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之名:论101/2章世界史》中的生态人文主义思想

来源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fith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英国小说家朱利安·巴恩斯的小说《101/2章世界史》对不同历史时期各种人与动物关系的反思折射了作者充满人文关怀的生态思想。本文以布莱恩·莫里斯提出的生态人文主义概念为参照,结合当代的深生态、生态女性主义和动物研究方面的理论,围绕小说对《圣经》中方舟神话的戏仿、对中世纪动物审判庭审记录的仿写、对消费社会中同为“他者”的女性与动物的同情以及对以爱为基础的生态关系的建构4个方面展开论述,深入剖析巴恩斯生态人文主义思想的双重内涵:既融合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主张,同时也体现了人通过道德、艺术和爱获得超越的人
其他文献
传统的道德评价通常依据“以行为为中心”的规则伦理学方法对行为者的行为作出判断,其结果侧重于对行为者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由于行为者的道德状况不仅包括道德行为,还包括道德情感和美德品质,所以道德评价需要借鉴和参考“以行为者为中心”的美德伦理学方法,将对行为者美德品质的评价置于首要地位。以美德为基础的道德评价能够对行为者的道德状况作出更加全面和准确的评价和指导。在主观方面,行为者应该着重从道德情感和动机出发培育自身的美德品质;在客观方面,整个社会以及特定的道德共同体应该为行为者培育并践行美德品质提供外在的制度
摘 要:“捕诉合一”办案模式改变了原有的刑事诉讼格局,导致辩护律师在审查起诉阶段的辩护空间被大大压缩,但审查逮捕阶段的辩护无法填补审查起诉阶段的辩护功效减损,且检警一体化与检察机关专业化分工也对律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辩护”,有必要调整检察官考评机制,前移律师阅卷权,增加审查逮捕时对律师的告知义务,延长审查逮捕时间,并对审查逮捕进行诉讼化改造。律师则要改变工作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起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为了深入探讨社区如何“作战”及网格化管理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本文从社区建设的制度背景中挖掘其本质属性并从网格化管理的源起与定位出发,梳理理想设计下网格化管理的功能体系。以来自北京某社区的“底层叙事”为分析脚本,探讨疫情防控场景中网格化功能的发挥与局限,发现政府管理与群众自治之间功能性分权不明晰是网格化管理运作中多重悖论的症结所在。最后提出厘清管理与自治之间的界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网格链接机制,是基层治理实现积极转变的有效途径。
本文旨在探讨WTO当前面临的困境,并呼吁以战略思维推进WTO改革.在讨论各方对WTO当前危机不同看法的基础上,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分析WTO当前困境的深层次原因.结合中国面临的机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点爆发并快速蔓延,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巨大挑战,各国纷纷采取了一定的港口限制措施。本文认为,海上运输自由与公共卫生保护具有不同的价值追求,但二者之间需要平衡。无疫入港许可和非歧视原则可为平衡二者关系提供国际法依据,而各国港口加强防疫国际合作是保障海上运输和国际贸易正常运行的有效路径。  关 键 词:港口国;港口防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卫生条例》  中图分类号:
摘 要:西部地区地方政府治理要解决发展经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乡村振兴等问题,应坚持“三个不变”和“两个变”,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结合西部特色不变,转变发展理念、转变地方政府治理方式。基于系统论的分析框架,可从实现基于信任的西部地方政府治理协作,最大限度激发西部地方政府善治内生动力,提升西部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优质化、便捷化、高效化、智慧化供给能力,建立西部地方政府
本文认为,“政党下乡”“政党在乡”必须向“党建引领”转化,党建引领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征程中发挥着“强引擎”的作用,充分体现出政治、组织和群众工作三
摘 要:构建边疆地区公共服务精准供给长效机制,既是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理性选择。边疆地区公共服务精准供给具有民族多样性、多元复合性、对口帮扶性及分散差异性等特质。后脱贫时代,边疆地区公共服务精准供给仍然面临民族需求瞄准精度不足、供给效果不佳、公共服务获得感不强、供给主体责任边界模糊等现实挑战。因此,应依循可行能力理论和精细化管理理论的分析框架,借助精密智控的
本文是对我国著名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盛宁先生的学术访谈。内容涉及对西方文论的考察与认识、对新历史主义发展与现状的评说、对西方现代主义的再审视,以及对早期美国文论的思考和新见。在访谈中,盛宁先生不仅分享了他的学术理念和治学经验,还对国内的外国文学研究现状发表看法,并对年轻学者提出了治学建议与期望。
过于僵化的绩效工资总量管理不仅限制了科研院所创新的动力、活力与能力,而且使得各级政府出台的相关科技创新政策难以有效落地,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实现创新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当前,要发挥科研院所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应当适当放开绩效工资总量管理,让绩效名副其实。同时,应加快实施以绩效管理为主的宏观管理,建立供需相匹配的经费分配机制,推进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行以科技创新为目标的科研院所法人治理结构,从制度上激发科研院所的创新动力与活力,真正夯实创新发展的微观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