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曲·生于上世纪60年代

来源 :足球俱乐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l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以为每场足球比赛都要互射点球才能结束。”
  
  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末,小学和初中都是在农村的学校里度过,那个时代的体育英雄是袁伟民和他的女排巾帼,对于我来说,足球还不知道在哪疙瘩等待降生呢。1984年进入高中,那是一所辽宁省的重点学校,虽然地处抚顺最接近省会沈阳的一个小镇上,但足球城的气息还是到达不了那里。
  当时有一个高二的同学,堪称校内的名人之一,不是学习好,亦非长得帅,皆因他每逢休息时间,就抱着一个足球到操场去。我对足球最初的认知就来自于他,大家都叫他“三娃子”,叫得忘记了他的大号。操场上经常见到他孤独的身影,与一只皮球厮混在一起,别无他伴。看得出他很快乐,但当时的我们理解不了他的快乐,所以他绝对是个寂寞的先行者。
  1986年暑假,如果不是到市内一个亲戚家里做客,我与足球的真正结缘还要延迟。做客的好处就是不用劳动,有一天我在外面闲走,想去看看城市的浑河(注:浑河,位于辽宁,发源于抚顺市,流经沈阳,长约几十公里,是辽河的支流,古称辽水,又称小辽河。)是什么样。这一段浑河是城市和农村的分界线,在临近河堤的地方,我捡到一张破损的电视报,上面有世界杯球星介绍。那时候觉得普拉蒂尼、济科等名字宛如外星人,但想到三娃子和他的足球,我竟然也看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觉间忘记了浑河,走回了亲戚家。
  同样因为我的客人身份,使我可以享受堂兄因为结婚才买的一台小黑白电视,我按照报纸上的时间从中央台收看到了比赛,恰逢法国队和巴西队进行的1/4决赛。以这样一场比赛来开始看球生涯,真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尽管对足球常识的了解如同白纸,但对比赛的惊心动魄却感受至深,表情应该很严肃,一愣一愣的。
  时隔多年我才知道,这场比赛是世界杯历史上的一场经典,但当时我误以为足球比赛都是这么精彩,那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我甚至以为每场足球比赛都要互射点球才能结束。这场比赛还让我认为足球比赛实在有趣,因为我目睹了法国队的贝罗尼主罚的点球射中门柱弹出后打在守门员背上,又进入了球门。
  这场比赛就是我对1986年世界杯的全部印象,因为第二天我就回到了家里,那时家里还没有买电视机。足球赛毕竟不像当时火爆至万人空巷的《上海滩》和《射雕英雄传》那样,可以上有电视的人家蹭着看。在那个年代的农村,如果有哪个大人会允许我用90分钟甚至更多时间,在他家的电视机上看22个人抢一个小皮球,那他不是白痴,就一定是外星人。
  高中一直住校,业余生活几近无聊,足球渐渐地成为少数几个人的谈资。我以为中国队也能打出法国和巴西那样的比赛,贾秀全和王宝山也有着普拉蒂尼那种任意球功夫,却不幸遭到了无情的批判和驳斥。难道这能怪我吗?能让我多了解一点足球的,就是当时一个好友才有的《足球世界》杂志,要想看球,只能到操场上去慰藉一下孤独的三娃子。
  1987年开始大学生涯,在那所作为全军七分之一的初级指挥院校中,轻重长短武器的射击技能、器械散打队列的轮番折腾、障碍越野万米的魔鬼训练压倒了一切,足球几乎只剩下概念残存于脑海之中。当年10月26日的奥运会足球预选赛上,高丰文率领中国队在东京击败日本队,首次进军国际大赛的决赛阶段,我们的全部兴奋也只是来自于广播。
  1988年汉城奥运会,已经不是大一新鸟的我们也开始谋求看球之道,一方面足球城毕竟开明,一方面也是因为比赛意义重大,领导居然点头同意。我们被要求不准喧哗,事实上我们也没办法喧哗,地球人都知道啊,中国队三场比赛一场未胜,且一球未进,就这样结束了第一次世界大赛之旅。
  不知是由于中国队的不争,还是要坚决捍卫军校的纪律,此后教室再也没有因为球赛向我们开放过。我们班宿舍与教室就在同一层,两扇门间的距离可以用厘米来计算,在有重要比赛的夜晚,躺在床上的我都会无法入睡,忍受着咫尺天涯的痛苦。这样的看球经历,在今天的学生们看来,恐怕是不可思议吧。
其他文献
2006/2007赛季的欧洲联赛即将落幕,回顾过去的这个赛季,与垄断抗争的力量高下分化了各大联赛的水准与竞争力,垄断与反垄断也成为了最深刻的主题。    当我们看见曼联打破切尔西垄断,感叹国际米兰18年来首次“在赛场上”封王时,当我们关注着皇家马德里能否在时隔三年后登上西甲巅峰时,欧洲其他一些联赛的冠军却是岁岁年年花相似:里昂六连冠,埃因霍温三连冠,安德莱赫特、波尔图、凯尔特人、费内巴切都是4年三
期刊
有这样一则广泛流传的寓言:一只蚂蚁看见一头大象从远处走来,便飞快地钻到土里,并把一只小脚伸在外面。同伴见状十分不解:“伙计,你想干吗捏?”蚂蚁说:“嘘,别出声儿,我想绊倒这头大象啊!”  在拼争激烈的足球场上,“大象踩蚂蚁”的情况虽屡见不鲜,但“蚂蚁绊大象”的场景也并不少见。蚂蚁与大象的不同重量级对决从来都不缺少噱头,而如此颇富戏剧性的碰撞也为血雨腥风的绿茵场增加了些许戏谑的味道。    9拜仁慕
期刊
5分钟有多长?5分钟有多重?5分钟有多少追忆?5分钟有多少英雄?  1994年世界杯1/4决赛,保加利亚vs德国,第75至第80分钟的那5分钟,是保加利亚足球史上永垂不朽的华丽篇章,它让球迷对东欧玫瑰刮目相看,它让球迷铭记这个穷国的不屈魂魄,它更让二战前把保加利亚当作是自己农业附庸国的德国灰头土脸。那5分钟,就是保加利亚足球的全部……    保加利亚概况    地理位置: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东南部。
期刊
根据非官方消息,未来数十年内《泰晤士报》极有可能演变成为一份低龄儿童读物,届时,报纸版面上将充斥着“顶”、“靠”之类的网络词语,马丁·奥尼尔的足球专栏则完全由“:)”、“(*^__^*) ”、“=^. .^=”等稀奇古怪的表情符号构成。为了防患于未然,也为了方便以讹传讹,我们根据过去一个赛季欧洲联赛中发生的奇闻轶事编辑了2006/2007版本的《足球词典》,一是通过这个特别的方式对已经结束的这个赛
期刊
在AC米兰的冠军杯庆典上,加图索举起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我42年没赢了”(暗示国际米兰42年没有赢得冠军杯);安布罗西尼则拉起了一块横幅,上面写着“把你们的联赛冠军塞进裤裆里”。国际米兰对此也有反应,马特拉齐在领取本赛季联赛冠军奖牌的时候身穿白色的燕尾服,并强调本赛季的联赛冠军是“最纯净的冠军”,其言下之意是讽刺之前米兰和尤文获得的冠军都不纯净。  米兰和国米的冲突由来已久,红黑军团进入欧冠四强
期刊
提到葡萄牙足球,就不得不提“黄金一代”这个已经烂俗的词。的确,对于很多球迷来说,尤西比奥时代的葡萄牙足球,更多是一种陌生的或者残缺的印象,在他们眼里,只有费戈、鲁伊·科斯塔为首的“黄金一代”,才是他们认识并喜爱葡萄牙足球的根源。可岁月不饶人,昔日风华正茂的“黄金一代”已经退居二线,C·罗纳尔多、德科也已经“篡夺”了费戈、鲁伊·科斯塔的“政权”,所幸的是,“黄金一代”的归隐并没有让葡萄牙足球就此衰落
期刊
逆转和翻盘成为近年来欧洲五大联赛的一个现象,暂时的积分领先和半程冠军不但不能说明领头羊可以稳操胜券,他们反而成为了被追击的目标。2006/2007赛季,斯图加特骤然发力超越沙尔克04夺取“沙拉盘”,皇家马德里低开高走扭转乾坤都是联赛大翻盘的经典战例。  “追击领头羊”的夺冠方程式就像一部励志大片,充满意志与毅力的交织,洒满感动与艰辛的泪水——     top9 2002/2003赛季   皇家马德
期刊
第一次知道“斯洛伐克”是小时候看《鼹鼠的故事》,捷克和当时尚未独立的斯洛伐克并称为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动画片里柔和的背景画令人沉醉,青葱宁静的色彩和呼之欲出的泥土气息也让人入迷。现实中的斯洛伐克,也如《休闲旅游》中形容的那样:悠闲而宁静。  无论在斯洛伐克的山林还是城市中醒来,每当你推开窗,扑面而来的就是清新芬芳的空气,丰茂的植被洁净着这里的生活。斯洛伐克西与奥地利和捷克共和国接壤,北邻波兰,
期刊
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不但适用于个体,对于社会性极其突出的足球俱乐部也是一样。而作为全世界俱乐部的塔尖,欧陆各大豪门互相独立却又彼此关联,而伴随着沉浮的轨迹,每支球队的独立性格也完整地呈现在球迷眼前。其实球赛又何尝不是一场牌局,你无法知道摸到的下一张牌是什么,正如球场上下一秒要出现什么一样是未知数,但当一切都尘埃落定后,打开自己手中的那张牌时你才恍然大悟:“是的,当时就是这样。”    【塔罗牌之巴
期刊
“现在的孩子崇拜王大雷,因为他够酷,当年我们崇拜吴群立,是因为他从工厂一直踢到国家队。”    我在听《Un’estate Italiana》,著名的“意大利之夏”,意大利电子乐大师乔吉奥·莫罗德尔创作。这首点燃过一整个夏天以及无数奔三中国球迷对于世界杯以及足球最初激情的旋律,曾被认为是世界杯真正官方主题曲的开始。  当然,记忆中更清晰的还是“意大利之夏”那首英文版本的“To Be Number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