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患者胃镜治疗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临床肝胆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tc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患者胃镜治疗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于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住院的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并行胃镜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发生再出血及出血时间,分为未出血组(n=148)与出血组(n=119),分析影响胃镜治疗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hild-T
其他文献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药对“川楝子-延胡索”药理成分,分析该药对治疗肝癌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借助相关数据库如TCMSP、Uniprot、Genecard等分别搜集中药川楝子、延胡索的有效成分、对应作用靶点以及疾病肝癌的靶点,选取药物、疾病交集靶点。此外,通过String、Metascape数据库筛选药物作用核心靶点并完成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中药川楝子、延胡索的有效成分分别为6、49个,共同成分1个;作用靶点分别为181、1097个,共同靶点143个;药对与肝癌的交集靶点162个,主要涉
目的探讨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白蛋白(PTAR)评估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17年4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72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因、并发症、入院后首次的实验室指标检测等。以死亡为终点事件,根据随访2年的疾病转归情况将所纳入患者分为生存组(n=98)和死亡组(n=74)。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并评估PTAR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
就原发性肝癌(PLC)从脾胃论治“调护中洲”治法的理论基础与临床价值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PLC的发生发展与多种因素导致“中洲”脾胃受损相关,“中洲不顾”脾胃运化失常是PLC重要的病理机制,健脾和胃、“顾护中洲”是扶正抗癌的重要举措。并通过现代文献研究结果,分析阐述了调理脾胃复方及相关辨病中药在提高机体免疫、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等方面的抗癌药理作用;通过临床研究结果,佐证了健脾和胃“顾护中洲”治法方药对PLC的客观疗效和优势。最终认为,在PLC的辨治过程中,重视脾胃后天之本,“顾护中洲”,采用健脾益气、健脾和胃
目的探讨肝脏三维可视化重建技术在儿童复杂肝母细胞瘤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0月于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实施了以根治性切除为目的的肝肿瘤切除术的30例肝母细胞瘤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是否行肝脏三维重建(IQQA-Liver系统)将所有患儿分为三维重建组(n=15)和对照组(n=15),比较2组患儿围手术期临床参数以及短期预后和随访情况。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
目的 探讨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经内镜下套扎治疗、硬化剂治疗后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19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行内
目的 探讨膀胱副神经节瘤(PUB)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术前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PUB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肿块
目的探讨AFP联合GGT/AST在HBV相关肝细胞癌(HCC)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15日—6月15日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诊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LC组)、HBV相关HCC患者(HCC组)和健康体检者(HC组)共352例,其中HC组86例,CHB组68例,LC组69例,HCC组129例,回顾性分析所有研究对象血清学检测数据。正态分布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偏态分布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全球慢病肝病的主要病因,涵盖了从脂肪变性到炎症和纤维化以至发生肝硬化的一系列病理表现。NAFLD与肝外疾病相关,包括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银屑病、骨骼肌肉改变等。NAFLD的主要死因包括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及肝脏相关并发症,提示临床医生应重视NAFLD相关肝外疾病表现。对NAFLD相关肝外疾病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评估及治疗提供思路。
目的分析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抗病毒疗效的影响,为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7年12月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患者187例,分为CHB组(43例)、NAFLD组(41例)、CHB合并NAFLD组(103例)。所有患者在入组和随访的不同时间点行身高、体质量、ALT、AST、血脂四项、肝纤维化四项、APRI、HBsAg、HBeAg、抗-HBe、HBV DNA定量检查,比较进行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和CHB合并NAFLD患者在使用抗病毒药物
[据Journal of Hepatology 2020年9月报道]题:MLKL在酒精性肝病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活化和潜在作用及其机制研究(作者Wu X等)rn酒精性肝病(ALD)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