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画心理疗法 技法和操作技巧概述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b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图画心理疗法是心理老师以学生创作的图画作品为中介,通过学生、图画、心理老师,三者之间的互动,发展象征性语言,发现内在真实感受,并将其创造性地整合到人格中,最后使学生发生治疗性改变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本文就图画心理疗法的主要技法和操作技巧进行阐述。
  
   二、主要技法
  
   图画心理疗法在实施中有一些主要的操作要素,抓住这些主要的操作要素就抓住了图画心理治疗的关键技巧。
   1.图画的内容
   一般情况下,图画的内容主要来自3个方面,记忆、想象和真实生活。要画出记忆画是具有难度的事,无论对儿童来讲,还是成人。大多数情况中,我们画出的画都会缺少很多微小的细节,概括性比较强。
   我们的小学生,特别是中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述能力还不强,逻辑思维能力还没有很好地开发,这时候,如果教师一味地使用关注语言的心理疗法,可能效果不会十分明显。如果使用图画心理疗法,我们只需要给学生纸笔和图画工具,便可以通过他们的图画内容来了解他们,来给他们提供帮助,何乐而不为呢。
   2.图画的材料和场所
   图画的材料和场所是绘画的两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般我们会用标准A4的画纸,因为那既能对学生的图画篇幅等作出限制,另一方面,也可以表现出人们图画中的一些细节。在图画中提供给学生的颜料种类则可能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图画作品的颜色。一般来讲,我们图画用的颜料必须选择适合使用对象的图画发展水平的种类,比如低年级学生就不大适合选用水粉颜料,可能用蜡笔、油画棒比较好。
   在进行图画时,我们要使学生感到安全和温暖,这样方便他们自由地画出各种形象。一般说来,学生在图画的时候会不大愿意有人在旁边观看。考虑到这个,我们给学生提供的图画环境应该尽可能地保证他们的个人空间。
   在我们学校,一般都会有心理咨询室,图画的材料也是十分常见的绘画工具,这给了我们在学校中运用此疗法的可能。
   3.学生与心理老师的关系
   学生与心理老师的关系是影响学生图画内容,图画过程中表现的重要因素。
   他们两个人之间的互动会对图画过程产生很大的影响。一般说来,要让学生感觉到心理老师是帮助他们、分享他们思想、感受他们情感的人。心理老师的在场和出现不应该让学生感受到压力,或者产生焦虑的感觉。这是因为,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有些儿童把人物形象画得很小,但那其实并不是他们低自尊或不安退缩等原因,而是他们感受到了图画环境或者心理老师个人的压力。
  
   三、操作技巧
  
   主要的技法
   图画心理疗法目前发展出了很多的技法,下面对这些技法进行简要的介绍。
   1.自由画
   图画心理疗法的最基本的形式是自由画。
   在实际运用中学生经常会拒绝“自由地把想到的东西画出来”这个指示。他们会说“我画得很差”“我对画画没兴趣”。这些回应可以解释成潜意识的抵抗,另一方面,也从客观上说明了相对于语言表达,不擅长图画的人要多一些。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我们就最好不要继续要求学生,以防破坏与之建立的治疗关系。
   另外,考虑到不善于图画的学生,心理学家们还陆续提出了多种其他的操作方法。比如,对于那些不善于“自由地画”的学生,可以给出题目让他们进行命题作画。而心理老师也可以让学生把梦见的东西画出来。当然,这并不需要学生们画得很艺术,只他们需要简单地勾勒一下就可以了。
   2.涂鸦法
   涂鸦法是在不进行任何思考的情况下,随手画出线条,再根据线条偶然形成的某种意向绘制出图画的一种非常简单的方法。
   涂鸦法不单单可以让学生自己画并进行自我投射,也可以用心理老师和学生交替作画的游戏式的操作的方法。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交替涂鸦法不单可以表达出学生的潜意识,也可以表达出心理老师本人的潜意识,而这就会给学生一定的影响。交替涂鸦法常见的感想是:“对方画的线条,我一定画不出来,很有新鲜感。而且自己信手画的线条,被对方变成了一幅画,感到很开心。”另外,学生也会有“他没有把我画的线把握好,他没有重视我”之类的反面感想。
   3.家庭描画法
   对于不善于画画的人,要画人物就已经很困难,画家人就更困难了。这种时候,我们就可以用圆形家庭画法,用简单的圆形来作画,不善画画的人也能轻松地画出来。从圆的大小我们可以推测出家庭成员对学生影响力的大小,从空间位置关系则可以看出学生的人际关系。用蜡笔涂色的话,还能表现家庭成员每个人的性格。
   以上是图画心理疗法主要的技法和操作技巧,还有一些测试,如画树测试,自画像测试等属于主要技法的具体的分支,在此不作进一步的阐述。
   作为一种心理疗法,它特别适用不想说话的学生,或者对治疗有阻抗,怀疑自己口语能力,害怕心理老师“玩他们”的学生,图画传达的内容较文字或者话语来说较丰富,学生自我解答的过程就是探索自我的过程。这弥补了一些偏重语言方面的心理治疗方法的缺陷,适用于个体咨询和团体心理辅导,拥有广泛的使用前景。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东沙湖学校江苏】
其他文献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实验是科学课的生命主旨,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探究,得到实验数据,从而分析数据归纳出实验结论,获得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实验与分析断层的现象。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解决问题,分析,思考,提高学生处理分析科学实验数据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实效,是科学课堂迫在眉睫的问题。 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解决、去培养。  (一)获取
灵活的思维、丰富的想象以及明辨的意识,在学生的学习以及日常生活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课堂上如何积极有效地调动、引导学生至关重要。小学阶段是每个人的思维发展与形成的关键时期,开拓性、创造性思维的养成同教师的教学理念密切相关,尤其是在数学教育中更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合理的引导不可或缺。  一、《可能性》教案的第一次实施  《可能性》最初的教学目标为:让学生初步学会用“一定”、“可能”
三角形的高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单元的内容。课标明确要求学生要掌握高的概念,认识对应的底和高,并会作高。高的认识和作高的技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三角形作高一直是学生公认的一个难点。练习中错误率比较高,有些学生即使到了六年级,三角形作高仍存在问题。典型错例如下:  一、典型错例  1、画出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错解:如图1、2所示:  分析:图1高与底不垂直,图2为直角三角形,
激励性评价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合理的课堂激励有利于增强小学生的信心,通过教师的合理赞美与肯定,小学生能增加语文学习的热情。目前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学评价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论述了目前小学语文教学课堂评价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如何实施激烈性评价提出了建议。  激励有利于培养兴趣。小学生的心智尚未健全,正处于快速成长期。教师肩负着启发与引导的重任,其言行对小学生的心智成长具有重大影响。合理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各种新颖的教学形式也令人耳目一新。而作为教学环节之一的作业设计却常常被我们所忽视。长期以来,语文教师还在依赖“练习册”、“课课通”、“AB卷”等教辅材料,作为对课堂学习的巩固。这样的作业,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只是慑于教师威严而被迫完成。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被压抑,思维被限制,更谈不上创造力的培养。  要想改变这种现状,语文教师必须要在作业的内容和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已经深入到每一位教师的心中,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也能够运用新新课改的理念来指导教学,小学科学的教学也不例外,在践行新课标精神的过程中,也逐渐呈献出百花齐放的课堂,让我们的科学课堂精彩纷呈,高潮迭起,但是我们透过这个热闹的表面来看科学教学本质,这样的课堂真的能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提升吗?学生跟随着教师一个又一个的预设而不断地探究,不断地交流,根本没有时间来思
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好习惯的养成。”因此,对幼儿进行早期干预,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园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我们在幼儿园养成教育的实践和探索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创“芝兰之室”,发挥环境的陶冶作用  孔子家语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后又有“孟母三迁”,足见环境对幼
科学探究是《科学课》永恒的主题。科学课堂在确保足够的探究活动时,应实现探究的有效性,达成探究的持续性,建构探究的生成性,将科学探究引向深入。  一、此时无声胜有声——创设情境,使学生在兴趣盎然间进入探究世界  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情景化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认知停靠点,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情感、体验、思维、创新产生共鸣,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
人类的历史发展到今天,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广播电视正在迅猛发展,人类的知识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急剧积累和大幅度增长。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学习和传播手段之一的朗读,成了整个社会的需要。教育大普及,离不开朗读。书声琅琅更是语文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点之一。从古至今,诵读一直是学好语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传统就是以强调诵读感悟为特征的。虽未留下系统的理论著述,但也有“读
一、主题和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也不断加快,家长们更加忙于自身的工作和学习,而教育孩子的重任很大一部分由爷爷奶奶承担。出于独生子女以及隔代亲等种种原因,家长们往往更重视的是孩子的身体上的照顾和智力上的启发,而忽视了生活常规的培养,在现实生活中幼儿不会自己吃饭,自己穿脱衣服等等。特别是由于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优越,成人包办、代替过多,孩子依赖性较强,生活常规和劳动习惯较差。  陈鹤琴先生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