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馆科研合作座谈会”在山东省图书馆举行

来源 :山东图书馆季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yuanzhujin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2月3~4日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山东省图书馆联合主办的“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馆科研合作座谈会”在山东省图书馆举行。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主任王余光教授、党委副书记李国新教授、中国社科院图书馆馆长杨沛超、首都图书馆馆长倪晓建、深圳图书馆馆长吴唏、苏州图书馆馆长邱冠华、东莞图书馆馆长李东来、佛山图书馆副馆长平玉娜、内蒙古科技大学图书馆卢胜利、山东省图书馆馆长赵炳武等参加座谈。山东省图书馆学术委员会委员列席会议。
其他文献
启功,字元白,满族,1912年7月生于北京,我国当代著名古典文献学家、古代文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书画家和文物鉴定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古迹整理规划小组顾问
清代人文渊薮,清人的诗文集更是浩若繁星,数不胜数。从人民日报社的柯愈春先生所著《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以下简称《清集提要》),我们便可以窥见清人别集著述之隆盛。《清集提要
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面临的重要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就是指以思想政治理论为指导来处理人和自然、人和人(社会)的关系的实践活动。
挫折教育已成为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课题组成员通过实证调查总结独立学院学生挫折心理状况并剖析其产生的原因,根据独立学院学
2007年第2期《北京档案》上刊登了糜栋炜先生的文章《国家综合档案馆何必越疽代庖——探讨从事口述历史的合理性》,笔者读后有感,试循着作者文章之脉络,对从事口述历史的合理性继续作些探讨。    一、科学认识口述历史研究中的个人色彩    糜栋炜先生从口述历史研究“是一项个人色彩很强的学术研究”,“访谈活动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角度考察认为,档案工作者参与这项工作“有可能违背职业操守而涉险,是不负责任的表
11月22日上午,国家档案局副局长中央档案馆副馆长李明华、杨继波一行来到北京市档案馆进行调研.受到北京市档案局馆长陈乐人、副局馆长罗运鹤及干部职工们的热烈欢迎。
2006年2月28日至3月1日,全国档案馆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座谈会在广东省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总结和交流全国档
《档案》2008年第一期翟慧杰的文章指出,从理论上讲,数字信息生命链条上的任何主体都是责任者,但是鉴于经费、技术、管理、法律、人才等方面的原因,数字信息长期保存的重任只能落
受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毛福民同志的委托,很高兴来参加今天的会议.首先,我代表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对这次会议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也借此机会,向一直关心
本刊讯8月3日上午,北京市档案局组织市属各委、办、局办公室主任,各区委、区政府和县委、县政府的办公室主任到中央档案馆参观学习,并举办了题为“国家公务人员与科学的档案意识”专题讲座,参加这次活动的上述各部门领导普遍感到很受教育和启发。来自全市18个区、县和市属各委、办、局的110余名办公室主任和有关部门领导参加了这次活动。  这次到中央档案馆参观学习活动作为北京市档案局增强部门领导档案意识、促进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