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六合八法拳一代宗师吴翼翚先生诞辰120周年庆典在皖举行

来源 :搏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on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11月30日-12月1日,“纪念中国著名武市教育家、华岳心意六合八法拳一代宗师吴翼翚先生诞辰120周年”大型庆典活动在中国安徽省淮南市隆重举行,来自美国、英国、德国、巴西、新加坡、澳大利亚、丹麦、瑞士、法国、俄罗斯、比利时等国家以及中国合湾、香港、安徽、广东、河北等各省市代表500余人参加,吴英华、卢桂耀、周树生(新)、郭瑞祥、帛光华、刘晓波(美)、杨维等海内外武术名家出席了这次盛会。
  庆典会场,座无虚席。开幕式上,吴翼翚的儿子吴英华介绍了先父为中华武术发扬光大、开拓进取,默默奉献毕生精力的事迹。与会代表共同缅怀吴翼翚宗师的生平事迹,回忆他为中华武术事业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吴翼翚(1887-1958),祖籍东北铁岭,后客居北京。出生书香门第,自幼爱武,先后拜武术名家陈光弟、阎国兴为师,练习心意六合八法拳术。1905年考上北京北洋武备学堂,得到心意六合八法之翘楚陈鹤侣大师真传。在心意六合八法进化过程中,以蜇龙拳为基本手法,创新形成了既能强身健体,又可修身养性的独具特色的心意六合八法拳。吴翼翚早年任中央国术馆教务处长、编纂委员会主任,采取“兼收并存”、“同传各门”的方法,使国术馆学员在众名师的指导下成长为“博学兼得”、“一专多能”的武术人才,为中华武术的传播与发展开创了“存古续绝”、“承前启后”的新篇章。1936年8月,在德国柏林举行的第十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吴翼翚的再传弟子张文广、傅淑云等人代表中国第一次在国际体坛盛会上展示了中华武术的赫赫声威,被中央国术馆馆长张之江称赞为“一代宗师、千秋武圣”。曾被时任上海市市长的陈毅聘为第一批上海市文史馆员,1958年3月29日,吴翼翚先生在上海辞世,享年73岁。吴先生拳艺精湛,尤对心意六合八法拳学阐微备至,对武术及其历史、各种拳法、理法、技法亦颇精谙,拳艺已臻大成境界,是武苑中佼佼不群之武师。生前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与崛起奔走呼号,为中华武术的传承和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精英,名播淘内外,桃李满天下。吴翼翚的众多学生遍布海内外,如蒋浩泉、张文广、何福生、吴江平、季九如、傅淑云、赵道新、李锡恩、郭瑞祥等均是名扬国内外的武带大家。
  在此次庆典活动组织方的邀请下,海内外各地心意六合八法拳传人齐聚淮南,以“秉承传统文化之根、彰显民族武术精神”为己任,还在庆典活动中进行了精彩的武术学术交流等活动,与会代表纷纷展示了六合八法拳各自特色,将纪念活动推向高潮。
  国际武术散手道联盟、亚洲武术协会、香港武术联合会、北美洲国术联合会、美国华林派联合会等社团以及霍震寰、梁守渝(加)、陈培(美)等武术知名社团领导人发来了贺信贺电。
  心意六合八法拳相传为后唐北宋年间希夷先生陈抟(字图南)所创。吴翼翚得到心意六合八法门重真传是近现代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为心意六合八法拳的传播和推广做出巨大贡献,使得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发展及名扬海内外。
  吴翼翚的儿子吴英华已承担起心意六合八法拳的研究工作,并建立了“心意六合八法拳术研究总会”,总部设在淮南。吴英华先生挖掘、研究、整理、出版了心意六合八法拳VCD教学片,国家体育总局已将此拳列入中华武术展现工程项目。目前,在美国、英国、巴西、澳大利亚、新加坡、德国、俄罗斯、加拿大、波兰、中国香港等地均设有心意六合八法研究中心和培训基地。
其他文献
谭文超是一位深受学生和家长喜爱的武术老师,曾荣获“娄底市最佳指导老师”、“亚洲艺术魅力展示赛最佳辅导老师”的荣誉称号:他还是一名武功高强的“剑客”,一手疾风快剑曾多次在国际国内大赛中摘金夺银,并多次见义勇为勇斗歹徒,使出生于新化天龙山的他有了“龙山剑客”的美称。  1977年8月出生的谭文超自幼好武,1996年在东方文武学院毕业后被晏西征大师收为入室弟子,并留校任教。他担任教练以来,对教学工作有着
期刊
梅山拳术套路是以各种徒手技击招式为基本内容,模拟攻守进退的技击规律组合而成的整套练习形式。其动作简洁实用,风格古朴无华,结构紧凑,短小精悍。重桩法、手法,强调“身如古树桩如山,手是刀枪脚是马”,在开步出拳时,要求五趾抓地,落地生根,身随步转,拳随腰发,要“手到、眼到、身到、步到、心到、意到、气到、力到”手眼身步、神气力高度配合协调,全身上下,身体内外,节节相连形成一个整体,所有动作从起点到止点一气
期刊
10月10日上午,2011第一届湖南武术节新闻通气会在长沙市湖南宾馆会议厅隆重举行,新闻发布会围绕“全民健身功夫传奇武动湖南功传天下”的主题,介绍了湖南省重视全民健身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并对即将在长沙市举行的湖南武术节有关情况作了重点介绍,引起了众多媒体的热切关注。大会开得圆满、成功。  会议由湖南省体育局副巡视员、武术节组委会副主任陈正培主持,湖南省体育局副局长孙平波、湖南省武术协会名誉主席晏西
期刊
淮南第二届国际传统武术节,于2010年9月10日在安徽淮南体育文化中心落下帷幕。来自俄罗斯、巴西、美国、德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名运动员收获了金、银、铜奖牌和优秀鼓励奖,各个代表队的运动员携手武术真情和友谊凯旋而归;他们期待着下一届武术节,来中国武术之乡淮南再相聚。  赛后,记者采访了本次比赛的总裁判长杨维博士。杨维祖籍山西永济,现任安徽阜阳大学体育学院教授、博士,是鹰
期刊
2011年3月14日晚,六合八法拳名家杨维博士,应我市武当内家拳道馆邀请来到朝阳,自3月15日起,为我市众多武术爱好者,言传身教地讲解和传授为期一周的六合八法拳。  杨维是菲律宾师范大学教育哲学博士,黑龙江省散手专业运动员出身,曾获得多项国内外武术大赛的金牌奖,六合八法拳师承新加坡国术总会武术教练鹰爪王周树生大师。杨维博士有着世界著名武术家、世界武林百杰、世界十大武术博士、世界著名武术教育家等殊荣
期刊
吴翼翬先生于1958年3月不幸驾鹤仙山而去,今年将是一代宗师、千秋武圣吴翼翬先辈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庆典(1887-2007)。  吴翼翬先辈,祖籍东北铁岭,后客居北京。出身书香宦门,谈吐文雅,性豪侠易淳朴。自幼随父宦游汴梁(今开封),耳濡目染,遂有尚武之心。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吴先生仅十岁时,举家迁至省城,卜居老宦街,并有缘相遇燕赵武术名家阎国兴拜习韦驮功法,后有幸拜学希夷门华岳心意六合
期刊
中华武术是我们祖先留传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它在古战场上起到杀敌御侮,保家卫国作用,技艺渐渐形成为武术,也是一种强种健体体育运动,有几千年悠久历史,源远流长,是民族文化瑰宝,世代相传,旺盛不衰。  清朝末年,由于洋枪洋炮输入中国,因而武术的实用价值大大贬低,使各家流派武术功夫,萎靡不振,尤其心意六合八法拳更遭到社会冷落,无人问津。  上世纪20年代,人们羞于帝国主义强加给我们“东亚病夫”的耻辱,国人
期刊
华岳心意六合八法拳有“形意拳的内涵,又有八卦步法的虚实,且有太极拳的刚柔,颇尽内家三拳阴阳变化之妙境。”这观点我不敢苟同。  其实这说法最初出自麒麟图书公司出版的三册《华岳心意门武术丛书》,李英昂先生的序言。“然查遍史籍,未闻有希夷兼武术之说。愚见以为,此拳可能为后人所创,因恐未能见重于世,而伪托宋之希夷先生”,据本人体验,此拳乃以形意拳之整劲为核心;八卦掌之步法为转移;太极拳之柔劲为变化。颇尽内
期刊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武林高手代有奇才。然而,能精文而知武理者则少有其人。吴翼翬先生博学多才,悟性超群,身怀绝技而不为人知,亦不求人知,功力深不可测,品德之高尚可昭日月。  笔者王继振,1924年生于河北省任丘市王约村。受祖传武医家教熏陶,六岁起白日念私塾,晚间习少林武术。十二岁起随祖母学气功按摩治病手法。  五十年代因身体多病,在上海人民公园随著名武术家褚桂亭先生学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推手以
期刊
有“蚩尤故里”之称的千年古县新化,系梅山中心地区,人杰地灵,文风鼎盛,民风骠悍。一江资水绕城悠悠而过,世世代代演绎着一个又一个不朽传奇!沧海桑田,时事变迁,不少梅山儿女、仁人志士胸怀大志,心忧天下而青史留名,如革命先驱谭人风;并称“新化三才子”的陈天华、成仿吾、谢冰莹:“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罗盛教……当今,又有一位被文坛泰斗文怀沙老先生称赞为:“文人没有他的气魄,武者没有他的文采,并世所鲜见之人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