榛子育苗技术研究

来源 :农业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ans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榛子种仁含油量占据48%左右,不仅可以用于榨油,同时也可以入药。因榛子有着喜光耐旱的特点,属于我国比较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之一。现今榛子广泛运用于人们馈赠亲友、旅行等方面。随着人们对榛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榛子育苗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基于此,本文针对当前榛子育苗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几点看法,仅供参考。
其他文献
TCP家族基因是植物所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参与植物的诸多生长发育过程。本文综述了植物TCP家族基因的结构与分类,并对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TCP基因参与的调控过程进行了总结。
绿色食品指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统称。由于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以及对高质量生活的迫切渴望,绿色食品已经成为大多数人愿意消费的商品,绿色食品的市场也越来越大。本文阐述了关于绿色食品的定义、原料和生产过程、国内外市场分析及发展趋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本研究以泽林考兰原球茎为材料,探讨秋水仙素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对原球茎生长及分化的影响。研究表明,秋水仙素处理对原球茎生长和分化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秋水仙素处理后的原球茎均出现死亡和膨大,随着浓度增大和处理时间延长,死亡率增大。在分化培养中,分化率随着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小芽生长迟缓,出现肉质芽。当浓度为1000mg·L-1,处理时间为24h,原球茎的膨大率较高,为21%,分化率为54%,幼叶变宽变厚。
大麦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总产量排名第4的禾谷类作物。近年来,大麦的遗传转化研究飞速发展。本文主要针对通过农杆菌侵染大麦转化外源基因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其在非生物胁迫、籽粒产量、麦芽和营养品质改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
开展金矿区土壤环境质量调查,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改善土体耕层质量,对于推动矿区农业生产恢复,促进产能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采集了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现状表层(0~30cm)土壤样品,测定了主要养分指标含量,并对数据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属弱碱性,林地表层土壤样品总碳、有机碳、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等指标含量均高于同区域农田表层土壤样品相关指标含量;农田土壤主要养分指标均处于很缺乏-极缺乏水平,亟需加强水肥管理,提高土壤肥力水平。
建立了QuEChERS-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蓝莓中40种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根据基质和农药的特性,结合QuEChERS方法优化了提取条件和净化方法,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外标法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农药的回收率和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得到显著提高。在浓度50~2500μg·L-1,基质标曲内各农药组分相关系数均>0.99,加标浓度在10~100μg·kg-1,回收率在72.6%~114.3%,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70%~7.24%,40种农药检出限在0.01~2.33μg·kg-1。该方
为了研究农村土地整治的方法途径,以河北省易县某宜耕未利用地开发区域为研究对象,利用野外调查、地形测绘、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等方式方法,对研究区三调数据库、坡度分区等信息进行了综合分析研判,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其它草地、裸地和农村道路等现状地类符合宜耕未利用地开发的条件;通过采取土地平整、灌溉排水、农田输配电、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等工程措施,可新增耕地面积19.2903hm2,新增耕地率77.16%。研究成果可为易县及其相似区域的宜耕未利用地开发规划提供实践案例参考。
农业是一国之本,建设农业现代化需要科技创新,农业科研院所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如何发挥其创新活动潜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建设吉林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贡献,就要对其创新能力现状有充分的认识。本文从创新资源、研发活动、成果产出、经济社会价值、合作交流环境等5个维度来阐述农业类科研院所创新能力发展现状,通过可获取的2017—2019年统计数据对比分析,找出吉林省农业科研院所的创新发展问题和潜力,在创新投入、管理体制和交流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创新发展建议,使其在科技方面为促进吉林省农业实现
我国梨缺铁性黄化病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科研工作者对引起梨树缺铁性黄化的生理和分子致病机理及其矫治方法进行了研究,本文对国内梨缺铁性黄化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梨树缺铁性黄化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陕西省黄河流域地质环境复杂,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淤地坝工程能够有效滞洪削峰、保持水土、拦截泥沙、淤地造田。近些年,淤地坝建设在陕西黄河流域得到了广泛发展,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建设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当前,陕西省黄河流域淤地坝建设中存在资金投入不足,病险坝隐患严重和基础工作欠缺等问题,应该通过加强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对淤地坝建设规划实行统一管理,加强淤地坝建成后运行期的管护,加大相关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重视现有病险坝的维修与维护等措施,加强淤地坝建设,充分发挥淤地坝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