一个职业的电影调色师在中国电影后期制作上有很多开拓的意义,马平与很多优秀的导演合作,在他手中诞生了很多大制作。他以自己的敬业,综合学识,多学科、边缘化的能力奠定了在中国电影后期制作的江湖地位。我与马平的合作是愉快的,他总能给我带来很多惊喜,这种惊喜是导演在前期工作中想象不到的,有很多种可能性。马平涉列的兴趣、艺术的学养是多方面的,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这也恰恰是我们今天年轻的电影工作者所欠缺的,可以说他在技术方面不是单项第一,而是团体总分第一。(导演尹力)
  马平不太像现代人,有古人的气质,比较温和、平静。(摄影师王昱)
  在我看来马平是国内最好的调色师,他可以给摄影师一个完全不同的建议,可能是在创作初期就给摄影师一个崭新的影调,这个影调非常重要,会使摄影师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创作感觉之中。(摄影师宋晓飞)
  在我的朋友圈子里马平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研究一个问题或者做一件事都非常快;在我看来马平是一个在工作上近乎完美的人。(司徒晓春)
  二、在新的一年里最想对马平说的一句话:
  尹力:在新的一年里首先希望他保重好自己的身体,马平不只属于他自己,而属于中国电影。第二,马平应该做好“传帮带”的工作,多带学生,能够带领更多的年轻学子跟上我们日新月异的电影产业和科技发展的步伐。
  王昱:希望马平能将他自己所从事的数字洗印技术工作越做越好,希望今后与马平能有更好的合作。
  宋晓飞:希望他能一直坚持下去,现在DI(Digital Intermediate)工作在电影里越来越普及,希望他越做越好。
  司徒晓春:随着年龄的增长,作为朋友的我希望在新的一年他的个人生活能够越来越好。
其他文献
在一场豪华的婚礼上,或者顶级私人派对时刻,有一个身影是不会缺席的,那就是色泽迷人,口感神秘精致的香槟,蕴涵了独特灵感的美酒精华,总是在我们最开心幸福的时刻相伴左右。  欢腾的气泡优雅地在杯壁形成“珍珠的项链”,层层变化的香醇馥郁与不可思议的余味留香,那种感性的体验,让我们醉心于美好的事物。持一杯香槟,你所轻啜的,是来自岁月臻酿的纯正法兰西风情。  黑桃A由法国古老的酿酒世家Cattier 家族酿制
期刊
30年前,在结束了极左的政治路线后,举国上下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人的思想获得了空前的自由。上世纪80年代,我们主动打开了自己的国门,继伤痕艺术、星星画会、形式美学的讨论后,西方现代主义的哲学与艺术纷沓而至。表现主义、观念艺术、行为艺术等诸多与学院现实主义相左的语言系统很快被国内的“艺术江湖”所接受,并与早期先秦哲学思想相结合,为中国的先锋艺术家所用。一大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涌现出来,形成了这一
期刊
李东霞原本所学为油画,后转到中央美院研习版画。两种类型的创作对于她来说都只是表达自己感觉的不同方式而已。近几年她在中国美术馆、绥风艺术馆多次举办个人展览,也积极参加了很多重要的国际国内的版画群展,她的作品始终保持着简洁的构图和平铺的色彩,给人清新的感觉。  著名策展人贾方舟在策划她2008年的个展时,这样描述到:“就风格而言,李东霞的油画是表现性的,很接近中国的写意传统。油画虽然便于覆盖、便于修改
期刊
编者按:  比恩·侯姆森,瑞典人,4岁时开始了与摄影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用从祖父那里借来的相机开始了第一次拍摄。14岁时,他开始在斯德哥尔摩市中心的一家照相馆工作,为拥有自己的第一台相机而努力存钱。一年后,他如愿以偿买到了佳能F-1新,只不过由于这款相机价格过于昂贵,当时他只买下了相机的机身。在经过又一个年头的辛苦工作后,比恩存到了足够的钱,购置了他的第一个镜头。进入斯德哥尔摩大学后,他主修日语与汉
期刊
把大自然中绝美的一片风景带在腕上,在珠光宝气中摇曳一种诗意风情。  用美丽的诗篇和浪漫的故事,熔绘出那一个心动时刻,让你走近梦幻。  以精湛卓越的工艺,以宝石、珠贝、珐琅纯粹精华的材质,以虔诚和热情倾注于灵感的妙意构思,把寰宇风光、宇宙星河、幸运图案浓缩于方寸,让翼翅翩翩与四季变幻尽收表盘之上。而时间以稍纵即逝的魔幻本质将它飞扬的神韵注入如梦似诗的设计当中,那一刻屏息的激情、一段美好的回忆、一怀澄
期刊
编者按:  刘尚勇,北京荣宝拍卖公司总经理。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1983年进入北京市文物局鉴定组(现为鉴定所)工作。1992年在荣宝斋出版社任副编审。1994年北京荣宝拍卖公司组建,任副总经理。2003年北京荣宝拍卖公司改组,任常务副总经理。2008年担任北京荣宝拍卖公司总经理。  在文物领域摸爬滚打30年,刘尚勇先生亲身经历了拍卖行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曲折历程;在多年的摔打中,他总结出了“马拉
期刊
在这个时代,我不清楚人们对速度的渴望有多么迫切,但我清楚地知道,那场偶遇后,已让我对布加迪威龙魂牵梦萦;我不了解汽车制造技术到底有多么复杂,但我明白布加迪对超级车迷的意义——它是速度与奢华的完美结合。  自1909年创始之初,布加迪就以制造性能优异、造型优美且奢华、舒适的顶尖跑车闻名于世,多少欧洲王侯贵胄都为之倾倒。时光荏苒,宿命流转,布加迪的名字已经在世界被传颂了100多年。然而,这样一个具有传
期刊
从1992年“92北京国际拍卖会”算起,中国内地文物艺术品拍卖已经发展到了第20个年头,艺术品拍卖市场一路高温不减,天价频出。2012年春,国际权威艺术品信息公司Artprice统计表明,2010年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艺术品市场。  今年注定也是艺术品拍卖最不平凡的一年,从2011年春秋两季大拍“冰火两重天”的起伏不定,到2012年春拍市场的理性回归,调整中的市场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性,笔者
期刊
编者按:  晨晓,出身中国名门,多年前移居新西兰,是当地家喻户晓的艺术家,在新西兰艺术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誉为“多元文化传播者和具有国际视野艺术家”。在继2012年于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个展“晨晓的色彩世界”之后,将于今年4月4日至18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第二场个展,这场展览也将开启其24场巡回展的新年之旅。  本刊特节选王青云对晨晓的个案研究,阐释他艺术创作的独特之处,剖析他艺术语言的来龙去脉
期刊
这是一个文化快餐和速食发达的时代。但无论怎样的岁月倥偬,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也难以被割舍,伴随中华民族文明走过了五千载的书法也始终薪火相传,呈现出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刘宝明是幸福的,他能于近30年间倘徉于这样的艺术之中;他也是幸运的,不惑之年于书法之途收获颇丰。  将书法升华为艺术并成为串联一个民族血脉的精神,这在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它博大精深,仅以黑白两色和变化的线条便谱写了千载不衰的艺术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