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度技术领域之最

来源 :微型计算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xing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的脚步转瞬即逝,迅猛的技术发展仍然是IT业界的主旋律。在即将过去的一年中,我们看到新技术、新产品蜂拥出台,给市场带来了莫大的变化,譬如Vista系统让PC拥有更高的安全性以及带来完美GUI视觉体验,新一代图形处理器继续提升3D渲染质量,UMPC带来移动计算新理念等等,这些新技术新产品对市场影响不一,表现也各异。你一定想知道这些技术最终能够获得什么样的评价,本年度的年终总结,我们将为各位带来风格新颖的评价。
  文 图 张健浪
  
  最令人郁闷的技术 微软Vista华丽背后
  
  Vista可以说是2007年度最令人郁闷的产品。华丽GUI视觉界面的代价就是对硬件的高要求,尽管如此,用户仍然无所抱怨,毕竟除了那些不合时宜的笔记本电脑外,绝大多数PC都能够开启Aero模式;另外,让Vista系统顺畅运行的代价包括你需要足够快的CPU、至步1GB的内存,如果你的硬件不够新潮,那么注定用不上它。
  Vista第二个令人郁闷的地方在于,它的UAC用户帐号控制机制设计得颇为愚蠢——虽然UAC可以有效避免恶意程序破坏系统,但它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不便:每次程序安装、卸载操作都要求用户作一次确认——uNIX/Linux允许用户将程序安装在自己的主目录下、仅供自己使用,而Vista做不到这一点。总之,从Windows XP升级过来的用户都会被Vista的UAe机制搞得抓狂,一些Vista破解版本干脆直接将UAC关闭了事。不幸的是,关闭UAC的Vista门户大开,许多安全公司认为不开UAC的Vista比Windows XP还来得危险。结果就导致很多用户将预装在系统中的Vista卸载、安装上老掉牙的XP继续行驶。
  尽管微软极力推广Vtsta,但企业用户并不动容、继续坚守Windows XP/2000俨然不动,反而是消费市场更快就接纳了Vista。虽然它有上述种种不足,但漂亮的GUI界面足以征服大多数人,加上微软在OEM市场强制捆绑推行——从发布到现在的一年时间里,微软售出了8800万份Vista拷贝,在整个操作系统市场中获得接近8%的占有率,这样的成绩当然称得上骄人!
  
  最炫视觉效果的操作系统 UbuntU Linux倍受欢迎
  
  2007年度Linux的崛起让微软备受打击。但这还没完。Linux社区活力四射的开发模式绝对会让微软胆战心惊,其中最让微软窝心的大概是ubuntu在OEM市场的流行——戴尔、惠普这两大PC巨头选择ubuntu作为预装的操作系统之一,在各大社区中,ubuntu都是光芒四射,无论开发者还是用户都极其踊跃,这种开放协作的模式极大地鼓励了创新。
  Ubuntu在2007年度经历了7.04和7.10(代号Gutsy Gibbon)两个版本,后者搭载最新的GNOME 2.20桌面环境、OpenOffiee.org 2.3办公套件等。直接支持AIGLX Compiz Fusion 3D GUI界面,可以提供远超Vista的3D视觉效果,包括立方体桌面、半透明窗口以及大量的动画特效。这些特效都是由显卡直接渲染完成,因此在ubuntu的3D模式下,系统的操作响应速度提升极其明显,各类窗口都是即点即开,能给用户带来畅快的体验。
  Ubuntu只是Linux家族中的一小部分。事实上,整个开源业界在过去的一年中都高度活跃。我们可以看到;GNOME项目组稳步推行它们的计划,它们将在2008年带来2.22与2.24版,KDE桌面环境则朝着革命性的4.0版进军,KDE 4.0也将在今年年底现身}OpenOffice.org,MozillaFirefox等项目同样高度活跃,另外还有数不清的项目在自发地进行中,整个开源社区拥有的开发者数量远远超过微软公司的程序员,另外还有无数的用户在不求回报地为开源软件提供测试,这种开放的模式造就开源软件的高品质。
  这样的发展趋势让微软感到胆寒,但它也没有闲着,微软通过Novell,Xandros和Linspire的商业台作来“证明”Linux侵犯了微软的专利。计划重复当年SCO诉讼Linux中大量抄袭SCO UNIX代码—样。微软高层称开源软件共侵犯其230多项专利权。但对此开源业界嗤之以鼻,基本上微软无力遏制Linux的迅猛发展,加上来自Google。IBM的威胁日益加剧,微软的地位早已不再像几年前那么稳固。
  
  最新颖计算平台 “McCaslin”助力UMPC腾飞
  
  UMPC在2007年步入正轨,其优点在于便携性优越,同时又提供完整的PC功能,实用价值远高于掌上电脑之类的手持设备备——譬如用户在户外,旅行途中需要作网上购物或在线支付,掌上电脑无法提供相应的能力,而笔记本电脑并不适合随身携带,此时UMPC就可以派上用场,另外,UMPC可以提供强大的商务与娱乐功能,你既可以在旅途中作些简单的商务处理,同时也可以欣赏压缩视频、或者在互联网上尽情冲浪……
  英特尔坚信UMPC的未来前景,为此它在今年3月份推出代号为“MeCaslin”的UMPC超移动平台,该平台采用尺寸更小、功耗更低的专用CPU与芯片组,让UMPC厂商可以设计出尺寸更轻小、续航能力更强劲的产品。在操作系统方面,英特尔也发起Moblin.org项目,旨在开发一种适合UMPC的简洁、快速、人性化与低成本的Linux系统。同样觊觎UMPC平台的还有VIA,它以低功耗的C7处理器为核心构建平台,希望能够成为该领域的领导者,只是目前来看VIA的机会比较渺茫。
  除了这些消息之外,UMPC在整个2007年并无辉煌之举,市场反应也是雷声大雨点小,新鲜感一过便又慢慢归于沉寂。显然,它还需要更多时间才能做到广泛普及。前提条件包括;更优异的电池性能,3G网络全面铺设以及更成熟的软件支持。
  
  最快的X86芯片 Intel 45纳米Penyn处理器
  
  从Core微架构推出之后,Intel就重新在桌面市场夺回竞争的主导权,双核心的Core 2 Duo与四核心的Core 2 Quad处理器不仅拥有更出色的性能,而且功耗指标更为出众,重新赢得用户的青睐,加上低端市场的全面反击,Intel在过去的—年中不断收复失地,市场占有率重新回到80%的制高点。而在下半年,Intel接着推出45纳米Penryn处理器,开始新一轮的更新换代。相比现在的Core架构处理器,Penryn拥有更大的缓存(双核6MB、四核12MB)、更高的工作频率(突破30GHz)以及更低的功耗水平(桌面版维持65瓦TDP),指令集也升级到SSE4,这些改进SkPenryn的性能获得至少10%的增幅。尽管AMD也推出了K10架构的Phenom处理器应对,但 Penryn无论是在性能还是功耗方面的优势都非常突出。拥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基本上,Penryn将延续Core 2 Duo系列开拓的辉煌,尤其是在高阶市场,Pemyn将成为众多发烧友的不二之选。
  伴随着Penryn的推出,Intel的芯片平台也开始新一轮的更新换代,DDR3、PCI Express 2.0等先进规格相继引入,其中DDR3内存可以提供更高的传输带宽,在实际测试中,DDR3表现出明显的性能提升,阻碍其普及的唯一障碍仅在于价格尚高t PCI Express2.0则将传输带宽提高一倍,令数据传输更加畅通无阻——可以作出这样的结论,45纳米Penryn的推出,让Intel在过去的一年中稳居x86处理器性能王座。
  
  最全面的桌面平台 AMD蜘蛛平台
  
  在整个2007年度,AMD在CPU市场上的主力军都还是K8架构的Athlon 64 X2系列,尽管性能不及对手,但凭借优良的性价比以及众多廉价主板资源的支持,Athlon 64 X2在注重成本的DIY,网吧等零售市场仍然广受欢迎,但在OEM领域,AMD平台在过去的一年间则建树不大,基本上各大品牌厂商都未将AMD平台作为产品主力,仅是在Intel平台之外、给用户提供更多的选择——个中原因并非是性能差距,更在于AMD的计算平台缺乏好的形象宣传,导致初次购机用户仍偏爱于基于InteI平台的产品。因此从整体来看,AMD在过去的一年间呈现出明显的下滑势头。
  为了重新挽回用户的信心,AMD在07年11月份高调宣布推出“Spider(蜘蛛)”平台。该平台由K10架构的Phenom处理器、Radeon HD 3870/3850显卡和AMD 790FX芯片组共同构成,它也是第一套针对桌面PC的一体化平台,双A合并的效果终于在此获得展现。从性能方面来说,K10架构的表现平平,在相同频率下’Phenom处理器的性能不如Penryn,且Phenom的频率水平还落后于Penryn;另外Radeon HD 3870/3850显卡与AMD790FX芯片组在性能方面都无太大的亮点,很难吸引那些对性能苛求,不计成本的高端用Po但蜘蛛平台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它可以提供丰富而全面的功能。例如Phenom的原生四核设计,Radeon HD 3870/3850图形处理器支持DirectX10.1、PCI Express 2.0和VC-1、H.264全硬件解码,AMD 790FX芯片组CrossFire X多显卡交火支持等等。其次,蜘蛛平台的三大组件都具低功耗优势(Phenom在消费应用中实际功耗仅32瓦),用户可以借此构建一套低功耗的高阶PC。
  出于提升竞争力的需要,AMD采取极富竞争力的价格策略,令用户不必花费高昂的价格就可以获得一套高阶计算平台,这对于那些数量庞大的主流用户将是不小的吸引力——总的来说,AMD在2007年走的是以量取胜的道路,这一路线在2008年也将继续。
  
  最环保的技术 80PLUS认证电源与硬盘节电功能
  
  为了减少计算机的能漏良费,美国Ecos Consulting机构执行一个名为“80PLUS”的全国性能源节约计划。该项目旨于鼓励制造商为那些需高效电力供应的桌面PC和服务器生产出高效率的电源,使其能在20%~100%等负载条件下发挥出至少80%以上的使用效能,从而避免不必要的电能消耗——为了鼓励80PLUS的施行,美国政府还为经销商提供资金方面的赞助。
  与传统电源相比,80PLUS电源具有更高的转换效率,但这对设计和用料要求极高。除了需引进如双管正激式电路设计,同步整流、不对称半桥谐振,磁放大及软开关等技术外,还要求使用高品质的半导体元件,这就导致80PLUS电源较高的成本。但即便如此,电源厂商还是对80 PLUS认证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井在较短的时间内纷纷推出符合规范的80PLUS电源且通过了官方认证。
  80PLUS认证的推出,促使电源产品朝着高品质、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由于电源是控制整机功耗的源头。对于整机的实际功率消耗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因此80PLUS认证电源荣膺2007年度最环保的技术。
  同样可位列2007年度最环保技术的当属硬盘的节电功能。长期以来,降低系统功耗的重点—直在CPU、芯片组,图形系统等核心组件外,对于功耗本来就较低的硬盘就有所忽视。但在大型存储系统中,数量庞大的硬盘所带来的功耗却非常可观,对这类数据中心来说,降低能耗就意味着可以节约出可观的运营成本。在2007年8月份,西部数据率先推出Green Power系列节能型硬盘产品,涵盖台式、企业级、消费性电子与外接式硬盘等产品线。它可以根据存储任务的强度调节硬盘的转速,并可计算出最佳的数据搜寻速度,借此达到省电的目的。例如市面上的1TB硬盘一般都需消耗13.5瓦电能,而西部数据GreenPower硬盘则可以在此基础上再节约5瓦,明显改善散热、耗电与使用成本,且每个硬盘每年可节约10美元的电力成本。随后,日立也推出了类似的节电型硬盘,它的能耗水平比普通产品低40%以上,与西部数据GreenPower不相伯仲。
  
  最强大的MPS处理器 龙芯2F
  
  尽管被泼上了种种冷水,龙芯2F被看作中国芯片工业的里程碑是无可置疑的,同时它也是目前晟强大的MIPS架构处理器。龙芯2F在前一代2E基础上开发,采N9级流水线设计,同时可以发射4条MIPS指令(Intel Core架构也具有4发射能力,AMD KS/K10同时只能解码3条指令),具有很高的指令执行效率。龙芯2F的一级缓存也提升到128KB(64KB指令 64KB数据),二级缓存则采用片外设计,最多可集成8MB容量。此外,龙芯2F处理器还集成了DIDR2内存控制器、PCI/PCIX控制器、LocaIL/O控制器等重要IP,晶体管数目达5100万个。与去年推出的龙芯2E相比,龙芯2F的频率更高、功耗却更低,如龙芯2E的主频率在600~800MHz、最高只能到1GHz,而龙芯2F主频率可达1.2GHz,另外在1GHz频率下龙芯2F的功耗仅为3~5W,无需主动散热手段。
  龙芯2F主要面向工业控制、低成率电脑、数字家电,网络应用等领域,凭借低成本、高性能和功耗优势,在这些市场都有很强的竞争力。目前,意法半导体负责龙芯2F的生产与销售,龙芯2F将采用90纳米工艺进行生产,意法半导体则在垒球范围内进行销售。除此之外,围绕龙芯2F构建的产业群也初步形成。合作厂商推出了包括笔记本和迷你型PC,搭载Linux操作系统。虽然现阶段还无法大范围推广,但已具备进入桌面市场的潜力。
  尽管在短时间内很难取得多大的市场成就,但龙芯2F的出现对中国芯片工业仍然是个巨大的鼓舞,伴随着性能的不断提升以及周边 产业的形成,龙芯系列有望成为MIPC架构进入桌面的领军者。
  
  最不适宜跟风的技术 DDR3内存
  
  作系统与应用软件变得越来越庞大,有限的内存资源总是跟不上变化,用户不仅需要更大的内存,而且希望内存速度能够更快。再者,图型芯片组的市场份额不断提升,为了获得尽可能理想的图形性能,内存系统也必须提供更大的带宽。DDR2在2006年实现了普及,而DDR3也在2007年进入市场。
  相比DDR2的4bit预取技术,DDR3采用8bit预取来实现性能的翻倍,也就是其数据传输频率达到核心频率的8倍。不仅如此,DDR3内存在达到高带宽的同时,功耗也可以降到更低——DDR3的核心工作电压从DDR2的1.8V降至1.5V,相同频率下将比现时DDR2节省30%的功耗。DDR3起步于800MHz,首批面市的产品就已经从1066MHz和1333MHz起跳,与DDR2相比拥有明显的带宽优势。
  Intel平台率先对DDR3内存提供支持,内存厂商也早已做好了准备,我们在今年中期就已看到DDR3内存开始批量上市。但由于价格较高,只有高端用户才有能力为自己的电脑配置DDR3内存,在实际性能测试中,DDR3的优势颇为明显,尤其是DDR31333与DDR2平台对阵时差距更大。
  在内存更新换代方面,AMD持谨慎的态度,新推出的K10架构也只能支持DDR2 800——不过AMD打算鼓动JEDEC通过DDR2 1066标准,这样它可以继续停留在成本更低的DDR2战线。在AMD的计划表中,支持DDR3内存的处理器将在2008年中期后才会推出。换言之,如果DDR3要实现全面普及,恐怕要等到2009年。
  
  最令人失望的技术 闪存加速/混合硬盘效果不佳
  
  闪存加速技术与混合硬盘是2007年存储技术领域的大热门。这两者在理论上都非常诱人;通过闪存作为缓冲,可以大幅度加速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启动速度,同时也降低硬盘的损耗以及整体功耗,微软与Intel的技术演示似乎也直接证实了这一点,用户为之欢欣鼓舞。 不幸的是,至少在2007年,我们所看到的闪存加速与混合存储都是空头支票——Vista直接支持闪存加速机制,在软件支持上作足了准备。英特尔的Santa Rosa迅驰平台也带来了名为“TurboMemory”的闪存加速模块,结果我们发现没有多少笔记本电脑正儿八经采用,主要原因就在于加速效果不明显。三星据说也早已完成混台硬盘的开发、并早在3月份就推向零售市场{希捷则在今年10月份跟进。如此之大的技术更新却冷清得不同寻常,无论三星还是希捷,都保持异常的低调,最后发现混台硬盘的性能提升并不明显。
  理论归理论,实际又是另一回事。也许Vista支持得不够好,也许闪存的速度还不够快,反正就是微软也对此感到失望,不得不在公布的VistaPremium硬件标准中,悄悄去除了闪存加速这一项,只在移动系统中保留了混台硬盘的要求。微软打算把这一要求推迟到2008年,希望到时候闪存加速的性能表现能够与“理论”相符。
  
  最赚钱技术 苹果iPhone性感示人
  
  如果要评选2007年最赚钱和最风骚的产品,那么当数苹果的iPhone。这款产品充分展现了苹果在工业设计和软件开发上的高超水平,触控大屏幕和手指直接操作的方式都让用户大呼过瘾,除了手机通讯功能,iPhone还可以当作iPOD音乐播放器和视频播放器使用,同时你还可以用它来浏览图——iPhone看样子有些靠拢UMPC的意味,它那看似前卫的设计带有十足蛊惑人心的色彩。
  iPhone发售当日盛况空前,之后的销售业绩也极度夸张,在发布74天后销量即达到100万部,苹果预计在2008年底前iPhone的总销量将达到1000万部,苹果从中赚取极其丰厚的利润,让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等传统手机巨头黯然失色。在初期的市场热潮之后,人们还是发现iPhone不如人意之处:它无法支持3G,既然如此,嵌入的Safari浏览器就是个无用的摆设,触控操作无法单手完成。不过瑕不掩玉,作为第一代产品,iPhone不够完善可以理解,我们相信苹果的下一代iPhone将会更加完善,而它也在未来也有望具备媲美UMPC的能力。如果新一代iPhone成为最强大的智能手机我们一定不会意外,但现阶段它还不是。
  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等巨头都意识到苹果的威胁,竭力开发新技术、新产品进行抵抗,但不幸的是,无论是诺基亚的Symbian系统,还是微软的windows Mobile、摩托罗拉、三星的Linux,它们都各行其道,无法与计算机高度协作——或许只有Google刚发起的Andmid手机平台,会有能力与苹果iPhone相抗衡。
  
  最不成熟的技术 IEEE 802.11n草案1.0
  
  迅驰4平台号称搭载了IEEE802.11n无线网卡模块,IEEE802.11nN提供高达300Mbps的峰值传输率,性能相当于IEEE 802.11g的5.5倍以上。如此优越的技术理应在迅驰4推出之后迅速风靡市场,但我们似乎没有在2007年看到这一点。
  网络厂商显然不会主动放弃这一块肥肉,IEEE 802.11n之所以未能被广泛接受,主要原因就在于迅驰4所支持的只是参与IEEE 802.11n标准竞争中的一个草案,正式版的IEEE 802.11n标准直到现在都还未出台,市场上的产品都只是基于草案规范,设备兼容性很差,例如迅驰4中的4965AGN代号为Kedron无线模块在与基于Marvell Topdog芯片组(同样符合IEEE 802.11n 1.0草案)的无线路由器连接时只能达到144Mbps速度,实际传输性能在45-55Mbps之间,不高也不低,但与基于Athoers AR5008芯片组的无线设备相连时,部分设备能够达到144Mbps,另一部分仅能达到54Mbps,也就是有些兼容、有些不兼容;基于Broadeom芯片组的设备同样如此,它们在与4965AGN网卡连接时干脆都只能达到54Mbps速度。
  这样的兼容性令人大跌眼镜,用户贸然购买所谓IEEE802.11n设备,完全可能遭遇上述情况,互操作性根本得不到解决,加之IEEE 802.11n标准在无线信道划分、无线频段使用都未达成一致,进入大规模应用显然为时尚早。因此,目前市面上的IEEE 802.11n设备都是针对个人消费用户,而没有针对企业的产品(企业通常不会采用不够成熟的技术)。
  最无实用价值的技术 PCI Express 2.0
  
  PCI Expres总线已取代PCI成为主流。在2007年,我们看到PCIExpress 2.0标准的出台——PCI Express 2.0的数据传输频率提高了一倍,由此带来翻倍的性能提升,如用于I/O扩展的X1模式即可带来1GB/s传输带宽,用于图形系统的x16模式则可实现16GB/s带宽。
  PCI Express 2.0的推出,芯片组与显卡厂商又开始新一轮的技术换代,AMD新推出的Radeon HD 3870/3850显卡、790FX系列芯片组;Intel的X38芯片组;NVIDIA的G92核心与780i系列芯片组都支持PCI Express 2.0,不过在实际测试中,这些平台并没有表现出什么性能增益。原因非常简单:PCI Express 1.0并未成为瓶颈,带宽更高的2.0也就派不上什么用场,它唯一的用处或许在于为今后的升级提供方便。
  
  最有益于贫困儿童的技术 OLPC守得云开见月明
  
  想给孩子什么圣诞礼物?一部计算机?嗯,让儿童接触网络游戏可不是个好主意,而且对儿童来说,PC太复杂;现在有这样的计算机可以满足你的要求,那就是在2007年正式启动的OLPC。
  OLPC(One Laptop Per Child,OLPC)又称“儿童笔记本”,这个项目由麻省理工多媒体实验窒发起的项目,旨在为全球学龄儿童设计一款低成本、高可用性的笔记本电脑,用于帮助不发达国家的儿童掌握信息技术,保证他们能够获得公平的教育权。OLPC计划获得Google、新闻集团(News Corporationl、AMD、Redhat、Brightstar和北电网络的支持与赞助,井获得全球许多发展中国家韵支持。OLPC的硬件较为简单,它采用AMDGeode LX-700处理器,这款x86架构芯片满足了OLPC项目的价格目标并具低功耗优势,其余配置还包括256MB内存、1GB闪存和7.5英寸黑白/彩色双模液晶屏,并配备手摇发电装置。
  OLPC计划提出后获得巨大的反响,尽管计划困难重重,但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终成正果。在今年11月份,广达生产出的首批OLPCI式交付给乌拉圭,秘鲁、墨西哥、埃塞俄比亚、卢旺达、海地、缅甸及印度也将在年内收到订购的OLPC,不过由于成本限制,OLPC未能实现100美元的目标,价格则达到200美元,不过随着产量的增加和技术进步,OLPC的成本将逐年下降,并有望在2010年左右降到100美元以内。
  伴随着OLPC的成果,一些原本持否定态度的厂商也改变了主意——由于OLPC采用的是竞争对手AMD的处理器,英特尔在多个场合中都表达了对OLPC的不屑,英特尔曾经讽刺OLPC为无用的小玩意,并提出自己的廉价笔记本计划,意图同OLPC竞争,但最终结果却是英特尔与OLPC组织达成协议,参与进OLPC计划中。不过,Intel目前尚无合适的处理器,用于UMPC的Silverthorne移动芯片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Intel对此作出否定并,表示将开发尺寸更小、价格更低,超低功耗设计的新一代OLPC处理器,这样,未来的OLPC将有望出现AMD、Intel两大平台并存的局面。
  从一个高尚的目的开始,OLPC逐步从不可能走向成功。伴随着OLPC在第三世界国家的推广,这些国家的学龄儿童也将获得信息技术教育。
  最有潜力技术 大屏OLED进入商用化
  
  OLED 显示器在数年前就是媒体热衷的话题,并开始在手机和数码相机等小尺寸屏幕领域实现了商用化,不过人们更关注的是它何时能够进入显示器和平板电视等主要的显示领域。索尼公司在2007年11月份推出一款11英寸的OLED电视“XEL-1”,以限量2000台和20万日元(约相当于人民币1.35万元)的价格出售,标志着OLED技术正式迈向商用化之旅。
  OLED采用主动发光机制来显示画面,它可以提供极其优异的显示效果,如可以轻松做到无限多的色彩(与CRT相同)、无响应延迟、可视角度之类的问题,对比度更是高达百万比1,无论是LCD、PDP还是其他显示技术者阮可比拟。另外,OLED可以做到非常薄的厚度,如索尼推出的XEL-1 OLED电视厚度仅有3毫米,创下平板电视的新纪录!不仅如此,OLED未来还可以做到柔性可卷曲、半透明等效果,一如我们在《全面失控》等科幻电影中看到的显示设备一样……
  显示业界公认OLED是LCD的天然取代者,过去它无法投入商用化的难题主要在于使用寿命较短,科技人员在过去的多年中一直为解决这个难题而努力,现在则进入成果收获的阶段。除了索尼之外,东芝、松下、三星、LG飞利浦等显示巨头部在加速研发OLED技术,在未来的两三年中,我们有望看到OLED大举进入市场。
  
  最烧钱的技术 Quad SLI与CrossFire X多显卡技术
  
  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NVIDIAQuad Su与CrossFire X多显卡交火无疑是2007年最烧钱的技术。一块高端显卡已经价格不菲,双显卡的SLL与CrossFire则令人吃惊,而在2007年,NVIDIA与AMD都发起一场四显卡运动;凭借四块显卡构建Quad SLI或者CrossFirc X,可以令游戏的性能飙升,带来更流畅的高清画质游戏!另一方面,四块显卡也让多显示器连接成为现实。这样的宣传也许会令某些发烧用户怦然心动,现在要构建一套顶尖的图形计算系统,那么非四显卡莫属。
  不过更多的游戏用户对四显卡平台冷漠以对,它们更多沉浸在XBOX 360、PS3游戏机带来的超级性感之中 一或许四显卡平台可以提供更棒的图形效果,但为了拥有它,你得付出至少五一十倍于XBOX 360、PS3游戏机以上的惊人价格。另外四显卡平台注定是个电炉,暖气片和噪音制造机。谁都不想在玩游戏时机箱热如炭炉吧?巨大的噪声更是令用户难以忍受。
  不得不承认,多显卡技术处于技术金字塔的顶端。NVIDIA与AMD过去鼓吹多显卡平台可以拥有卓越的物理计算性能,但Havok已经被Intel收购,GPU物理加速成为一场泡影。多显卡技术对于主流应用的实用性有多大?估计大家都心知肚明。现在大概只有极少数腰包鼓鼓,同时又能忍受噪声的顶级游戏发烧友还会对四显卡平台有必趣。要知道,这种顶级游戏平台的构建成本对于国内绝大多数用户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因为除了要购买显卡、主板、电源之外,还得从系统稳定性的角度出发,花费更多的金钱去解决系统的整体散热问题。
  Quad SLI与CrOSSFire X荣膺2007年度最烧钱技术当之无愧。
其他文献
作为追逐新技术、新硬件的DlY玩家,大家肯定对AMD的新羿龙充满了期待。在MC的近期评测中,羿龙Il强悍的性能、恐怖的超频能力以及低功耗表现令人印象深刻。那么羿龙lI还有哪些优势是我们尚未发掘的?AMD一贯的高性价比路线是否延续到羿龙II平台上?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对AMD的高层进行了对话,去探寻他们是如何看待和布局羿龙II及羿龙II平台的。  MC:全新羿龙II处理器引起了市场非常大的反响,事
漫步者e20是e系列的最新成员,也是一个集外观精致、便捷操控和优秀音质等特点于一身的桌面小精灵。要深入地了解和感受这款具有多项绝佳创意的产品,我们不妨从以T6个方面入手。    创意1:独特外观    作为漫步者e系列中的首款2.0音箱,e20的造型却与传统的2.0音箱大不一样。其箱体为初亏月食造型,侧面为橄榄形,浅灰色磨砂质感的铸铝底座份量十足,为音箱平稳摆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音箱背面采用大
在苹果公司于今年4月初推出iPad之时,多数华尔街分析师都低估了市场对于iPad的需求,他们对于jPad当季的销售量预期仅为100万台。然而,仅仅过了一个月,iPad的市场销售量就已经达到了100万台;截至6月21日,其销售量已经达到300万台,第一个季度的市场表现是那些华尔街分析师此前预期的3倍。按照如此发展趋势,而且随着iPad向更多国家的市场投放,其全年的销售量预计将接近甚至突破千万台。鉴于
媲美MacBook Air 华硕最新超轻薄笔记本电脑UX30预览 紫 雷    最薄之处不到9mm,最厚的地方也不到20mm,假如一款产品的轻薄之美直逼超轻薄笔记本电脑领域的典范MacBook Air,但是价格却只有MBA的1/2,这样的产品会吸引你吗?华硕公司近期推出的基于CULV平台的新机型UX30就是这样一款充满吸引力的产品——在提供不俗性能的基础上,在轻盈如蝶的13.3英寸机身内,突破性地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但必备的工具也越来越多。不同的事情对应不同的工具及处理方式。这搞得现代人无所适从。但科技应该带给人类更便利的生活,我们也必须开始学习面对这一切,将复杂的处理方式转化为自己能适应的最佳模式。所以,内建GPS也将成为继音乐手机、照相手机之后的另一发展趋势。据Gartner公司预测,在未来三年内GPS手机的销售量将以30%的速度持续增长,并在2010
5月初,诺基亚开放了Ovi平台,其中的同步工具能对通讯录、日程和记事本进行实时同步,可以方便的在手机间转移数据,较为实用。  Ovi平台基于SyncML开放协议,可以提供丰富的同步内容,并能实现可视化编辑,可以通过Ovi平台进行通讯录的整理等操作。  Ovi在使用前需要注册,虽然还未在国内推广,但支持中文语言,按照提示操作即可。注册完成后,就可以使用网络在线同步服务了。  我们在手机端通过内置的“
最近,大水牛推出了新的插板主电源,最大的亮点在于将常用的显示器,外设(比如打印机)以及音箱的电源接口直接做到了电源上,除了省去了插线板之外,在用户关闭主机时,显示器,外设以及音箱的电源也可于同一时间切断,从根本上杜绝了忘关显示器,音箱这类事情的发生,节约了电能。  那它是怎样实现这样的功能的?外接设备占不占用电源输出功率?不少用户在了解了该电源的特点之后肯定会有这样的疑问,为此我们对该电源进行拆解
如果你有敏锐的新闻嗅觉,如果你乐于对IT产业发生的热点事件品头论足,如果你热爱硬件、热爱技术、热爱科技生活,请登录MCPLive.cn加入我们。如果你愿意与这群人一样在《微型计算机·MCPLive看天下》里分享自己的观点、理念和心得感受,也请登录MCPLive.cn和我们一起看天下,评天下。    AMD 6核处理器,缘何急急浮出水面?    在COMPUTEX 2009上,AMD对代号为“伊斯坦
曾经杀伐果敢的CIA特工,在暴雨中的马赛外海陷入混沌,在繁乱的纽约街头追逐自我。终于,他从黑暗中回归,在那大街小巷的人群中,回归到平凡的常人。一生中最辉煌的片段在名为伯恩的男子的最后日子里闪回……  从此,伯恩的反击曲只会被反复吟唱.那是一个男人最光荣的回归。    潜规则    这个世界上存在许多规则,世人围绕着这些欺善怕恶、无间循环的规则匆忙地轮回。在所有法则中,最根本的是金字塔法则。这个法则
去年年中国内经济逐步回暖之后,各行各业纷纷进入后危机时代。无论是以灵活运营见长的中小企业,还是规模经营的大型企业机构,面对后危机时代都在考虑如何在实现业务增长的同时控制成本,尤其是IT管理中的人力、物力以及运营维护成本。当前,通过技术革新进一步提高投资回报率(ROI)并降低运营维护成本,已经成为国内企业决策层的战略共识。  当前企业、机构所面临的业务管理难题可以这样简要描述:日益多样化的IT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