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脉压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

来源 :中国心血管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im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及脉压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期为2型糖尿病患者预防早期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中国糖尿病并发症防治研究——CDCPSⅠ期及Ⅱ期研究中1567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30~70岁,其中女性698例,40.9%)行B超检查测量颈动脉IMT,并通过对血压的测量,分析血压及不同脉压(PP)对颈动脉IMT的影响,同时分析内膜增厚组(IMT≥0.8 mm)与内膜正常组(IMT<0.8 mm)血压和PP水平有无差异结果(1)合并高血压组与不合并高血压组比较,颈动脉IMT显著增厚[高血压组(0.76±0.15)mm,非高血压组(0.74±0.1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6)]。(2)直线相关分析发现,颈动脉IMT与年龄(r=0.19548)、BMI(r=0.07252)、LDL(r=0.06523)、SBP(r=0.11173)、DBP(r=0.05962)、PP(r=0.10592)显著正相关(均为P<0.05)。(3)以PP 50mm Hg为界限将患者分为两组,脉压≥50mm Hg组颈动脉IMT(0.77±0.14)mm较脉压<50mm Hg组(0.74±0.15)mm显著增厚(P=0.0006);即使在非高血压患者,脉压≥50mm Hg组的颈动脉IMT(0.75±0.14)mm较脉压<50 mm Hg组(0.73±0.14)mm也有增厚(P=0.046);在<60岁的患者脉压≥50 mm Hg组的颈动脉IMT(0.75±0.15)mm较脉压<50 mm Hg组(0.73±0.14)mm也有显著增厚(P=0.008)(4)颈动脉IMT≥0.8 mm组SBP、PP均较IMT<0.8 mm组显著升高(P值分别为0.001和0.002),而两组间DBPIMT增厚组(78 2±9.8)mm Hg,正常组(79.1±10.0)mm 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5)。结论在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PP与颈动脉IMT的正相关性与SBP相近,而强于DBP。对于PP≥50mm Hg的患者要尽早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颈动脉IMT以早期发现可能存在的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尽早进行干预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SD大鼠的致畸作用。方法:采用标准致畸试验,孕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实验组剂量分别为0.25,0.5和1.0mg/kg体重,对照组(0.85%生理盐水1/4稀释的1:1丙二
综述了近8年来炙甘草汤在抗心律失常方面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情况。提示炙甘草汤在当代具有良好的开发与应用前景。
目的:优选醒目颗粒水提醇沉工艺。方法:以甜菜碱、丹酚酸B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优选水提工艺条件;以甜菜碱、丹酚酸B转移率为考察指标,优选最佳醇沉工艺。确
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表现为事物发展的阶段性,是辩证法的创新和细化。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中高速度常态化,正是生产力部分质变的表现。这一新阶段的中心在于提升经济质量和效益,并
目的 :观察丹参红花注射液 (丹参、西红花等 )对实验性大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方法复制急性实验性不完全性脑缺血模型 ,观察丹参红花注射液对
目的:优选壳聚糖天然澄清剂用于乙肝宁颗粒的最佳絮凝工艺条件,改进乙肝宁颗粒的纯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药液浓度、药液pH、壳聚糖加入量三个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
简·奥斯汀是18世纪末期英国著名的小说家,创作了包括《傲慢与偏见》在内的多部知名小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文学成就。在这部《傲慢与偏见》中,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饱满的情
目的:观察冬虫夏草制剂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肾病(DN)模型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探讨冬虫夏草制剂抗肾纤维化的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巴黎释意学派的口译研究成就斐然,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释意学派拒绝语言学范式的口译研究,致使口译客体边缘化;它提出的"释意"概念过于抽象,对"释意"的
目的制备石菖蒲挥发油配伍冰片缓释片并考察其体外释放度。方法以溶胀性材料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为骨架材料,乙基纤维素(EC)为阻滞剂,粉末反压法制备石菖蒲挥发油配伍冰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