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为配合县委县政府打造强势教育,培养特色学校,鄱阳县教育局创新教育理念,完善教学机制,强化教师队伍管理,优化教育教学模式,严把教育质量关,探索出以质量提升助推特色学校发展之路,全县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 一、创新教育理念,找准提升质量的基础 ■
2006~2009年,鄱阳县教育局先后邀请了欧阳维建、魏书生、李丙亭、鲍传友、张壁宏、王三阳、姜广平等众多国内著名教育专家到鄱阳举办大规模的专场报告会,掀起了全县教育系统创新教育的热潮。
鄱阳县教育局还先后组织本县校领导、教学骨干赴山东(杜郎口)、海南、福建、湖北(黄岗)、江苏(洋思)等地参观学习。结合专家报告会的精神和外出学习的经验,针对当地教育的实情,我们举办了校长、教导主任、骨干教师等不同层面的论坛。
为使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良好的教学方式深入到全县每一所学校,县教育局先后组织多次大型的“送教下乡、送研到校”活动,送研车队浩浩荡荡遍及全县。临时异班讲授常态课,展现不平凡的教学风采和效果;课后教研活动,你反思来我深思,“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越谈越透彻;“高效课堂”、“课堂生成”,越议越起劲,全县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为提升全县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 二、完善教学机制,形成提升质量的保障 ■
为规范全县中小学办学行为,鄱阳县教育局先后完善多种机制,制定了《鄱阳县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综合评估方案》《湖城教学成果奖励方案》等文件,建立全县教学质量奖惩机制;出台了《鄱阳县中小学名师评选方案》《鄱阳县中小学学科带头人评选方案》《鄱阳县中小学教师发展性评价指导意见》等,建立名师引领和教师激励评价机制;下发了《鄱阳县中小学贯彻落实省、市下发的教学常规要求》《鄱阳县中小学校本教研实施意见》《鄱阳县教科研成果评审和管理意见》《鄱阳县关于加强中小学教科研工作的意见》,规范全县教科研工作。这一系列创新机制的出台,既有效地规范全县开展的教研活动,又为全县性的大型评比提供了科学翔实的标尺,强有力地促进了各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为提升全县教学质量提供牢固的保障。
■ 三、优化管理队伍,增强提升质量的动力 ■
如何优化教育管理队伍,换言之,就是如何破解校长的选拔使用和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问题,一直是鄱阳县教育局教研的重点。经过长期探索和调研,鄱阳县教育局制定了《鄱阳县中小学校长管理考核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明确规定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原则,明确了对校长聘用、考核、奖励等方面的要求。
依据《办法》,鄱阳县教育局创新了校长的选拔机制。一是变校长任命制为民主选拔制,变“相马”为“赛马”。二是健全校长培训制,采用菜单式培训、问题式培训、借力培训、远程培训等多种形式和渠道,经常性地对校长进行培训提高。三是建立“双述双评”机制,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校长“双述双评”会议。
为了培养和强化教育管理人员的业务管理能力,教育局组织全县中小学业务副校长、教导主任管理业务培训,并在培训后严格考试,有力地促进了业务骨干重业务、好业务和善业务的风气的形成。结合新课程实施,县教育局每年统筹专项经费组织大规模的教材与教法培训,参与人数总计达8 600多人次。
同时,鄱阳县教育局要求学校着眼于教师的专业成长,积极参与评选“十大乡村教师”“十大名师”“十大感动湖城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等活动,设立“昭成奖励基金”“湖城教学成果奖”等,助推教师的专业成长。
如今,全县广大教师积极向上、爱岗敬业、钻研业务已蔚成风气,在现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优化了教师队伍,为全县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撑。
■ 四、推进课程改革,实现提升质量的突破 ■
推行课程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鄱阳县人口众多,学校点多面广,经济和教育相对滞后,如何让课改深入到每一所学校并让全县教师入脑入心,这个难题摆在鄱阳教育人的面前。对此,鄱阳县教育局冷静思考、积极应对,选准“农村学校音体美教学”和“开放课堂”为突破口,以点促面、整体推进。
2007年在皇岗镇举办的全县农村学校音体美教学大型观摩现场会,为全县中小学特别是广大农村学校音体美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机会。全县各乡镇和县直学校相关学科近400名教师与会。尔后,县教育局分别在鄱阳二中、鄱阳镇五一中心学校召开全县初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大型专题研讨会,每所与会学校都提交了有关本校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得与失”的分析材料,彼此交流。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为顺利实施全县课程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也为本县特色学校的创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耕耘就有收获,辛劳自有回报。近几年来,鄱阳县中考“三率”连年攀升、高考二本上线率一年上一个台阶。正如縣人大教育执法检查报告所说,现在社会各界对鄱阳县教育的评价好了,各级领导对鄱阳县教育的赞许多了,人民群众对鄱阳县教育的满意度高了;以往大批优质生源外流的现象接近消失,鄱阳的教育回暖啦!
教育要发展就必须提高质量,而特色是优化质量的切入点。我们坚信,鄱阳的教育由于在规范的基础上以提升质量助推特色学校的发展,特色教育必将百花齐放、春色满园。鄱阳培育教育品牌的愿望在不久的将来必然实现。(作者单位:江西省鄱阳县教育局)■
□责任编辑 许雅健
E-mail: xuyajian@126.com
■ 一、创新教育理念,找准提升质量的基础 ■
2006~2009年,鄱阳县教育局先后邀请了欧阳维建、魏书生、李丙亭、鲍传友、张壁宏、王三阳、姜广平等众多国内著名教育专家到鄱阳举办大规模的专场报告会,掀起了全县教育系统创新教育的热潮。
鄱阳县教育局还先后组织本县校领导、教学骨干赴山东(杜郎口)、海南、福建、湖北(黄岗)、江苏(洋思)等地参观学习。结合专家报告会的精神和外出学习的经验,针对当地教育的实情,我们举办了校长、教导主任、骨干教师等不同层面的论坛。
为使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良好的教学方式深入到全县每一所学校,县教育局先后组织多次大型的“送教下乡、送研到校”活动,送研车队浩浩荡荡遍及全县。临时异班讲授常态课,展现不平凡的教学风采和效果;课后教研活动,你反思来我深思,“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越谈越透彻;“高效课堂”、“课堂生成”,越议越起劲,全县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为提升全县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 二、完善教学机制,形成提升质量的保障 ■
为规范全县中小学办学行为,鄱阳县教育局先后完善多种机制,制定了《鄱阳县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综合评估方案》《湖城教学成果奖励方案》等文件,建立全县教学质量奖惩机制;出台了《鄱阳县中小学名师评选方案》《鄱阳县中小学学科带头人评选方案》《鄱阳县中小学教师发展性评价指导意见》等,建立名师引领和教师激励评价机制;下发了《鄱阳县中小学贯彻落实省、市下发的教学常规要求》《鄱阳县中小学校本教研实施意见》《鄱阳县教科研成果评审和管理意见》《鄱阳县关于加强中小学教科研工作的意见》,规范全县教科研工作。这一系列创新机制的出台,既有效地规范全县开展的教研活动,又为全县性的大型评比提供了科学翔实的标尺,强有力地促进了各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为提升全县教学质量提供牢固的保障。
■ 三、优化管理队伍,增强提升质量的动力 ■
如何优化教育管理队伍,换言之,就是如何破解校长的选拔使用和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问题,一直是鄱阳县教育局教研的重点。经过长期探索和调研,鄱阳县教育局制定了《鄱阳县中小学校长管理考核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明确规定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原则,明确了对校长聘用、考核、奖励等方面的要求。
依据《办法》,鄱阳县教育局创新了校长的选拔机制。一是变校长任命制为民主选拔制,变“相马”为“赛马”。二是健全校长培训制,采用菜单式培训、问题式培训、借力培训、远程培训等多种形式和渠道,经常性地对校长进行培训提高。三是建立“双述双评”机制,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校长“双述双评”会议。
为了培养和强化教育管理人员的业务管理能力,教育局组织全县中小学业务副校长、教导主任管理业务培训,并在培训后严格考试,有力地促进了业务骨干重业务、好业务和善业务的风气的形成。结合新课程实施,县教育局每年统筹专项经费组织大规模的教材与教法培训,参与人数总计达8 600多人次。
同时,鄱阳县教育局要求学校着眼于教师的专业成长,积极参与评选“十大乡村教师”“十大名师”“十大感动湖城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等活动,设立“昭成奖励基金”“湖城教学成果奖”等,助推教师的专业成长。
如今,全县广大教师积极向上、爱岗敬业、钻研业务已蔚成风气,在现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优化了教师队伍,为全县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撑。
■ 四、推进课程改革,实现提升质量的突破 ■
推行课程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鄱阳县人口众多,学校点多面广,经济和教育相对滞后,如何让课改深入到每一所学校并让全县教师入脑入心,这个难题摆在鄱阳教育人的面前。对此,鄱阳县教育局冷静思考、积极应对,选准“农村学校音体美教学”和“开放课堂”为突破口,以点促面、整体推进。
2007年在皇岗镇举办的全县农村学校音体美教学大型观摩现场会,为全县中小学特别是广大农村学校音体美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机会。全县各乡镇和县直学校相关学科近400名教师与会。尔后,县教育局分别在鄱阳二中、鄱阳镇五一中心学校召开全县初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大型专题研讨会,每所与会学校都提交了有关本校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得与失”的分析材料,彼此交流。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为顺利实施全县课程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也为本县特色学校的创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耕耘就有收获,辛劳自有回报。近几年来,鄱阳县中考“三率”连年攀升、高考二本上线率一年上一个台阶。正如縣人大教育执法检查报告所说,现在社会各界对鄱阳县教育的评价好了,各级领导对鄱阳县教育的赞许多了,人民群众对鄱阳县教育的满意度高了;以往大批优质生源外流的现象接近消失,鄱阳的教育回暖啦!
教育要发展就必须提高质量,而特色是优化质量的切入点。我们坚信,鄱阳的教育由于在规范的基础上以提升质量助推特色学校的发展,特色教育必将百花齐放、春色满园。鄱阳培育教育品牌的愿望在不久的将来必然实现。(作者单位:江西省鄱阳县教育局)■
□责任编辑 许雅健
E-mail: xuyajia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