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格局下国际物流课程思政的改革探索

来源 :经济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LIANS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抓手。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以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国际物流为例,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从而培育出具有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职业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国际物流人才。
   关键词:课程思政 国际物流 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1)05-193-02
   一、引言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指出,人力资源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依托。高等教育作为最主要的人力资源供给阵地,应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准确把握新发展格局对人才的需求,深度融入社会发展进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质量培养各类人才[1]。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重要抓手。本文以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国际物流为例,探讨在新发展格局下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旨在培育出具有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职业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国际物流人才。
   二、国际物流开展课程思政改革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和民族复兴窗口期。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繁重任务,党与国家对优秀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为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目标,需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全面融入专业课程,持续推进“课程思政”改革[2]。
   国际物流课程涵盖了货物从生产到国际运输再到国际物流管理与服务的一系列环节,课程内容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货运、外贸制单、报关报检等,具有极强的“涉外”属性。学生学习此门课,不仅需掌握基础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学会在面对日益变化的国际形势和繁琐的国际物流业务流程时,如何坚守国家利益,如何处理和协调复杂的国际商务关系,如何高效地解决国际业务问题,这些靠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无法实现的。
   因此,在国际物流课程中融入思政内容,既是“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关键手段,也是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为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培养高质量国际物流人才的重要途径。
   三、国际物流课程思政改革的实践路径
   (一)创新教学内容,挖掘思政元素
   国际物流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线,对标国际物流岗位的任职要求来确定教学体系和内容,兼具职业性与国际性,课程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通过合理地利用现有的教学内容,挖掘知识模块中的思政元素,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可达到良好的思政效果。
   1.国际物流认知。在教学内容中引入我国在“双循环”背景下加快建设现代流通体系的政策,使学生了解在新发展格局下国际物流的政策导向与发展趋势,再结合疫情期间我国防疫物资进出口的生动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国际物流的作用与意义,理清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培养学生作为现代物流人的大局观念、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商品对外报价。此模块主要包括国际贸易术语和商品价格核算两部分内容,涉及记忆的规定和条款较多,非常枯燥。在讲解贸易术语和规则时,可通过融入企业的真实案例与学生进行互动,丰富课程内涵。比如,在报价单上填错DAP术语和DDP术语价格出口商会遭受什么损失?FOB术语条件下进口商未按照规定时间提货,货物遭受损失应由谁来承担?借助这些案例帮助学生树立风险防范意识、诚信意识、契约精神,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3.单证处理。国际物流运作过程中涉及大量的外贸单证,包括托运单、装货单、提单、报关单等,是授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可采取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发布实训任务,引导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此外,可让学生扮演制单、核单、审单的不同角色进行实训操作,一方面幫助学生养成认真严谨的工作习惯,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4.报关报检。此模块涉及的程序性规定和法律条款占据较大比例,在讲解时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一方面突出海关的职能作用,在讲解时结合海关为守护我国国门所做的各项工作和为提高通关效率所出台的改革措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各项程序背后的制度设计和价值导向,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家国情怀和底线思维。另一方面通过一些企业违规操作、反面案例讨论,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和法治观念。
   5.处理争议与索赔。国际物流作为服务行业,培养学生作为服务人员应有的应急管理能力、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情绪管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此模块中可借助销售、客服人员在维护客户、处理争端时的真实案例,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应急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二)改革教学方法,健全育人机制
   思政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呈显性,其他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呈隐性[3]。为了培养德才兼备的高技能人才,课程思政还需要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方法,实现思政教育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统一,潜移默化地全方位育人。
   1.案例教学法。教师首先确定国际物流的思政教学目标,再依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案例,建立思政案例资源库,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和总结,生动而形象地将帮助学生理解国际物流专业知识,不露痕迹地强化思政教育内容。
   2.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师依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任务,将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隐含在代表性的任务中,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合作能力,潜移默化地实现思政教育目标。    3.实践教学法。实践是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4]。国际物流作为一门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布置实操性任务外,还可以开展校企合作,通过安排学生下企业参锻炼、邀请企业专家在校办讲座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一线企业的工作情况,直观地体悟职业精神,有利于丰富思政教育的形式与内容。
   (三)开展第二课堂,拓宽“思政”渠道
   除了第一课程上的立德树人之外,国际物流课程应积极拓宽“思政”渠道,开展第二课堂,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1.依托技能竞赛,提高育人实效。国际物流课程对接的职业竞赛丰富,包括世界技能大赛(国际货运代理赛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际货运代理赛项、关务技能赛项)等。这些竞赛具有较高的行业认可度和社会影响力。通过组织学生积极地参与竞赛选拔,既可以培养学生在面对激烈竞争时的拼搏和奋斗精神,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2.深入校企合作,助力协同育人。“课程思政”是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長效机制。需要学校和行业企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参与,充分利用课堂与企业实训基地两个主阵地,将“课程思政”运用于学生企业参观、顶岗实习等企业实践活动中,引入企业专家进校开讲座,把“思政”成效纳入学校和企业的绩效考核,以课程思政助力校企协同育人。
   3.利用网络资源,丰富育人内涵。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利用“中国海关”“雨果网”“外贸那些事儿”等微信公众号或学习强国订阅号,引导学生收集和学习课程相关的新闻案例或时评,组建课程线上QQ或微信群,组织学生课后在群中开展讨论,并适时地作出点评,使学生养成关注时事、独立思辨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强化思政教育效果。
   [基金项目: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共建课题(2020GZGJ289);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第三批)科研项目(2020SK27)]
   参考文献:
   [1] 朱孔军.以新发展格局引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EB/OL].(2021-02-20).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21/0220/c40531-320323
  26.html.
   [2] 汤澜.高职院校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探讨——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9(36):114-115
   [3] 何衡.高职院校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的困境及突破[J].教育科学论坛,2017(10):27-30
   [4] 魏少婷.高职“报关实务”课程思政建设探析[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03):69-72
   (作者单位: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广州 511483)
   [作者简介:钟碧蓬,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硕士,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责编:贾伟)
其他文献
近年来,伴随着自媒体如火如茶的发展,不少返乡创业人员开启了生鲜农产品自媒体营销模式,将生鲜农产品与自媒体业态融合,开拓生鲜农产品新的销售市场,也带动了冷链物流的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学区房问题的实质是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该问题不加以解决将
随着神经学等学科对人类情感的深入研究,新闻界逐渐对强调“客观—情感”为二元对立的机械化新闻专业主义进行了质疑与反思,对情感性因素的探寻也有了新的路径.文章从《人民
财务管理是以财务相关的基础工作作为工作对象,对各种财务活动产生的价值进行管理,是保障公司正常运行和发展的重要部分.公司的发展方向、公司的主要经营内容和管理方式、市
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作为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财务风险预警是预报及控制财务风险的必备手段.文章基于现金流的重要性,从两者之间的关系入手,提出了几点建议,指
以研究和实现基于网络的农业信息共享平台为核心,以湖南省衡阳市农业信息共享平台的应用为案例,研究的内容包括衡阳市农户在基于Python框架的农业信息共享平台的基础上运用该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创新驱动的本质是人才驱动,以人力资本积累为核心线索,系统梳理和归纳了人力资本、科技创新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逻辑关系.基于长江经济带103个城
新发展格局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依靠内循环与外循环双轮驱动助力经济发展是我国高质量国民经济循环体系建立的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下,我国农业领域涌现出一批高效利用“
生态文明建设对区域发展提出新要求;南平践行“两山”理论过程中取得明显成绩但也面临“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对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形式单一且制度建设滞后于市场演变”等
目前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养老服务需求增大,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有待提升.在了解太原市X医养结合机构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社会工作在医养结合机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