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的文学美感与思考倾向

来源 :锦绣·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AndSee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舌尖上的中国》作为一部具有极高收视率的美食纪录片,带给观众的不仅仅是感官上的享受,更是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具有千年悠久历史的饮食文化。无论从人物的选择还是画面的展现,都透露出极高的思想深度与美学价值。而纪录片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解说词也在《舌尖上的中国》的整体展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以《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第4集的解说词为例,分别从其文学美感和思考倾向两方面进行赏析。
  关键词:美食纪录片;解说词;文学美感;思考深度
  一、文学美感
  (一)引语
  “时间是食物的挚友,时间也是食物的死敌...”首先简短两句话引出了本集的主题——时间与食物的关系。第一段在正式开始人物小故事之前,简要也优美地道出了国人对于利用时间创新出食物的不同风味的特殊情怀与乡味感触:“时至今日...蕴藏着中华民族对于滋味和世道人心的某种特殊的感触。”开头即點题,语言不繁复也不会让人觉得很“下里巴人”,反而具有一定的美感。但与一般文学作品不一样的是,解说词和画面精巧配合着,富有节奏感与律动感。特别是在美食纪录片中,解说词需要减少长句,推敲出自然不平庸的文字,不给观众留下刻意雕琢的痕迹。
  “秋日的清晨,古老的呼兰河水流过原野......千百年来滋润着松嫩平原东部广袤的土地,养育着这里的居民......”通俗的、温和的却也精致的语句引出主题,即将开启朝鲜族家庭的小故事,配合着美食与诞生原声食材的大江或森林的短切或长切画面,就像带领观众逐渐进入到地大物博的中国大地,慢慢走进美食文化悠久的各个民族,走进富有智慧,对食材、对“吃”情有独钟富有创新的华夏子孙。
  (二)过渡句
  本集解说词的文学美感也体现在每段内容的过渡与衔接上。例如在朝鲜族家庭段落与香港人家段落的过渡:“当金顺姬的父母在呼兰河畔忙着腌渍各种蔬菜的同时,在4000公里外的南国,每当秋风初起,那里的人们也会被另一种时间的味道所吸引”。从呼兰河畔到南方的香港,这是很大的地理跨度,但是解说词围绕同一主题——时间的味道将两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家庭的故事联系在一起,南北迥然相异,但是中国人对食材的珍惜与热爱是相同的。
  解说词的恰到好处,使纪录片的剪辑没有丝毫的无序与牵强,使画面剪切、空间转移显得非常自然,增强了纪录片的流畅性。[1]从北方到南方的解说词配合镜头的切换,季节变化、地域迁移,独特的市井街巷,独特的食材都展现在观众面前。故优美的解说词与画面的有机结合、加上少许屏幕文字,返璞归真的“自然感”就像中国彩色山水画映入眼帘,引出悬念也吸引观众注意力。
  (三)“点睛”句
  解说词除了有逻辑的链接,承上启下的同时富有美感地进行主题升华与扩散。“中国的味觉史就这样在腊味中延续着,而在远离闹市的内地山区,你可以领略到更加古老、更为原始的味道.....”、“在这里,自然与人工的合力演变出万千的视觉景象...”虽然在讲述腊味食物,但在叙事的同时也强调了自然与人悠久和谐的共处。
  远古以来,中国人民从自然那里接受食材就心怀感恩,人与自然的合力与平衡也通过解说词更深层次地表达出来。中国人善用食材也能推陈出新,在每个段落后的一小段解说词的总结就可以说是每一段的“点睛之笔”,虽然每个地域的小故事都是彰显着同一个主题,但是这些富有文学性的“点睛之笔”能让解说词更好地升华主旨,融入画面,体现和谐景象。
  二、思考倾向
  《舌尖上的中国》富有文学美感的解说词不光增强了纪录片本身的美学韵味,同时其解说词本身具有的思考倾向也大大增强了纪录片的哲理性与思想深度。
  (一)对人与自己、与个体和群体关系的思考
  一集五十分钟的纪录片涵盖了横跨中国大地多个地区不同人家的故事。镜头对准的是普普通通的百姓家庭,解说词也是朴素温馨的:没有宏大的叙事和精英话语表达,忠实地呈现出小人物真实的生命状态,体现出对普通生命个体的人文关照。[2]这些出现在这一集中的这些主角们,其实是中国千千万万个家庭的缩影。主角们是“家庭”的缩影,也就是“个体”的缩影。个体就是人,人的缩影也就是对家乡美食情怀的缩影。
  “对于淳朴的苗家人来说,腌鱼腊肉,不仅仅是一种食物,而是被保存在岁月之中的生活和记忆,永远也难以忘怀”、“在叶师傅看来,家乡的农家火腿才是世界上最美味的火腿”、“在某种意义上,像‘三阳’这样遍布上海的南货店,其实就是这个移民城市的一座座味觉纪念馆”朴实的采访配合解说词透露着个体对自己生命意义的思考、对个体自己所处的群体的自豪以及对于社会责任的担当。
  (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人们对故乡的记忆和情结融入了家乡美食里,人们也往往对于家乡的山水树木有着独特的爱与珍惜。自然孕育了美食的原材料,在解说词中,对于人与自然的思考与和谐共荣也无处不在。“霞浦,闽东最古老的县份。漫长的海岸线为这里制造出众多的天然港湾”。每一个故事中的食材都是悠久历史为后人们遗留下来的神圣宝藏。如此的思考能让观众重新回到自然、敬畏自然,传承祖先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优良生活习惯。
  (三)对美食文化传承的思考
  美食的记忆由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传承着。本集解说词中呈现出对不同地域、民族的美食文化代代相传的特点。“女儿也要自己做泡菜了”。简单一句话点出了朝鲜族辣白菜制作的延续,引领人们走进岁月体验时间的情。时间的情留下了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是美食文化在舌尖味蕾上的流淌与传承。
  三、结语
  总而言之,《舌尖上的中国》几乎每一集的解说词都很有赏析价值。娓娓道来的不光有知识与内容补充,更有着一种民族情怀在里面。中国人总说民以食为天,文学美感的表达与深层次的思考也正是对自然、对流传下来的先民的智慧去延续的呼吁。对食材的精心与真心,对人文的关怀,这些是通过解说词与画面的有力结合传递给观众了的。
  参考文献
  [1]潘祖超.纪录片解说词美学探析——以《舌尖上的中国2》为例[J].声屏世界,2016(06):40-41.
  [2]郑春欣.舌尖上的人文关怀——浅析《舌尖上的中国》第一、二季的人文表达[J].中国电视,2014(12):58-60.
  作者简介:
  赵雨欣(1999-),女,四川成都人,本科在读,专业:广播电视编导
其他文献
摘 要:在藏族历史上出现过的学者犹如满天星,他们在藏族文坛上写下了辉煌的一笔,同时在世界文明宝库中树立了崇高的名誉。这篇文章中简单地谈谈大学者在求学路上所经历的艰辛历程。在学习过程中把先哲的求学精神作为榜样,为学业付出应有的努力。  关键词:求学;艰苦;传记  引言  每个人天资不同,在求学的道路上也会有所差别,但有句话叫先天的聪颖,不如后天的努力。正所谓一代数学家华罗庚所讲:“聪明在于勤奋,天才
期刊
摘 要:一个国家想要实现兴旺发达,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是必不可少的,它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我们在对人民群众的文化发展进行研究时,不能只考虑到国家的精神文明,还要考虑到人民群众的文化发展。群众文化工作者在进行调查时,必须要结合当今的时代,对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进行分析,并结合当今的数字时代,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发展意见,带领人民群众走出一条文化发展与创新的道路。  关键词:数字时代;群众文化水平;
期刊
摘 要:剪纸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给人民带来视觉享受、审美情趣和艺术熏陶。在几千年的中国发展进程中,剪纸以其特有的文化魅力,仍然保持着中华特色和民族时代精神,对此本文将浅析探讨传统剪纸的特征和其在新时代结合下的产物创意剪纸的区别。  关键词:传统剪纸;创意剪纸;区别  1、前言  经历千年时光的淘沙打磨,传统剪纸文化仍然焕发出新的魅力光彩和强悍的生命延续力。作为文化瑰
期刊
摘 要:预制装配式建筑在建筑施工中较为常见,其构建精美,与传统的建筑形式相比,技术水平优良,各项资源消耗量少,符合绿色环保理念。本文从预制装配式建筑的优势谈起,结合实际案例,对其施工技术进行综合分析,仅供借鉴。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优势;  当前建筑形式发生了较大变革,尤其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出现后,打破了传统单一的混凝土浇筑建筑形式,利用不同构件的组装实现了建筑施工要求。同时随着研
期刊
摘 要:有一篇网络文章曾一度在微博朋友圈爆红,是关于河北易县奶奶庙的介绍,这是一座刷新传统认知的寺庙,里面各种菩萨神像更是闻所未闻让人大开眼界。主讲人徐腾是一名清华大学博士生,有一个名叫“不正经历史研究所”的公众号,对于他所讲的奶奶庙以及奶奶庙现象,本文对这个“网红”景点做一个介绍,并对其合理性、合法性以及存在的不当情况给出政策依据,并结合当地政府管理情况进行讨论。  关键词:奶奶庙;管理政策  
期刊
摘 要:近几年,我国的科学技术在经济的引领下,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同时也取得了许多全新的成果,随着大范围的城市化建设的开展,可持续发展观深入了人们的脑海中,成为了一种理念,良好的建筑工程质量能够带给人们极大的便利,在工民建中,讨论度最高的问题就是混凝土结构出现的裂缝,因此,本文对其根源以及策略进行了探讨。  關键词:工民建;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技术;举措  混凝土在工民建中能够起到支撑的作用,可以作
期刊
摘 要:汉字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那是因为在中国汉字源远流长的历史中,汉字保留了许多象形字的元素。而剪纸也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是一种唯美的艺术创作。当汉字与剪纸发生碰撞那是一种美的享受,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设计和审美能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也是很好的方式。本文浅析了汉字与剪纸的碰撞,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传统艺术。  关键词:汉字;剪纸;碰撞;激发;设计能力;审美能力  1、前言  剪
期刊
摘 要:文章在基于相关文献研究以及笔者多年工作实践经验情况下,主要就市政工程中道路施工质量管理进行研究,以供广大同行参考。  关键词:市政工程;道路;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一、市政工程中道路建设的现状  (一)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不够严格  市政工程中道路施工过程中,每项工程都要做好管理工作,如每个工作都能按照计划进行,那么工程的质量就会得到保障。但在实际施工操作中,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使用不合格的
期刊
摘 要: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发展至关重要。权威型教养方式下的孩子有显著的优势,这种优势不仅体现在孩子的认知能力,也体现在对孩子非认知能力方面的影响,这不仅关乎孩子的学业成绩,同时能够对孩子的人生发展产生有益的影响。因此,家长应该加强自身素质,不断学习成长,努力做孩子的权威型父母。  关键词:权威型;家庭教养方式;非认知能力  一、家庭教养方式  家庭教养方式有多种类型。美国心理学家Diana Ba
期刊
摘 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舞蹈作为人类最原始的语言,无论是古代的瘟疫疾病,还是现今的传染流行病等,都在其中发挥着强身健体、舒缓焦虑的职能。本文立足于舞蹈专业角度分析武汉方舱医院的舞蹈现象,透过过历史、文化、医疗等多个角度探究其背后所展现的文化现象。  关键词:新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