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子

来源 :中学生百科·学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min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年九月底,克莱蒙特·李匆匆从美国赶回老家参加他舅爷爷的葬礼。
  飞机降落在省会城市新扩建的国际机场里,说是国际机场,但它唯一一趟国际航班是飞往韩国。克莱蒙特这样想着,嘴角微微勾起,手指用力握紧装着苹果笔记本的皮包。他昂着头,飞快地掠过等着取的人群——他不打算在此地长住,连换洗衣物也没带几件——冲向出口。走出机场,他眯眼四下环视了两圈,没有见到理应来接他的父母。这时,一对打扮过时、头发花白的老人朝他小步跑来,克莱蒙特定睛一看,才发现那原来是他的双亲,不过两三年,他们竟变了这么多。
  他心下叹口气,却伸长手臂同两人打招呼,挂着过度热情的笑容拥抱了两位老人。
  “哎,你怎么穿得这么少,这两天家里降温,不是跟你说了吗?”
  “妈,你也知道的,洛杉矶现在热得要死,我的厚衣服都收起来了。”
  “来,我来帮你拿行李。欸,怎么只带了一个手提包?”
  “没事的爸,我自己来就行。我不是赶着回来吗,听说现在国内超市也卖进口商品,我想着要用什么回来再买就行了。”
  “那不是好贵的吗?”
  “贵不到哪里去的。我们自己开车回老家吗?”
  “是啊,你爸开了车……”
  克莱蒙特·李的老家是省城西边的一个小县城,只有他舅舅一家生活在那里。二十年前,回乡的公路曲折颠簸,年幼的克莱蒙特总要在长途汽车上忍受九个小时的煎熬,吐得天昏地暗,因此,他对这座县城并无好感。坐在他给父亲新买的越野车里,车轮下驶过的是这两年新铺的高速公路,克莱蒙特双眼望着窗外连绵的亚热带次生林,心里有些感慨。虽然小时候痛恨这条回乡的路,也不堪忍受亲戚家吵吵闹闹皮肤黝黑的小孩,但那位舅爷爷还是能包极美味的饺子。这些年他在美国,只隐约知道老头得了癌症,一直住院插食管挨着,但最终还是挨不过去。
  开车三个多小时便到了小县城的殡仪馆。克莱蒙特此刻已在暗暗后悔没有多穿一件衬衣,殡仪馆依山傍水,既是风水宝地,又凉意逼人。他下了车,绵密的细雨满满地覆上他全身,舅舅、舅妈朝他奔来,他不无夸张地皱紧眉头,搂紧二人。或许皱眉并不全是表演。依据当地风俗,亲朋好友必须相聚在灵堂,守灵三天三夜,换句话说,便是打三天三夜麻将和桥牌,加上连着放几宿哀乐。这一切都让克莱蒙特习惯了美国式轻声细语的大脑有些运转不灵。
  没有浓咖啡,没有能量饮料,一碗寡淡的茶水让克莱蒙特哭笑不得。一阵寒暄过后,他拣了个角落里的长凳坐下,以躲避亲戚邻舍无穷无尽的问题。他无比怀念远在洛杉矶的女友,柏妮黛特·叶,和她肌理分明的手臂。柏妮黛特是香港人,他们在美国读大学时相识,交往许多年,同居一年余。柏妮黛特爱他的野心勃勃风度翩翩,克莱蒙特爱她的高贵优雅自强独立。他们俩位于洛杉矶市中心的公寓只有一房一厅,面积不大,但在严格按照极简风格的装潢之下,同样干净整洁。
  就在这时,音响中传出一个尖锐的女高音猛地把他拉回现实。他定了定神,原来是哀乐唱到了高潮,再不动声色地四下张望,他这才发现原来真的有个便装的戏班子在唱戏。这是进来之后,克莱蒙特头一次注意到他们,也是他头一次见到唱哀乐的戏班子。
  他们普遍身着灰暗颜色,表情亦肃穆,仿佛与灵堂里被香灰熏成深棕的墙壁融为一体。他们大概不愿引入注目,倒不是说这灵堂里还有除了克莱蒙特之外的任何人在看着他们。几个中年男人穿着陈旧的衣裤坐在灵堂一角的巨大音箱后边,手里分别使着不同的乐器,琵琶,唢呐,二胡之类的,有人面前的椅子上还摆着别的乐器。音箱旁边的一小块空地上,一名三十出头的女人正拖长了音调哀哀凄凄地唱着,至于内容,反正克莱蒙特听不懂。女人一手握着话筒,另一手捏着兰花指摆出造型,她的打扮更精致些,衣服却也有累月灰尘的痕迹。她唱着哀怨的曲调,蹙眉垂眼,羽绒服一直裹在身上,即便如此也能看出她身板端得笔直。个子不高,踩着高跟鞋,她一会儿俯身抹泪,一会儿又仰头望天,不知已这样唱了多久。
  克莱蒙特有些看呆了。他从没想到在这个小县城里遇见这样的场景。没有观众没有妆容的花旦,身段、手势、步伐、眼神一一到位,好似她对面的人没有在打桥牌,而是买了票来看她的演出,好似她的舞台不是灵堂,而是剧院。克莱蒙特不禁想知道她为何走上唱戏的道路,她的师傅是怎样严格地训练她的基本功,年幼的她对唱戏有没有恨,年长的她对唱戏有没有爱。他的眼前逐渐浮现出扎着小辫的女童,紧锁眉头,早起吊嗓的模样。
  但女人的唱段已接近尾声。乐器伴奏声渐渐收起,她将话筒递给坐在音箱后边那群男人中的一位,拎起小包,便这样悄悄地离开。啊,民间的艺术家,她的梦想是什么,唱哀乐对于她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克莱蒙特的心中一时思绪万分。
  之前接过话筒的男人喝了两口茶水,起身走到女人方才站着的地方。他身形较瘦,衣着打扮毫无品位、品质可言。他朝身后的伴奏者点点头,音乐声又渐起。男人的表演比女人更夸张、激烈几分,克莱蒙特依旧听不懂咿咿呀呀的唱词,但能根据他的表情琢磨出一些意思。男人时不时扬眉怒瞪,手臂比划出与人打斗的样子,还有几次往前跃了一两步,真正是全情投入。他穿着恐怕不是夜市买来的打折货,而是铁甲战袍;手里握着的恐怕不是廉价话筒,而是长枪大刀。
  这样感人的演出,竞发生在这样一座欠发展的小县城,听者不懂欣赏,丝毫不为之所动。诧异、震撼、感动与新奇像气泡一般将克莱蒙特层层包裹,他的意识被抬离了地面,在喜悦的空气中轻轻飘浮。对稍后的跪拜仪式也没有怨言。这座县城和它繁琐的殡葬礼仪仿佛突然换上了新装,一切都变得古朴有趣。克莱蒙特穿着二百美金一条的牛仔裤,直接跪在冷硬的水泥上,专注地听着司仪口中喃喃唱出的曲子。
  他惊喜地发现自己可以听懂大部分的内容,求老人保佑,道路安全,学业有成,生意兴隆。多么质朴、实用的祷告词。他饶有兴致地垂下头,仔细盯着地板上一堆厚厚的香灰。心中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骚动,这原是养育他的文化啊。   连着起立跪拜三次都不能磨消克莱蒙特身体里的激动。仪式未了,他甚至同那些农村里来的亲戚一道,去讨了一捧发财米。发财米,咀嚼着这个名字,克莱蒙特的眼角都变得湿润。那些美国佬,他们能懂吗?他们只觉得这是个没有意义的习俗,不会为其背后的精神动容。他们不会懂,这个小地方的人民,在多么努力地活着。他的心也有些柔软,记起了自己长久不用的中文名——李建民。建设祖国,服务人民,这是父母对他的殷切希望。只不过如今,他建设的是别人的祖国,服务的是别国的人民。
  同舅舅再三道别后,李建民带着父母开车去当地最好的宾馆住下,舅妈早就给他们预订了房间。甫一进大堂,克莱蒙特便对宾馆的质量表示满意。水晶灯璀璨,大理石地面光洁,前台的姑娘甜美可人。他居住的楼层装饰得不差,走廊两侧挂的画作虽是打印出来的,但好在地毯绵软,李建民享受极了。
  舅妈给他们三人订了两间房,让李建民单独住一间。他先打开双人间,床单雪白,家具齐全,很好。再打开他自己的房间,却一时间愣了,半裸女子侧卧的照片放大成真人大小,横在他的床头上方,李建民在心里暗暗骂了设计师的奇葩品位。待他看到房间一侧,半透明的浴室和卫生间,他只能庆幸好在有两间房。但此时他还被无数个小气泡包裹着,对这些细节并不在意,空调太冷了,电视不清晰,浴室门口的地毯是湿的……这只是一个小地方,有干净的床和热水澡就够了,要求那么高做什么。
  这样想着,他快速地冲凉,换上睡衣,跨过地毯上的大片水渍,设置好明早的闹钟,滑进被子里准备美美地睡……不对,这个被子感觉不对劲。他在被子里翻了个身,翻了个身,又翻了个身,潮湿阴冷的感觉挥之不去。他能百分之九十确定被单没有烘干,黏腻感爬上他裸露着的双脚和手臂。他挣扎着把被子往下推,企图从湿冷的一团中拯救自己的脸。他从气泡包围中丢落回地面,发出沮丧的吼声。“啊啊啊——”他猛地一把掀开被子,空调尽责地把冷气送到他面前。他想念自己的公寓,想念洛杉矶干燥温暖的风,想念自己住过的美国宾馆,想念那些宾馆里令人舒适的大床。龇牙咧嘴了半天,又无助地回忆了一会儿美国,他最终乖乖缩回被子里,默默地给朋友发了一条短信:
  “Bernadette, this place sucks,Lwanna go Home.”
  第二天早晨,老头子九点就要出殡。克莱蒙特起了个大早,对酒店自助早餐里出现的炒面和米粉嗤之以鼻。“连培根和吐司都没有。”他哼了一声。赶到殡仪馆的时候,仪式已经开始了。他挤进前来吊唁的人群中,在角落里跪下,这次他记得带上纸巾垫在地上。湿冷的棉被让他一宿没睡好,惊醒数次,于是他脑子昏昏沉沉地盯着地面,也没留意司仪究竟在说些什么,只是跟着周围的人动作。直到他们全都站起身.他才意识到,老头子这就要被送去火化了。几个工作人员抬起棺材,老头子躺在里面显得太瘦小,太陌生。出了门,一群人浩浩荡荡地跟在老头子后边,前面开路的是一个小乐队,吹锣打鼓。克莱蒙特起先没发现,但几个熟悉的身形抓住了他的眼睛——原来乐队里演奏的人,就是昨夜唱哀歌的戏班子。但此时,他看到这些人,只觉得他们的着装既肮脏不堪,又缺乏专业精神,乃是对逝者不恭,对生者不敬。昨夜这些人似乎带给他什么新的领悟,不过那估计是他在倒时差期间的幻觉。克莱蒙特耸起肩,勉力压下想要捂住耳朵的冲动。
  火化尸体要等上一个多小时,然后家属会再次敲锣打鼓,把骨灰葬进坟山。但克莱蒙特可没这个好耐心。他独自走出灵堂,锁紧眉头,一手用力揉按太阳穴,母亲迅速跟来问他哪儿不舒服。
  “妈,我没事,真的,就想出来透透气。”他用余光仔细观察母亲的表情,看到她抿嘴之后,连忙补充道,“就是时差没倒过来,头有点疼。”
  母爱可真是伟大,他母亲马上跟舅妈解释了他的不适,连舅妈留他们吃午饭也被婉拒。下一秒,他们一家三口已经坐进了来时开的越野车。
  回程的路上,克莱蒙特·李手里摸着他随身带回国的手提包,沉沉地睡去,小牛皮柔软细滑,让他做了个有关柏妮黛特·叶的梦.
其他文献
人生而自由,但是人又无时不在枷锁之中,常常会产生种种压抑紧张、逼仄迫隘的感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心为形役,痛苦不堪,然而,人的向往自由的生命本性又必然驱使人们参破局蹐禁锢的现实感受,撑开精神世界,舒展心灵苦闷,张扬自由个性,展示生命意趣,最终呈现出一种愈挫弥坚,愈悲弥乐的人生豪情。宋诗中有许多揭示诗人追求精神自由,挑战心灵痛苦的壮丽诗篇。下面挑选几首,对其中的生命豪情、精神张势稍加剖析。  黄庭
期刊
有人说,看一座城市,要看这座城市有多少剧场,要看剧场里的剧团在上演什么剧目。700多万人口的长沙,真正的剧场寥寥无几。传统湘剧没落、新兴话剧行业生存空间步履维艰,这都掩盖在了歌舞厅演艺文化的繁荣之下,再加上广播电视行业“垄断式的侵略”,这直接决定了不管是本土观众还是外来游客的精神文化消费项目。  如果你在长沙想走进剧场观看戏剧表演,无非有三种途径和可能性:第一,去正规的大剧场或者中型剧场,国家养的
期刊
孔子说“德不孤,必有邻”,事实上这句话不是绝对成立的。在这里,我并不想批判说世风日下,容不下道德高尚的人——其实对于道德高尚的人,大多数人还是会心生敬仰,也乐于跟他做朋友的。因为至少跟这样的人在一起有安全感,也不存在吃哑巴亏。但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有的人感觉很有原则,也很讲道德,却会被孤立起来呢?这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的道德不仅仅用以要求自己,还用来要求别人。  当然,我也不是说我们全然不应该用道
期刊
答刺史杜之松书  月日,博士陈龛至,奉处分借家礼①,并帙封送至,②请领也。又承欲相招讲礼,闻命惊笑,不能已已。岂明公前眷或徒与下走相知不熟也?③  下走意疏体放,性有由然。兼弃俗遗名,为日已久。渊明对酒,非复礼义能拘。叔夜携琴,惟以烟霞自适。④登山临水,邈矣忘归。谈虚语玄,忽焉终夜。僻居南渚,时来北山。兄弟以俗外相期,乡闾以狂生见待。⑤歌《去来》之作,不觉情亲。咏《招隐》之诗,惟忧句尽。帷天席地,
期刊
鸟儿们已经从它们的夏日天空飞到南方,  被熊蜂抛弃,  花朵的金币在袁草俯身的两岸干枯。  我们在等待一头冬天的雄狮,  冰晶的身体,戴着死叶做成的宽边帽子。  一个月前,当海洋中盐的引擎,  驱动最初的风暴滚向度假的小屋,  在那里夏天仍然舒服池窝在游泳池边的躺椅上,  抿着由分开的距禹酿造的陈年威士忌。  现在秋天的货轮已经喷烟禹岸。  我已经把所有可能性打进行李,但却仍未动身。  我已经足够
期刊
很多朋友有这个疑问:像你这样一个……整天欢脱蹦跶到觉得“天塌下来也不愁反正有个高的顶着”的“女金刚”,竟然也会患上高三综合征这种一看就是杞人忧天系青年才会有的病?而每次面对这个问题,我的统一反应就是摆出一副悲愤的表情以手扶额然后幽幽叹口气:“你要知道高三这玩意儿简直就是个超级地图炮啊一开就全范围无差别攻击了好吗?!”  所以,作为前辈、学姐、过来人,在读的高三党们,你们的痛苦,我感同身受。而现在,
期刊
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苏江阴人。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的作者,被称为“千古奇人”。  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学者称虞山先生。江苏常熟人,明末清初散文家、诗人。明末文坛领袖,清初诗坛盟主之一。明末是东林党首领,后降清,充修明史副总裁。著有《初学集》《有学集》《投笔集》等。  原文  游黄山日记(后)  文|徐霞客
期刊
她那双乌黑的眼睛里盈满了强忍着的泪水,就像风雨欲来前的乌云般,含着阴郁的预兆。威克拉姆将她叱骂了一顿后对她说:“我在等一个重要的电话,我去银行时可能会来电话,希望你能靠得住,将来电内容给我记下来。”  威克拉姆在一扎十美元的钞票里发现了一张二十美元的钞票,不过她记得曾仔细地分拣过,并将它们分扎成一捆捆准备存银行的。  “我还以为你已经分得清十元和二十元的钞票了,”威克拉姆说道,“你长得倒不像是那种
期刊
那年,我的七月是黑色的。  高考的前一天晚上,我病倒了,发烧烧了整整一个晚上。后来没办法,母亲陪我去了医院,吊完水回来,黎明也从窗外一点点地渗透进来。  有某个瞬间,我想弃考,可一接触到母亲那期待的目光,我就知道我根本无法忍心让一颗等待了太久的心在一夜之间接受我的不战而败。除了告诉自己要坚持,我似乎没有更好的选择。  于是,第一天的两科考试在我昏昏迷迷的状态中画上了一个句号,伴随着的是深深的绝望。
期刊
开门见山地说说填志愿这件事儿。  现在我已经大一了,去年这个时候想要考的大学是浙江大学。浙江人都知道,整个省只有浙大是211兼985,想留在浙江的学生不知是有多少在冲着浙大拼命的。  很可惜我落榜了,考了一个不尴不尬的分数。父母的意见是到外省去,能上一个不错的211,甚至是985。可那样一来,专业就没得选了。因为挑的那几个学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还有几个忘了,我的分数只能勉强够到。这下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