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舒尼替尼与充血性心力衰竭相关的荟萃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yibi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项新的荟萃分析显示,抗癌药物舒尼替尼使患者新发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相对风险升高2倍,严重CHF的风险升高3倍.舒尼替尼的临床使用的范围在扩大.目前正在进行的有300多项临床试验研究舒尼替尼用于治疗30多种肿瘤.目前舒尼替尼被批准用于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RCC)和对伊马替尼耐药的胃肠道间质瘤(GIST)。

其他文献
近年来,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方兴未艾,从Treg的鉴定、分选、体外扩增到临床应用研究取得了许多突破性进展,激发了人们对调节性B细胞(regulatory B cell,B reg)和调节性树突细胞(regulatory DC,DCreg)的极大兴趣[1-2].我们把这些具有负性调节功能的免疫细胞及其相互之间的复杂联系称为“调节性免疫细胞网络”
期刊
目的 探讨Rac1活化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B)刺激引起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与迁移中的作用.方法 贴块法分离培养主动脉平滑肌细胞,CCK8法和Transwell小室检测Rac1抑制剂NSC23766和Rac1siRNA对PDGF-BB诱导的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GST-pulldown法和免疫印迹(Western印迹)检测PDGF-BB对Rac1活性和pi-JNK表达的时间
人文素质是指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人格、气质、修养.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有其自身的具体要求,医术是一门仁术,医师是仁士,要尊重人、理解人、抚慰人、关爱人;医学是一门仁学,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较为深刻的人生体验,才能真正掌握好它。
期刊
国际疼痛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IASP)将每年10月的第3个周一定为国际疼痛日,意在让公众认识到消除疼痛、享受健康是患者的基本权利,适值国际疼痛日到来之际撰写此文,希望国内广大医务工作者关注疼痛学,认识到疼痛治疗的重要性,并对我国疼痛学日新月异的发展状况有所了解。
期刊
目的 探讨一次性多层螺旋CT检查同时评价活体供肾形态和定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64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2008年5月至2009年6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肾移植的36名活体供肾者(共72个肾)进行术前评价.在原有常规三期CT增强扫描基础上,于皮质期之前以及皮质期后各插入一个动态增强扫描.在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观察肾实质、肾动脉、肾静脉以及收集系统,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
笔者在审稿工作中发现,部分临床研究论文的质量与作者单位和责任作者(或通讯作者)的学术地位及其能力不符,责任作者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是重要原因.责任作者是临床研究的核心,选题、基金申请、方案设计、组织实施、分析总结、投稿发表,即研究的全过程和关键性工作多由责任作者参与或亲自承担。
期刊
肺癌是一种进展性和异质性疾病.虽然肺癌的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及化学治疗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目前肺癌患者的远期生存率仍然很低.最近有研究发现,相比于普通胸部X线片检查,低剂量CT检查能够检测出更多的肺部结节和肺癌(包括早期肺癌)(N Engl J Med,2011,365:395-409)。
期刊
患者男,52岁,以发现颈前区肿物2d于2010年5月17日入院.无心慌气短、多食善饥、烦躁易怒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无呼吸及吞咽困难.查体:甲状腺左叶可触及一最大径约4 cm的单发结节,表面光滑,界限清楚,质地中等,无触痛,随吞咽上下移动,颈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超声检查:甲状腺左叶体部至下极见低回声,约42.9 mm×33.0mm,轮廓清晰,回声粗糙不均匀,局部呈分叶状,网格状,内见细小点状高回声
期刊
Parodi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EVAR)领域的突出贡献已为学术界广泛认同,可谓具有划时代意义[1].正如左传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为不朽”.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EVAR进入中国并迅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目前我们所搜到的文献显示,我国首例EVAR于1998年报道[2],中国各个大血管外科中心在国内、外专家的帮助下纷纷踏出了第一“跬步”,这个“跬步”时代在200
期刊
时值幽门螺杆菌(Hp)发现30周年之际,2012年8月24至26日,第七届全国Hp感染及消化疾病诊治临床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由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主办,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胡伏莲教授任大会主席,与会代表来自全国各地近千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