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施动者的“被”字句出现年代商榷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g_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界一般认为引入施动者的“被”字句是在中古时期出现并逐渐发展的一种句式。王力先生认为“带关系语(施事者)的‘被’字句在汉末已经有了萌芽,如蔡邕《被收时表》:‘五月二十日,臣被尚书召问’的句子。到了四、五世纪就更多一些。”唐钰明先生也认为“两汉之前的‘被’字句,大体是‘被’字甲式(被+动)的天下,到了六朝才出现较多的‘被’字乙式(被+施动者+动)。”嘲但唐先生在文中并未举出具体例子。近年来的一些关于“被”字式的研究大多认为引入施动者的“被”字句最早见于蔡邕的《被收时表》,所以一般认为这一形式最早出现于东汉末
其他文献
一月十日,深圳电视台在“品茶论道”栏目中播出的内容有论及宗教、禅宗、六祖等问题,其中说“六祖慧能,斩断手臂,鲜血满地五祖才收其为徒……”不知所谓,张冠李戴,令人啼笑皆非。到
【正】 一、我国医疗体制现状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群众的健康保健事业历来受到党和同家的重视。195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对企业职工在工伤、疾病时
汕头市潮阳区和平镇下寨村的练江岸畔锦绣田园上,有座灵华寺。寺前有一道盘松桥,长约十米,三孔二墩,其墩为古松盘扎,葱茏滴翠,绿荫宜人,间或鸟语传出,景观奇丽。寺门有原省佛协副会长
【正】 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从试点到全面恢复“三性”已历经十余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实践中对如何真正深化信用社改革面临较多困难,以致信用社的改革发展徘徊不前,影
在不同方言中表示“一点儿”这个概念的词不尽相同,事实上,它们所表示的意义在程度上是有区别的,那一点儿细微的差别正是在长期的生活使用中所积累的。在江西吉安市吉州话里,“发
【正】 我国农村正处于由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向较大规模商品生产转化的新阶段。商品经济离不开资金、信贷的支持,而且,商品经济愈发展,对资金、信贷的需求则越大。作为融通
题记:每当我们看到那一束束美丽的鲜花,总是要经不住赞美一番:看,多灿烂啊,多像孩子的脸。未成年人代表着活泼朝气,天真灿烂,用花儿来形容他们再合适不过。但有时候美好的东西很容易
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为依据,采用正式公布的1985年、1991年、1995年及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中湖北省大学生的数据资料,运用灰色控制理论中的关联分析和数理
【正】 1993年4月中旬,河南省金融学会、河南省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在郑州召开关于农村金融问题理论研讨会。有32名专家、学者及农村金融实际工作者参加了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
摘 要:语言中的基本范畴词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人们通过转喻、隐喻来认知更抽象的概念和事物。汉语中的“手”属于基本范畴词,具有很强的转喻、隐喻能力。通过系统研究“手”衍生出来的各种转喻和隐喻意义,笔者发现它的转喻与隐喻意义实质上构成一个浑然一体的语义链,其转喻与隐喻意义存在连续体关系,并且试图用图形表示了这个连续体。  关键词:手 转喻 隐喻 连续体    一、引言  认知语言学认为,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