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会转型期高校亚腐败现象及其防治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y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社会转型时期,高校的政治生态面临严峻考验。高校在有效打击腐败现象的同时,也需要及时防止亚腐败现象的蔓延和扩展。亚腐败现象与不严不实、亚权力和腐败现象有着密切联系,对于高校政治生态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亚腐败产生有社会、经济、政治等深刻根源,从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高校亚腐败现象防治的现实难题。立足高校政治生态,我们可以从教化、管理、防控等长效机制的建设方面找到有针对性的解决思路和办法。
  关键词 社会转型期 高校 亚腐败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社会转型期高校‘亚腐败’现象研究”(13DJ05)。
  作者简介:范松仁,宜春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11-174-02
  社会转型期高校已不是一块净土,甚至是腐败现象新的高发区和多发区,干部师生成长面临新的考验和风险,高校党建和反腐面临严峻形势。我们党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实践和规律表明,党员领导干部的褪变有一个潜移默化的演化过程,这就是亚腐败向腐败的演变过程。有效预防和治理高校亚腐败,净化高校育人环境,确保干部安全成长,是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清”政治目标、习近平总书记“老虎苍蝇一起打”思想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目标的重要举措。
  一、亚腐败现象的相关理论概述
  亚腐败一词最早由国际监察专员学会主席伯里安·艾尔伍德提出,是指“在权力的廉洁状态与腐败状态之间的一种尚未达到触犯刑律程度和地方的中间状态,但权力运行本身却存在不干净的空间”。 国内学界对究竟何为亚腐败尚没有一个确切定义,一般是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来进行界定,前者是指掌握公共权力或公益职权的少数人,利用职权来谋取集团或私人利益以及浪费国家资产的行为,后者是指任何利用职务之便为谋取私利而侵害社会有机体的行为,其行为违背职业道德操守,有损其职业形象,但却没有明显犯法违规的思想和行为。 无论从哪个视角来看,在思想和行为上,亚腐败的本质内涵都具有不廉洁、不纯粹、不干净的要素,其实质就是一种“隐形腐败”、“消极腐败”或者“非典型腐败”。
  1.亚腐败是不严不实的现实表达。以“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为主要内容的“三严三实”,既是对领导干部的政治约束,也是对全体共产党员的政治要求;既是消解腐败滋生土壤的重要举措,也是预防腐败的个人修为的根本要求;既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政治品格,也反映了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内在规律。
  2.亚腐败是亚权力的催化剂。高校领导干部是学校各类资源和权力的拥有者或支配者,对学校发展和师生成长影响较大,也容易衍生亚权力,滋生亚腐败。一般来说,亚权力是依附于权力使用者而在非权力使用者身上体现出来的隐权力,包括裙带型亚权力、师生型亚权力、伙伴型亚权力、帮派型亚权力和随从型亚权力。亚权力与亚腐败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亚权力是亚腐败的可能条件,形形色色的亚权力悄然存在于现实权力运行之中,与显权力形成盘根错节的权力网络;亚腐败反过来催生亚权力,为亚权力滋生提供现实土壤,最终影响权力结构的合理生成。
  3.亚腐败是腐败的前夜。亚腐败是介于廉洁状态与腐败状态之间的一种权力运行“亚健康”状态,尽管不能称作为实质意义上的腐败,但从发生亚腐败的那一刻起就已开始趋近腐败。从辩证法视角分析,亚腐败与腐败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亚腐败是诱发腐败的温床和腐败发生的前夜,是腐败的和入口和边缘,经过一定时期的亚腐败的积累,再往前迈一步就一定陷入腐败。亚腐败尽管不如腐败危害大,但因亚腐败与腐败的内在关联性,亚腐败的变化可能性使得亚腐败对学校、社会、学生所造成的危害性同样需要重视。
  二、亚腐败的现实表现及其危害
  尽管亚腐败现象尚处于初始阶段,外在行为不显著,但细究起来特征也非常清晰,体现为思想观念的庸俗性、行为动机的利己性、边界定性的模糊性、参与主体的群体性、外显内储的多样性、运行过程的半隐蔽性、社会认同的广泛性、负面影响的衍生性、叠加效应的潜移性、教育惩处的宽软性等十个方面。这十个方面的特征归纳起来就是:一是亚腐败是不够廉洁的,是一种品质低下的思想和行为;二是亚腐败是利己自私的,以不当手段实现个人或群体利益为目的;三是亚腐败的判断标准是相对模糊的,惩处起来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四是亚腐败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多种现象往往会叠加起来,产生的影响是负面和深远的。
  第一,它是诱发大学腐败和侵蚀校风学风的温床,极易玷污大学精神,制约学校发展;第二,它的不良风气渗透到高校人才培养中,损害人才培养质量,制约社会发展的人才保障;第三,它将直接损害公平正义的大学精神,妨碍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第四,它将潜移默化的量变推向质变,最终引发和催生严重腐败,损害高校事业;第五,它将污染高校政治环境,破坏高校政治生态,使干部教师遭遇危机和风险,危害干部师生安全成长;第六,它将破坏高校党风廉政建设成果,制约高校廉政建设;第七,它最终将破坏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毁坏党的形象,损害党的事业。
  三、亚腐败现象在高校滋生和蔓延的深刻根源
  任何事物的出现都是历史的产物,都不会凭空产生。亚腐败现象也一样,它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有着深刻的根源,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1.社会根源:
  第一,中国社会虽然正在不断由人治走向法治,但封建社会漫长历史过程中积累下来的一些宗法意识、特权思想、等级观念以及裙带关系等人治思想还不同程度地残留于当今社会,封建的遗毒还远没有肃清,成为亚腐败现象产生的重要根源。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官本位价值观和中国传统熟人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影响持久深远,靠人情办事情,靠关系推动工作的现象还普遍存在,这种文化价值观在实际生活中又进一步推动了人情社会和熟人社会的发展,也为滋生亚腐败现象奠定了文化基础。   第三,社会不是真空,高校也不是象牙塔,在社会长期运行过程中形成的“潜规则”和“习惯做法”往往成为引导人们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重要指针,人们对处于萌芽状态的不廉洁问题往往习以为常,甚至听之任之,导致亚腐败现象愈演愈烈,助长社会不良风气。
  2.经济根源:
  第一,在社会大系统中,经济、权力、利益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各级给类领导干部或多或少掌握了一些教学、科研、后勤等方面物质行政资源,使用不当就很容易给权力寻租和亚腐败滋生奠定了客观物质基础。
  第二,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资金投入逐渐增多,高校办学自主权不断加大,高校参与经济活动越来越频繁,这些在客观上为亚腐败现象的出现扩大了空间与可能。
  3.思想根源:
  第一,受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思想道德观念的影响,部分高校领导干部放松了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的改造,党性修养和自律意识不够,为亚腐败现象产生打开了方便之门。
  第二,亚腐败现象的边界模糊导致的教育惩处的宽软性使得不少人对亚腐败存在侥幸心理和从众心理,这种心理往往使人明知故犯,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亚腐败的广泛存在与蔓延。
  4.制度根源。争论了很长时间的高校管理去行政化现象依然非常严重,问题依然非常突出,高校管理的权力过于集中,权力与义务配置不太合理,内部监督体系不够健全,尤其是同级干部平行监督和自下而垂直监督的保障机制执行难度大效率低,这些都是亚腐败形成的体制机制性障碍。
  四、高校亚腐败现象防治的现实难题与可能条件
  1.高校权力运行主体与权力所有主体难于实现良性互动。高校的权力运行主体是各级领导干部,而所有主体是广大师生,两者之间往往存在观点主张和利益诉求的不一致,权力运行主体往往会不知不觉地忽视权力所有主体的利益,将权力所有者交给他们的公权力转变成私权利,出现单边权力主义现象,权力所有者的权益得不到充分保障。
  2.高校内部各种权力实际运行的自由裁量权难于确定。由于高校管理权限在进行配置过程中边界不清晰,导致管理者在运行实际权力时义务也不清楚,在权力与义务之间往往出现不对称,该履行的义务没有得到完全落实,该行使的权力也没有充分行驶,自由裁量权不够明确,导致可能出现权力滥用的现象。
  3.长期以来所形成的熟人价值观和官本位思想难于短期革除。尽管高校接触国际前沿和新鲜信息比较快,但高校毕竟存在在社会大系统之中,几千年中国传统社会形成的价值观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传统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不会也不可能短期内完全绝迹,需要一个长时期的嬗变过程,因此那种认为亚腐败现象会像一阵风似的一扫而过的幼稚想法是靠不住的,必须做好长期准备。
  4.亚腐败与腐败边界仍然相对模糊。之所以在高校有不少人对于亚腐败现象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亚腐败与腐败现象在界定和处理的时候往往存在边界不够清晰的问题,人们往往会因为这样的问题无足轻重而掉以轻心,这就进一步使得亚腐败现象在短期内得不到有效遏制,甚至愈演愈烈。
  更加严重的是,这些现实难题使得高校在亚腐败的治理上,或停留于面上要求的泛泛而谈,缺乏点上措施的实际执行,或停滞于会议上的廉政念经,缺乏实践上的具体规定。
  但从未来来看,防治高校亚腐败现象也具备良好的可能条件。随着国家反腐倡廉的强力推行,高校也将作为重点治理对象,中央和地方出台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政策措施为纠正和抑制亚腐败现象提供了有利条件。亚腐败现象是顽症,但不是癌症,也不是不治之症,只要把廉政准则等好的政策持续下去,高校亚腐败现象必然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得到有效控制,干部安全成长的环境一定能形成。
  五、 防治高校亚腐败蔓延的长效机制
  亚腐败属于腐败的量变阶段,往前迈一步就是腐败,必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给予反对和打击,要立足抓“常”抓“长”,主要是构建三大系统。
  1.构建高校干部教师不想腐的有效教化系统。强化“三严三实”及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教育,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使广大党员干部教师对权力充满敬畏;强化讲规矩守纪律的廉洁文化教育,筑牢干部师生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自觉养成廉洁行为;提高高校办学效益,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干部教师合法收入。以上三点可以使干部教师不想亚腐败。
  2.构建高校干部教师不能腐的科学管理系统。探索纪检监察机关和干部垂直管理模式,实行纪检干部委派制,摆脱人情社会和世俗关系牵制,从管理上防控高校亚腐败;建立适合现代大学制度的廉政治理科学评价体系,制定严格的认知和行为标准,并将这些标准与工作紧密联系起来,促使高校广大干部教师自纠认识偏差、自缩亚腐败行为;去高校管理行政化,淡化官本位意识,实行政学分离,使大学管理层、教师层、学生层各安其位,回归本原。以上三点可以使干部教师不能亚腐败。
  3.构建高校干部教师不敢腐的严密防控系统。完善校务院务公开,优化权力配置结构,合理使用资源,以可操作性“制度”规范权力运行;强化组织内部平行监督、职务以外生活娱乐交往圈的监督、位低者对位高者监督、大众媒体监督,以上下内外多元化监督压缩亚腐败生存空间;加大领导干部任期内经济审计,强化领导干部和师生诫勉谈话,以“惩处”警示亚腐败蔓延。以上三点可以使干部教师不敢亚腐败。
  总之,通过多管齐下,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推进高校廉政治理,让干部教师远离亚腐败。
  注释:
  陈金波.源于机理分析的大学亚腐败治理研究.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9).150- 154.
  曾维和.我国公务员亚腐败治理的伦理视点.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8).37- 41.
其他文献
在阐述信息公平与公共图书馆公平服务基本概念基础上,构建公共图书馆公平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中国图书馆年鉴2012》和《中国统计年鉴2012》的数据,运用相对差距综合指
初秋的一个周末,热情的中华名人垂钓俱乐部秘书长张晓岚再三叮嘱我星期六要去参加一场名人垂钓比赛,她还告诉我,经组委会推选和有关方面批准,“您已经是我们俱乐部的副主席
德育课是一门品德教育培育学生做人的课。教师应力求实现德育课的德育功能,使德育课堂灵活多样,切实提高德育课的实效,使德育工作更具有经常性、实效性、渗透性。
2月19日上午,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专家姜大源教授莅临我院,作题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的学术报告。我院及省内13所高职高专的领导、专家和教师共300余
一、2008年经济工作简要回顾过去的一年,是资兴发展史上赋予挑战、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第一动力来推进,把东江湾开发作为第一
在早期的研究中,科学发现兔的卵细胞在试管中能够与精子结合,于是罗伯特·爱德华兹试图开发针对人类的相同技术。1968年,在剑桥大学的实验室中,他第一次目睹了生命在子宫之外
8月29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语言学科2000年课题指南讨论会在北京大学勺园七号楼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全国社科规划语言学科规划评审组在京委员裘锡圭、王福祥、江蓝生、王宁、戴
周恩来总理他在长期的对外交往活动中,每逢遇到刁钻、尖刻,甚至于是用心险恶的怪问难题,都以其才思敏捷、聪慧过人和能言善辩而把对手驳得无还手之力。他常用的反驳法有十种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首次研究了国产湿地松(Pinuselliottii)及云南松(Pinusyunanensis)树皮单宁的化学组成。二者均为聚合的原花青定。在组成单元中,前者以2,3-顺式为主,后者合2,3-反式单元较多。对单宁的分子量、甲醛值及凝胶时间也做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