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蔗糖简史——兼论甘蔗起源

来源 :福建农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l76488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种蔗制糖起源于中国。据《诗经》记载,公元前十二世纪以前就已制糖。公元前三世纪的《楚辞·招魂》已明确指出甘蔗制糖,表明了长江流域早已种蔗制糖了。公元前三世纪末,闽王已从福建向汉高祖晋贡甘蔗制的砂糖。公元三世纪初,明确黄河流域业已种甘蔗。中国许多古籍,对蔗和糖两个字有不同的写法和称呼,各有约三十种;还记述了不同的甘蔗品种、用途、栽培法以及制糖工具和方法等。外国最早的记载是:亚历山大大王于公元前327年东侵印度时,他的随从执事才记录有:当地人‘咬食一种稀奇芦苇,没有蜂的任何帮助,会产生一种密’。意大利人马可·波罗(1254~1324)于1271年11月踏上旅途往东方,1275年5月到达中国,至1292年夏离开。于1295年冬回到他的故乡。在其《游记》中谈到:旅途所经各地,只有中国几个地方产糖,和印度人来中国买糖的情况。表明了印度开始蔗糖生产比中国迟得多。有许多证明,茶和糖是由中国传到印度去的。说种蔗制糖起源于印度,明显是错误的。以下所述几方面的情况,也是佐证。种蔗和制糖是由中国直接或间接向世界各地传播的。马可·波罗《游记》曾说到,中国泉州是世界最大港口之一。实际上,泉州在宋朝(960~1279)就已经是世界著名港口,就有很多阿拉伯人来往了。传说到泉州就是到了天堂。至今还有阿拉伯人墓的遗址。蔗种和栽培技术以及制糖技术,很可能在那时候已被传去中东,然后经地中海传到意大利和西班牙。哥仑布第二次(1490)去美洲带了蔗种植于圣多·多明哥,逐渐在美洲传播开来。夏威夷‘自1852年起,从中国招来大量的蔗田工人和土法制糖技术工人,至今还留存当时从中国运去的甘蔗压榨木辊’。印尼爪哇和菲律滨等地的种蔗制糖是十六世纪由华侨传去的。日本人乌仓龙治和伊波普猷等的著作中有说到,中国唐朝鉴真和尚东渡扶洋时,把制糖法传入日本。中国台湾省的种蔗制糖是由福建省传去的,并有从漳州聘去熬糖师的记载。世界蔗糖贸易是中国领先的。在鸦片战争(1840)前,中国是世界唯一产糖大国,所产蔗糖畅销世界各地,远达英国、美国。1840年后,降为世界五大产糖国(中国、印度、爪哇、菲律滨、古巴)之一。日本侵占台湾后,再降为蔗糖进口国。果蔗更是中国早有的,也销售国外。“中国种”甘蔗是世界最古老的栽培种。近年来的甘蔗学研究,如 P.H.Moore《蔗属开花的研究Ⅱ.诱导期与叶簇里的叶片数》,A.G.Alexander《蔗属品种的光合活动光谱》(以上两文皆刊载于十五届国际甘蔗技师会议论文集)和周可涌、梁天干、卢川北《甘蔗叶片光合膜面积的比较研究》(福建农学院学报,1981,[2])等的研究结果,已经给予证明。“中国种”甘蔗不是从伊里安传来,更不是在印度东北部由热带种和当地野生种甘蔗自然杂交形成的,是中国农民长期选择的产物。中国解放后的蔗糖业以及甘蔗科学研究情况,因篇幅关系,客另文陈述。
其他文献
薪酬是企业管理实践中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激励手段之一,企业构建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体系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能充分开发企业人力资源的潜能。广
研究目的:探索基于概率似然比的话者识别鉴定机制。研究方法:基于贝叶斯理论,借助智能声纹分析平台,优化检材和样本条件,开展LLR(对数似然比)声纹检验鉴定。研究结果:成功使
实验考查了幼儿运用自然数码奇象记忆法记忆五线谱在钢琴上的弹奏位置,详细阐述了幼儿能运用此法的道理。结果表明:(1)幼儿运用此法识记和回忆成绩实验组显著高于对比组。即
粒径在110 nm的纳米金属簇在学术界和工业中特别是催化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表面活化剂稳定的纳米簇并不稳定,甚至在比较温和的反应条件下都会发生团聚,而高分子稳定的金属
众所周知,贵金属铂Pt及其各种合金是用于CO氧化过程的一种高活性催化剂,长久以来它们被广泛地使用。虽然通过实验可以制作出高活性、高选择性、高稳定性的催化剂,但它不能描
培养具有高职特色的投资与理财专业人才,需要构建科学完善的教学体系。以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投资与理财专业教学改革为例,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
人的需要理论是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理论的逻辑起点。马克思正是把人的需要理论作为了自己哲学的"世俗基础"和"存在基础",阐明了人的需要的产生和满足方式的特殊性,认为人的解
目的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的严重程度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9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值分组,将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值<1.43 mg/L的30例冠心病
目的研究沙利度胺联合干扰素、重组人白介素-2治疗难治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4例难治复发性AML患者,分别如下:例1为中老年女性AML-M2患者,先后给予
会议
甲醇是仅次于合成氨的化工产品和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是C1化学的基础物质,广泛用于有机合成、染料、农药、涂料及国防等工业领域。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甲醇的用途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