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 MW核电汽轮发电机组优化升级改造二回路适应性分析研究

来源 :中国核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ylog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秦一厂320 MW机组的运行许可证延续(OLE),分析研究了汽轮发电机组优化升级改造方案的二回路辅助系统适应性。开展了秦一厂320 MW核电机组二回路辅助系统的热交换器负荷适应性、汽水系统管道适应性以及水泵适应性的分析研究,完成了凝结水泵和凝结水升压泵的摸底试验,给出了秦一厂320 MW核电汽轮发电机组优化升级改造的两个技术方案二回路适应性的分析结果。结果表明,除了1号高压加热器以外,秦一厂核电机组二回路辅助系统的其他热交换器、汽水管道和水泵能够适应优化升级两个改造方案的增容能力。建议更换1号高压加热
其他文献
面向海洋、航空、核能等重大工程中涂层的表面损伤与防护研究,精确的相图与相变信息是高效研发高性能可靠涂层材料的关键。但是,涂层制备一般是非平衡的成相过程,涂层在苛刻环境中服役处于动态相变过程,因此,基于热力学平衡的传统相图计算CALPHAD(CALculation of PHAse Diagrams)方法不再适用于涂层材料设计。概述了涂层相图、相变研究及其应用于涂层材料设计的研究进展,重点评述了耦合CALPHAD、第一性原理计算和高通量实验方法的关键作用;从材料制备、动态服役和数据库指导材料开发3个方面出发
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智能化、微型化、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推动了智能可穿戴器件和微电子系统的发展。供电系统是现代电子设备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电池存在续航短、污染重等缺点。因此,亟待寻求一种绿色可持续供电的微电子器件。相比于传统纳米发电机,柔性纳米发电机以其优异的柔韧性、机械性和易加工性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为解决目前可穿戴电子设备的供电需求问题提供了重要方法和路径。其中,柔性压电式、摩擦电式等自供电模式纳米发电机近年来受到广泛的应用和关注。综述了压电式、摩擦电式和复合式纳米发电机的国内外
履带起重机臂架是重要的承载构件,变截面处承受轴向载荷和弯矩引起较大应力,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易存在开裂的可能。为深入了解工作状态中臂架结构实际受力情况和应力分布规律,对300 t履带起重机的标准型主臂进行实车应力测试,获取典型工况下危险截面测点应力值。根据该起重机的常用载荷工况,采用非线性计算方法对不同工况下的起重臂架进行有限元分析,通过对结果分析,确定顶节、标准节、底节附近的3个危险截面,汇总各工况下3个危险截面上4根弦杆的最大应力,分析应力分布变化趋势。由此确定测点布置,并根据规范,制定臂架应力测试的试验
由于大多数机器模型没有将液压挖掘机与合适的驱动模型相结合,导致了液压挖掘机的机械效率不高。本文基于模型预测控制和加速双近端梯度法,实现液压挖掘机驱动系统的预测控制,以提高液压挖掘机的机械效率;构建了稳定的液压挖掘机驱动系统,并对驱动系统中的发动机、液压泵和控制阀进行数学建模;对驱动系统动力学进行了预测控制设计,简化了预测控制模型且优化了模型的约束条件,获得了良好的控制性能。对有无模型预测控制器(MPC)的发动机转速进行了仿真实验和对比,并给出MPC下挖掘机驱动系统中操纵杆驱动力、成本函数、先导压力的仿真结
在大臂长重载作业时,由于伸缩臂的非线性变形被吊物在起升离地或就位时会瞬间发生摆动。考虑了轴向载荷的二阶效应,利用微分方程法和坐标转换法对臂架末端发生的非线性变形位移进行了数值求解。在此基础上考虑了臂架自重变形的影响,对起升加载过程中工作幅度的变化值进行了讨论,并结合逐步渐进法提出了一种基于预先设置变幅液压缸伸缩长度的起升变幅协调策略,选取了一种工况进行了数值计算和有限元仿真。结果表明:预先伸缩变幅液压缸的起升防摆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吊装精度,避免了重物偏摆的发生。
P91钢是火力发电、核电等工程领域中广泛应用的耐高温材料,评价其蠕变损伤特性对材料寿命的评估有重要的工程价值。基于连续性损伤理论建立了P91钢材料在620℃下的损伤曲线,并研究了蠕变εc对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温同载荷下,随着εc的增加损伤呈线性增长规律,损伤曲线可以完整地模拟蠕变过程,损伤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说明运用损伤理论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剩余寿命。
磁浮轨排铺设装备是用于中低速磁浮轨道铺设施工的一种设备。针对磁浮轨排铺设装备在轨排轨道梁上行驶时的耦合动力学问题进行了研究。对磁浮轨排铺设装备-轨排轨道梁耦合动力学模型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整个系统的动力学方程,以德国高干扰轨道不平顺谱模拟轨排不平顺谱作为激励,分别运用数值分析和联合仿真分析对系统耦合动力学模型进行求解。数值仿真结果为满载、空载工况下设备的垂向振动分范围为-2.01-2.08 mm、-1.23-1.79 mm,联合仿真结果为满载、空载工况下设备的垂向振动分范围为-2.79-2.83 mm、-1
依托一种自浮式水下基床整平平台,对该整平平台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刮铲装置进行了设计与分析,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的刮铲装置。对组成刮铲装置的刮铲结构、牵引机构和行走机构分别进行了多种方案的对比论证,确定了由平板式刮铲结构、绞车牵引机构和点接触的滚动式行走机构组成的刮铲装置。采用MSC.Patran/Nastran对刮铲结构进行了强度分析,分析结果满足规范要求。最后对主要承受载荷的行走轮部件进行了受力分析、理论强度校核和ANSYS数值计算,通过两种验证方法均得出行走轮强度满足规范要求。
1991年12月15日,秦山核电在东海之滨并网发电,结束了我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铸就了“国之光荣”.30年来,秦山核电始终以振兴中国的民族工业为己任,接连实现秦山二期“核电国产
期刊
针对目前高强韧钛合金发展的瓶颈,从分类应用角度考虑,在现有高强韧钛合金的基础上,通过Mo当量选择合金元素的种类和权重,结合组织结构设计,设计了一种新型超高强中韧亚稳β钛合金。经过实验室和中试规格铸锭的加工和测试,在优化的锻造和热处理工艺下,该合金可以稳定达到两种强度级别,一种是抗拉强度大于1500 MPa、延伸率大于5%、断裂韧性大于45 MPa·m1/2;另一种是抗拉强度大于1300 MPa、延伸率大于6%、断裂韧性大于60 MPa·m1/2。相比于现有高强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