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关注青年教师成长

来源 :精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ot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好语文教研组长
  我自执教以来,在泰县叶甸中学、姜堰中学、南京市第一中学,俱有较长时间担任语文教研组长。在叶甸中学,甚至可以说是“始终”,“自始至终”。
  我认识到:教研组建设,是关乎组织日常教学、开展教学研究、培养造就老师、增益学校声誉的大事;语文教研组建设,是关乎掌握语言工具、提高人文素养、保证教育质量、并使学生终身受用不尽的大事;名校教研组建设,是关乎弘扬名校传统、发展学科优势、承担时代使命、再造优秀品位的大事。
  我注重组织教师加强业务学习,包括学习先贤前辈语文教育大家的语文理论和当前的新理念,基本上每周必有语文教研活动;注重组织新老教师结对学习指导;经常组织教师开设公开课、示范课,高度重视学校“一堂好课百花奖”比赛,赛前倾力组织试教研讨;积极组织课题研究,如初、高中现代文阅读课题研究;要求每一个教师积极承担市教研室所安排的开课、讲座、研究或资料编写、练习设计等任务。我本人还非常注重阅读学习我校贡泽培、潘钰宏、周大元等老师的文章,分别写过学习体会或曰评论,很有收获。担任一中组长期间,语文组与前任孙芳铭时期一样,年年被评为校先进教研组,次次评为市先进教研组。
  如果说,上述一切都属于常规的话,那么,有一件事可能还有点儿不寻常,这就是比较全面地回顾总结一中语文教研组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半个世纪的不凡历程和宝贵经验,以推动一中语文教研组在新世纪进一步的发展。
  南京一中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名校,著名老教育家、当时的教育部长蔡元培亲自为该校题写“开校纪念”碑文,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是首任校长李清悚的老师,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学校的发展,冯玉祥、马叙伦、江问渔、刘国钧、吴贻芳、胡小石、徐悲鸿、刘海粟等政要、学者、艺术大师均曾到校演讲。这样一所学校,自然也集中了不少语文大师和作家、学者。解放前,著名词学大师唐圭璋曾在一中兼教,解放前后于此执教的洪诚、周本淳、颜景常、范培元等,都是颇负盛名、享誉省市内外的学者、教授和名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南京一中语文组与江苏省、与共和国的语文教育事业同步发展,并处于领先地位。
  我认真阅读了我校语文老师的专著,查找了一些资料,写作了《努力建设无愧于历史和时代的南京一中语文教研组》一文,回顾了一中语文组50年来的经历,揭示了一中语文组与历史同步发展,并处于时代前列,在南京市、江苏省乃至全国所具有的地位和声望;肯定了一中语文组科学、务实、严谨、团结的优良作风,总结了一中语文组优化个人素质,学识和事业并进的经验,如就地卧倒、边教边学,以老带新、新老互促,既教且研、匠心独运等。文章说:南京一中是一方热土,这里人才辈出,前辈教师“扎根于斯,成长于斯,奉献于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热爱脚下这一方土地,树立理想,坚定志向,尽力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强身健体,从而肩负重任,冲刺向前,让学识和事业并进。全文约12000字,发表于《文教资料》2004年15期。
  认清一中语文组的不寻常历程、优良风气和可贵经验,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位青年教师不具名写作了《崇文、求真——向前辈们致敬》一文。他“在石刻前徘徊,在校史馆伫立”,看到了一中语文组前辈教师的学识造诣、可贵探索、敬业精神和不凡业绩。他热情颂赞“一位老师”:“响应时代号召,放弃深造,把一腔赤诚留在中学语文的沃土上”“没有耀眼的学历,却有最强大的‘学力’,把三四十年工作历程汇作学习的海洋”“没有追名逐利的向往,不屑浮华噱头的虚妄,站定一方杏坛,守住一颗素心,为语文、为教育,注入中国文人刚直不阿的气场” “不惧‘前无古人’的空白,勇对‘少慢差费’的指摘,在语文教育之船迷于大雾时,以常识为罗盘,探出朴素却扎实的语文学习方向。”文中没有指出这位老师的姓名,实是一个大写的“人”,我从中看到了许多老师光彩夺目的形象。文章最后更是激情的抒发:“‘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向前辈们致敬!向他们的勤奋作风致敬,向他们追求本真的精神致敬,向他们崇文致远的胸襟致敬!”愿这是一中每一个青年教师的心声。
  “课堂诗话”
  我60岁时并没有退休,继续“留任”,担任“教研员”,直至65岁。用校领导的话来说,主要是听听评评年轻教师的课,指导指导青年教师;对我而言,其实首先还是一个“发现”和“学习”的问题:啊,原来他们已达到这样的程度!
  一次听缪亚林老师《我的第一本书》的第一课时教学。诗人牛汉的“第一本书”,不是指他的第一本作品集,而是六七十年前刚入小学用的第一本语文书。这本书可有特色了,与另一个买不起书的同学合用,一撕为二,每人半本。在另一所学校做教师的父亲得知后,替两个人把缺失的另一半补抄成书。牛汉《我的第一本书》所描写的生活与今日学生的生活有着巨大的距离,学生能够走进作者的灵魂深处,体会作者对“第一本书”所怀有的特殊感情嗎?
  在整体感知文意之后,缪老师说:“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围绕牛汉的‘第一本书’所发生的故事,文章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却有着深埋心底的情愫。对于作者来说,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于是,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片刻后,教师从四个大组中各找一个同学上黑板写出本组的理解:
  裁成两半的书;父亲为我们修补的书;“我”的第一本国语书;与众不同的书。
  此时学生的思维还只是在浅层意义上徘徊,远未走进“第一本书”的意义深处。于是,缪老师再作启发引导:“刚刚黑板上写的这些都没有错,但这些都有点浮于表面,作者为什么会一辈子忘不了这本书,其中是否有更重要的原因?” 学生继续上黑板板书:
  难忘的书;独一无二、意义重大的书;一生中最珍贵的书;给了我教育的书;给人留下无尽思考的书;人生之书。
  看得出来,学生的思维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多少有一点空洞,进一步启迪,学生的思维将会越发灿烂。缪老师第三次启发道:“大家的理解已经深入一步,但是‘难忘’‘最珍贵’‘给了我教育’这类说法太空洞了,‘我’为何难忘这第一本书?它的珍贵表现在哪里?给了‘我’什么样的教育?把这些问题想透,相信你们就真正理解这本书对于作者的意义所在了。”   学生继续讨论,高潮渐起,出现争着上黑板书写的情况:
  饱含对同学友情的书;用父爱装订的书;用爱的灵魂装订的书;打开人生起点的书;饱含“我”苦难生活的书;培养“我”的道德品质的书;让“我”知道读书乐趣的书。
  显然,学生已完全走进了文本深处,走进了作者灵魂深处,他们正在与作者进行着心灵的碰撞!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其实已没有必要再多说什么,于是,就着黑板上学生的板书,缪老师作了如下的小结:
  这是一本用爱的灵魂装订的书,它饱含着父子之爱、同学之谊、乡邻之情,它写满人间真情;这是一本写着“我”的童年苦难的书,它让“我”在人生之初便领略了生活的艰辛,懂得了贫困的价值,知道了读书的重要;这是一本打开人生起点的书,它引领“我”朝着新的人生之路前进,让“我”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永远记住童年生活给“我”的种种教育,永远不“忘本”;这是“我”人生历程中的“第一本书”,也是“我”人生的第一课!
  就在這时,下课铃响了。下课后,我对缪老师说:“听了你的课,我形成了一个认识:一堂课,总得要真正给学生一次‘爆发’的机会。你给了学生这样的机会!”时有多人在座,似乎瞬间就有了同感。
  给学生一次“爆发”的机会,就是说,一堂课总得有个高潮,这是全体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学生的思维之花充分绽放、学生的情感潮流最为奔放的时刻。 “爆发”不是平地惊雷,有一个逐步铺垫的过程,教师心中要悬着一个目标,有意识地向着目标步步紧逼,才能使学生渐入佳境。学生的心灵之火真正点燃了,你启迪我,我启迪你,你感动我,我感动你,此时此刻,任何一个学生都会觉得有巨大的收获,一堂课也就可以戛然而止了。缪老师最后的总结,只是把学生的话连贯起来整合了一下,并没有另外多说什么,却深刻揭示了文章之魂,并使学生倍受鼓舞:老师高度肯定我了!
  我们学校有个期刊《教科研在线》,封面题字者就是我。我担任教研员后,愈来愈感到必须反映我校教师优质课的情况,这对教师发展将是巨大的推动。我在杂志上开设“课堂诗话”专栏,先后写了20余篇,所写自然不限于语文课。关于缪老师这堂课的“诗话”题为“给学生一次‘爆发’的机会”,发表于总第3期。
  担任校教研员,与做语文教研组长一样,也要在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方面尽到一点“指导”之责。其时,我正在《时代学习报·语文周刊》上开设“蔡老师讲课文”专栏。我经常把我写的课文解读给教师参看。一次,我听《皇帝的新装》一文的教学,正好我刚就该文写了一篇文章:《骗子的骗术高明吗?——关于<皇帝的新装>的对话》,强调骗子高明,高就高在他们知道自己骗不过小孩子,却可骗过皇帝、大臣和百姓,因为他们其实也都在相互欺骗,这就有许多深刻的东西在里面了。我把文章介绍给那位老师,他立刻说:明天到另一个班教学,就以“骗子的骗术高明吗”为“主问”,我说“那我明天再来听”。大家都觉得有意思,非常高兴。
  三个“五guān”
  2009年,65岁的我退休了。我思考起一个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问题,提出了“五guān”的概念,写作了《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基础篇“五guān”三论》,共约45000字。
  所谓语文教师的“五guān”,指的是语文教师的“五官”——五个吸收、表达和思维的器官,取眼、耳、鼻、口、心之说;“五关”——五道必须突破的关口,即阅读关、写作关、书写关、拟题关、审美关;“五观”——五种必须具备的观念意识,即语文性质观、教材观、学生观、自身观、教学手段观。三个“五×”难以用一个总名称来概括,便老老实实地向小孩子学习,在汉字里夹用拼音,写作“五guān”。
  有人要问,讲“五关”“五观”,也许还有一定的价值,讲“五官”有什么意义?面对的是中学语文教师啊!不要急,自有意思。我讲“眼”,强调语文教师要善于用眼观察外物、阅读图文、传感示意,以及要具有发现、比较和赏鉴的“眼力”;讲“耳”,突出语文教师要善于凝神听取,包括在教师、学生、文本之间进行对话时倾听学生的心声;讲“鼻”,借助“嗅觉”一词,突出语文教师对语言应该有一种灵敏的感觉,敏锐地掌握语意、发现语美和识别语病,形成灵敏的“语言嗅觉”,所谓“语感”就是“语言嗅觉”;讲“口”,突出语文教师要善于口头表达、精于诵读;讲“心”,突出语文教师要热爱语文教育,善于反思,并发挥“心”(实为大脑)之思维力,统领百“官”,实现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我讲“五官”,基本涉及人的全部感觉和思维器官,呼唤语文教师全身心地投入语文教育的研究和实践,紧扣现时代语文教师和语文教育的特点,有感而发。
  “五关”之说,我力求实事求是。比如“写作关”,我对语文教师提的要求就是:不求样样能写,但一定会写论文、总结及其他某一种体裁;不求次次下水,但一定要不时下水;不求常有文章发表,但一定要有文章发表;不求有总体的写作教学优良思路,但要致力于激发学生写作情感,丰富写作素材,提高思维力度;不求所教学生都能成为杰出写手,但要有学生作文发表。可能有人对“拟题关”不以为然,其实拟题极为重要,不但关系到语文能力的训练、检测和考核,而且更关系到平日的课堂教学,试看一堂课下来,教师要提出多少问题啊。我在教学和命题实践中,深感拟出一道好题,其价值、其难度绝不亚于写出一篇好文章。
  “五观”问题,是我在三个“五guān”中考虑最早的问题,新世纪之初就写出了论文,其后又不断学习、思考和研究,于10年后经修改重新发表。关于语文性质观,我确信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并以下面的图形作了阐释:
  关于学生观,我提出了这样几点:①丰富的社会属性;②学习的主体;③巨大的差异性;④教学资料的重要来源。关于自身观,我主要强调:①母语崇拜者;②人师;③导师;④教材编写与二次加工者;⑤个性化教师。教材观、教学手段观等这里就不说了。
  “五guān”之论,主要是着眼于对年轻教师的要求。如果要在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进一步发展,我认为就要做一个“行走的教育思想者”,一定要有“思想”,并时刻处于“行走”的过程之中。思想要正确、先进,“行走”必须不偏不弯,毋忘底线。“行走”又必须“靠船下篙”。所谓“船”,既是指时代对教育工作的新要求,也是指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新矛盾;“靠船”,就是既要立足时代前沿,又要立足教学实际进行研究;“下篙”,就是在方向明确的前提下,选准着力点,切实有所作为。认识不能跟上时代,只能是一个冬烘先生;不着眼于教学实际中的新问题,那又完全失去置身于教育第一线的中小学教师的优势;不篙篙着力,遇上逆风逆水简直就要倒退。对我“靠船下篙”这句话,一中好几届领导都作了高度评价,教师们也一致认可。祝愿语文教师们不断“靠船下篙”,破浪前行!   六个“千万不可忘记”
  综观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理念和实践方面都有重要突破,有志者新论迭出;联系百年来新式学校语文教育史,需要传承之理念和实践亦还不少。一个语文教师,既不可拒绝接受新鲜教育理念,又不可数典忘祖,丢却传统。相比较而言,年纪大一点的老师要警惕前者,年轻的同志要警惕后者。着眼于语文教育系具有数千年历史的母语教育的本质特点,语文教育的确该有一些“千万不可忘记”的相对持恒的要求。
  新世纪之初,《普通高中語文课程标准》一颁布,我就针对这一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国际视野、本土行动”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觉得,“国际视野”与“本土行动”,应该是立足于“本土”的实际,吸纳“国际”新理念,把“国际”新理念与“本土”传统教育思想精华有机结合起来,在“本土”实践并最终形成具有鲜明“本土”特色的高中母语教育新局面。其实,“本土”也是“国际”的一部分,“国际视野”里本来就自有“本土”在内。我们不能认为,“国际视野”与“本土”的传统是截然相反的两极;我们也不能认为,“本土”一切“行动”都只能在纯粹的“国际”新理念的指导下进行,似乎课程改革就是为了让“国际”理念“本土(中国)”化。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现实,确实已向人们提出了这样几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强调“国际视野”,“本土”的母语教育传统应怎样看待?强调课程的“选择性”,文本的地位该怎样确定?强调“个性化的阅读”等,应不应该对文章有客观性的准确的理解?等等。我撰写了《高中语文课改“国际视野、本土行动”求实谈》一文,强调了三个问题:①传统,在《语文课程标准》中自有某种体现,真正的母语教育不应该也不可能丢弃传统;②文本,是语文学习的对象和凭借,是语文教学多方面对话的重要一方,不可淡化;③在“理解性阅读”“个性化阅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中,不妨优先突出“理解性阅读”的地位。全文一万余字,发表后入选《南京市教学研究年鉴2006年卷》。《年鉴·综述》指出:该文“放眼宏观,立足微观,烛照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现状,辩证地分析了‘国际视野’与‘本土行动’的关系,从语文教学的传承与扬弃、文本使用的重要价值、理性化阅读的地位等方面进行了切中肯綮的阐释”,“在全省乃至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事隔10年,去年,我有感于语文教育实际,写了六篇“千万不可忘记”的文章,强调不可忘记语文教育“独当其任”之“任”,不可忘记前人的有益建树,不可忘记教师的“看家本领”,不可忘记“大语文”,不可忘记“教学相长”,也不可忘记舆论界对语文教育的严厉批评等,发表于《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6年1—6期,近5万字。六个“千万不可忘记”,涉及语文教育的特有任务、优良传统、科学要求、求实精神和应有尊严。由于发表不久,且其中部分内容如“独当之‘任’”“看家本领”等上文已有叙说,这里我就不多作介绍了。只想强调一下的是:不可忘记舆论界对语文教育的严厉批评,倒不是认可“误尽天下苍生是语文”之类的批评,而是强调不要盲目信从,不要轻易否定自我,不妨就批评作一点辩证思考:①全是事实,但所有批评是否都很全面;②高屋建瓴,但所持尺度是否都很恰当;③教师作靶,但所有责任是否全在教师;④痛快批判,但所言是否都能揭出病根。对于一切批评,该接受的就接受,不该接受的也不要委屈自己。我希望教育行政部门、制订《课程标准》的专家学者、教科书编写者、理论研究工作者、语文教师、高考语文命题者、学生及家长,上上下下,四面八方,戮力同心,继往开来,共同开创语文教育的崭新天地。
其他文献
学校简介:  江苏省常熟中学1938年创办于四川合川,初名为四川临时中学,1939年定名为国立第二中学。抗战胜利后,学校于1946年移址常熟,先后命名为江苏省立常熟中学、苏南常熟中学,至1953年定名为江苏省常熟中学。学校于1956年列为江苏省重点中学,1980年成为江苏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1990年通过省教委验收,确认为首批合格重点高中。1998年学校整体搬迁至现址,2000年被省教育厅确认为
期刊
艺术简介:顾红干,女,江苏兴化人。艺术名,板桥果。泰州作协、兴化作协会员、《燕京诗刊》签约作者、《江苏书画》特约画者、《草叶诗人》副主编。若干文学作品以及绘画作品在国内不同刊物及各大网站活跃;其农民画处女作《渔歌曲》,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翰墨青州 2016中国农民画作品展”中入围;《康泰运动》在“2016泰州市第五届体育运动书画摄影展”中入展并入册。  妹妹的头发  是两个弯弯的小月牙  眨呀
期刊
学校简介:  张家港市鹿苑幼儿园占地面积9666平方米,建筑面积8731多平方米,环境优美,设施设备俱全,是幼儿生活、学习、成长的乐园。幼儿园共开设18个教学班,实行“两教一保”的班级配班制。共有幼儿600多名,教职员工70名,教师本科学历比例达55%,张家港市级以上骨干教师8人。2007-2009年期间,先后高标准地通过了苏州市优质幼儿园、江苏省优质幼儿园的验收。  【内涵特色】幼儿园秉承“播下
期刊
我家住在二楼,春天来的时候,邻街的小窗常常被枝枝叶叶遮挡得严严实实。我喜欢坐在窗前的一米阳光里,看那天空被细细的窗棂剪辑成蔚蓝的格子,透着绿叶婆娑的叶缝看那车水马龙的街景。  喜欢临窗捧读的我,有时候常被窗外那乡音浓厚的叫卖声吸引,或多或少,涌起一份暖人心房的感觉。  那是一个冬夜,寒风呼啸,我开着空调坐在临街的窗下读书。只见窗外那棵法桐树下,坐着一位卖山芋的男子,时不时地叫上两声:“卖烤山芋喂,
期刊
高晓松曾说过,“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说的多好哇,其实生活有时真的很美好,处处阳光灿烂。还记得,小时候有点淘气,整天缠着爸爸妈妈要点钱,买上几本小书,所以撒子“乱七八糟”的小说都看了一些,现在还能和朋友谈起郭敬明《梦里花落知多少》中的有些优美的段子,但怎么都想不起来他的哪本小说中曾写丽江青石板路。好多年过去了,他成了别人眼中的“高富帅
期刊
读完龙应台的人生三部曲——《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目送》,思绪颇有触动。或许是那目送儿女的眼睛,或许是目送父母的心结,或许是作家犀利的笔触点中读者的心田。那难以言尽的情流淌在三代人之间,对时间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  阅读《目送》,读懂幸福。  幸福不是明码标价,生活是淡淡的苦和淡淡的甜相间。幸福不是存款上的数字,在 《目送》中,我找到——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幸福就是,寻常人儿
期刊
朝内大街81号,北京著名的凶宅。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居然胜过了一些墓地、废旧的工厂而跃居京城四大鬼宅之首,可见必有其过人之处。诡异的传说背后,或许隐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     传说一:  这幢楼是1900年左右由皇帝赐给英国人建的教堂,当时和它一起建的就是王府井的教堂,但是由于工期比王府井那座慢,后来又爆发了战争,这座就停工了。据说在此楼下曾经有一条五公里长的地下通道,可以通往团结湖,在修环
期刊
“林志贤你给我起来!”老姐的声音像在很远的地方呼喊。  好痛!耳朵突然被猛力拉扯了一下!不是一下!是整只耳朵被拉得快掉了!  “你给我起来!看你干了什么好事!”这次老姐在我耳朵旁边喊,喊得我耳朵都痛了。  我慢慢坐起来,揉揉眼睛看我老姐一大早在发什么神经。老姐穿着她的粉红色睡衣跟毛茸茸小白兔拖鞋,手插着腰,全身发抖地站在我床前。我抬起头来看她……  “哇哈哈哈……”  “啪!”脸上一阵火辣,老姐赏
期刊
           
期刊
然而,一种新的情况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一个人智商很高,情绪控制也没问题,但是面对顺境和逆境时表现会迥然不同,在面对生活时幸福感也因人而异,在面对条条框框时反应也各不相同,在与人交往时沟通也别有个性。那是什么东西在主宰人的成长、发展?于是有人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魂商”(SQ),即灵魂智慧。  曾经有一天,我给学生动情地朗诵了一首来自网络的诗《是否真爱本来的依靠》:“不问生活,我想知道,为了渴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