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本刊各期重点报道内容介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GKD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刊由中华医学会主办,创刊于1950年10月1日,现为月刊。编辑委员会由全国百余位知名眼科专家组成。现任总编辑赵堪兴,副总编辑王宁利、孙兴怀、阴正勤、何守志、姚克、崔浩、惠延年、葛坚、谢立信(中国工程院院士)、黎晓新,编辑部主任黄翊彬。本刊多年来发行量以及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各项指标,均在国内本专业期刊中名列前茅。所载论文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美国《医学索引(IM/MEDLINE)》等国内外十余种重要数据库收录,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Mn2+作为视神经活体示踪剂对兔视网膜的毒性作用.方法 60只青紫兰兔120眼随机分为5组,分别单眼玻璃体腔中注入MnCl210、15、20、30、40 mmol/L 25μl.术前及术后7 d、28 d行眼底彩色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检测,并摘除眼球行视网膜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检查.对不同时间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F-ERG b波振幅进行比较,行重复测量的
山东省眼科研究所自1991年创建于青岛市,隶属于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是一所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谢立信教授担任所长的集科研、教学、医疗及防盲为一体的眼科机构。山东省眼科研究所下辖青岛眼科医院、山东省眼科医院(济南)、山东省眼科学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眼科验光配镜中心、山东省角膜病防治研究中心(在建)等。
眼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泪液以及角结膜上皮损伤的慢性疾患,伴有眼部不适、视功能异常[1].由于干眼与过敏性、炎症性结膜疾病的患者主诉均较为相似,临床上极易造成干眼的误诊.造成误诊的原因除了对干眼的认识较为不足之外,干眼诊断标准的精确性及诊断方法的变异性均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2].因此,寻找一种可重复性好、操作便捷的干眼诊断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
期刊
患者男性,41岁,体检时裂隙灯显微镜下发现左眼晶状体内异物.患者曾在1980年2月被铜雷管炸伤右眼,1年后因眼球萎缩在解放军某医院行手术摘除右眼球;做病理检查时从球内取出两个细小铜片。
期刊
白化病是由于不同基因的突变,导致黑色素或黑色素体生物合成缺陷,从而表现为皮肤、眼睛、毛发等色素缺乏的一种遗传病.临床上若患者仅表现在局部眼睛受累,且临床表现又不典型、难于辨别,则易致临床医师误诊.2009年我院诊治先天性眼白化病1家系3例患者,眼部仅表现为单眼虹膜和眼底视网膜色素脱失明显,而无眼球震颤、斜视等其他表现,且遗传方式未表现常见的X连锁隐性遗传方式,而表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
期刊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眼科杂志编委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眼科分会协办的第二届中华眼科中青年论坛(暨组稿会)于2010年7月2至6日在上海市成功举办。
期刊
患者男,26岁.因双眼无痛性、渐进性视力下降10余年,于2009年11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既往双眼近视病史数年,具体屈光状态不详。
期刊
目的 研究Microperimeter(MP)-1微视野计检测中老年人正常眼黄斑区视网膜光敏感度及固视率的正常值.方法 正常值测定.应用MP-1微视野计检测60名(60只眼)41~70岁健康受检者正常眼黄斑中心10°范围视网膜功能.根据受检者年龄分为3组,A组41~50岁,B组51~60岁,C组61~70岁.各年龄组间黄斑中心10°范围视网膜平均光敏感度和黄斑中心凹不同位置间平均光敏感度比较均采用
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眼科与中华医学会中华眼科杂志共同主办的缺血性眼病的跨学科联合治疗和神经保护新进展学习班,于2010年10月14至16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刘建院长、眼科王艳玲教授、中华医学会中华眼科杂志编辑部黄翊彬主任出席学习班并讲话.学习班特聘请日本关西医科大学眼科高桥宽二教授、西村哲哉教授为与会的眼科同仁介绍了黄斑病变及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