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肛裂(附300例报告)

来源 :外科理论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20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院自1994年以来,采用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肛裂rn30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rn临床资料rn1.一般资料rn本组男137例,女163例;年龄21岁~45岁,平均32.5岁;病rn程:6个月~1年112例,>1~3年87例,>3年101例;肛裂部位:rn后位191例,前位21例,前后位88例;合并前哨痔160例,肛乳头rn肥大123例,内痔170例.rn2.手术适应证rnⅡ度肛裂:经药物等治疗无效者;Ⅲ度肛裂:并发溃疡、rn前哨痔、肛乳头肥大等.rn
其他文献
病例男,36岁,因反复上腹疼痛伴恶心呕吐一年在县rn医院就诊,拟诊胃溃疡合并幽门梗阻.未查胃镜,就行毕氏rnⅡ式胃大部切除术.病理标本无胃溃疡,症状却日趋严重,rn术后10天出现
门静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疾病,目前各种外科治疗方法的效果尚不令人满意。分流术加断流术(简称联合术)治疗小儿门脉高压症国内报告极少[1],我院1980年~1998年共收治16例,现总
胰岛素瘤是一种相对罕见的内分泌肿瘤,90%为良性和单发,Whipple三联症和胰岛素/血糖>0.3,是定性诊断的重要指标,一旦确诊即有手术指征。但术前定位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中损伤、缩短手术时间
多数肝癌患者伴有肝硬变,术中阻断肝门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必将产生严重的影响。本文对我院1995年9月~1997年8月收治的23例肝癌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术中阻断及不阻断肝门两组,在术中不同时间取样
随着CT设备与技术不断进步 ,CT扫描在脊柱疾病诊断中已成为最安全、迅速、无痛苦的检查工具 ;摆位技术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尤其在环枢椎病变的摆位的准确性。摆位的准确
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jugular foramen neurinoma,JFN)是罕见的颅内肿瘤,占颅内神经鞘瘤2.9%~4%,与听神经瘤的发生率之比为1:24。首发症状常为听力下降,并占居于桥脑小脑角[1~3],易误诊为听神经瘤。近期我们对4例JFN病人? Jugular f
大鼠原位肝移植是冷保存、缺血再灌注以及移植排斥等多rn项肝移植基础研究的重要模型手段.然而营养状态对供肝造rn成的内在影响,并由此是否会影响术后存活率,在国内尚无研rn
肠粘膜有500万个绒毛,总面积约10m.在创伤、手术、放rn疗、化疗、严重感染、重症胰腺炎等应激状态或长期肠外营养rn的情况下,肠粘膜的结构和功能可能受到严重损害,表现为肠rn
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DCIS)亦称导管内癌,作为一种非浸润性癌,其主要病变是乳腺导管上皮细胞的异常增生。此病发病率随着20年来钼靶摄片的普及而大为增加。DCIS治疗的传统观点仍以根治术或改良根
目的 探讨四肢骨骼、肌肉系统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 对 1992年 ~2004年收治的骨肿瘤 23例(以局部活检、局部复发污染较重及局部曾行放疗软组织条件较差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