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刘安作《离骚》”论的始作俑者?——评许笃仁的《楚辞识疑》

来源 :中州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liang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一九三八年在上海孤岛出版的《楚辞研究》,收入了卫聚贤的《〈离骚〉的作者——屈原与刘安》、何天行的《楚辞新考》与丁迪豪的《离骚的时代及其他》等文章,集中宣扬了所谓的“刘安作《离骚》”论。1948年,何天行之书又由中华书局再版,改名为《楚辞作于汉代考》。此书流行于海外,近些年来被有的外国汉学家,称为“最周密、最系统”的“屈原否定论”,是何“提出‘屈原=淮南王刘安’的见解”。我想,这果真是何天行提出来的吗?经过一些时间,在查其它资料的同时,终于查到一九三五年的《浙江省图书馆馆刊》第四卷第四期,上面刊登有一篇署名为许笃仁写的文章——《楚辞识疑》。此文的第一部
其他文献
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正>4月8日至4月13日,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三次学术讨论会在洛阳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高等院校及科研部门的专家、学者、科研人员等代表一百六十余人。我国著名学者程千帆、胡国瑞、霍松林、傅璇琮等参加了这次会议。美籍华人学者、美国密执安州大学文学院院长李珍华教授专程从美国赶来参加这次会议。 这次讨论会是由中国唐代文学学会,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省社联,河南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中州古籍出版社等十几个单位联合发起的,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负责会议的筹备工作。
摘 要:随着新课标教学要求的实施,我国的教育事业又展现了勃勃生机。新课标的主要实施阵地还是在课堂上,教学和课堂是密不可分的,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我国快速发展的教育事业,因此,教师要在新课标教学观点的指导下,在日常教学中经过不断的探索,构建出更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师生互动;课后复习  小学数学是学生步入小学课堂后首先就要接触的一门
<正>一九八四年十月七日至十三日在河南安阳市举行了全国商史学术讨论会。这次学术讨论会,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八个单位发起和组织的。主要目的是为纪念安阳殷墟发现甲骨文85周年暨殷墟科学发掘56周年,并通过这次讨论会加强商史研究和促进史学的发展。我国著名的专家、学者夏鼐、胡厚宜、张政烺、金景芳、李学勤、斯维至、杨潜斋、游寿、刘起釪、等出席了会议。据统计,参加这次会议的研究员和副研究员、教授和副教授31人,助理研究员和讲师43人,列席代表和工作人员34人。这是建
通过分析中职幼师学生英语基础现状及未来从事幼教工作所需,感悟到任教中职幼师英语教学的教师既要给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又要培养学生教学的基本技能。
<正>张耳和陈余是秦末农民战争中两个比较复杂的人物,论者过去多对他们持否定的意见,不是冠以“复辟倒退”的帽子,就是指责他们为“分裂割据”者。这是不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张耳、陈余虽有很多不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陈腐思想,但他们在反秦斗争这一大问题上,表现得还是非常坚决和勇敢的,如果全面地考察他们的思想和行动,仍不失为秦末农民战争中两个重要的起义将领。
<正>道光在位的三十年中(1821—1850年),由于政治、军事、自然灾害等众多方面的原因,造成财政上的拮据。道光为了改变这种拮据局面,采取了不少措施,进行“开源节流”,其结果虽然没有使财政拮据状况有大的改变,但所采取的一些措施,有其积极的一面。本文想就这一问题进行些初步探讨,请同志们予以指正。 一 道光一朝每年财政收入大致是:“地丁杂税银三千三百三十四万八千三十四两,监课税银七百四十七万五千八百七十九两,关税银四百三十五万二千二百零八两,通共四千五百十七万六千一百二十一两”。但自道光继
在文言文教学中,不仅要强化基本的文言知识,更应该注重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塑造,强化情感目标的有效落实,实现母语教学承载的人文精神的传递功能。
随着我国中学教学的不断改革,教学的任务从原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转向提升学生的整体技能,随着当前科技的进步与其他主要学科的有机结合,给中学科目的教学也提出了一些要求