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清理实现党内法规制度的“瘦身”和“健身”

来源 :紫光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gforr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29日,《中共中央关于废止和宣布失效一批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发布,1978年以来中央制定的767件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中,有300件被废止和宣布失效,42件将作出修改。这标志着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集中清理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党的制度建设又往前迈进了一步。党内法规制度经过这次“瘦身”和“健身”,变得更加协调统一、更加富有活力、更加有效管用。
  清理工作的背景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制定颁布了大量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对规范党组织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党内法规制度中的不适应、不协调、不衔接、不一致问题日益突出,有的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滞后于实践发展和形势任务需要,有的同党章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不一致、同宪法和法律不一致,有的相互之间交叉重复、冲突打架,损害了党内法规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也妨碍了党内法规制度的贯彻执行。这些问题是在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过程中长期累积形成的,涉及的法规文件数量众多,需要通过集中清理一揽子加以解决。
  我们党对清理工作高度重视,将其作为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和任务来部署。2012年5月,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要求党内法规制定机关适时对党内法规进行清理。2012年6月,中央批准印发《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开展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清理意见》),正式启动了这次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集中清理工作。
  清理工作的基本情况
  本次集中清理的对象是:新中国成立至2012年6月期间,以中共中央文件、中共中央办公厅文件形式发布的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以及中央纪委、中央各部门和各省区市党委制定的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清理工作按照由近及远、先上位后下位的思路进行。所谓由近及远,是指清理工作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2012年7月至2013年9月),清理1978年至2012年6月底前制定的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第二阶段(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清理新中国成立后至1978年前制定的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所谓先上位后下位,是指先对中央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待中央清理决定发布后,中央纪委、中央各部门和各省区市党委再对照开展审核审批等工作,完成自身制定的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这次中央发布《决定》,标志着中央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第一阶段清理工作圆满完成,随即转入第二阶段。各地区各部门在对照《决定》完成第一阶段清理工作后,也将转入第二阶段。
  为做好本次集中清理工作,经中央领导同志批准,成立了由中央办公厅牵头,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政法委、国家档案局、国家保密局等单位参加的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领导小组。清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中央办公厅法规局,负责清理工作的具体沟通协调事务,承担相关清理工作任务。
  对于清理文件,《决定》主要采取3种处理方式。第一,决定废止162件,占清理文件总数的21%。主要包括3种情形:一是文件主要内容同党章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相抵触,或者同宪法和法律不一致;二是明显不适应现实需要;三是已被新的规定涵盖或者替代。第二,宣布失效138件,占清理文件总数的18%。主要包括2种情形:一是文件的调整对象已消失;二是文件适用期已过或者文件规定的阶段性任务已经完成,文件事实上已不再执行。第三,继续有效467件,占清理文件总数的61%。主要包括3种情形:一是文件内容不存在问题;二是文件内容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不影响继续执行,废止、修改的必要性不大;三是文件内容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修改,但修改前继续有效。
  清理工作的主要特点
  一是开创性。在全党范围内开展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集中清理,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开党内法规制度定期清理之先河,清理工作从此进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二是艰巨性。这次清理覆盖范围广、涉及主体多、时间跨度大、时限要求紧,任务十分繁重。中央清理文件有767件,中央纪委、中央各部门和各省区市党委清理的文件逾2万件。
  三是规范性。《清理意见》对清理的原则、范围、标准、分工、步骤等作出了全面规定,中央办公厅通过组织开展清理工作人员业务培训、编写《清理工作手册》,进一步明确了清理工作的基本操作规范,保证了整个清理工作统一部署、统一标准、统一行动,规范有序、扎实高效进行。
  四是专业性。甄别党内法规制度中的“四不”问题,作出废止、宣布失效、修改等适当处理,需要熟知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把握党的建设和党的工作内在规律和发展脉络,准确运用清理标准,政策性、专业性强。
  五是协同性。清理工作在中央统一领导下,由中央办公厅负责组织实施,通过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推动建立清理工作领导机构、完善清理工作沟通协商机制,构建了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分工负责、团结协作的工作格局,形成了工作合力。
  六是力度大。从中央清理决定内容看,废止和宣布失效文件多达300件,占清理文件总数近4成,充分体现了中央加强制度建设的坚定决心和坚实举措。
  清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清理工作是党内法规制度立改废的重要一环,是推进党的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一是有助于维护党内法规制度的协调统一,强化党内法规制度的权威。协调统一、有效管用,是党内法规制度的基本要求,也是党内法规制度得到良好实施的重要前提。通过这次集中清理,一揽子解决了党内法规制度中存在的“四不”问题,该废止的废止,该失效的宣布失效,该修改的安排修改,有力地维护了党内法规制度的协调统一,增强了党内法规制度的活力,提高了党内法规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二是有助于摸清党内法规制度家底,增强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的针对性。我们党执政60多年来,制定了一大批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但数量有多少、到底有哪些、具体分布如何、还有什么缺漏,之前都不太清楚。通过这次集中清理,对党各方面的制度化成果进行全面梳理,准确掌握了党内法规制度的底数,发现了现有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存在的缺陷不足,明确了下一步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方向、重点和着力点,为下一步统筹做好党内法规制定工作、加快构建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有助于推进依法执政和依法治国,实现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与国家法治建设的良性互动。我们党是执政党,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重大作用。通过这次集中清理,确保了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与国家宪法和法律保持一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的“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原则,有助于更好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提高党依法执政的能力,推动形成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和国家法治建设有效衔接、协调统一的局面。
  四是有助于提高党内法规制度的执行力,为加大党内法规制度贯彻实施力度创造有利条件。党的制度建设,既要实现有规可依,更要保证有规必依、执规必严、违规必究,这是实现党的建设和党的工作各项目标的必然要求。通过这次集中清理,将不该继续执行和事实上已不再执行的党内法规制度废止和宣布失效,达到了制度“瘦身”的目的;对需要修改的党内法规制度安排进行修改,达到了制度“健身”的效果,为提高制度执行力扫清了障碍。继续有效的文件由于经受住了合法性、合规性、适应性等多重审查,公信力得以明显提升,为下一步推动党内法规制度贯彻执行提供了内在支持。
  五是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为管党治党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一个政党内部规章制度的完备程度,是其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在出台《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两部党内法规的基础上,中央这次又花大气力组织开展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反映了我们党提高制度建设科学化、规范化水平的鲜明态度,展示了我们党公开透明、成熟自信、法纪严明的良好形象。通过这次集中清理,把制度的笼子扎得更牢更实,可以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供更加有力的制度保障。
  (供稿单位:中央办公厅法规局)
其他文献
4月10日,中央和国家机关党校举行2018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孟祥锋出席并讲话,强调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走在前、作表率,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带头拥护、支持和参与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孟祥锋指出,中央和国家机关离党中央最近,党员集中,执政骨干集中,是服务和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高层政
走出自己的道路,点赞制度自信  “核心”“强国”“使命”,是我个人理解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的“三个角度”。  我们要在对标看齐核心中坚定制度自信。“制度之治”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之治。在“制度之治”中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优势,关键在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在新的伟大斗争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是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我们必须增强维护核心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具有高度的前瞻性、整体性和统领性。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要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全行转型发展,为实现“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目标做好金融服务。  树立创新发展理念,以变革谋未来  面对内外部经营环境的深刻变化,邮储银行要依靠创新驱动实现转型升级,推动机制、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一是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第一监督检查室党支部围绕建设“四强”党支部目标,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充分发挥政治引领作用,为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加强理论武装,坚定政治信仰,强健“主心骨”  深入研讨学。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重要论述为重点,坚持原原本本学,把支部“大集中”学习、党小组“小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结合起来,注重在入脑入心、学深悟
根据机关党组中心组集体学习安排,围绕“认真学习系列讲话,坚定‘四个自信’,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努力做好新形势下人大工作”,我谈一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理念是实践的先导。我们党正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保持战略定力,总结发展规律,推进理论创新,加强顶层设计,扎扎实实地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行稳致远。党的十八大以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 0 周年。知识产权制度是我国改革开放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支撑了改革开放战略目标的不断实现。在前不久举行的2018博鳌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这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提高中国经济竞争力最大的激励。对此,外资企业有要求,中国企业更有要求。”充分展现了我国全面、严格保护知识产权的国家意志,是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行动指南和
实现强国梦离不开强军梦,实现强军梦离不开强军目标,实现强军目标必须建设世界一流军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重要思想,揭示了当代中国军事发展的特征和本质要求,蕴涵着丰富的战略智慧,为我军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提供了科学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紧围绕强国强军运筹全局、谋势布局,明确提出“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重要思想。这是对我军建设发展战略目标
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北京国税局以提升党员意识、发挥党员作用为宗旨,组织实施“争做五个表率、为党旗添光彩”系列行动,教育引导党员时刻铭记党员身份,争做政治坚定、服务基层、爱岗敬业、作风优良和遵纪守法的表率,凝聚起干部队伍勇于担当、无私奉献、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  坚定信仰、保持本色,做政治坚定表率。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对党章党规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方
推进和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正成为全党上下的自觉行动。但从政治生活实践和查处的案件来看,“七个有之”的情况仍然存在,政治建设中“知”“行”分离现象还很突出,做实新时代机关党的政治建设这个重要命题亟待破解。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首先在“认知贯通”上做实。加强机关党的政治建设,需要在认知上弄清楚三个重要的辩证关系。一是放在新时代党的建设布局中看,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意味着政治建设对于党的其他建
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为此,我们必须加大改革授权,加大开放力度,给予政策扶持,体现特色定位,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取得突破。同时,还要加快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进程,推动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局,在注意防控安全风险、坚决守好底线的基础上,积极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更好地服务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上海浦东建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