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电刺激治疗急性疼痛128例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genkua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在急诊科治疗急性疼痛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7月至2013年11月来我院疼痛专科就诊的各类急性疼痛患者128例。对所有受试者在急诊期间接受常规治疗外,对疼痛症状进行疗效观察,实验组在接受常规处理前先使用经皮神经电刺激进行治疗,对照组不予以该项治疗。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进行治疗前后(5min后)、出院(24小时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pain scales,VAS),评估疼痛缓解时间,VAS评分改善情况及后续疼痛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实验组接受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Pain Gone脉冲止痛笔)5分钟后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出院时(24小时内)两组VAS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但实验组可一定程度地减少疼痛治疗药物的使用,部分患者无需接受进一步的疼痛处理。结论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可一定程度地缓解急性疼痛,且安全,无严重不良反应。
  【关键词】经皮神经电刺激;急性疼痛
  国际疼痛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IASP)提出:急性疼痛是指最近产生并可能持续时间较短的疼痛。急性疼痛通常与明确的损伤或疾病有关。[1]对于急性疼痛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物理治疗及神经电刺激等。神经电刺激方法因为其对疼痛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在临床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我们对128例急性疼痛患者,对所有受试者在急诊期间接受常规治疗外,实验组在接受常规处理前先使用经皮神经电刺激进行治疗,对照组不予以该项治疗。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进行治疗前后(5min后)、出院(24小时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pain scales,VAS),评估VAS评分改善情况及后续疼痛药物使用情况。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2年7月至2013年11月来我院急诊科就诊的急性疼痛患者128例。纳入标准:①年龄<80岁;②符合IASP急性疼痛的诊断标准;③自愿接受经皮电刺激治疗者。其中包括急性关节扭伤35例、三叉神经痛23例、偏头痛26例、原发性痛经22例,胆结石22例等有明确原发疾病引起的急性疼痛。排除標准:①不能配合治疗或耐受治疗者;②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含使用起搏器、支架植入者)、癫痫、局部皮肤窥破或感染者③其他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禁忌症者。将受试者按身份证末尾单双数,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64例(男34例,女28例),对照组64例(男38例,女28例)。年龄46岁-79岁,平均年龄64.5±16.3岁;病程1-30天,平均5.2±1.6月。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所有的病人处方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或退热净,胆结石的患者需接受曲马多治疗。实验组在使用镇痛药物前接受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1-5min完成)。采用经皮神经电刺激直接作用于痛点的方法,将止痛笔放在痛点上,笔尖触点紧贴痛点皮肤,在同一痛点上持续按压止痛笔顶部红色按钮30-40次,每个痛点治疗时间30s;如疼痛范围较大,在整个疼痛部位挑选2-3个痛点,在每个痛点上持续按压30-40次。对照组不予以该项治疗。
  1.3观察指标①分别于急诊治疗前(于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后同时评估)、后、出院时分别评定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pain scales,VAS)。VAS读数值由专门人员负责记录(疼痛程度严重度从1-100计分)。VAS评分方法:用一条长约10cm的游动标尺,一面标有10个刻度,两端分别为“0”分和“100”分,“0”分代表无痛也无麻感,“100”分代表难以忍受的最剧烈的疼痛或麻木,将有刻度的一面背向患者,让患者在直尺上标出能代表自己疼痛或麻木程度的相应位置,医师根据患者标出的位置为其评出分数。以VAS加权法评定疗效。VAS加权值=[(治疗前VAS评分-治疗后VAS评分)/治疗前VAS评分]×100%,测得VAS加权值50%-75%为显效,25%-50%为有效,<25%为无效。②此外,记录镇痛药物的使用量。
  1.4统计学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VAS评分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比较,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VAS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特殊情况使用百分比进行报告。
  2结果
  2.1VAS评分两组间比较结果表明实验组治疗后5分钟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治疗后VAS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院时VAS评分,实验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急性疼痛有一定疗效,见表1。
  2.2两组使用镇痛药物情况实验组较对照组略有减少,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患者(痛经患者6例,偏头痛患者5例)接受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后未使用镇痛药物。对于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建议根据疾病进行更大样本量的分类研究。
  3讨论
  本研究表明,经皮电刺激治疗急性疼痛有一定疗效,可在接受镇痛药物前使用,更有利于缓解急性疼痛,有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加快疼痛缓解时间,且安全,无严重不良反应。
  本次研究观察到部分患者(痛经患者6例,偏头痛患者5例)接受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后未使用镇痛药物,考虑与患者本人的疼痛耐受程度有一定关系,此部分患者的治疗后5分钟的VAS评分有明显夏降,但因样本量太小,无统计学意义,建议以后针对不同疾病进行更大样本量的分类研究,以便更客观地评估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对于各类急性疼痛的疗效。
  神经病理痛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存在脊髓背角中枢敏化,在神经病理痛模型大鼠脊髓背角记录到突触传递的长时程增强(long term potentiation,LTP)现象是其重要证据[2]。   经皮神经电刺激(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TENS是通过皮肤将特定的低频脉冲电流输入人体来治疗疼痛的方法。TENS可激活脊髓的阿片能受体、α2受体、5-HT受体,而且它的热效应能降低感觉神经的兴奋性,达到协同镇痛效果[3]。韩济生院士认为TENS对于术后疼痛及原发性痛经等急性疼痛有明确疗效[4]。Dein Shapiro TENS作用与表皮组织,一般不需植入装置,安全有效,使用方便,因而易于被患者接受[5],常作为治疗各种急慢性疼痛的有效治疗措施。TENS是目前疼痛治疗领域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
  脉冲止痛笔是基于经皮神经电刺激止痛特性的基础上,通过在痛点上应用电极产生的脉冲波,经过皮肤刺激皮下神经产生内源性阿片肽-内啡肽来缓解疼痛的。
  总之,各种疾病导致的急性疼痛均给患者带来强烈的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经皮神经电刺激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尚未广泛地运用在各种急性疼痛的临床治疗中,而使用便携式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作为一种简便、可操作性强的治疗手段,在急诊科使用,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暂时性缓解其疼痛。但其更有利于患者长期家庭治疗,对于急性疼痛的缓解,减少入院治疗次数有一定的积極意义。
  参考文献
  [1]严相默.神经阻滞疗法用于慢性疼痛治疗进展[J].临床麻醉学,2005,(5):355-357.
  [2]邢国刚,刘风雨,姚磊,等.神经病理痛大鼠脊髓背角突触传递变化的长时程可塑性[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35):226-230.
  [3]King EW,Audette K,Athman GA,et al.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s stimulation activates peripherally located alpha-2A adrenergic receptor[J].Pain,2005,115∶364-373.
  [4]韩济生.针刺镇痛:共识与质疑[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1(01).
  [5]Dein Shapiro,Piezoelectric Stimulation for Back and Neck Pain: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Medical Acupuncture,2001,15.
  [6]Rushton DN.Electrical stimu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ain[J].Disabil Rehabil,2002,24∶407-415.
其他文献
肉毒毒素(BTX)是一种已知毒性最强的细菌外毒素,是由肉毒杆菌在繁殖过程中产生,依其毒性和抗原性不同,可分为八种亚型( A、B、C1、C2、D、E、F、G ) ,其中A型肉毒毒素( BTX-A
期刊
目的:观察系统护理干预对改善ICU危重患者心理及生存状况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ICU 2017年5月-2018年5月接受的84例危重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系统护理干预将所
【摘 要】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经验。方法:回顾50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措施。结果:经快速止惊、吸氧、降温、加强监护等一系列对症治疗及护理50例患儿均治愈出院。结论:利用迅速止惊、给氧、降温等护理措施可有效控制惊厥。  【关键词】高热惊厥;急救;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197-02  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病之一,由于小儿体温
期刊
视神经脊髓炎( NMO)又称Devic病,主要表现为视神经炎和急性脊髓炎,是一种急性起病,病情反复且进行性加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 由于患者常出现多发性硬化( multi-ple scleros
期刊
目的:探讨手部多指软组织缺损的一次性修复方法。方法应用13例30指软组织缺损,以胫前、足背血管为主干,跗内侧、第1跖背、跗外侧及踝前血管为分支,构成足内侧、第1跖背、足外侧及
目的:探究急诊分诊安全管理对急诊护理服务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65例患者,依据电脑盲选法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2).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
【摘 要】目的:分析我市2008-2013年度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的运转情况,预防接种服务质量和疫苗的安全性。方法:采集我市2008-2013年度AEFI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数据资料并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2008-2013年度我市AEFI报告36例,以一般反应为主,占报告总数的72.22%,AEFI在接种后24h内发生率为88.89%,接种麻疹类疫苗AE
期刊
晕厥是临床上常见的综合征,晕厥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2014年更新版) [1]将晕厥定义为一过性全脑血液低灌注导致的短暂意识丧失,特点为发生迅速、一过性、自限性并能够完
期刊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ICU病房清醒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在2016年6月-2018年5月期间,选取我院ICU病房收治的清醒患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67例,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成
重症肌无力( myasthenia gravis ,MG)是目前最常见的、最具特征性的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因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受到自身抗体介导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