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课程与教学模式中的“十化”

来源 :职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54582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体化课程与教学模式体现职业成长规律的完整化,体现人才培养的系统化和课程整合的体系化,体现课程开发的企业化等“十化”,是职业教育一体化课程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关键词:一体化课程 教学模式 “十化”
  一体化课程是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以学习领域为课程脉络,以项目课程、学科课程等多种课程形式为补充,以“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为基本教学策略,以发展性评价为基本的教学评价方式,按照职业成长规律、职业学习心理规律、教育教学规律,整合融通的课程和教学体系。笔者认为,一体化课程与教学模式应该体现为“十化”。
  一、体现职业成长规律的完整化(初学到专家)
  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是按照技术路线来跃升的,在不断地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系统化的工作可以使一个初学者、生手逐渐建立背景信息和工作任务的有机联系。知识变成工作中的知识,并上升为经验,内化为综合职业素质,外显为综合职业能力,蕴蓄于中而形诸于外。
  所有职业活动都不同程度地呈现出一些共同的规律,认识这些规律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基础。本耐和德莱福斯(S.E.Dreyfus)研究发现:人的职业成长遵循初学者、高级初学者、有能力者、熟练者和专家等五个阶段,这应该是职业能力成长的一般逻辑发展规律。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的任务与目标是把学生从初级水平的职业“陌生者”,培养成职业岗位的初步胜任者(或高级胜任者及专家)。表现在职业活动中,应该先完成简单的工作任务,再逐渐能够完成复杂的工作任务。
  一体化课程与教学模式遵从了职业能力成长的技术路线,把职业能力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锚点”提炼出来,形成以学习领域为课程主干的课程体系,涉及到的文化及基础知识一般也是和职业活动绑定,强调其在职业活动中的“溶解能力”。以便在反复的职业活动中,把知识内化为能够支撑完成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的“默会”知识或工作经验。
  在一体化课程与教学模式中,课程配置一般分为四个阶梯。这四个阶梯可以通俗地描述为我们日常概念中的“生手”“熟手”“能手”“高手”。
  第一个阶梯的课程是了解职业轮廓,学习本专业基本工作内容,使学生能够在选择职业后顺利进入到工作世界,并认同职业规范和要求。课程内容一般是职业岗位中基础、日常和周期性的工作,目的是让学生“入行”和“懂行规”。表现在学生能够说出职业的概貌,把自己基础的知识、技能、情感向职业方向调整。
  第二阶梯的课程是了解生产服务流程和设备运作使用,体会工作者关系、技术与工作者关系,对工作系统、综合性任务和复杂设备建立整体性的认识,获取初步工作经验,建立职业责任意识。课程内容是在职业情境中完成的、有一定难度的专业任务,利用关联知识、专业规律完成工作任务。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针对工作任务制定计划和控制过程质量.同时培养和锻炼团队协作能力,养成反思的习惯。
  第三阶梯的课程是让学生掌握与复杂工作任务相对应的功能性知识,完成非规律性任务,如故障诊断、综合服务场合,成长为初步的职业能力者并形成较高的职业责任感。课程内容设置为:学习整合后的专业拓展知识,按照自己确定的标准、流程和进度独立或合作完成任务。
  第四阶梯的课程培养学生完成结果不可预见的工作任务的能力,建立学科知识与工作实践的联系,形成组织能力和研究学习的能力——成为“实践专家”。
  二、体现课程整合的体系化(知识、技能、情感)
  一体化课程与教学模式提倡人才培养的系统化,即生态地考虑学生从一个自然人走向职业人的系统过程。分析一个职业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过程,应该是整合知识、情感、技能的过程,而且是有机的过程。所以,职业人才的培养必须是系统化的,而非是割裂的。一体化课程与教学模式强调和体现的就是“一体化”的人才培养,这既体现为职业活动课程——学习领域在课程方案(教学计划)中的纵向贯穿性设置,也体现为文化课的纵向贯穿、服务性设置安排,还体现为职业素养教育在所有课程中持续和充分的贯彻。
  三、体现课程开发的企业化(原点和终点)
  既然职业教育的课程遵循职业成长的逻辑规律,需要提炼职业活动中的“典型锚点”(典型工作任务),那么一体化课程与教学模式中的课程开发起点就应该在企业——企业中岗位上的具体实践任务。所以,课程开发必须吸收企业的实践专家,需要确实走过从初学者到专家历程的技术人才。这些人会把他们在职业实践中的切身经历描绘下来,而他们技术经历的共同轨迹部分一般就是典型的“锚点”。将其描绘下来,作为典型工作任务,再进行教学化处理,成为可以为教学使用的“学习领域”课程。所以,一体化课程开发的原点和终点都应该是企业。
  四、体现课程实施的情境化(学习工作站)
  来源于企业实际工作岗位的课程,在教学实施中一定要求其全真再现环境,所以在课程实施之前就要将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境预设好。我们将一体化课程的教学环境叫做“一体化学习工作站”,模拟的是岗位上的工作学习场景,有工作区域、资源区域、讨论区域、展示区域。多元化的资源统整,才能实现“课堂”这个学习“场域”中专业学习、社会学习、自我内省的综合学习和成长目标,使知识、技能和情感会内化为职业实践经验,沉淀下来的外显能力就是综合职业胜任力。
  五、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行动多元)
  既然一体化课程的教学是在完成任务中的“做中学”,那么教学方法就应该是比单纯讲授法宽泛得多的一体化教学策略。德国职业教育专家特拉姆在《综合经济形势中的学习、思维和行为——在商务职业培训中运用新的工艺》中给出了行动导向的教学策略,目的是培养学习者具备自我判断能力、懂行和负责的行为。这样一种教学策略的核心内涵就是把学生作为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协调人,整个学习过程包括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等六个环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各个环节的工作。
  行动导向的教学策略并不排斥而是包容了讲授、讲解、讨论、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其关键在于教师对整个学习或工作的过程进行发动、监督、帮助、控制和评估,包括:教学的资源准备和提供;把学生引入到学习情景中去,帮助组建学习小组;进行必要的讲解;在制定计划和做出决定阶段中为学生提供帮助;监督和指导学生工作过程,必要时进行干涉;组织学生对学习成绩进行评估并反思。
其他文献
λZAP表达载体可用于原核和真核表达,含有插段的克隆可用DNA探针或抗体探针进行筛选,并能经体内剪切,以噬菌粒(Phagemid)的形式从λ噬菌体中剪切下来,以便于对插段进行分析。
钾是含金热液最主要的组分之一。热液在沿着裂隙通道的活动中,能对围岩产生明显的钾交代蚀变。钾异常在成因上和空间上与金矿化的密切关系,对金矿的找矿勘探和成矿预测具有重
根据近二三十年海底地质考察结果,海底热液成矿作用非常普遍,可以形成铜、铅、锌、金、银、铁、硫、重晶石、萤石、锑、汞和硼等海底热液矿床.按容矿岩石不同,可分为与火山岩
珊瑚钨锡矿床地表岩石和土壤以及近矿围岩中均有明显的热释卤素地球化学异常,其卤素谱线具有多峰特征,卤素元素组合等,均反映了钨锡矿床的不同类型.在综合研究热释卤素地球化
【正】 1月9日,Intel公司宣布了具有MMX技术的新一代奔腾处理器,引起计算机界一阵热潮,众厂家纷纷推出各自的基于MMX处理器的产品。然而,对大部分企业级用户而言,MMX并无特殊
在分析了有关资料并结合自己的实验研究基础上,对我校高中现阶段物理教科书(司南版必修二)《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进行了理论研究并针对实验的缺点进行了改进。
职业技术教育是不同于其他形式的教育,它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早在1984年,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就开设了大专层次的市场营销专业。随着市场营销观念首度被引入生产领域,然后被引入服务领域,而后又被专业团体所运用,很多职业技术学校开始广泛开设相关专业课程。“九五”期间,本专业的基础课程——市场营销学被列为“工商管理类核心课程”。  市场营销专业发展到现在,已经是职
摘 要:项目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使学生能够运用相应的知识点来完成指定的项目任务,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文探讨在汽车营销专业课中对项目教学法进行的一些尝试,并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教学设计 难题与对策  一、项目教学法概述  在课堂上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些学习好的学生为了获得优异的成绩,总是在书上勾画重点,认真学习,但是,他们能够真正理解
从研究下石炭统地层及火山岩的地质作用入手,建立了铜山两大火山喷发-沉积旋回,对矿化产生特征与火山控矿构造的关系进行了详细讨论.并与典型黑矿成矿模式相类比.总结了成矿规律,初
【正】 纵观当今显示卡市场,各大图形芯片厂商争相涌至,现在你即将要配置的电脑中可能会有一打的显示卡候选者。你会挑谁?如果nVidia公司的TNT不是你的选择,或者3Dfx的Bans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