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应用改良Worst探针吻合泪小管断裂的效果.方法 对87例泪小管断裂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41例、B组46例,分别采用传统Worst探针和改良Worst探针寻找泪小管鼻侧断端.行泪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应用改良Worst探针吻合泪小管断裂的效果.方法 对87例泪小管断裂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41例、B组46例,分别采用传统Worst探针和改良Worst探针寻找泪小管鼻侧断端.行泪小管吻合术,留置直径0.95mm的PICC硅胶管4~6个月,拔管后随访3~6个月.结果 B组采用改良Worst探针寻找泪小管鼻侧断端一次成功率为93.48%(43/46),总成功率为97.83%(45/46),所有患者术中均无假道形成,与A组相比,寻找泪小管断端一次成功率、术中假道形成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Ephritr-A1基因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以及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 人肝癌细胞系Huh-7分别经Ephrin-A1/Fc融合蛋白和IgG/Fc作用后,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细胞基质黏
背景:以往聚合酶链反应产物检测多采用EB染色、银染色等技术,由于肉眼观察容易产生误差,尤其对片段长度差距较小、谱带位置相距较近的电泳图谱分析更加困难.目的:通过ABI310
目的 介绍一种治疗视网膜脱离的简易气囊扣带术.方法 选择5例患者实施气囊扣带术.气囊经球结膜切口插入视网膜裂孔相应部位的球结膜下.扩张气囊,产生顶压效果,促使视网膜下液
目的 观察细胞增殖状态对DNA损伤敏感度的影响.方法 相同时间和强度的紫外线(uV)作用于过以及未经过植物m凝素(PHA)刺激的外周血淋巴细胞(PBLs),荧光标记的磷酸化H2AX组蛋白(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IP)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2004年4月至2004年12月期间在我科行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36例,根据是否采取缺血预处理分为预处理组(20例)和对照
目的 探讨模拟脊髓细胞环境下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的分化及蛋白差异表达.方法 分离培养Wistar大鼠骨髓的BMSCs和脊髓的神经细胞,设立BMSCs自然分化组、与神经细胞共培养组
目的 了解绝望行为模型大鼠脑去甲肾上腺素(NE)能和5-羟色胺(5-HT)能神经元中fos蛋白(Fos)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不同强度强迫游泳应激造成绝望行为(BD组)模型和单纯强迫游泳
目的 观察研究髂骨后柱的解剖形态及腰椎-髂骨固定术在Denis Ⅲ区粉碎性骶骨骨折后骨盆环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17具尸体骨和干燥骨对髂骨后柱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测量
目的 用MRI弥散张昼成像(DTI)分析腩梗死的弥散张量改变,探讨脑梗死的DTI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肓法分析临床及常规MRI和(或)CT确诊的69例脑梗死患者的DTI图像.分析脑梗
目的 探讨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在抗氧化剂Edaravone干预下大鼠大脑皮质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改变情况并探讨氧自由基-线粒体信号通路在Edaravone治疗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