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榜样 因势利导 发挥潜能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wfoc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养成教育”是指在学习、生活、劳动等教育中让良好习惯形成与定形,从小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能更好地为幼儿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幼儿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可以影响他的一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也不可能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要的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这几年的工作实践中,我对小班孩子的养成教育有些研究,也有一些体会和心得,与大家在此分享。
  一、言传身教树立榜样
  我国教育家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师的言行不仅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且对幼儿具有权威性,幼儿会不加选择的加以模仿。因此,教师良好的表率作用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教师除了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之外,还要适当地多鼓励,多肯定,使幼儿对自己有信心,这样幼儿良好的习惯也就养成了。
  孩子的世界是纯净的,易受外界影响。他们解读别人的言行往往是直接的,还不具备足够的把别人的言行经过头脑加工取其精华的能力,因此容易做出一些不良的行为。家长帮助孩子纠正不良行为不能简单粗暴,不要急于求成,而是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要防微杜渐,在孩子的不良行为处于萌芽状态时就“掐掉”。当然,要尊重孩子的个性特点,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决不可“一刀切”,既有“收”,又有“放”——“收”其不正,“放”其所爱(好的爱好),让孩子沿着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轨道健康成长。
  二、方法多样因势利导
  叶圣陶先生要求受教育者个个成为真知真能的人。这“真能”的标志是什么?叶圣陶先生的观点是:要习惯成自然。他说:“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勉勉强强的做一做,那就算不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习惯养成得越多,那个人的能力越强。我们做人做事,需要种种的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的习惯。”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叶圣陶先生确信:教育的本旨就在于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且终生以之。
  叶圣陶先生认为,要养成某种好习惯,要随时随地加以注意,身体力行、躬行实践,才能“习惯成自然”,收到相当的效果。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对幼儿多观察,多注意,注重对幼儿的随机教育,做到及时发现,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及纠正,让幼儿的良好行为得以巩固并发扬。比如,午睡前有些幼儿急于上床而把脱下的鞋子乱扔一地。起床以后又有个别幼儿会为了寻找自己的鞋子而把大家的鞋子翻乱。每次看到此情景,老师们都会抱怨小朋友们为什么不摆好鞋子再上床,可是无济于事,情况并没有好转。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我悄悄地把孩子们脱鞋的情景录了像。下午教育活动时间,孩子们惊奇地发现他们上了电视(我把录像连接在了电脑上)。小朋友看得特别投入:“看,桐桐的鞋子没摆好就上床了。”“老师,我摆鞋子了,我还帮小朋友摆了呢!”“老师,我们的鞋子好乱呀!太难看了。”孩子们看到他们鞋子的狼狈样,一个个发表了他们的感慨,七嘴八舌地相互争论。画面中的“小捣蛋鬼们”小脸都羞得通红。我没有过多地发表意见,只是肯定了孩子们的发现。“下一次睡觉前我还会给小朋友们录像,看一看谁能把鞋子摆好。”孩子们听了,个个表态以后一定摆好鞋子。还真见效,现在孩子们都能自觉地把鞋子摆放在规定的位置。同样,我们把孩子们很多的行为,如,吃饭、做操、排队、上课等情景片断用录像或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来,然后和孩子们一起分享。活动完全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教育效果事半功倍,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三、健全制度发挥潜能
  班级制度具有文化影响力,也就是具有文化限制功能。它主要通过建立行为规范来创设班级的文化环境和文化背景,并借以制约、倡导、传递和输送某种文化价值,进而影响幼儿的人格发展。小班班级制度的确立有利于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自我服务制度
  我们在小班班级建设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虽然小班的孩子没有多大的竞争意识,但孩子都比较喜欢做“小老师”,喜欢管理他人。通过幼儿的自荐,我们选拔出了相对能力强一些的孩子来做值日生。同时,还尝试了“小巧手”、“小帮手”等,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服务于自己的小组。比如,拿油画棒,拿橡皮泥,分发碗和勺子,等等。同时还要求幼儿在活动中,以小组为单位,请小组长记录、表述等等,充分发挥幼儿的潜能。
  2.评比制度
  小班的孩子最喜欢受到表扬与他人的肯定。所以根据小班的专题研究“养成教育”,我们每月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如,2月份的评比内容是:今天你主动打招呼了吗?3月份的评比内容是:你能坚持每天来园,不迟到吗?4月份的评比内容是:你能每天自己吃完饭菜吗?:5月份的评比内容是:今天你按时入睡,自己穿脱衣裤了吗?在每个星期评选出相应的“xx之星”。另外就是根据主题活动开展的比如“穿衣服比赛”、“水果拼盘大赛”、“创意涂鸦”等等,通过评选优秀作品,能干宝宝等,提高幼儿的兴趣、参与度和成功感,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使幼儿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
  小班孩子,就像一张白纸,纯洁天真,可塑性强,容易接受外界的影响。只要教师加以合理、正确的引导和训练,孩子很容易形成正确的、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教师必须善于捕捉各种时机,善于利用各种资源,善于通过各种渠道,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使孩子们真正做到“好习惯,早养成,益终身”。
其他文献
交流是学习活动中最常见、最基本的方式,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往往为表述不清自己创造性的解题方法而苦恼,为没能正确理解题意导致错误而后悔不迭,更有面对新题型时一脸的困惑……因此,我把“让学生学会用数学说话”作为学好数学的立足点,看成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所谓“用数学说话”是指在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运用数学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体会,对别人的不同做法与想法进
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中阅读教学仍然占主角,但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没有显著提高,期末考试中的课外阅读理解常常是学生失分最多的部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呈现高耗低效现象。  如何改变这一现象呢?概念图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打开了一扇窗。概念图(concept map)是一种用节点代表概念,连线表示概念间关系的图示法。它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康奈儿大学诺瓦克(Joseph D。Novak)教授等人,根据奥苏贝
结合小学科学中“比较水的多少”这一教学案例,本文论述了什么是“很棒式”课堂评价,以及这种评价现象存在的根源。进而,针对该类即时评价所带来的各种弊端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在教科版小学科学“比较水的多少”一课的教学中,我着重关注了教师对学生课堂活动的即时评价,发现教师反复地在使用缺乏针对性的“很棒式”评价用语。该课中教师虽然也设计了丰富的课堂实验,也针对各实验过程创设了不同的问题情境,且提出了略具启发
2011年5月,江苏省全面启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无锡市、常州市、苏州市、如皋市、赣榆县、淮安市楚州区、东台市、江都市、句容市、泰兴市10个市、县(市、区)成为首批江
一、小学英语朗读教学的重要意义  1、对写作的提高。朗读这一举动能够让生理活动不断的趋向于心理活动,也就是内化的产生。英语学习中的朗读可以将英语教学当中的内化体现出来,进行一定数量的朗读,可以帮助小学生积累句子和词汇,能够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思维能力,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想象力以及语言感知能力,可以对口语与听力的完善性不断促进,从而将写作水平和阅读水平提升。  2、对记忆的提升。朗读作为动词,相当于
摘要:职业院校如何推进校企间的深度合作?如何在合作中充分调动发挥学校和企业的积极性?校企之间如何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实现双赢?本文结合“引厂入校”实践对推进校企深度合作的实施内容和技术手段进行分析探索。  关键词:引厂入校;校企深度合作;技术探讨    “引厂入校”是一种新的校企深度合作形式,其本质特征就是学校提供一部分重要的生产资源。租赁给企业,企业通过租赁协议,全面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学校在整
<正>体育与健康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2009年教育部将课程的教学目标由原来的五个增加至七个,新增加的两个目标分别是增强体能和职业素质。这表明中职体育
我国技工教育正处在一个从数量向质量转变的过渡时期,为社会培养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质量技能型人才是技工教育的发展方向。技工学校究竟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可以从
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定岗双元”培养模式是针对某一岗位(群)的职业要求,双元(学校元和用人企业元)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和计划,确定理论与实践的课程体系。开发和融合校企双方的教育教学
工作以来,我接触了小、中、大班的幼儿,发现几乎每位孩子都非常喜欢画画,即使个别孩子害怕画不好而导致的不喜欢画画,这种情形也只是暂时的,一旦有了引导或鼓励,这种担心害怕马上会转变为想要画好的信心。同时,绘画还有助于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昔日的幼儿绘画教学通常是以教师示范操作、幼儿模仿练习为主的,这样的形式不要求幼儿自己动脑,只要求他们看着老师的操作进行按部就班的模仿,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而现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