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民期盼改善的六大民生问题

来源 :吉林农业·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将在近期召开,会议将专门讨论研究“三农”问题。这对广大农民来说,无疑是一个莫大的福音。以笔者观察,当前农民最关心的是民生问题,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六条:
   一是“学有所教”。教育是民生之基,虽然国家对义务教育实行了“两免一补”,但由于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等非义务教育收费还比较高,农村孩子在相当程度上仍旧存在上学难的问题。孩子上学,仍是农民较大的一笔开支,因学致贫的情况,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落实真正的“有教无类”尚待时日,实现教育公平仍然任重道远。农民迫切希望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完善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让所有的孩子都能无忧无虑地读书,让所有的家长不再为学费发愁,让所有的校门都对莘莘学子敞开。
   二是“劳有所得”。收入是民生之源,虽然国家对解决“三农”问题政策上一再倾斜,为农民发放种粮补贴、支农资补贴、养猪补贴等等,由于农业生产资料涨价过快,种地成本较高,粮食价格低迷,明显偏离价值,农民辛辛苦苦劳作一年下来,收入仍然有限。农民外出打工,劳动力比较廉价,工资收入明显低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许多农民仍然过着紧日子,仍存在增收难、致富难的问题,有的“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单靠自身力量他们很难摆脱困境,他们希望国家转换农村政策的体制、机制,切实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使农民增产、增收、快富,也过上宽裕的好日子。
   三是“病有所医”。医疗是民生之急,虽然我国在农村地区实行了“新农合”,由于报销比例较低,医药费太贵,农民仍存在看病难的问题。许多农民有病仍然不去医院,有病不医的现象仍然在一些地方存在。改革开放后,农民实现了温饱,饭能吃上,衣能穿上,已经不存在饿肚子的问题,但许多人就怕生病。他们期望新的医改方案能把农民包括进去,真正实现“全民医保”,合理分配公共卫生资源,坚持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把医疗卫生事业重点放到农村去,切实改变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
   四是“老有所养”。养老是民生之依,虽然农村实行了最低生活保障,由于没有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农民仍存在养老难的问题。不光是无儿无女的老人养老难,有儿有女的老人养老也难,因为他们一般不属政府救助对象。有的老人在丧失劳动能力之后,不受儿女待见,饭不给吃饱,衣不给穿暖,病不给医治,以致“有钱盖房,无钱养娘”、“媳妇领进门,老娘债缠身”的现象时有发生。广大农村老人希望国家能把他们纳入到社会养老体系,使他们生老病死也有个依靠。实践证明,家庭养老靠不住,社会养老才是“保险箱”。
  五是“住有所居”。住房是民生之需。虽然农村和城市相比,农民一般都有宅基地,但由于儿女较多,经济拮据,加之建筑材料涨价,许多农民的住房条件、住房质量、设施配置,都很难和城市居民相提并论。可以说,农民的经济支出,建房是最大的开支之一。特别是儿子多的农民家庭,在许多农村地区有一套住房是找对象成家的必备条件,为了建房往往耗尽农民多年的储蓄,甚至因此背上债务。
   六是“寝有所安”。稳定是民生之盾,农村和城市相比,地广人稀,居住分散,社会治安的难度相对较大,明抢暗盗时有发生。特别是宗族势力盘根错节,一些人依仗人多势众,独霸一方,恃强凌弱,为非作歹,让老实农民敢怒而不敢言。“害莫大于乱,利莫大于治”,农民殷切期望政府除暴安良,惩恶扬善,严厉打击村霸、街霸、市霸和各种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帮派团伙,确保农村的安定和谐,让农民能吃安稳饭,睡安稳觉。
   总之,广大农民希望少有学、劳有得、病有医、老有养、住有屋、寝有安,生活充满幸福和快乐,他们对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充满希望和期待。广大农民有理由相信,有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有中央惠农善政的雨露滋润,农民的日子一定会一天比一天好。
其他文献
一个初中未毕业的农民,科研路上10年艰辛,培育出令业界惊叹的名优木瓜品种。面对30万元技术转让费,家境贫困的他果断说“不”,心意只在造福乡亲。他,就是湖南省安化县政协委员、湖南省“十大”杰出青年、湖南省劳动模范吴献忠。    今年37岁的吴献忠是湖南省安化县东坪镇据木村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但这些年来,他所走过的路,他所干出的事业却是不“普通”的。他所培育出来的无核大果木瓜全国尚无第二例,在湖南省首
期刊
某地有一西瓜种植大户,去年种了几十亩西瓜获得了高产丰收,为抓住销售季节,卖个好价钱,他花了几千元在报纸上登了广告,广告刊出后,西瓜很快销售一空,事后一算帐净挣数万元。听罢这则消息,颇有感触。  长期以来,许多农民深受自然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束缚和影响,广告意识淡薄。有的认为做广告是工厂的事,是城里人的事,农民用不上,有的认为做广告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也有的认为做广告要花一笔钱,做了也不一定能起到好的效
期刊
一、调料的制备   用盐1-1.5千克和辣椒粉(0.25千克)充分混合后用开水冲成浆糊状,冷却待用。再用与辣椒等容量的蒜捣成泥,用刀将适量葱剁成碎末,同时把适量梨擦成细丝待用。将上述蒜泥、葱末、梨丝放入辣椒浆中,并加少量味精调匀。味精量不能过多,否则白菜易腐烂。   调料依各人口味不同,可调不同的口味。有的人不用开水冲,而用牛肉汤或鲜鱼汤冲(热的)。     二、白菜的准备   选择新鲜、优质、大
期刊
一、利用苦楝、丹皮、花椒防虫:苦楝、丹皮、花椒都含有一种能够麻痹、驱逐和杀虫的挥发物质。用它们防治储粮害虫、方法简便,安全有效,原料易找,且不会污染粮食和环境。其方法是:将苦栋、丹皮、花椒捣碎拌粮,每50公斤粮食对80克。也可将药末用纱布包起放在粮食表层;每30公斤粮食放50克,放好后加盖密封。将花椒或茴香用纱布包好,放在粮桶或粮箱四角,防虫效果也很好。  二、利用于海带储粮:干海带有很强的吸潮能
期刊
从重庆江津南部的中山镇往南30多公里,是数万亩连绵起伏、人迹罕至的深山——四面山。这里是渝、川、黔三省市交会处。深山中有一座叫半坡头的高山,山顶海拔1500米,夏天与外界温差在8℃左右。  2001年中秋,渝北鸳鸯镇一支户外旅行探险队前往四面山附近的原始森林进行探险,他们在深山老林里走了两天两夜,不见一人。  这天,探险队准备攀爬半坡头,发现竟有一条人工修筑的石梯通向山顶,石梯上有新鲜的打凿痕迹,
期刊
在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招贤镇,有一个神秘的小村庄,由于那里一年四季常有雷击事件发生,因此得名“雷公坛”。近20年,雷击伤人事件时有发生,村里几乎每个人都有过被雷击的遭遇,许多村民不堪雷击之苦而纷纷迁离,原先180人的村庄如今仅剩8人。和许多村子一样,都是深山里的小村子,也都没有采取防雷设施,为何雷公坛村频遭雷击呢?   雷公坛村至今已经有300年的历史,因多雷而得名。该村位于梅岭山区腹地,田地肥沃,
期刊
在厚街,一路走来,一座座高楼大厦映入眼敛,然而,记者感受最深的不是摩天大楼带来的视觉冲击,而是厚街密布的星级酒店酿造的商业文化氛围。   据了解,厚街镇共有150多家酒店,其中有喜来登酒店、嘉华酒店、富盈酒店3家五星级酒店,是全国酒店最为密集的镇区。厚街镇政府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厚街酒店业的兴盛得益于厚街会展业的高速发展。厚街充分发挥家具之都的优势,每年通过举办大型的展览会,吸引中外游客入住酒店
期刊
无论是在民间传说还是文学作品中,爱偷鸡的黄鼠狼给人留下的都是反面形象。然而六安市裕安区分路口镇沛联村村民余育文家中发生的一件奇事,让人不得不对这种小动物作出重新认识:当日清晨,一只中毒的成年黄鼠狼被救活后,竟然不走了,像个宠物在人前窜来窜去。当晚,记者试着抚摸这只黄鼠狼,它竟然一动不动,像只温驯的家猫。     门前呼救   当日清晨,天刚蒙蒙亮,余育文一家都还未起床。这时,门外突然传来"吱吱"的
期刊
国务院颁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已于7月1日开始执行。《条例》规定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应当整体保护,保持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不得改变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与环境。  我国现在颁布的名城有109个,名镇85个,名村72个,这些名城名镇名村是最能反映我国传统城镇特色的地方,是我中华民族物质文明依存的基础。早在1982年,国务院就颁布了第一批2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以后又陆续
期刊
重庆市着手打造森林城市,不过因大型苗圃正在兴建中,今年重庆市10多个区县植绿还差3083.9万株苗木。近日,市林业局从全国邀请来50多家苗木企业,由缺苗的区县现场挑选价格适中的苗木,签订购苗协议。    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森林城市建设规划,我市每年需要3至4亿株苗木,我市目前仅有10万亩苗圃,供苗无法满足全市各区县需要。为此,今年已开工建设总面积达5.2万亩的苗圃,预计明年能建成开始供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