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探究性试题的特征及解法

来源 :考试·中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2gsto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探究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贯穿初中物理学习过程的始终,因此也是近年来各地中考的热点试题。探究型试题的命题主要是从科学探究的七个基本要素入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从而考查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检测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水平。
  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的基本要求是:1. 提出问题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前提。试题主要涉及一些日常现象、自然现象、实验观察等问题,要求同学们能根据题设和已有的知识,提出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
  2. 猜想与假设是探究活动的重要环节,它是使同学们思维发散的最为活跃的阶段。在提出猜想与假设时,必须注意:它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根据科学原理和科学事实而提出的,并不是“天方夜谭”。
  3.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需要同学围绕探究的目的,分析实验原理,选择实验仪器,运用所学知识来设计实验方案,达到实验目的。
  4.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是得出探究结论的基础,要求同学们根据探究方案,利用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数据和信息,进行科学归纳和总结,得出结论。
  5. 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要求同学们运用归纳等思维方法,从物理现象和实验收集的大量证据中找出规律,得出初步结论。
  针对以上具体要求,探究性试题常以“方法选用型”、“实验探究型”、“数据分析型”、“情景阅读型”等题型出现,现分别作简析如下。
  一、 方法选用型
  初中物理中常用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有:猜想法、观察法、实验法、分析法、综合法、归纳法、分类法、隔离法、假设法、比较法、等效(替代)法、建立理想模型法、控制变量法、实验推理法、转换法、类比法等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例1 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总结出了许多科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理想模型法”等。下面是初中物理中的几个研究实例:
  ① 研究电流时,把电流比作水流;
  ② 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
  ③ 研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让物体的质量保持不变;
  ④ 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光线”。
  其中,采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 )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②和④ D. ③和④
  例2 在科学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需要进行多次实验。
  ① “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多次测量;
  ② “研究杠杆的平衡”时,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多次测量;
  ③ “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换用不同定值电阻,多次测量;
  ④ “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
  上述实验中为了寻找普遍规律的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是22题(C),25题(C),此类试题考查学生是否掌握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熟悉一些研究方法,掌握其内涵是解决此类试题的关键。
  二、 实验探究型
  围绕科学探究过程中七个要素的要求,设计试题,以全面考查此方法的掌握程度和探究能力。
  例3 在探究景程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
  (1) 小兵、小红两位同学作出了如下猜想:①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②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③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2) 他们在实验室选择了4根电阻丝,规格、材料如下表: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
  (3)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①,应该选用编号为 两根电阻丝进行实验;如果选用编号为A、C两根电阻丝进行实验,是为了验证猜想 (填序号);如果选用编号为A、D两根电阻丝进行实验,是为了验证猜想 (填序号)。分别将A和D两电阻丝接入电路中M、N两点间时,电流表示不相同,由此,初步得到的结论是: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 。
  (4) 讨论交流时,有同学认为:可以根据灯泡亮度的变化来判断接入的电阻丝的变化情况。老师指出:此实验中这种方法不可取。这是因为电源电压一定时,所选电阻丝的阻值相差太小,灯泡亮度变化 (明显/不明显)。
  三、 数据分析型
  此类题型通常会给出一个表格和大量数据,要求学生找出数据中的所隐藏的规律,通过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或完成实验。
  例4 某物理兴趣小组用海波和石蜡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他们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 从表中数据分析得出,______是晶体,其熔点为______℃,在熔化过程中要_____热。
  (2) 海波在10~11min温度上升快,原因是: 。
  四、 情景阅读型
  此类题目通常通过一段文字介绍,在设置的情景隐含一定的相关信息,让学生去挖掘、处理、探究,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考查学生的阅读信息解决问题和探究新知的能力。
  例5 积雪对公路行车的危害主要表现在路况的改变,路面积雪经车辆压过后,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减小,汽车易左右滑动。同时,汽车的制动距离也难以控制,一旦车速过快、转弯太急,都可能发生交通事故。专家研究表明,气温不同,积雪的厚薄不同,对行车的危害也不一样。当积雪厚度在5~15cm,气温在0℃左右时,汽车最容易发生事故。因为在这种条件下,路面上的冰雪常会是“夜冻昼化”现象的发生,即在相同气温条件下,融化了的冰雪不再结冰,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1) 提出问题:在相同的气温条件下,为什么洒了盐的水不再结冰?
  (2) 作出猜想: 。
  猜想的理由: 。
  (3) 能否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你的猜想,写出实验方案及步骤,进行分析与交流。
  ① 设计实验: 。
  ② 实验步骤: 。
  ③ 分析与交流: 。
  解此类探究题,要认真阅读,抓住题目所给的重要信息,针对所问的问题,联系相关的知识点,迁移和运用相关物理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同时注意语言表述的层次清晰,简洁明了。
  总之,同学们在平时探究物理知识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注重归类题型,归纳特征,总结方法,找出规律,一定会不断进步,取得累累硕果!
其他文献
摘 要:反向假冒是近年来知识产权刑法保护中的热点问题之一,其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的经济秩序和相关企业的合法权益。正确认识反向假冒,合理规制该违法行为,完善与其相关的《商标法》等法律法规,对维护我国经济正常快速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商标;反向假冒;法律规制  为保护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及商家的合法权益,刑法规定假冒注册商标罪,即违反商标管理法规,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
材料一 2009年10月5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萝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以表彰他们“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他们的研究成果揭示,端粒变短,细胞就老化;如果端粒酶活性很高,端粒的长度就能得到保持,细胞的老化就被延缓,评选委员会说,3名获奖者的研究成果“为世人理解细胞(运行机制)提供新视角,有助于摸清疾病原
教学工作要有先进的教学理论作为指导,才会有生命力,否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众多教学理论中,建构主义理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在数学教育界,它已逐渐成为广大
在古代,吟咏王昭君的诗歌数以百计;戏曲中描写王昭君的作品也不少。在当代,京剧、昆剧、川剧、祁剧等都有以王昭君故事为题材的剧目,戏剧作家曹禺还写有话剧《王昭君》。所
2009年高考语文湖南卷承续了往年“典雅厚实”的整体风格,又注意在文化内涵、能力要求等方面做出向新课程高考转变的适当导引,整套试题内容厚实、设题严谨、精神面貌昂扬,体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从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入手,创新课堂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兴趣设计多样化的教学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数学》第六册第81-85页。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1.教师讲故事。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一位老奶奶今年已经是80岁的高龄了,但她只过了1
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的核心知识,也是高考的热点.从近两年的全国各类高考试题看,除考查力与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外,还对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具体表现在以下 New
葡萄酒的礼赞里,人们总是将葡萄酒形容成女性,因为大部分消费者是男性,历史的进程中也一直由男性主导着这份优雅的行业。而今天,女掌门人、女酿酒师、女培训师、女品酒大师、
中国少先队经过长期的积淀与考验,尤其是近十多年的探索与发展,正在形成一系列能凝聚少先队教育理念、独具少先队文化特色、对少年儿童成长产生深刻影响并为社会广泛认同的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