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iki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小组合作学习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实施过程、成果及应注意的问题。通过在合作小组中相互合作,提高了学生的交往能力,使学生的学习方法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从而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对基础较差学生的交往能力、计算机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的改善与提高更具显著效果。
  关键词:小组合作;合作技巧
  中图分类号:TP391.6
  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已成为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品质。目前课程改革中所推崇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其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们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提供内在原动力,但是在实际中操作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我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谈几点看法。
  1 科学分组,为顺利实施小组学习做好准备
  1.1 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合理分组
  小组学习为什么适用于职业中学?因为学生基础薄弱,通过合作降低任务难度;因为我们要培养的是高素质的劳动者,需要教学重心下移;更因为当今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需要会合作善合作的人才。所以,在运用小组学习的教学方法时,一定要注重学生间的优势互补,注重调动学生间交集与融合。如此看来,自愿结组多少有些随意性,学习效果不明显,形成种种弊端是不可避免的。科学方法应该是民主与集中相结合,即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原则下,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及个体特点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运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全班学生重新搭配成若干异质学习小组。从管理角度,每小组4-5人为宜,做到每组有一名优等生一名后进生,其他为中等生。这样的结构形式,使组内搭配均衡,组间无明显差异,便于每个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也便于公平竞争。每完成一个章节的学习,根据小组成员的表现作相应的变动,使小组学习总有新鲜感,组内组间的互动更富流动性,目的在于使每个同学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也使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僵化,从而激发班级的学习活力和学生个体的创造力。
  1.2 职责明确、互相协作,合理分工
  分组完成以后,组内就成为一个新的小集体,在这个集体中,怎样体现人人参与,共同提高的目的呢?合理分工,职责分明。一般来说,小组的分工是这样的:优等生或学习能力强的同学为组长,起到带动、组织和整体规划的作用。选择细心、踏实的同学为记录员,相当于小组的秘书,记录分工情况,每次讨论情况及进度与问题,便于整理解决、查证存档。再设定一个严谨的同学作为记时员,目的在于督促,限定完成任务的效率与时间。最后要有一个善于表达,思路清楚的同学作发言人,向其他组或全班说明组内任务完成情况,起到归纳总结汇报交流的目的。组长分工——记录任务——记时完成——汇报交流,整个小组工作流程与任务分担同时完成,既做到人人负责,又保证工作的效率。当然,这种角色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可根据不同需要设立不同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2 个别指导,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学会合作
  2.1 指导组长,学会组织协调
  一个小组内,组长是核心人物,组长有了科学的分工与调配,小组学习就成功的一半。所以,教师首先要做到对组长的指导。对组长的指导包括:如何分解任务,如何合理分工,如何激励组员,如何总结评价等。其中人才的适当使用很重要,例如,可以让习惯夸夸其谈的学生当记录员,使他既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又知道了自我控制发言时间;让爱调皮、喜欢给别人出难题的学生当组织讨论,使其既学会协调矛盾和冲突,又能够调整自己以便于不干擾小组合作学习。另外,组长要避免对人发号施令,要尊重每一个组员,每完成一项任务,要在组内肯定大家的成绩,形成齐心协力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组长的角色不是一承不变的,每个学期大家轮流作组长,来提高每个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
  2.2 指导发言,学会归纳总结
  小组发言,是整个小组任务的汇报交流。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出现小组任务成了发言者一个人的事,其他同学认为此环节与自己无关,一副坐壁上观的悠闲姿态。这一方面透露出小组分工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与小组发言内容不能完全代表全组意志有关。这时教师需要指导,避免让小组汇报成为“个人行为”。首先,小组合作前要先确立活动目标,即对具体的问题解决,有明确的方案,在整个小组中达成共识。实施过程中,一要是根据组内成员特点,做好任务分工;二要在具体完成过程中,组内进行阶段性地汇总讨论,共同解决难题;三要对小组的发言报告做整体评估:这个发言,能不能代表全组意志?是不是很好地总结了我们任务的完成情况?我们在这个任务完成中的得与失是什么?总之,这个汇报成果是大家的,是我们一致通过的,发言人只是个代表而已。学会总结,才能不断提高;学会合作,才能全面发展。
  3 宏观调控,让小组学习达到人人提高的目的
  有了以上的分工指导与合作指导,小组学习基本能走向正轨,但还有一些问题是不能忽视的。就是小组学习中的懒惰心理和“等、靠”现象。
  3.1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是小组学习的指导者
  小组学习中的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1)对优等生的依赖。优等生是小组学习的中流砥柱,但这不意味着,优等生要替全组同学完成任务,所以,在小组分工中,教师要严格把控。(2)后进生的退缩。后进生往往有自卑心理,但这不意味着,后进生就不能为小组做贡献。分工后,在小组活动中,教师要引导组长及组内成员,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发挥自己的能力。(3)个别生的“吃大锅饭”心理。在集体活动中,总有学生游离于集体活动之外,消极地依靠某个学生或某一部分学生解决全组问题。所以,小组成员人数不宜过多,便于人人有事做,同时分工明确也很重要。总之,对这样的现象,教师可以考虑施加一定集体压力,以追求小组的共同目标来要求每个学生都做出贡献。为增强个体责任,教师还需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性,如提供独立思考的时间和自学的机会,给学生独立的任务和作业等,使小组合作学习达到为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的目的。   3.2 科学评价,适时激励,保证小组学习的良性发展
  要保证小组合作学习取得理想效果,就必须确立全新的合作学习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使小组成员认识到合作小组是一个学习共同体,个人目标的实现必须依托于集体目标的实现,以此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在小组评价时,对个人合作学习参与度、积极性、独创性等也要给予恰当的评价,这样可以在小组内树立榜样,激发组内竞争,调动每位成员参与的积极性,打消个别学生的依赖思想。
  4 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成果
  4.1 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这种方式把学生从单一的不平衡的师生交往和狭小的生生交流中解放出来,给学生均衡、平等的学习锻炼机会,真正体现了面向全体,使全体学生获得了更多的自我表现和认识的机会,使思维真正活跃起来,使其自主学习能力在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得到培养和锻炼,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使其全面发展。
  4.2 增强了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
  小组合作中,互相帮助,互相监督,慢慢培养出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通过小组讨论、互相评价、互相激励、互帮互学等合作互动活动,对于学习积极性不够强、自制力不够好的学生是一个较好的促进动力和压力,最终达到同学们学习能力和操作技能的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在潛移默化中也得到了提升。
  4.3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合作学习使个体的学习变成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和组间的竞赛,而职中生正值青少年时期,正是好胜心、竞争性最强的阶段,可以很好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促进了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它很好地解决了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面向后进生的问题,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和进步,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小组合作学习既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周萍.着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改善高校计算机教学方法[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01):271+273.
  [2]孙林林.PBL教学法在高师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01):283+285.
其他文献
对秦山二期扩建工程硼回收系统蒸发装置子系统调试进行了描述.根据调试内容、调试期间用到的公式和蒸发装置的运行特性做出了蒸发装置运行状态参数曲线.对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
在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中对刑事责任能力的评定一般采用三分法,即有、无、限定,对前二者刑事责任能力的评定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而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没有相应明确法律规定,因此在实
舍弗勒大中华区与中国领先工程机械制造商徐工集团的一项重要合作活动——“徐工一舍弗勒技术质量交流日”于2012年2月28日在徐州开元名都大酒店隆重举行。出席活动的有徐工
<正> 在“论文讨论的分解与合成”一文中,我曾将每个可讨论数据编成一个问答题,即“该数据说明了什么?”这样,整个讨论就被分解成一个个问答题。从而降低了讨论的难度。可是,
随着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款在不断下降,同时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基金协议存款在不断增加。在吸收此类存款时有哪些业务风险,以及如何应对成为商业银
【摘 要】“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模式是一项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构建“一校一品”模式有利于学校创建属于自己的特色体育教学道路,推动学校体育教育事业的高效发展。对此,本文针对“一校一品”发展机制下学校体育课堂教学策略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一校一品;学校体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3-0150-02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
基于网络的在线考试和无纸化办公一样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新趋势,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生产生活、科技教育中的普及和应用,传统的考试出卷、答题方式以及成绩管理等正发生着巨大的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是继2004南京学术年会、2005济南学术年会之后,我国资源科技界的又一次盛会,这次学术年会具有几下特点:1学术水平高,资深专家高瞻远瞩引领科学发
【摘 要】教育公平问题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小学体育是学习的基础,只有拥有健壮的身体素质,才能更好的学习。但是由于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基础存在很大的差异,同事部分设施的建设还不完善、教师的教育方式落后等问题阻碍到乡镇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教育公平;体育教育;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142-01     引言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在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上,采用“问题情境”教学模式,精心设计教学问题,给学生创设具有探究性和有利于学生建构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