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设计与自然风的相关性

来源 :基层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weiyang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江县建筑工程设计院
  摘要:自然风在建筑中发挥着组织通风与自然换气的功能。建筑设计与自然风的融合主要通过风压通风、热压通风和机械辅助式通风这三种形式。为实现建筑设计与自然风的融合,在建筑规划设计中应合理设置建筑物的朝向、间距,并合理布局建筑群。对建筑单体的设计,要从建筑公共空间设计、建筑的窗型设计和建筑表皮结构的设计这三个方面利用自然风技术。
  关键词:建筑设计;自然风;建筑;通风
  自然风在建筑中发挥着组织通风与自然换气的功能。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开启的窗位于高处的排风口和位于低处的进风口,双层里面以及便于空气流通的开放的建筑平面都是利用自然风的场所。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自然风如果能与建筑设计实现科学、合理的融合,那么将有效降低建筑设计在制冷及取暖时的能源消耗,同时还能提高人们居住的舒适性。在追求生态建筑的今天,在建筑设计中融入自然风技术显得更为必要。
  一、建筑设计与自然风的融合机理
  建筑设计的自然风系统是指利用风本身的物理性质来加快空气在建筑物内的流动速度,通过热压及风压的作用将室外的空气引入室内,从而对室内产生通风换气作用的系统。建筑设计与自然风的融合主要通过三种方式:
  (一)利用风压产生自然风
  利用风压产生的自然风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穿堂风”。由于风会在建筑的迎风面产生正压,在建筑的背风面产生负压,风压通风就是通过水平方向的正负压差引导通风,从而在建筑内部产生空气流动。风压差的大小受到建筑与风的夹角、建筑周围的环境、建筑的形式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利用风压产生的风变化幅度大,风向和风速在不同季节也会不同。所以,利用风压产生自然风需要采取一定的构造措施来调节室内的气流状况。
  (二)利用热压产生自然风
  热压通风利用的是建筑内部的热压,通过建筑内空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压差造成空气的流动,产生“烟囱效应”。热压通风和风压通风可以同时进行,以保证通风效果。由于风压通风受到这种因素的影响,不稳定性强,因此当建筑被周围的建筑群、植被或者其他因素影响不能形成足够的风压时,可以利用热压通风来加速自然通风。
  (三)机械辅助式自然通风
  在一些大型建筑内,比如商场、展览馆、体育馆等,通风路径长,风流动的阻力大,风压和热压不足,难以实现自然通风。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借助一定的机械方式来实现自然通风。此外,现代环境污染严重,尤其是大城市的空气和噪音污染。在这样的环境下,再进行直接自然通风就会将室外污浊的空气和噪音带入室内,危害居住人的身体健康,也不符合生态建筑的主旨。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也需要借助机械方式实现室内自然通风,改善室内通风状况。
  二、建筑设计与自然风融合的具体措施
  在建筑规划设计和建筑单体的设计中,对自然风的利用点不同,因此在这里分开论述。
  (一)建筑规划设计中自然风的利用
  由于风压压差的大小受到建筑与风的夹角、建筑周围的环境、建筑的形式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建筑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合理设置建筑物的朝向和间距,规划好建筑群的布局。
  1.建筑物的朝向
  通常建筑物的主立面朝向是夏季主导风向,因此,在确定建筑物的朝向时应充分了解当地风的相关特性,比如不同季节主导风的方向和速度等。就我国的情况来说,夏季时大多数地区的主导风都是南或南偏东,冬季都是北或者北偏西,而且从太阳辐射力的角度,南向能获得较多的太阳辐射力。因此,南向是我国大多数地区建筑物朝向的最好选择。
  2.建筑物的间距
  建筑物的间距对自然风的效果有着直接影响。以建筑物南北向为例,在日照间距较小时,前排建筑会遮挡后排建筑,一方面会造成建筑物见的风压小,不利用通风,另一方面后排建筑所获得太阳辐射力较小,居住舒适性降低。同等条件下,如果适当地加大建筑物的间距,则一方面风压会加强,改善通风效果,另一方面后排建筑也能获得更多的太阳辐射力,提高居住舒适度。因此在对建筑群进行规划时,应适当加大建筑物的间距,并形成组团绿地,保证通风效果,同时还能为居住者提供良好的休息和交流场所。
  3.建筑群的布局
  建筑群的布局,从布局形态上宜采用散点式,中心建筑、公共绿地等建筑既可有规律地布置也可以自由布置,以取得良好的通风效果。考虑到当地的风向特点,建筑群应尽可能沿夏季主导风向进行布局,在主导风的进入处可以布设底层和多层建筑,而在远离主导风向处可以布设小高层和高层建筑。
  建筑群内的路网设计适宜采用以曲代直的规划方法,在建筑群的主要道路上设置主通风道,再设置通风廊道,使风能流向各建筑单体,创设出良好的自然通风环境。建筑群内的建筑单体应高低有序,相邻建筑单体高度差不宜过大,以防止因高度差过大而引起的下冲气流、旋涡等不良高速气流。
  (二)建筑单体设计中对自然风的利用
  建筑单体对自然风的利用主要有三种设计方法,即建筑公共空间设计、建筑的窗型设计和建筑表皮结构的设计。
  1.利用自然风技术的建筑公共空间设计
  在建筑设计中,对公共空间的设计不同于对办公、居住空间的设计要求。在建筑的平面形式上,大型建筑公共空间的敞口基本应朝向夏季的主导风向,如果反向设置的话,那么迎风面的墙面应可控制开敞;为解决公共空间的采光问题,应增加公共空间对外的开口面积,平面可采用“口”形布置。对建筑剖面形式的设计,应着重考虑如何改变建筑的剖面以有效地引导控制建筑内部的热压差气流,促进自然通风。此外,还应采取温差辅助措施组织通风换气,包括引入水景、绿化配置、合理布局建筑内部空间等。
  2.建筑窗的设计
  通过房间内可开启的门窗进行单侧通风或对流通风可以完成绝大多数的自然通风。单侧通风即房间只有一侧设有窗户,在这种通风模式中,外界空气从窗户较低的部位进入室内,在室内经过加热后从窗户较高的部位流向室外。因此,要想提高这种模式的通风效果,可以在同一面墙的不同高度分别设置窗户。当房间内不止一个墙面有窗户时就会产生空气对流,形成对流通风。一般来讲,对流通风的通风效果要比单侧通风的好。无论是单侧通风还是对流通风,自然风在立面竖向的分布情况和窗户的面积都决定着通过窗户的气流量,因此,房间内的气流情况会受到窗户可开启的大小、高矮、方位及形状的影响。
  对窗户大小的设计要保证满足日照、通风以及太阳能量的透入与遮蔽等条件,这与不同地区的气候环境有着直接关系。在干热地区,窗户面积宜小且要有遮挡;在湿热地区,窗户面积宜大以利于通风;在寒冷地区,窗户宜大且无遮挡以利于采光,但要保证窗户的密封性。就窗户的高矮来说,窗户应设在墙的高处位置,高窗利于空气流动和采光;中部窗户虽然能够提供均匀的通风,但不利于均匀采光;低窗虽然能使地面反射的光线均匀分布,但不利于通风。窗户的设计方位决定房间获取太阳能量的多少和热量的损失,根据我国的气候条件,南向、东南向和西南向应开大窗以获取太阳热量,北面应开小窗以防止热量散失。
  3.建筑表皮结构设计——双层玻璃幕墙
  双层玻璃幕墙被称为“可呼吸的皮肤”,采用可循环利用的材料,建筑速度快,不仅具有明显的节能环保效果,同时还能够有效减少非洁净空气对室内空气的污染,阻隔噪音。双层玻璃幕墙有外挂式双层玻璃幕墙、走廊式双层玻璃幕墙以及双制式模块双层玻璃幕墙等几种类型。外挂式双层玻璃幕墙是最简单的一种双层玻璃幕墙类型,这种幕墙类型隔音效果明显,但是由于双层玻璃之间缺乏气流组织,对建筑的热环境无明显改善效果,因此常用于嘈杂的城市环境中,以隔音为主要目的。走廊式双层玻璃幕墙以一层为单位进行水平划分,在每层的建筑外侧都形成外挂式走廊。双制式模块双层玻璃幕墙由四个集中式立面和一个双制式通风技术单位组合而成,能够对建筑外的空气进行预冷或预热从而减少能量的损耗,同时提高居住的舒适度。
  结语
  生态建筑已成为建筑行业的主流,建筑设计与自然风的融合也日益紧密。通过自然风系统对建筑内空气流动的控制引导,可以尽可能地将室内空气维持在适宜的温度。加之自然风又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建筑设计与自然风的融合不仅能够降低建筑能耗,还能实现节能环保。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必将会涌现更多的自然风利用技术。
  参考文献:
  [1]陈玮.建筑设计与自然风的融合分析[J].江西建材,2014,(17).
  [2]金樱,蒋莉.如何在建筑设计中加强自然风的利用[J].建筑设计管理,2010,(12).
  [3]滑冰,王立滨,相凤奎.探讨建筑设计中自然风技术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1,(18).
其他文献
罗平县规划局  摘要:小城镇规划管理工作要在维护好当地居民利益的基础上做好相关工作,真正完善规划管理体系。本文探讨了当前小城镇规划管理在具体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完善规划管理体系的措施。  关键词:小城镇;规划;管理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各级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小城镇在建设和规划管理中还存在一些普遍性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小城镇的发展。要想推动小城镇规
期刊
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天津 300384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城市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城市空间场所的营建及其活力的激发愈加引起研究者们的关注。因此,本文将目光投向城市中最基本最活跃的“日常生活发生器”——居住地商业街区,并选取天津市梅江生态居住区内的蓝调街区项目为例,进行为期一周的调研,通过分析其街区空间之活力,来探讨居住与商业混合型区域城市空间设计的理论与方法。  关键词:城市
期刊
浙江省天正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12  摘要:结合轻钢结构优点、轻钢结构的构造特点和设计要点,提出其在建筑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对轻钢结构设计有一定的意义,同时也为建筑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轻钢结构;设计;发展;优点;设计要点  一、轻钢结构的概述  轻钢结构是指轻型钢结构建筑体系,一般是结构荷载比较小,结构杆件也比较小,构件壁厚比较薄的一类结构。轻钢结构是以热轧轻型H型钢
期刊
苏州招商南山地产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而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的技术与理论结构都有了新的突破,房屋的建筑工艺都有很大的提升。建筑行业整体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但是随着建筑技术的改革,也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暴露了建筑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通病,如果不加以防范容易出现严重后果。本文重点探讨了房屋建筑工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且从房屋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来讨论,结合各方面原因来提出防范对策,目的是提高房屋工程
期刊
山东新矿集团安监局 山东新矿集团协庄煤矿 山东新泰 271221  1 概述  山东新矿集团协庄煤矿是一个开采近50年的老矿井,矿井水平多、条件复杂,井下运输系统战线长、岗位多、分布广,运输环节、运输隐患多,各类运输设备陈旧落后,矿井采掘辅助运输多沿袭以往的旧模式,运输效率低、成本高,与集团公司开展的运输安全高效的目标不统一。  2 问题提出  在我国传统矿井生产中,井下原煤及矸石运输多采用架线电
期刊
深圳机械院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27  摘要:配电网系统中的谐波分量,会降低供电电能质量水平和供电可靠性,会大大影响医院医疗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精密灵敏设备。本文对医院建筑用电设备产生谐波源、谐波的危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谐波的治理方案。  关键词:医院;谐波;滤波器  前言  在大型综合医院中,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医疗设备用于医疗卫生领域,这为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工作做
期刊
新疆北方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新疆奎屯 833200  摘要:文章介绍了大跨度空间钢结构的主要特点,分析了大跨度空间钢结构的主施工技术和方法,并结合实例探讨其在房屋施工中的应用。  关键词:大跨度空间钢结构;主要特点;技术方法;应用  一、大跨度空间钢结构的特点  1、结构形式多样化和复杂化  新型大跨度空间钢结构形式多样,并不拘泥于传统的单一结构,在其发展中不断地涌现出各种各样的结构形式。  2、结
期刊
浙江省天正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12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住条件的不断改善,高层住宅如雨后春笋一座座拔地而起。一个优秀的建筑结构设计往往是适用、安全、经济、美观、便于施工的最佳结合。完美的建筑结构设计就是在努力追求这五个方面的最佳结合的过程中产生的。  一 建筑结构设计的概念  结构设计简而言之就是用结构语言表达建筑师及其它专业工程师所要表达的内容
期刊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510290  摘要:本文总结了我国近几年旅游规划在实际操作中的利弊得失,指出资源一般性地区发展旅游的一系列问题,在阐释该类规划有效手法的基础上结合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流溪河沿岸旅游规划的实践,为此类地区的旅游规划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旅游规划;资源发掘;生态旅游  一、引言  我国旅游业经过20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近年来由于珠三角都市周边
期刊
南京金鸿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城市是人类历史中最伟大的文化创造,一座城市的文化同时也体现出一个民族的历史,南京作为著名的历史古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并且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而地铁作为现代城市公共交通出行的工具,它既是城市国际化发展进程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是宣传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如何将创新的理念、城市的文化与地铁装饰艺术进行合理的融合,也是本文研究的一个重点。  关键词:南京地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