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俱进

来源 :现代大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yunyang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今高校,“与时俱进”一语十分流行;可是,“与时俱进”这个话其实并不那么先进。如果“时”指时间,“与时俱进”的含义是与时间一起前进,但是,人是生活在理想中的,人总是想着明天、后天、再后天的;如果“时”指时势,落在时势后面不一定是坏事,跟着时势走也不一定是好事。相比之下,倒是“与人俱进”可以被视为一个更科学、更合理、更适宜的理念。人类创造了一种被称为教育的东西,它成了人类实现保守和超越的最强有力的杠杆。“与时俱进”这个理念下搞出来的高等教育,是不能充当人类实现保守和超越的有力的杠杆的;良好的教育,特别是良好的高等教育,应该是与人俱进的。
  关键词:与时俱进;与人俱进;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13)01-0041-02
  当下,在高校,“与时俱进”一语十分流行。但可获文献显示,“与时俱进”并不是时鲜语汇。相似的语汇,在《周易》中多次出现,如遯卦《彖》辞“与时行也”[1]31、损卦《彖》辞“与时偕行”[1]36、益卦《彖》辞“与时偕行”[1]37等。《周易》之后,相似或相近语汇也多次出现。在民国初年,蔡元培先生在《中国伦理学史》附录的“余论”中说:“顾西洋学说,则与时俱进,虽希腊古义,……则迥非古人所及矣。”[2]
  可思考的是,为何在相隔百年后,古人的话在今日流行起来了呢?
  一方面,很可能是我们的时势太落后了,人们感到需要跟上已经变化了的时势;另一方面,是不是因为当今某位或某几位有影响的人物又说了一遍而更为流行的呢?
  一、“与时俱进”并不是一个先进理念
  可是,“与时俱进”这个话,其实并不那么先进,先进的人们恐怕也不至于跟着去说。
  “与时俱进”的“时”,如果指是时间,那么,其含义就是:与时间一起前进。可是,人是生活在理想之中的,生活在明天的,人总是想着明天、后天、再后天的。哪怕是买一袋米,也不只是为了今天有吃的;哪怕是做一件衣,也不只是为了当日穿穿。只为了今天有吃的、有穿的,是一种贫困,物质的贫困,精神的贫困。
  至于那些在念书、在阅读、在写作的人,更是为了未来的明天,为了明年、后年、大后年乃至更为长远的岁月。有的写作者,如茨维塔耶娃,甚至直接为百年以后的读者写作,“经历了整整一百年啊,/ 我才最终迎来了你!”[3]
  还有那些思想着的人们,他们力图发现某种原理,自然中的原理,社会中的原理。他们发现这些原理,可能有用于当下,但大多不是为眼前。乃至于很多的原理未来何时才被用上也难以预料。理论工作者,哲学工作者,一般都不急于寻求应用。这类工作所直接追求的是真理本身,何时用上不在他们的思考之列。因此,“与时俱进”在他们心目中没有什么份量。非欧几何的最初发现者之一的罗巴切夫斯基生前根本没看到这种几何将如何被用上。相对论发现之初,爱因斯坦也不知将在何处得到实际的解释。他们寻求的不是“与时俱进”。这些理论家、科学家看到了某些原理的不足或过时,而当他们发现新原理时,却不知其何时用、何处用,因为,他们公布自己的发现,并不是为了当代人。
  因而,我们看到有不少人并不是时间进我也进的,他们走在时间的前面。于是,我们也就看到,当“与时俱进”的“时”是指时间的时候,并不总是一种先进的思想。
  如果“与时俱进”的“时”指的是时势,是否恰当、是否先进呢?
  当然,落在时势后面了不一定是好事,但是,跟着时势走就一定是好事吗?
  一则,时势之中纷纭繁复,你跟着时势之中的哪一股潮流走?有些潮流是阴暗的,还有些是险恶的,如黑暗的欧洲中世纪的反人性、反科学的潮流,能跟着走吗?有些潮流可能是通向自由的,有些可能是通向奴性的,能不加辨认和选择吗?
  二则,时势从哪里来?不也是人造出来的吗?人造出一个时势来就是为了让人跟着它走吗?有别人造的时势,还能不能自己也造出一个时势来?别人能造,自己就不能造吗?假若别人造了时势,自己也造了时势,那么,再跟着哪一种时势走呢?
  中国流行哲学中,偏重于强调时势造英雄。在这种哲学之下的人或英雄都是被造出来的。而那个神秘的时势,既不知其从何而来,又不知其为何有那么大的能耐,它居然能造出人或英雄来。
  人确实是被“造”出来的。382万年前还没有人,人在此后才出现的。人是谁“造”出来的呢?大自然,上天。大自然有这种能耐,它缔造了人。
  如果尊重历史,那么,我们唯一可尊重的是上天,是大自然,是太阳系里的这颗神奇的行星——地球。如果我们歌颂人,首先要赞美的是地球,是它生成了一个笼罩在大气层之下的绿色世界,人得以在其中生长出来。
  二、“与人俱进”是一个更科学的理念
  另一方面,倒是“与人俱进”可以被视为一个更科学、更合理、更适宜的理念。
  自从有了人,我们这个星球上的时空就与人连在一起了,甚至可以说,它就属于人。
  人有何特点呢?这些特点可否说明“与人俱进”是一种先进的理念呢?
  人区别于所有动物的特性,首先在于人的可发展性,不仅是生理的发展,尤其有心理的发展,且这种发展可被人自觉地主动地掌控。正由于心理的发展,人就可能变得越来越高大。人不是被动地盲目地适应形势的,否则,人就需要解放,需要回到掌控自己主动发展的状态上来。
  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生理的,心理的,而且这些需要也是发展变化的。人就力求缔造出一种良好的时势,让它比较能够不断满足自己不断发展变化着的需要。
  这种时势,以及承载着这种时势的社会,也就应当建立一种机制,以便有效地满足人的各种需要。否则,就应当变革社会。实际上,这就是与人俱进,是时势与人俱进。
  社会的经济、政治、科学、文化等种种要素,都需要与人俱进,满足人的变化了的、发展了的、前进了的各种需要。从某个侧面来看,其中也包含与时俱进的需要,但从根本上说是与人俱进的需要。时间是属于人的,让时间本身就被人所把握、所运用。所谓“进”,就含有了时间概念,时势随着时间而进,更应为着人而进。   人不进,时间也在进;因而,实质内容在于人需要进。故此,时势需要与人俱进。
  人的发展从来没有停留下来,人的需要也从来没有停留下来。先进的合理的社会的基本标志就在于它意识到了人的发展和需要,并不断变革自身,以适应人的这种发展和不断变化的需要。或者说,合理的先进的社会就在于它能理解与人俱进的真实意义。
  前面已经说到,人具有可发展性,同时又能掌控自己,这种掌控的更确切的说法是:人也具有保守性。人唯有在保守的基础上才能发展,也就是说,人是在能保守的前提下发展的,也只有在保守的条件下才能发展。人首先要保护好自己的精神家园,不保守怎能保护?
  人类拥有保守的能力,曾经历了漫长年代。人类历史虽已有三百多万年,可是,达到能够充分有效地保守自己创造的文化,还只是近几千年的事。
  这就是文字的出现,有了文字,人类的经验以及负载着这种经验的文化才得以保存下来,流传下去。
  这样,人才拥有了强大的保守能力。同时,也只有在保守的条件下,不断保存和丰富人类文化。也正因为如此,与人俱进才有了实质性意义。
  由此,我们也就能看到,所谓与人俱进,就是与人所创造的文化俱进。文化越丰富,与人俱进的实际内容也越丰富。所有这些,都不是与时俱进之说所能恰当表现出来的。
  人是奇妙且神圣的。人既能保守又能超越,因保守才可能超越,又因超越而使保守具有越来越丰富的内容,使保守本身并不太保守,保守的内涵也不断变化着。
  三、好的教育不是与时俱进,而是与人俱进
  人类创造了一种被称为教育的东西,它成了人类实现保守和超越的最强有力的杠杆。
  “与时俱进”这个理念,对于教育,特别是对于高等教育,并不是一个科学的、合理的、适宜的理念。“与时俱进”这个理念下,搞出来的高等教育,是不能充当人类实现保守和超越的有力的杠杆的。
  “与时俱进”这个话,在当今高校十分流行,却十分不先进。早在1983年,邓小平就提出教育三个“面向”。邓小平关于三个“面向”[4]的说法,就比这个话先进;三个“面向”之中就有一个“面向未来”,“面向未来”就超越了“与时俱进”。
  良好的教育,特别是良好的高等教育,应该是与人俱进的。
  参考文献
  [1]佚名.周易[O].朱熹,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清武英殿本),1987.
  [2]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09.
  [3]茨维塔耶娃,M.致一百年以后的你[G]//茨维塔耶娃,M.致一百年后的你:茨维塔耶娃诗选.苏杭,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91:58.
  [4]邓小平.为景山学校题词[G]//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5.
  (责任编辑 张少雄)
其他文献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行为反应,它与人的行为选择密切相关。情绪从功能定位上可分为积极和消极情绪,积极情绪是人的活动的一种动力,而消极情绪对活动起阻碍作用。
近年来,护士职业安全危险因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手术室是集中对患者进行手术及抢救的重要场所,由于手术室护士工作性质的特殊性,每天直接或间接地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及各
为了应对越来越多的医疗纠纷和民事纠纷,现将资料完整的33例尸解病例作一分析。1病理资料1.1资料来源为1981-2005年病理科主检,资料完整,诊断明确的病例33例,其中公检法民事纠纷事
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将以临床患者为中心,建立直接服务于医护人员与患者的实时主动识别管理系统。无线传感器网络和自动识别技术在医院信息化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方法:检测33例SLE患者和29例健康对照组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SLE患者全血粘度(低、中、高切)、全血还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加味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1例用葛根芩连汤作汤剂治疗,对照组39例以思密达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28例,好转11例,
目的:观察小剂量咪唑安定与曲马多在全麻腹腔镜术后拔管期的应用效果.方法:40例 ASA Ⅰ~Ⅱ级在全麻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观察组静脉注射小剂量咪唑
目的:了解输血科(血库)管理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广西地区输血质量提出有益的建议。方法:以信函方式对广西二级及以上医院输血科(血库)业务开展情况调查。结果:部分医院成分输血率差距较
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可靠方法之一,使成千上万患者得以存活或延长生命。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来说,由于透析治疗是一种终身替代疗法,过程漫长而艰难,不良反应多,其
随着社会的进步,观念的改变,来医院进行无痛人工流产的受术者年龄越来越低龄化,对手术风险和麻醉风险以及自我保健等方面的健康知识了解很少。对此,笔者采用询问交流方式,了解受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