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墓人蒋德宝

来源 :铁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guang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秋冬之交去阜宁黄河故道世明村,沿着宽阔的中山大道向前,大地上苗木基地和果园交错陈列,这条近几年新修筑的柏油大道,贯通了桃花源生态经济区南北村庄,路面被黄绿蓝标志,表明盐城市2号旅游公路经过这里。这个时节,栾树、海棠等彩叶树种色彩斑斓,而苹果园则是满眼硕果累累,去苹果自摘园的游人汽车川流不息,季节向人们眼前送出一幅广阔的油画。
   守墓人蒋德宝站在童世明烈士墓园门楼前等我,时令深秋,飒飒西风凉身,微微寒意拂面,但我到达时,秋阳正高照着,因此心头是暖的。如今的世明村和整个黄河故道林果示范带欣欣向荣,不了解这里历史的,谁会相信这里曾被日军的铁蹄践踏过,这里曾经硝烟弥漫,陈毅、刘少奇、黄克诚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过,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留下深深的足迹,如今依然屹立在单家港的中共中央华中局旧址就是历史的印记和证明。
   世明村因童世明烈士墓而得名,2008年一次采访途中,我曾经来瞻仰过。如今12年过去了,我看到墓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变化之一是世明墓外围框起了四方形的一座铁栏杆围墙,墙内前后生长着几十棵高大的松柏;变化之二是原来的院墙拱门外多了块新立的高大的石碑,和一条便于祭扫的水泥通道;变化之三是墓园中多了10来位参加过抗战的老革命者的墓,这些老同志选择这里做最后归宿,或许是为了和长眠于此的童世明副团长和他的战友们作伴,他们都是志同道合的革命战士。我在墓园里突然看到了我一个同学的爷爷和奶奶的墓,他们是谢华山和潘炳香夫妇,他们的爱情故事是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的翻版。
   守墓人蒋德宝向世明墓碑敬献了一束鲜花,我站在墓碑下,默默向九泉之下的童世明副团长致敬,也向安葬在这里的谢华山夫妇等革命前辈深深鞠躬。
   守墓人蒋德宝站在我身旁,他一身青黑色棉衣,黑色的头发,都显出庄严肃穆,他高瘦笔直的身材凸显出曾经身为军人的底色,他的脸也是瘦瘦的,眉头拧成粗粗的“川”字型,显出他已穿越岁月不再年轻的沧桑,他静静向我讲述了他重修世明墓的故事……
  发现童世明墓
   蒋德宝,出生于1953年,阜宁县羊寨镇福海村人。青年时参军入伍,曾经在安徽蚌埠和山东郯城当过兵。
   1979年蒋德宝退伍回乡,先是在队办农机厂、水泥制品厂工作一年,后来自己创办砖窑厂。他先后创办过3个窑厂,经过岁月的大浪淘沙,如今保留两个:一个在羊寨镇王山村,叫阜宁县羊城建材厂;还有一个在大西村,叫阜宁县振羊建材有限公司。通过创办企业,蒋德宝积累了厚实的经济基础。
   2009年的一天,蒋德宝来到当时办在单家港的羊寨砖瓦厂外面察看排水沟。窑厂一到下雨天,积水就排不出去,在厂里面挖沟排水也不济事,他思忖一定是外围的水位高,决定到外面去看看,必须挖低外面的排水沟。他四处察看河沟的走向和高低,走着走着,不觉踱到了附近村庄(原高庄村,即今世明村)一处荒凉的墓地。一看碑文,原是新四军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单家港战斗中牺牲的童世明副团长和他的战友们的合葬墓地。
   年少时,蒋德宝是听着盐阜老区新四军抗日斗争故事长大的,那时,乡亲们口耳相传新四军在本地的抗日故事。蒋德宝的一个亲叔父也是因为参加革命队伍,从此再也没有回到家里。退伍回乡后,蒋德宝曾萌生寻找叔父牺牲之地的心愿,但多次寻找未果。因此,他对烈士的崇敬更深一层,走到哪里看到烈士墓就不由多了一份关注。
   蒋德宝用心察看眼前的世明墓,水泥浇筑封顶,墓身较大,墓周围的红砖围墙,是镂空的,可以望见里面,但由于时光的久远和岁月的侵蚀,砖墙的颜色斑驳黯淡,只有墓前围墙上园门口的挽联“野蔓荒烟埋忠骨,斜阳芳草吊英魂”仍然醒目。蒋德宝恭敬地上前拜了拜,那些久远岁月前的战火硝烟飘荡在他眼前。
  单家港往事
   1943年早春,当阜宁黄河故道破冰解冻流水欢歌时,姹紫嫣红的春天就要来临了。有一位身穿新四军旧军装的青年军官站在黄河故道边久久地凝望西北方向,他沉默不语,但是战友们知道他遥望的是他的家乡河南。炮火连天,兵荒马乱,他的妻儿留在家乡,妻子腹中还有个未出生的孩子,他们如何把日子过好?他的牵挂与日俱增,只盼抗战早日胜利,能够回到家乡与亲人相见。这个青年军官就是新四军三师二十二团副团长童世明。然而,不久后的单家港战斗,他的鲜血染红了这片土地,他永远地留在了黄河故道边。
   1943年3月,日本侵略军对盐阜区进行第二次大“扫荡”。新四军常倚黄河故道天然屏障与一河之隔的涟水境内日军交锋,河流两岸常常枪炮声不断。3月18日,敌人从涟水北禄沟、佃湖等地纠集600余人,配持轻重武器,沿着废黄河堤寻找新四军作战,妄图报复。童世明时任新四军三师二十二团副团长,是时,童世明已指挥部队在阜宁单家港废黄河东侧构筑好工事,严阵以待。3月19日,二十二团在童世明的指挥下,连续击退日伪军的3次进攻,击毙日军260余名,伪军80余名。下午4时左右,涟东之薛集、佃湖等地日军数路增援。敌人越来越多,战斗愈打愈烈。童世明命令二营营长带领部队立即撤出战斗,向范家荡方向转移。他来到前沿阵地组织火力,掩护部队和群众转移,在掀木桥上一块木板,切断敌人后路时,不幸被敌弹击中头部,他咬紧牙关,一声没吭。两个警卫员立即将他背向范家荡,但终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壮烈牺牲。
   故道边的乡亲们说,敌人开始过不了废黄河,由于汉奸的指路,后来从北部另一个村绕路過来,与新四军交锋,新四军损失惨重,童世明副团长和他的22位战友都不幸壮烈牺牲。
   单家港战斗后,时阜宁县政府为纪念、表彰童世明等为国捐躯的23名革命烈士的功绩,集资于单家港高庄村(后改名世明村)建立了烈士公墓,并立碑永志。碑上刻着:“野蔓荒烟埋忠骨,斜阳芳草吊英魂”的挽联。1943年6月1日,阜宁县政府于烈士公墓隆重举行公祭大会,悼念童世明等烈士。黄克诚师长亲题挽联:“单港永留名,典籍流芳抚墓碑追怀故旧;黄河长饮恨,烽烟尚炽闻鼙鼓痛失忠良”。张爱萍副师长参加了公祭大会,他号召军民继先烈壮志,随时准备粉碎敌人的再次进攻。政府决定改单家港为世明港,改单家港小学为世明小学。时年,世明学校师生集体创作了“副团长,为国而牺牲,血战单家港,南征北战为人民”的歌舞剧在群众中演唱,以追念党的忠诚战士童世明烈士。   重修烈士墓
   想到战火纷飞的年月,无数的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舍弃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才有了新中国的诞生,今天自己的事業有成和幸福生活,都来自先烈们向死而生的无私奉献。蒋德宝在烈士墓前暗暗地萌生了一个想法,他要重修世明墓,让烈士们在九泉之下得到安慰,得到后人永远的崇敬和瞻仰。
   蒋德宝了解到,世明墓是阜宁县政府1943年竖的碑,围墙是1986年由羊寨镇政府出资,世明村农民出工修筑的。他决定在墓地外围修筑一个围墙,并建一个门牌楼,使这里成为一个小型墓园。
   2010年,蒋德宝开始赴山东泰山挑选石材。 2011年,蒋德宝找到羊寨镇政府,由他出资,政府牵头在世明墓前面新竖了一块石碑,并在碑前修了一条便于人们瞻仰的水泥小路。2012年,他又到山东买石材,给世明墓建造了门楼,周围又修筑了四方形铁栏杆围墙。3年维修,不辞辛苦,不吝操心,蒋德宝一共出资16万元,这不是一笔小数目,但他从没后悔过,他认为给烈士做点事,永远值得。
   如今的世明墓园松柏长青,庄严肃穆。门牌楼两侧镌刻的就是当年黄克诚师长亲题的挽联。墓园像样了,随后,才有不少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老战士垂老故去后也葬到这个墓园里。
   我们在墓园门牌楼前交谈时,几个村民恰好经过这里,他们说起童世明儿子童一本曾经来寻访父亲牺牲遗址的情景。50多岁的高梅香用农村劳动妇女热情爽亮的大嗓门说,当年童世明的儿子和女婿一起来的,烈士儿子脚上穿的是解放鞋,看得出家境困难。
   1999年3月,童一本来阜宁扫墓,那还是因为时任沈阳军区副参谋长左勇(曾任童世明的警卫员)多次派人到河南信阳、到商城寻找童世明烈士亲属下落,加上盐城、阜宁建立新四军纪念馆,需要了解童世明家乡的情况,地方上发函到商城请求帮助寻找烈士后人,童一本才知道父亲牺牲在江苏阜宁。
   童一本来阜宁后,把其母临终交给他的一张珍藏几十年的童世明烈士的发黄老照片,交给阜宁县烈士陵园管理所。经过仔细核对,方知盐阜区抗日阵亡将士陈列馆陈列的童世明烈士照片原来是童世明战友的照片,陵园管理所才将这张误挂了几十年的照片取下,换上真正的童世明烈士的照片。
   世明村的村民对这位烈士后代非常关心,临走时,世明村支书高维光送给童一本以及和他一块儿来的姐夫周远清每人一件棉大衣,羊寨镇民政助理还给他们垫支路费。1999年8月18日,河南省民政厅给童一本正式颁发《革命烈士证明书》,批准他享受“烈士子女待遇”。
   烈士后人找到了父亲的安息地,是一种欣慰。倘若以后他们再来祭奠父亲,看到如今恢弘的墓园,心中将得到更大的安慰。
  寻踪五条岭
   2011年,在蒋德宝重修童世明墓园期间,他也看到了寻找叔父蒋学忠的牺牲地和归葬处的希望。
   寻找叔父的牺牲地和归葬处的想法起始于1991年,那年,蒋学忠担任了羊寨砖瓦厂厂长,经济条件日渐好转,他便萌生了这一心愿。他听哥哥多次说过,他们幼年时奶奶拿3元钱一个月的烈士家属抚恤金,奶奶常常摩挲着烈士证掉眼泪,但没有人知道叔父牺牲在哪里,更不知安葬何处。每逢清明时节,全家人就想到这个叔父,却无处祭奠。
   “1993年我开始寻找时,我的奶奶已经去世了,我在家中翻箱倒柜找奶奶的烈士证也没有找到。有人说我叔父可能是在海安李堡战役中牺牲的,第二年我就去海安寻找,那里却无墓无痕迹。李堡当地的一个老人说,李堡战役中牺牲的人葬在东台卞仓,我又去卞仓,但是同样无碑无记载。接下来,这位老人又推荐我去如皋寻找,也没有找到蛛丝马迹。”蒋德宝说。
   几次寻找,一点线索也没有,寻找也是时断时续,但蒋德宝从没有放弃。后来有一年,蒋德宝脑子里灵光一闪,决定去伍佑镇民政办查找烈士备忘录,寻找伍佑战斗中牺牲的烈士名单。当地民政助理说,你查找是什么目的,是要帮你的叔父立碑呢,还是想要民政扶持。蒋德宝说,我只是想要查找叔父牺牲在哪里。
   民政助理说:“伍佑战役,当时国民党和共产党队伍打拉锯战,左一场右一场战斗,也不知是哪一场战斗牺牲的,没有具体记载,不好找。”他还说,“伍佑银河服装厂西边挖河曾经挖到一个骨头窖子,调查说那里曾经是战场,可是你知道埋葬的全是新四军吗?有没有国民党?后来地方政府用两口大缸把挖出来的骨头全葬在伍佑南边。”
   蒋德宝一共去伍佑镇三次,又去建湖烈士乡和南通如皋等地寻找,都是查而无果。后来,他又听说有个五条岭墓,属盐城亭湖区步凤镇,燃起了他再次寻找的希望。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他看到一家报纸上一则有关“难忘五条岭”的报道,报道了烈士陈同贵的女儿陈继业女士1991年曾来盐城步凤镇庆元村寻找父亲遗踪的故事,当时的五条岭现场无一砖一瓦,无任何碑文记载,只有五条山芋行似的墓地,烈士的女儿不禁悲从中来,放声大哭……(蒋德宝记不清楚是哪一年的事,笔者查询资料,2008年清明节期间,《盐城晚报》曾刊登“发现五条岭无名烈士丛葬地”一事)
   经此报道,尘封的五条岭烈士墓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蒋德宝也从此知道有个五条岭烈士墓,自己的叔父蒋学忠会不会魂归这里呢?
   关于“五条岭”,史料是这样记载的:1947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2000多名指战员在艰苦的盐南阻击战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部队撤走时,盐东县政府组织县总队民兵和当地群众含泪将牺牲的2000多名烈士的遗体运到当时的港南村,也就是现在的庆元村集中安葬。战事频仍,条件所限,只能把一具具烈士的遗体安放在挖好的五条壕沟中,然后用土掩埋好,堆成五条长岭,连姓名都未能留下。每条岭都有1米多高,长40多米,民间自此有了“五条岭”的说法。
   蒋德宝先后5次去五条岭,却查不到叔父的任何信息。他看到的当时的五条岭,野墓荒草,像放牛场,没有围墙,很荒凉,只有一个一个的坟茔头,没有一个名字。有一个管理人员推荐他去一条岭墓地查找,他去友谊村现场看到的场景也是非常寂寥寒碜,无片瓦无一碑。    “看到烈士身后如此凄凉寂寥,我心中悲愤莫名,想到有多少烈士家人都不知烈士埋骨何處,想要凭吊都不知去何方,我心潮起伏不能自已。于是我提笔措辞激烈地给市人大写了一封信,叙说寻找烈士归葬地的困难,同时呼吁为了烈士在九泉之下瞑目,为了烈士后人有根可寻能更加为国家冲锋陷阵,应该为烈士树碑立传,应该让烈士有砖瓦遮风挡雨,应该修建烈士墓。”蒋德宝说。
   在社会各界多方关注和呼吁下, 2009年,盐城市修建了五条岭烈士陵园一期工程,随即举办了60多年来规模最大的公祭。五条岭不再荒凉。后来,盐城市还把散落于步凤镇板土村、伍港村、烈士村、李坝村、友谊村等地烈士群墓都迁到五条岭。
   “步凤镇决定把友谊村一条岭烈士墓迁到五条岭,我说不能随便挖点泥巴冒充安葬了烈士。当地政府很慎重,迁移时先拉上篷布遮住阳光,再慢慢地挖出烈士遗骸迁移。挖掘过程中发现有个烈士身上有金属哨子,有的烈士身上有私名章,经鉴定后可以辩认烈士姓名。到此时,我仍然没有找到叔父遗骨下落。市人大让我再次到步凤镇查找叔父的下落。”
   “那年春节前我去盐城办事,事情办得比较顺利,这时决定再去步凤镇,看看《步凤镇志》有无关于这方面的记载,看看是哪场战役牺牲的将士葬在五条岭。这个想法是电光石火,没想到就是这个想法和行动揭开了寻找新篇章。
   “《步凤镇志》记载,埋葬在五条岭的都是1947年11月伍佑战斗中牺牲的将士人名,我的叔父蒋学忠名字赫然在目。看到这个我精神振奋,黄天不负苦心人,终于有了眉目。我立即又去阜宁民政局查相关资料,阜宁的资料也明确记载着我的叔父蒋学忠于1947年11月于伍佑战斗中牺牲。至此,尘埃落定,我立即奔赴五条岭,买了一垛黄草纸和冥币祭奠叔父。
   “现在每年清明节,我都去五条岭墓园祭奠,因为根本不知叔父在其中哪一处,我挨个儿给几千个坟头每个磕个头,敬献的花圈上写着‘叔父蒋学忠及五条岭所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为烈士寻亲
   有道是:黄天不负苦心人。蒋德宝终于找到了叔父忠魂埋骨处,此时,他却又有了新的想法和行动。
   “我有感于自身寻找烈士之艰难,一要有经济条件,二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三要有合适的方法,因而,我决定帮助其他九泉之下的烈士找到亲人。我找到盐城市政协2011年编辑出版的《难忘五条岭》一书,上面不仅记载着我叔父名字和牺牲时间,同时也记载了阜宁、建湖、涟水、响水等周边县不少烈士的名字,我决定按照记载分别通知这些烈士的亲人。
   “我首先通知牺牲在五条岭的本村烈士宋建林的家人,我打电话给村支书通知烈士家人,宋家人才知牺牲的亲人下落。给县内家在本镇的烈士亲属打电话,外乡镇的写信。第二年我又给家在滨海、响水、东台、大丰、盐都、亭湖的烈士家属写信,第四年我还把书上沭阳烈士名单复印送到沭阳军人事务局。有个当官的问,你这是什么意思?我说,让烈士能找到家人,让亲人能找到烈士的忠魂。我觉得要向年轻人和干部呼吁,尊重烈士。
   “阜宁公兴一位烈士牺牲多少年,家人都不知他哪里去了,父母哭瞎了眼睛,实际上他跟新四军当兵去了,我的信寄到他家里后,烈士家人才知道,后来地方民政部门打电话给我,询问情况是否真实。响水县大有乡有一个今年已经82岁的老人,他也是五条岭烈士的儿子,此老人命运很苦。6岁时,他母亲上吊身亡;9岁时,他父亲当兵走了,他和妹妹跟着叔叔逃荒要饭到大有乡,后来被一户人家招赘为婿。因为我寄了材料给他,老人才知父亲早就牺牲。
   “这位老人后来去五条岭拜祭了父亲的墓,随后又来看我,还买了一条香烟和一箱‘海之蓝’酒,为的是感谢我。我以为老人家里经济条件肯定不错,其后我又带了500元去他家里慰问,一看,家里很穷,三间小瓦房,四壁空空,我想到他为答谢我买烟酒估计要花了他家一年的积蓄,心里很不是滋味。”
   说到这里,蒋德宝转过头去避开我的眼神,我看到面前这位汉子的眼角沁出了泪花。
   西风烈烈,斜阳芳草,离开墓园时,我在心中向九泉之下的童世明等烈士们再次致敬,也默默向身边的修墓、守墓人蒋德宝致敬。 (责任编辑 徐良文)
其他文献
1927年4月6日清晨,大批军警包围了北京东交民巷苏联大使馆,一群警察和宪兵拥着工友阎振山闯进了李大钊所住的房间。李大钊正在伏案办公。一个特务指着李大钊问阎振山:“他是谁?你认识他吗?”阎振山摇了摇头说:“不认识。”侦缉处处长吴郁文阴冷地说:“你不认识,我可认识,他就是李大钊!”  李大钊被捕了。  22天后的4月28日上午11时,军阀张作霖组织成立的特别法庭公然宣判李大钊死刑并立即执行。当天下午
期刊
汤永伟原任太华镇党委副书记兼副镇长、镇人大主席,现任江苏省宜兴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太华分会会长、太华镇老年协会会长。近年来,经过汤永伟的努力,红色文化已成为太华乡村旅游的新亮点,汤永伟被群众称为太华红色文化的传薪者。   擦亮太华山“苏南小延安”的名片   太华镇处于苏浙皖三省的交界,境内山岭高峻,竹木披岗,物产丰饶,景色天成,是抗日战争后期苏浙皖边区的革命根据地和苏南抗日根据地党政军指挥中心,俗
期刊
人们熟知的一代战神粟裕,每次指挥大的战役或者小的战斗,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地图前神情专注地摆兵布阵。地图里面有地形、敌情、我情,他常说:“不谙地图,无以为宿将”。   联想到近期发生的郑州洪涝灾害、南京禄口机场新冠疫情外溢,我们不得不问一声:郑州暴雨前,气象部门数次发布暴雨红色预警;南京禄口机场疫情前,几个城市的国际机场已遇到过类似感染情况,有关领导为什么没有像粟裕那样预判“敌情”“摆兵布阵”呢?
期刊
2019年8月16日,中央电视台(七套)国防军事频道《老兵,你好》栏目播出了题为《我和大海有个约会——首位航母女舵手徐玲》的节目。节目简介是这样的:“她,是航空母舰‘辽宁号’上的首位女舵手,参加‘和平方舟’首次出国执行2010和谐使命医疗救护任务,成为我海军有史以来的首位女操舵手,国庆阅兵三军女兵方阵的一员;她,就是老兵徐玲……”  军中铿锵玫瑰   徐玲,1988年出生于江苏省盱眙县一个山清水
期刊
我们的党百年华诞,习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激动人心,万众欢腾。我这个新四军老兵更是心潮澎湃,我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同心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实现!学习党的历史,回望革命历程,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任由思绪遨游。忆及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战旗方阵时,汇成一支顺口溜:   百年党庆万众欢,全国社会现小康,战胜疫情国力强 ,神州载人太空站;我捧《铁军》心中暖,
期刊
电影《东进序曲》让我们知晓陈毅曾被毛泽东誉为“党的统战政策的天才执行者”。然而,陈毅在新四军时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却鲜为人知。   近日,网上热议的湖南省张家界市委旅游工委办公室在疫情来袭之时一则暖心公文,令我想起陈毅“我们都是平等的”的名言。   当年,清末举人庞友兰在盐阜地區资深望重,由于受国民党顽固派反动宣传影响,认为新四军乃一众“草莽英雄”。为此,陈毅亲自登门做工作,见面时一句“我们
期刊
1944年7月,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三支队十四中队指导员王新铨在浙东慈溪洪魏战斗中,不幸被敌人子弹击中。在后方医院,昏迷中的王新铨还喊着:“某某班往前冲,某某班穿插过去”。最终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壮烈牺牲,年仅23岁。9月5日,浙东纵队《战斗报》刊登了第三支队政治宣教股长林晖为悼念王新铨烈士撰写的《你死得光荣》一文,文中说:“王新铨同志你死得光荣,让英烈之花开遍浙东大地,与日同存,永垂不朽!”  少
期刊
新华社消息 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下午就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奋力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举行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把握强国强军时代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重大任务,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三步走”十分紧要的一步。要坚定决心意志,增强紧迫意识,埋头苦干实干,确保如期实现既定目标
期刊
特大洪灾造成地铁乘客伤亡的事已经过去好多天。念起这事我总是想,若是黄克诚管地铁,或许悲剧不会发生。   君若不信,有史为证。1941年7月,日伪军以两万重兵对盐城构成三面合围之势。日军总司令部狂言:“要以闪击战打击陈毅和重建的新四军军部及其主力。”陈毅在作战会议上斩钉截铁地说:“一定要打好盐城保卫战!”众将领表示:“要用生命和鲜血保卫盐城、保卫苏北根据地!”在指战员一片“保卫盐城”声中,黄克诚却
期刊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新四军第一师成立80周年的重要时刻,让我们回忆新四军第一师在抗日烽火中的光辉历程。  坚持原地斗争,创建稳固的抗日根据地   1940年10月黄桥决战胜利以后,新四军苏北部队乘胜追击,直取海安、东台,又占盐城,使苏北抗日根据地西接皖中,北连山东,成了华中抗战的中坚阵地。但是,随着皖南事变的发生,新四军不仅军部受到重创,而且皖南、苏南等抗日根据地也相继遭受破坏,从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