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轮转换模式在文学人物塑造中的功能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f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话轮转换是日常交际的基本单位,话轮转换的方式不仅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而且能够体现话语参与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人物性格特征等因素。话轮转换在文学作品中尤为重要,人物关系及特征都与作者打造的文章主题紧密相关。因此,话轮转换模式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拟从《潜鸟》的主人公话轮转换模式来分析其在人物塑造方面的功能。
  【关键词】话轮转换 人物塑造 功能
  一、话轮转换和相关研究
  话轮转换是由塞克斯于1960年提出的,谢格付和杰斐逊等人也对此理论作了深入的研究,他们从社会语言学的观点出发利用民俗学方法论的研究方法提出了这套理论。话轮转换的两个基本特点为:在一个时间里至少而且只能有有一个人说话;发话者不断轮流变化。话轮是交际方不断揣测对方心理的外在形式。受话人按照发话人的意图对已知信息作出最佳关联假设,保证领会交际意图,成功完成交际活动。关联理论是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无意识状态下遵守的准则,是通过话轮的不断转换而实现交际关联的。谈话中的一切信息都是有关联的,话轮转换的全过程都是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运行的。丰国欣(2000)在研究中提出话轮相对转换这一概念---介于话轮转换和话轮不转换之间,这种相对程度取决于话题转换和话题发展的需要。其研究结论提出介绍性的会话,话轮转换频率较低,而讨论式的会话,话轮相对转换频率较高。
  二、《潜鸟》中的话轮转换模式与人物塑造之间的关联
  《潜鸟》是加拿大籍女作家玛格丽特·劳伦斯的代表作之一,其写作主题反映了以主人公梅蒂族女孩皮格特为摆脱祖辈受歧视的斗争过程,最终以女主人公死亡为悲剧收尾。劳伦斯着力塑造了女主人公皮格特从少年到成年以及最终死亡三个阶段的变化,而这种变化的动因则是以皮革特为代表的少数民族部落在工业文明与现代文明发展中遭受主流白人文化潜在的胁迫,试图通过自身的变化与顺应来获取认可和接纳,而这种顺应的想法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自身的命运反而把自己推向了绝望的边缘。作者通过女主人公皮革特和白人女孩的对话体现了皮革特从少年到青年的巨大变化。文中主人公皮革特与白人女孩“我”之间的两次会话模式可以看出主人公皮革特从少年对白人排斥到青年企图融入白人社会的巨大转变,而其幕后的原因在于社会这个大熔炉开始改变了皮革特原有对于以白人为统治者的主流社会的认知。而文中三次话轮转换模式则能清晰地反映皮革特是如何从抗拒排斥到企图融入以白人为统治秩序的主流社会。因此,分析三次话轮转换模式对于主人公皮革特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更加深刻,进而对于作者所要反映的社会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以下就是《潜鸟》文本中三次话轮转换模式的分析。
  当叙事者我与主人公皮革特一起在钻石湖度暑假时,那是我与皮革特第一次近距离的接触,孩子好奇的天性促使我试图接近皮革特了解更多关于她与她部落的故事,因此,在第一次双方的话轮转换模式中我成为积极的发问者,而皮格特则是被动地回应,所以基本模式是发话者A(我)—参与者B(皮革特),第一次的会话只有一轮A—B之间的问答就终止了:我 “want to come and play? “ , 皮革特 “I ain’t a kid”。關联理论是保证会话顺利进行的基本手段,而此处我们却发现皮革特的回答似乎与我的问题没有直接相关,她对我的问题是一种不合作的态势,这也导致了双方第一轮的会话戛然而止。皮革特的排斥与不合作也体现在第二次的话轮转换模式中A—B—A—B—A—B—A—B—A—B 。我仍然是这次话轮的发起者,而皮革特总是处于被动回应的状态,而且回应的内容也没有遵循关联理论,从发话者我与回应者皮革特话语数量对比分析可发现我的话语数量要比皮革特的话语回应数量要多很多,从话语形式特征来看我多用一般疑问句来征询皮革特的意见,而皮革特回应的话语多是简短或者省略句甚至是带有挑衅意味的疑问句。第二次话轮转化模式与第一次话轮转换模式呈现出相似的趋势即A---B这种模式,但第二次从话轮转换的次数和话语的数量上都超过了第一次,话轮转换频率较高,这说明皮革特在被动地参与会话,似乎以讨论的方式开始介入。多年以后当我与皮革特在酒吧偶遇时,双方有了有生以来的第三次会话,而这次的话轮转化模式无论是会话的发起者和话语的数量上都与前两次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第三次话轮转换模式皮革特则始终是话轮的控制者,成为积极的发问者,话语的数量也比我的话语数量多,而我却成为被动的回应者,话轮转换模式以如下模式进行B—A--B—A—B—B—Silence—B—A,这说明皮革特的生活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拒绝与白人接触到主动介入,而我的被动回应多是出于本能,甚至在话轮转换中出现了不对称的现象,我对于皮革特的示好与主动询问曾保持沉默不回应,呈现出不合作与排斥的迹象。综上所述,话轮转换模式能够有效地实现对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塑造的功能,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写作主题更加精确。
  参考文献:
  [1]张汉熙.高级英语1[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2]丰国欣.话轮转换与话题转换[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
  [3]韩东.话轮转换[J].文学界(理论版),2011.
  [4]屈聪.从话轮转换看《简·爱》片段中的权势关系和人物塑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
其他文献
According to WilliamCorsaro,children do not only interpret adults’ culture,but also create their own culture (40).However,how children interpret adults’ culture and create their own culture to a large
期刊
河南省开封市红旗幼儿园(以下简称红旗幼儿园)创建于1955年12月,占地面积4492.37㎡,户外活动场地面积2099.6㎡,校园环境整洁优雅、富有童趣,设施完备、布局合理,是幼儿们自主游戏、健康成长的快乐家园。  红旗幼儿园在2019年被教育部命名為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自2017年3月开展幼儿足球活动以来,利用富有特色的足球活动环境和丰富多彩的幼儿趣味足球活动,开展以“足球教学游戏化”课题研究、
期刊
威海市文登区张家产小学(以下简称张家产小学)始建于2007年,按照国家一类标准配备体育设施,设有1块八人制足球场和1块十一人制足球场,体育活动室、体育器材室、体质监测室等场地。学校现在拥有7个教学班,200多名学生,全部来自于农村。39名教职员工,其中4名专职足球体育教师。  建校伊始,张家产小学提出“阳光教育”的办学理念,围绕“质量”与“和谐”两大主题,实施精细化管理,将阳光、人文、健康、和谐的
期刊
核心阅读  甘肃省榆中县中连川小学校长马安武的到来,让这所乡村学校发生了许多改变:从无到有建起足球队,带领学生们赢下一场场比赛,见识山外的世界……  足球特色融入了学校教育,10年间,在马校长的坚持下,山里娃不仅爱上了这项运动,更收获了快乐和成长。  甘肃省榆中县中连川小学是一所典型的乡村寄宿制学校,位于海拔2300多米的黄土坡上,从县城出发,驱车一路爬坡,单程需一个半小时。全校60名学生,1/3
期刊
2021年5月19—21日,2021年浙江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文化节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举行。本次活动由浙江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浙江省学校体育协会执行,宁波市鄞州区教育局承办,鄞州区姜山镇中学协办。浙江省各市、县(市、区)教育局分管领导,全国和省级21个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分管县长(区长)、局长、校长代表、足球队代表等共同参加了本次活动。  5月20日,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汤筱
期刊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共有3个校区,秉承“生命、自由、发展”的活力教育办学理念,始终坚持“身健心无忧,活力伴成长”的办学思想,积极开展教学工作。  学校以校园足球为重要抓手,多形式、多途径推广校园足球,创建“大体艺”特色文化,深入探究“体教融合”,有效激发学生们参与足球运动的内驱力,弘扬“激情、自由、拼搏、竞争、团结、协作”的足球精神,着力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身体敏活,心情快活,思维灵
期刊
2021年,《校园足球》杂志将进一步根据国家对校园足球的总体布局与实施纲要,结合教体融合的思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来设计话题。以实践研究为主要方向,探讨合理、系统的课堂教学和训练方法,呈现校园足球高质量发展成果,为广大一线足球教师和教练员提供展示与共同探讨的平台。  最佳投稿时间  第3期:2021年1月20日—2月5日  第4期:2021年2月20日—3月5日  第5期:2021年3月2
期刊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界石中学(以下简称界石中学)始终恪守“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践行“为师生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以优质化的育人环境、精细化的学校管理、内涵化的文化熏陶、灵活化的活动引领,促进师生共同超越,推动学校和谐发展。近年来,学校立足“素质教育”,着眼“阳光体育”,突出“快乐足球”,足球文化氛围浓厚,足球活动如火如荼,推进了学校的体育工作,增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期刊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申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和2020年优秀夏令营承办营区的通知》(教体艺厅函〔2020〕49号)要求,经有关单位自主申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推荐的基础上,我部组织专家综合认定,确定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11个。  附件: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名单  1.辽宁省沈阳市 2.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3.江苏省南京市  4.安徽省合肥市
期刊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第十幼儿园成立于2014年,隶属大连市沙河口区教育局,开设10个班级,满足300余名幼儿的入园需要。  多年来,幼儿园始终遵循“给幼儿快乐,不是享受,而是创造”的办园理念,构建了“在一日生活中寻找快乐,在自主游戏中挖掘快乐,在家园合作中传播快乐”的课程体系,努力打造属于幼儿、幼儿家长和幼儿园三位一体的“快乐教育”品牌。将快乐理念与幼儿足球启蒙教育相融合,遵循幼儿发展规律,让幼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