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教育不是“应试优势的教育”

来源 :教育科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_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长远的教育目标来看,优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更好地自主发展、和谐发展、个性发展和持续发展.但许多地方都将考上清华、北大的人数作为评价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主要指标.虽然出发点也是好的,但这种评价方式错误的导向性是显而易见的.根据这种导向,我们培养的人一定会考试,但不见得会创新.因为考试检测的主要是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而创新更需要思维的原创性和深刻性.
其他文献
听名师讲课,我便如久旱的沙漠恰逢甘霖,痴迷陶醉。于永正、支玉恒、贾志敏、靳家彦、薛法根、窦桂梅、王崧舟、孙双金、吉春亚、孙建锋、魏书生、程红兵、韩军、李镇西、华应龙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是.现在的许多青年教师往往一味地将名师作为自己刻意模仿的对象。模仿名师本无可厚非。但是若把学习的目光盯在名师的一招一式上.仅仅追求形似
最近,笔者读到一个关于“教师的幸福在哪里”的大讨论。由头是:老师每天披星戴月上班,周旋于家、学校两点一线;每天要面对一群嘈杂的学生;要忙着备课,精心设计一节节课堂教学,认真上
《深圳商报》这组批评好《深圳商报》2月13日刊登记者张富刚的文章说,他和妻子参加了深圳中国旅行社组织的2月8日至14日“四天双飞海南游”,却以每人2380元买来一场痛苦。报名时据介绍,住的
2010年8月,我被上级选派去香港参加为期一年的教学交流,得以有机会与香港学生零距离接触,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香港小学生给我的印象是:虽然彬彬有礼,但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听话
走一走,碰疼露珠透明的忧伤rn停一停,看见暗淡的夕阳rn黄昏时的原野溢满苍凉rn攀上一茎青苗纤纤的手掌rn想把远处的溪流望望
教育为人.一种教育之所以能称为“优质”,一定是它能培育出更多“优质的社会人”.笔者认为,一个优质的社会人应该具备两方面素质:一是有较强的生存能力,二是有深刻的生活幸福
凡办学条件优、业绩显、名气大的学校提供的教育,通常被视为是优质教育.这种认识自然是有道理的.但是,在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就业与生存的压力下,人们对于办学水平、办学业
应激是指动物对外界因素刺激达到一定程度时所产生的生理性和行为上的非特异反应.应激反应对动物会造成疫病或生产性能降低.在养禽业生产中,许多因素都能成为应激源,引起家禽
民族复兴之愿,国家强盛之需,大众福祉之盼,赋予教育义不容辞之责.她在穿越历史、走进现实、奔向未来的行程中,高扬理想的旗帜,奏起创造优质教育的时代主旋律.rn何为优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