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双手胸前传球教学实效的策略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n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双手胸前传球技术看似简单,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在预定的教学时间内,经常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尤其女生,其生理结构决定了上肢力量弱,致使协调性差而不能完成动作。文章就教学中以提高中学生课堂学习双手胸前传球兴趣,采取了以下几个改变:改变讲解形式、改变练习形式、改变表现形式和改变作业形式,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旨在为今后的教学和练习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中学生;传球技术;教学改变;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1)06-0127-02
  
   张卫平教练曾经说过:传球可以比作篮球场上的血液循环或新陈代谢。通过传球,完成篮球场上队员之间信息的传递、交流。目前,在初中学生中普遍存在对上篮、投篮等技术学习的热情较高,而对传球技术不够重视,尤其是对双手胸前传球。究其原因归于对双手胸前传球技术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双手胸前传球作为最基本最常用的篮球传球技术,教师在进行该技术教学时,首先要让学生理解传球的目的及传球的方法。笔者在教学中积累了一些关于传球教学经验,旨在为今后体育教师在教学和练习中提供参考依据。
   一、传球目的
   传球的基本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球的转移获得更好的投篮机会;二是控制篮球,从而控制比赛。传球能够为球队创造更多得分机会,特别是迷惑性的、及时的、精确的传球。要想创造更多的投篮机会就必须将球运到或者传到得分区域,而传球速度比运球速度快得多。迅速、精确地将球传到近进攻区域里面就更易打破防守,获得进攻机会。此外,不停的传球能够让防守球员疲于奔命,无法互相协防或者双人包夹持球球员,大大降低对手的体力,从而影响对手进攻投篮命中率。
   二、双手胸前传球的方法
   采用双手胸前传球方式虽然与其他传球方式有不同,但有几点是一致的:所有的传球都是用手指完成,而不是用手掌。双手胸前传球动作方法:持球时,两手五指自然分开,拇指形成八字形,用指根以上部位握球的侧后方,手心空出,两肘自然弯曲于体侧,将球置于胸前。肩、臂、腕部肌肉放松,两眼注视传球目标,身体保持基本站位姿势。传球时,后腿蹬地,身体重心向前移动,同时两臂前伸,手腕由下向上翻转,同时拇指用力向下压,食指、中指用力弹拨,将球传出。出球后手心和拇指向下,其余手指向前。按正确动作方法练习双手胸前传球时,为控制球的速度、方向,手指应该尽可能地张开(但不能太僵硬),手腕要有弹性。
   三、课堂学习胸前传球兴趣的四个简单改变
   (一) 改变讲解形式
   教师在进行双手胸前教学过程对正确动作的讲解时,学生课堂上很多是被动地理解正确的动作要领,而大多数都没有真正主动理解技术动作,而且心中都认为传球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并不需要怎么听讲学习!另外,教师经常忽视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尽管老师完完整整地将动作要领传授给学生了,许多学生拿到球后,不停地玩耍手中的篮球,对老师的讲解、示范置若罔闻,老师进行巡视时学生就按要求做一下,这样的结果自然事倍功半。针对课堂中出现的这种情况,教师就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如可以先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进行课件演示、录像演示等手段,使学生对完整的技术动作进行全面的观察,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多变换角度重复示范正确的动作,让学生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并形成对传球完整技术的动作表象。采用分组形式,教师指导学生体验探究学习,并选派几名学生展示并当场讲解动作要领,然后教师小结。通过这样的互动学习,不仅让学生被动消极的学习变为主动积极的学习,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改变练习形式
   初中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做动作时不协调、不准确,容易出现多余动作。因此,在任何体育课内容教学中,内容要生动活泼,多穿插游戏和竞赛,避免单调。同时,要注意安排短暂的休息,使学生情绪饱满,精力旺盛,不易疲劳。具体到篮球传球教学中,在组织教学、练习中,要采用多种组织方法、手段进行,从而提高教学、练习的效率。以往教师比较常用的方法是两人相互传球,由于不同学生传球力量、控制方向能力等会有差别,这样在很大程度会影响学生正确动作技能的形成。而采用墙壁练习形式,避免在练习中出现以上问题。让学生面向墙壁站立,教师规定由近到远,再由远到近调整墙壁的距离,进行双手胸前传球练习,练习传球伸臂的同时,两手腕随之旋内,食、中指用力拨球,体验身体的协调用力。当练习了一定量后,教师在墙上画上圈并确定好一个距离,通过分组进行比赛,看看哪一组用双手胸前传球传的既准而又规范。这样的练习形式学生更容易发觉自己不足,知道传球方法重要性后就会花更多时间去练习,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对双手胸前传球的兴趣与积极性。
   (三)改变表现形式
   初中学生在课堂上都非常喜欢表现自己,而教师一般分组练习后让学生出来展示动作的基本是每组里最好的学生,这在学习体验后是一种不错的方法,但通过练习后再用此方法就不太适合,这对组内一部分学习动作技能稍慢的学生不利,不仅使他们失去学习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不利于培养学生团队互助、乐于助人的精神,没有真正发挥出体育的本质作用。教师在这方面应该让学生更多的参与,让更多的学生可以表现自己,尽管做的不好,学生通过对比发现自己不足后会更加努力去学习。教师可以通过采用抽签的方法,学生在分组练习完后各组抽出几名学生展示比赛,这样不仅暗示各组内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帮助能力不强的同学,同时让这些学生有了主动掌握动作技术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
   (四) 改变作业形式
   教师上完体育课后布置作业大多数都是要求学生回去多练习,然而真正按老师布置去练习的却很少。中学生很多都比较崇拜打球打得比较好的校篮球队的人,根据中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可以布置让学生去看校篮球队的比赛或训练。喜欢谁的双手胸前传球,下来自己模仿他的传球。另外,现在的中学生都非常喜欢看国内、外的一些男子职业篮球比赛,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在周末看电视直播,先专门看一个自己比较喜欢的球星传球,然后再多看几个进行比较。这样的作业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更好地激发学生复习提高的兴趣。
   总之,篮球作为初中体育课内容的重要的一个部分,深受广大初中学生的欢迎。双手胸前传球作为最基本最常用的篮球传球技术,是篮球教学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得不到学生的足够重视,而且教师在教学中组织双手胸前传球练习比较少,方式也偏于单调。在组织篮球传球教学时,首先要解决的是对传球目的重要性的认识,然后则要按照动作方法形成的规律,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并且要根据青少年神经特点,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篮球运动其本质就是一个趣味性的游戏,尤其在课堂上叫学生看似简单而又枯燥的传球,通过改变讲解形式、改变练习形式、改变表现形式和改变作业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兴趣是关键。这要求我们体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张卫平,篮球训练营[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04.01。
  [2]孙民治,现代篮球高级教程[M].北京体育出版社,2000。
  [3]田麦久等著,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们体育出版社,2005。
  [4]刘世东,墙壁在篮球教学中的妙用[J].体育教学,2008(8)。
  [5]朱国栋,提高中学生篮球传球技术的探讨[J].内江科技,2008(6)。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