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阅读,故我在

来源 :作文周刊(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xinxiangro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此在能够这样或那样地与之发生交涉的那个存在,此在无论如何总要以某种方式与之发生交涉的那个存在,我们称之为生存……此在总是从它的生存来领会自己本身:总是从它本身的可能性——是它自身或不是它自身——来领会自己。
  ——海德格尔
  忙于工作、忙于生活的岁月里缺少了阅读,总感觉把自己给弄丢了。重新捧起《存在与时间》,虽然只是读了十来页,却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把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改成“我阅读故我在”,有一种找到存在之根的窃喜,乃至于明明觉得这篇文字还配不上这几个字,我却仍然乐意卖弄它。
  平时工作忙了,教育行为容易变得简单粗暴。好在我会阅读啊,在阅读中反省,在阅读中找回最初的梦想,在阅读中汲取前行的力量,于是心平气和自信大方,这才是我希望的模样。
  我要像波迪老师那样和孩子们一起阅读,给孩子们讲故事。于是就有了莲溪社区为期五天的读书会。五天的阅读,我总结出三个关键词:热爱、意义和坚持。
  一、热爱
  第一天,我们就那么静静地读《特别的女生萨哈拉》,每半个小时聊一聊读过的内容,梳理一下情节。孩子们读,我也读,不被任何事情打扰。第二天,我们以“看图猜情节”的游戏方式熟悉故事内容。在进行主题讨论时,我把重心放在了“热爱”两个字上。“我逼我自己写。”因为热爱写作,萨哈拉如是说。第三天,我们阅读《最想做的事》,认识了9岁的黑人农奴布克,跟随他一起超越贫穷的饥饿、劳累的酸痛,一心沉潜到阅读中。
  自己逼自己写作,萨哈拉不以为苦;自己逼自己阅读,布克·华盛顿不以为苦。对写作的热爱,让萨哈拉成为了美好事物的中心;对阅读的热爱,改写了布克的命运,他成为了一个黑人政治家、教育家,他的头像出现在邮票上、钱币上,奥巴马总统把他的书作为枕边书,时时捧读。
  我也有自己的热爱——教育。当一个孩子因为教育而拔节生长,我是多么快乐啊!为了给与我相遇的孩子们更好的教育,我逼我自己阅读、思考、记录、反思,不以为苦。因为热爱,所有的一切都变得美好起来。
  二、意义
  很喜欢《活了100万次的猫》这个绘本中探寻生命的意义感的方式。因为预知不能陪孩子们到四年级,我提前给他们讲了这个故事:一只虎斑猫活了100万次,当然也死了100万次。在这100万次生命中,虎斑猫简直可以说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国王宠爱它,水手宠爱它,老奶奶宠爱它,小女孩宠爱它。每个人都爱这只漂亮的虎斑猫,都为它的死痛哭。
  但这只漂亮的虎斑猫却并不领情。是它不懂得感恩吗?不是的,其实,它只是没有学会去爱别人。当它第100万零1次活过来,遇到了一只白猫,才学会了爱。虎斑猫和白猫生活在一起,生了许多小猫。白猫老了,死了,虎斑猫哭了100万次,也死了,再也没有起死回生。
  孩子们真是天生的哲学家。听了这个故事,他们说:尽管虎斑猫活了100万次,可是不懂得爱的生命是没有意义的。当他们用“意义”这个词来解读故事、解读生命的时候,我知道,我们三年来的阅读是有意义的。
  有意义的生命,活一次足够了。
  三、坚持
  第五天,我们读的是《快乐鸟的许诺》。
  我常把这个故事误读成“许诺鸟的快乐”。等到发现错误时,我不由得笑了。因为一诺千金,我更喜欢把那只快乐鸟叫作“许诺鸟”。
  一座孤独的大山,因为快乐鸟的偶然到来被触碰,所以关心快樂鸟的去留。一只来去自由的快乐鸟,因为大山关心自己的去留而许下一个诺言,每年春天都会拜访大山一次,在大山上空飞翔,为它歌唱。快乐鸟给自己的一个女儿取名快乐鸟,代代相传履行承诺。可是大山仍然为快乐鸟的离去而悲伤,直至心碎。大山破裂处流出一股泪水之泉,后来,快乐鸟衔来一粒种子,放进岩石的隙缝里。年复一年,快乐鸟不停地衔来各种种子,它们汲取大山的泪水之泉生根发芽,长成大树,开满鲜花,动物们也来到这里生活。终于,快乐鸟不再需要离开,它在从大山里长出的大树上搭了窝。
  这个故事里的美好,是快乐鸟执着的付出,也是大山对爱的坚持。对爱的坚持让大山心碎,也让大山获得重生——成为一座充满生命力的美丽的大山,这是爱的额外奖赏。对于快乐鸟而言,一代又一代的坚持付出换来更高的奖赏:后代们不必飞往更远的地方,可以在大山上搭窝。
  坚持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热爱、意义、坚持,从经典的儿童读物里,以最简单的故事讲述出来,带给我们的是受用一生的力量。通过阅读,发现生命存在的意义,就是热爱一件事,然后坚持不懈地付出对它的爱。最美的地方在于,付出爱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
  你愿意和我一同坚持吗?
  【作者单位:湖北武汉市蔡甸区大集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二、个性表达式言语  文本是作者心声的吐露,是作者独有的心灵体验,因而往往以现出不同的语言表达。这一类言语形式往往新奇、独特、贴切、形象,充分表现出“语用”的价值,洋溢着言语智慧,是能让学生过目不忘,时刻模仿练习的绝佳材料。  1.传神的修辞  课本《珍珠泉》中写水泡:“开始,水泡很小,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在水面绽开了,在扑哧一笑中消失了。”句中作者把“水泡”看作一个有活力的人,让读者可
期刊
一、教育的原点是什么  在教育工作的路上,我们常因走得太远,走得太匆忙,而忘记当初想要到達的地方!传统与现代教育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功利性的“近视”与育人树德的远见之间的矛盾;排名式的浅显与“绿色导向”的深远之间的矛盾;标准化的统一与多元个性化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学科性的狭隘与专业境界的超越之间的矛盾;以及行政化的指令与教育思想的引领之间的矛盾。  教育的原点,就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本
期刊
摘要:注意力是指心理活动指向  和集中于某一事物的能力,是智力五要素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称它为“知识的门户”。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所以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往往不会持续太久,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更多的东西,教师就必须采取一些办法来培养小学生课堂的注意力。  关键词:注意力;兴趣;鼓励;意志力  只有那些进入注意状态的信息才能被认知,并通过进一步加工成为个体的经验,其目标范围和持续时间取决于外部刺
期刊
众所周知,很多成语都有其本义和引申义、比喻义,而且这些意义之间并没有截然分清的界限,成语的难度因此增加。其难度还在于字的意义的確定与控制,字除直指的意义之外还有联想的意义。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这篇文章中进一步解释说:“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因为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游离的,前者偏于类型而后者偏于个性。而且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义含糊甚至支离。”而高考对成语的考查既涉及直指的意义
期刊
材料作文经久不衰,它不仅考查学生的作文能力,还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想写好材料作文,做好审题立意这一步,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很重要。  一篇材料作文的好坏,主要看其审题立意是否准确、结构篇章及首尾段编排是否合理,等等。审题立意往往决定了材料作文的等级。这如同打靶一样,打中八环、九环、十环的,算是切题,打中其他环就只能算是合题了。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规定,切题作文属于一二等,合题作文被划到三等,脱靶的跑题
期刊
心理学研究表明,同伴之间的交往对学生无论是智力还是个性的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时下留守儿童因缺乏正确的引导,导致其交往状态不尽如人意。  一、留守儿童同伴互助现状  1.自闭性。很多留守儿童受身份影响,担心受到别人歧视而自我隐瞒,很少与他人交往,过分地封闭自己,使自己置于一个相对狭窄的天地里,内心孤独、无助。  2.狭隘性。通过调查显示,不少留守儿童之间的交往范围狭窄,仅限于与自己兴趣、性
期刊
中学语文界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整合出“模仿——创造”作文训练体系,并把该训练体系确定为“仿写、改写、借鉴、博采、评析”五个步骤,科学地揭示了入门写作从模仿到创造的一般规律。朱熹说:“模拟者,古人用功之法也!”胡适说:“凡富于创造的人,必敏于模仿;凡不善于模仿的人,绝不能创造……没有一种创造不是先从模仿下手的。”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笔者结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以及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了初
期刊
(二)古诗、对联类教学——情境式理解  “日积月累”板块中的古诗、对联一般都有着优美的意境,值得细细咀嚼和欣赏。因而教师可以采用情境式教学,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理解“日积月累”版块的内容。具体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模式:  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创设情境,渲染气氛,借助形象的画面,引导学生想象体会作者的情感。让学生和着轻柔的音乐吟诵诗句,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还有助于学生对诗句内容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也是最令学生、家长和教师头疼的一个问题。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笔者:作文能力不是临时抱佛脚就能提高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我们必须把它当成学生的一种最基本的语文能力来长期培养,提高作文教學的有效性。  笔者现在教的是人教版八年级的语文,刚刚接触这些孩子时发现同学们的写作能力普遍较弱,当笔者布置作文话题后他们不知如何下手,迫于硬性要求,勉为其难地挤出两
期刊
(一)关注语用,出口成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可见学习语言,理解语言的最终目的是要会说语言,即会用语言。如果学习了,不会说,不会运用,那就等于白学了。口语交际是人们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谈、演讲、讨论等的一种言语交际活动,也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和情感最常用的活动。因而,在学完“日积月累”板块后,教师要督促学生将其落实语用,优化口语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