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感染肺孢子菌模型诱导方法的优化

来源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xw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实验条件的优化,建立一种高感染率和低死亡率的肺孢子菌感染模型诱导方法. 方法 以免疫抑制剂诱导大鼠自然感染肺孢子菌为基本方法,对比不同剂量、不同预处理方法、不同季节等因素对诱导大鼠肺孢子菌感染模型的成功率、感染度及动物死亡率等的影响. 结果 每鼠每次腹膜下注射2.5mg地塞米松(每周两次)至第8周,诱导的肺孢子菌感染率为87.50%,死亡率为0,3 mg地塞米松组第7周诱导的肺孢子菌感染率为87.50%,死亡率为37.50%,2.0和3.5 mg组感染率、死亡率分别为12.50%、0和75.00%、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醚麻醉组肺孢子菌感染率为100%,非麻醉组为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6月期间诱导的大鼠肺孢子菌感染率为62.50%,7~9月期间诱导的大鼠肺孢子菌感染率为100%,11月~次年1月组感染率为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地塞米松腹腔内注射诱导大鼠感染肺孢子菌,以每鼠每次2.5~3 mg为最佳剂量;辅助乙醚吸入麻醉可提高肺孢子菌感染率;夏秋季节诱导的大鼠肺孢子菌感染率较高.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高邮凹陷北斜坡中部阜宁组阜三段碎屑岩储层特征,阜宁组三段储层中砂岩类型以细砂岩、粉细砂岩及粉砂岩为主,砂岩碎屑含量为75%~95%,填隙物含量为5%~25%,孔隙度为3%~35%,平
目的应用空间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9~2012年全国急性血吸虫病疫情特征,探索回顾性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在急性血吸虫病聚集性探测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09~2012年全国急性血吸虫
目的 鉴定对弓形虫感染具有潜在诊断价值的弓形虫抗原分子.方法 制备刚地弓形虫RH株速殖子全虫可溶性蛋白及弓形虫感染小鼠腹腔蛋白,经SDS-PAGE分离后采用半干电转移方法将其
本文以CrossTA为代表的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成因地层研究小组提出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与分析技术,将基准面、可容纳空间等概念引入地层层序分析,大大拓展了层序地层学
会议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环丙沙星对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转录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在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对数生长期加入不同浓度环丙沙星(高浓度组4 μg/ml,低浓度组2 μg/ml),对照
本文介绍了陆相断陷盆地储层沉积学研究新进展,研究认为,陆相断陷盆地储层沉积学应当围绕地层动力学、沉积动力学、成岩动力学等方向,在理论上继续探索储集岩形成、分布及其埋
抗体疗法在抗病毒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预防和缓解病毒疾病。传统的多抗制剂逐步被高效的单抗取代。新兴的鸡尾酒单抗和双特异性单抗针对多个病毒靶点,克服了病毒逃逸问
本文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多期实验模拟对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岩的形成过程和成因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在地震和波浪等外界触发机制作用下,以及无外界触
本文对渤海海域古近系坡折带成因类型及其对砂体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研究。文章认为,同沉积构造长期活动引起的沉积斜坡明显突变的坡折带,不仅在构造活动盆地的构造地层分析理论和
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盆地经历了晚古生代类克拉通、中生代断陷发展和新生代再生前陆三个阶段,至少经历了3期原型盆地充填,特别是白垩纪为典型的断陷湖盆,沉积了厚度较大有机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