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杀”的魅力

来源 :当代工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isperi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剧本杀”的魅力
  近年来,“拼个本”似乎已经成为当下年轻人新的休闲方式。从早年间的“密室逃脱”演变到如今的“剧本杀”,这种带有角色扮演性质,又可以满足玩家表演欲的线下推理游戏正杀出重围,成为年轻人的社交新宠。
  目前市场上的“剧本杀”主要分为实景本和盒装本两种。
  实景本是指有案发现场、搜证环节、NPC(非玩家角色)参与的剧本。而盒装本的组成相对简单,一般是将人物背景、线索卡和道具集装成盒,在主持人的带领下进行推凶或者还原。
  根据对不同玩家的调研,大家普遍认为实景本的游戏体验更好,沉浸感更强,社交属性更高。即便是素不相识的人,也可以通过玩同一场游戏的方式坐在同一张桌子旁,或哭或笑地畅谈几个小时。
  因为一局“剧本杀”的游戏时长较长,而场地有限,所以一般比较火的实景本都需要玩家提前预约,店家再根据不同时間段和不同角色需求来安排场次。火爆的剧本甚至可能要提前一周左右预约才会有“车位”。所谓的车位就是剧本中的角色,当人满开本的时候,大家会戏称为“人满发车”。
  在“剧本杀”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从游戏开始的那一刻,你不再是你,你需要理解你游戏角色的情绪和故事,真正把自己代入到游戏中。几个小时的沉浸,完全地投身于另一段人生中,这或许就是“剧本杀”除了社交属性外的另一种魅力所在。
  又一种传染病在中国消失
  6月30日8时,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谭德塞正式宣布,中国已经消除了疟疾。这也是中国境内消灭的第四种传染病,此前三种分别为天花(1961年)、脊髓灰质炎(2000年)、丝虫病(2007年)。
  在年轻一代中国人眼中,疟疾,或说“打摆子”如同一种早就荡然无存的古老疾病,其存在感几近于零,更多只能从《亮剑》等颇有年代感的影视剧中窥知一二。但在李云龙“打摆子”的70余年前,中国每年约80%的县有疟疾流行,3000万人因蚊虫叮咬或饮用脏水感染疟疾,饱受反复出现的寒战和高热后,30万人不幸丧生,其发病人数居各种传染病之首。
  直到1951年,中国发布首个国家疟疾控制战略,将疟疾控制视为“中心任务”,并在70个县市建立疟疾防治站,部分省实施防治试点方案。此后,各地纷纷通过改善灌溉系统,用蚊帐、喷杀虫剂等方式减少蚊虫滋生,并为已经患病或有风险的人提供药物防治,阻止疟疾传播。
  1967年,随着“523项目”正式启动,全国60个机构的500多名科学家争相寻找疟疾新疗法,最终在1970年代发现了青蒿素——当今最有效抗疟药物的核心化合物,屠呦呦也因此斩获诺奖。
  2016年8月开始,中国本土疟疾病例数成功归零。2020年11月,连续4年报告本地零疟疾病例后,中国正式向世界卫生组织申请消除疟疾认证。据了解,中国是世卫西太区30年来又一个获得无疟疾认证的国家。此前,该区域仅澳大利亚(1981年)、新加坡(1982年)和文莱达鲁萨兰国(1987年)获得相关认证。目前,全球每年仍有超过2亿人患病,90%以上均在非洲,耐药问题日益凸显,有效疫苗仍待研制。
  给公厕留条缝
  在外如厕时不难发现,公共厕所的门下都会留有一个缝隙,可以看到外面的脚步来来往往,这让很多人觉得十分没有安全感。那么这个缝隙是做什么用的呢?如此私密的空间,为什么会有一个让人如此没有安全感的存在呢?
  这条缝隙恰恰是出于安全考虑才这样设计的。关于公共厕所门下的缝隙,在各国都是有明确规定的。参照公共厕所的设计标准,美国规定公共厕所门下的缝隙高度为22.86厘米,中国规定公共厕所门下缝隙高度为30厘米。
  如此设计,主要是因为以下三点:一是有助于通风,帮助厕所内地面水分快速蒸发以及帮助异味迅速散去;二是减少门底和地面的摩擦,增加门板的使用寿命;三是出于安全角度考虑。
  第三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调查研究表明,我国每年大约有11%的老人会在公厕内发生摔倒或者晕厥。尤其是厕所这种密闭空间,大家在进去之后都会将门反锁。如果隔间不留下足够的空隙,那么老人晕倒将无人能知,且无法在第一时间救援。所以,门下留一道缝隙,大大增加了救治概率。
  虽然摔倒或晕厥是小概率事件,但发生的可能性绝不为零。在保护隐私的同时也尽可能地消除安全隐患,正是这条缝隙存在的意义。
其他文献
大隐于市  对中共满洲省委的过往与历史,一直早有耳闻。但得愿近身一瞧,却发生在不久前。  静待于街头一隅的青砖拱门,傲然挺立的硬山式瓦房,“不太显眼”,如果不是导航提示极有可能擦肩错过。与临街对望北市场的热闹喧腾不同,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静谧而又庄重。  抵达时,恰逢中共满洲省委旧址在重新布展,探寻并没有从正门“福安里”巷子启幕,而是在靠西的员工通道,一扇黑色大铁门开始。跨入,一面印在内侧墙面、
期刊
工装源起于工业革命,最初就是作为最基础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品而设计的。工人在既险峻又恶劣的条件下工作,需要的是一套耐磨、耐刮、耐脏又能保护作业安全的工装。这就要求设计师,除了对面料的选取精益求精外,还要对防护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指向,如服装整體结构不合理会使运动受阻、色彩不合理会造成识别失误等。尽管在当时,这些基础防护功能,对工人的保护并不那么立竿见影,却也为工装的整体定位和发展趋势打下了基础。  随着工
期刊
李龙  \辽河油田曙光采油厂作业一区85号站采油工\  我们采油工人经常接到天南海北各个区域的任务,总会遭遇一些极端天气,像“中俄天然气管线北段项目”,施工地在黑龙江黑河,平均气温零下40多摄氏度。再比如“西气东输”项目,在大西北施工,气温虽然没有黑河那么低,但风沙大,风一吹起来,穿多少层羽绒服都没用,能吹进人的骨头缝里。后来,公司为我们配备了“纳米保温服”,工服应用了一种碳纤维纳米材料,又耐磨、
期刊
“我当个石油工人多荣耀,头戴铝盔走天涯。”1964年,一首《我为祖国献石油》唱响大江南北,也让石油工人形象深入人心。在火红的年代,石油人头戴狗皮帽,身穿“道道服”,脚踩大头鞋,穿林海、过荒地,扎根荒凉孤寂,守着茫茫雪原聆听钻机的欢唱……  回忆当年经历,我心中充满感慨。1962年,迫于生计,20岁的我离开家乡外出打工,在玉门油田的服装厂当缝纫工,为石油工人做战天斗地的唯一“屏障”——道道服。  道
期刊
拿着写有自己名字的小纸条,我和工友仰起兴奋的脸,穿过七八条火车道,到达劳保库,排着队,把纸条从窗口递给里面的劳保员,换出属于自己的大头鞋、裹脚小垫、手电、卷尺、柳条安全帽、毛巾、蝴蝶牌铝饭盒、四海牌肥皂、探火镜、长皮手套,还有一套白帆布的棉线工装。  1982年,我通过招工考试进入鞍钢炼钢厂,这是我的第一份劳保品。鼓囊囊一大堆,分两次才踉跄扛回车间的铁皮更衣箱。  炼钢工的工装也叫防热服,外层面是
期刊
因工种差异,工装也呈现出乱花迷眼的面目。在工种繁杂的矿山,我无数次目睹过上下班人群的壮阔,俨然一幕大型衣装剧。  第一次见工装是少年时。20世纪80年代末,离我家乡最近的矿山是小秦岭金矿,当时村里人唯一的打工地就是那。  我的小学语文老师成为村里第一位矿山爆破工,因他有一位亲戚在潼关国营金矿做管理,便辞了民办教书工作,上了矿山。那天,他坐在一棵核桃树下给一群人讲矿山经历,穿的上衣是草绿色作训服,裤
期刊
玻璃花  快下班的时候,手机“汪汪”地叫起来。那是小语打来的电话。  小语属狗,她亲自在我的手机里把属于她的来电铃声设计成如此,导致我的生活中随处可闻狗吠之声。当然,她自己听不见,就不觉得烦。  “亲爱的,请我吃个饭呗!”她懒懒地说。我没犹豫,说:“好,你找个地儿吧。”天热。郁闷。我也懒得回家。“泰山路上,檀香楼,二楼,我就在这儿呢,等你!”我刚想说,还没见过像你这么积极被请的主儿呢!但还没等我说
期刊
曾采访一位心内科专家,他的手很特殊:一双手左手白净,右手却布满了老年斑,苍老得看不出它的主人还不到60岁。询问才知,这是多年在强X光照射下手术所致。“国内最先开展心脏支架手术的这批人都已经患了癌症,无一幸免。”专家平静的解释让我震惊,原来他是一位罹患胰腺癌的医生。  最近又采访到一位市级医院的心内科医生,7年前,她将心脏介入手术带到辽阳,开辟了急性心梗救治快速通道,将CCU病房(冠心病监护病房)急
期刊
編织人生  ■摄影:王慧  茶语  ■摄影:王志林  稻舞  ■摄影:赖学香
期刊
第一次喝早茶  于先生38岁私企业主  【诉说】广东人好吃,作为在这里生活了30多年的辽宁人,记忆里最美好的时刻,就是第一次喝早茶。那是1991年,我12岁,父母工作调动,举家搬迁,我跟着来到了广州。姑姑已经在这里定居,接风宴自然要最具当地特色,姑姑带我们去了老区一家很有名气的茶楼。  老旧的蒸笼、泛黄的瓷碗,洗得干干净净的茶碟,清晨,阳光透出第一缕柔和的光,整座城市在蠢蠢欲动。我想睡懒觉,被姑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